該欄目更多的是揭露事件或對事件的看法,以達到讓人精神升華的目的。
冬天來了,凜冽的寒風席捲大地,陰風斜雨再一次打溼褲腳。風從褲腿和領口往裡鑽,剛熱乎的身子立馬降溫好幾度,這天可真冷。要認真算起來,南極人到今天已經22歲了,從當初保暖內衣行家到如今的貼牌帝國,南極人已然不再是溫暖的代名詞。南極人、恆源祥、俞兆林、北極絨,並稱為中國保暖內衣界的F4。1996年,保暖內衣這個概念面世,從此全中國的媽媽們都愛上了這種既薄且暖的服裝。在那個保暖內衣還要拼專利的年代,一大批保暖內衣品牌站了起來,南極人是其中之一。通過往央視黃金廣告位砸錢,請大明星代言,南極人迅速火遍全國,成為知名品牌,並且這名號自從打響之後就再沒褪色。那句著名的廣告語「南極人,不怕冷」也就這樣長進了我幼小的心裡。90年代末,被稱為保暖內衣暴利期,那會人人都想擁有一套保暖內衣。但隨著入局者的日益增加,保暖內衣不再神秘也不再高貴,什麼高科技和專利都無法在市場砸起大水花。畢竟保暖內衣再優秀,也做不到公然外穿的地步,是體面限制了這一品類的發展。隨著全球變暖加劇,人們不再那麼畏懼冬季。2004年,當暖冬來臨時,保暖內衣廠商突然發現,這金字招牌不靈了。如果那會有社交App,我們大概會看見全國所有的內衣廠商都在發這麼一條動態,【保暖內衣滯銷,請幫幫我們!】。至於南極人,那會除了保暖內衣,它已經開始涉足其他品類了,什麼羽絨服、床上用品、休閒裝全都有做,甚至還能從羽絨服界大哥大——波司登手裡搶點生意。但是好景不長,2008年金融危機之下,紡織廠裁員的裁員,破產的破產。這是南極人的第十個年頭,已經在全國打響了名聲,手裡也積累了一大把的供應鏈資源。不要工廠、不做實業,專門賣吊牌,也就是所謂的品牌授權。這就好比說,老黑我有天突然不想碼字了,但還是想賺錢,於是我就把我的名字授權給了一家娃娃生產商。從此人家的娃娃就可以叫一本黑真人娃娃,並且這是合法的。自2008年以後,市面上所有的南極人商品其實都不是南極人生產的,它可能來自北極人工廠、南極熊廠家,但只要得到了南極人的授權,它就是南極人牌商品。南極人不再是一個工廠、一家品牌,用流行的話講,這叫IP。南極人賣吊牌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品牌授權,允許其他產品以「南極人」的名號進行生產售賣,廠商只需繳納一定費用的授權費;另一種叫品牌綜合服務,就是品牌授權+運營輔助,包括轉化、推廣、資源連結、協助開店等,這樣一來,南極人不僅能拿到授權費,還能從店鋪的GMV抽成,比例在3%-6%不等。品牌授權費具體是多少,我沒找到數據。但在《南方周末》2018年的報導中曾提到,一家天貓店想要獲得南極人的授權只要10萬,而當時恆源祥的授權費是100萬。原本一個只能賣79的褲子,在獲得南極人這個頭銜之後,售價能達到129。這一單,商家只需要給南極人8塊錢。剩餘的42塊錢,就是南極人的品牌溢價,這錢歸商家。就這樣,南極人躺著就把錢賺了,一樣的商品多付8塊錢吊牌費商家也能多賺42。賣吊牌這生意是真賺錢,2019年,南極人靠這賺了13億,利潤率高達93%,堪比茅臺。其中品牌綜合服務收入是大頭。看著這個數據,我流下了不爭氣的淚水。人家連廠子都沒有,一年能賺十幾億,我好歹還有個鍵盤,再看看自己的銀行餘額,唉。2003年成立的淘寶,在經過幾年的迅猛發展之後,發現自己的市場已然足夠大了,但是口碑實在有夠差。那會人們提起淘寶,除了會聯想到方便這個詞,更多的還是假貨害人。為了扭轉形象,走出國門走向全球,淘寶推出了天貓這個項目,專門做品牌貨,彼時大概是2012年前後。一個新市場,商家們都想擠進去吃肉,但是天貓入駐有要求,需要品牌授權。本身就是大品牌的商家那肯定不擔心,但是那些非品牌廠商就急了。剛好南極人就是搞品牌授權的,用他的牌子入駐賣自己的貨,那不就成了。於是越來越多的商家「租」了南極人的名號,並成功在天貓紮根。對於一些非知名廠商來講,這就是一個捷徑,相當於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且那會很多傳統廠商還不懂做電商,但是南極人2010年就開始涉水電商,已經摸索出經驗了。從紡織、服裝到日化、箱包、家居,南極人到目前為止已經申請了1557個商標,也開拓了越來越多的品類授權。今年上半年的數據顯示,1113家供應商、4513家合作經銷商,5800家店鋪和南極人建立了合作關係,南極人全網產品連結約為10w條。這也是為什麼南極人常年霸榜服裝、家紡類銷量冠軍的原因。換個說法,這就和我們高中的題海戰術一樣,妥妥的以量取勝。前幾天看到一個新聞,說南極人已經開始搞貓糧了。這跨度真夠大的,從保暖內衣到動物口糧。要是哪天在街上看到一輛南極人汽車,請你不要驚訝,畢竟萬物皆可南極人。南極人是家很聰明的企業,在搞錢這條路上,跑的比誰都快。別人還在搞實業的時候,它已經開始賣吊牌。當別人都在悶頭搞電商的時候,它又開始找新路子。收購卡帝樂鱷魚,和韓國彩妝達人pony合作。上市後兩年後,南極人開始搗鼓流量生意,也就是瞄準了所謂的社交紅利。南極人向vivo、騰訊應用寶等平臺批量採購了流量,之後再把這些流量賣給需要推廣的品牌,比如蘇寧易購、拼多多之流。雖說這個生意也很賺錢,但成本大,得預先墊資,而且不像賣吊牌一樣相當於無本買賣。隨著社交平臺的不斷增加,攪局者也越來越多,流量的差價越來越小。畢竟社交平臺本身也提供營銷服務,如果能直接從平臺購買流量為什麼還要通過中間商?除此之外,南極人的命脈—品牌授權及綜合服務的業務也一直被質疑,理由太簡單了。廠商無法獲利,消費者權益沒保障。南極人自從不再生產商品之後,也就不再有所謂的質量保障,上萬家合作商的商品怎麼可能做得到一一檢驗。曾經有媒體報導,南極人的經銷商在籤訂合同之後,就會去批發市場掃貨,然後掛新吊牌。這說明當前市場上的「南極人」質量參差不齊,而南極人根本沒有品控能力。在黑貓上,有用戶投訴自己買到的南極人洗衣機,會自己跳舞。甚至還有不知情的消費者投訴南極人XX專賣店售假。當然這個投訴肯定是不會成功的。因為,南極人:我們不生產床上用品,我們只是吊牌的搬運工。南極人的錢越賺越多,口碑越來越差。但廠商的產品質量和評價並不影響南極人的授權費,只要有人給錢,賣吊牌的生意就能一直做下去。但這種「自殺式」的生意,早晚有一天會完蛋。等口碑被消耗完的那天,南極人這三個字也就失去了它的意義。南極人自然也知道這種授權生意的短板和壽命,因為本來也沒想把品牌授權做成百年老字號,於是南極人不停在拓寬自己的邊界,只要授權的領域足夠廣,那麼死亡的速度一定能被拉低。此外,從最近新聞來看,南極人似乎開始引進質檢程序了,只不過這水花會有多大多持久就不知道了。除了南極人,保暖內衣界F4的其他成員,恆源祥、俞兆林、北極絨,也都紛紛步了南極人的後塵,幹起了賣標的生意。沒辦法,一起長大的兄弟,突然對方一夜暴富了,自己才剛溫飽,不眼紅不行。但南極人依舊是其中跑的最快的那個,或許也是想的最多的那個,從涉足網際網路營銷就能看出他的野心。然並卵,覺得大部分消費者對南極人的印象依然停留在【自營】,而這也是賣吊牌生意得以持續的原因,但照著目前這產品質量,想不脫粉都難。一旦消費者都知情南極人不再生產商品,這生意也就做不下去了。某種意義上來講,「欺騙」是南極人及所有吊牌生意公司的保護色,貪功冒進是通病。消費者購買南極人一類品牌看重的一定是產品本身,而非品牌。為南極人付出品牌溢價,這說出去有點扯。是設計、是質量、還是品牌故事,不好意思,這類吊牌廠商都沒有。吊牌不應該成為山寨及地攤貨的品牌化路徑,吊牌只是吊牌,如果沒有品控,P用沒有。這種做法傷害的不僅僅是消費者利益,同時還有加盟廠商的口碑。劣幣驅逐良幣,是必然的結果。反正,作為消費者我是不會再考慮這幾個牌子的秋褲了。至於為什麼在深圳還要穿秋褲,那還不是因為我媽逼我的。早年做過技術,也做過自由調查記者,之所以寫【一本黑】公眾號,是想用最簡單的語言,告訴大家,這個世界上真的存在魔鬼,不然你沒法理解人性。為防止失聯,你可以加我私人微信ofcourse9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