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老牌企業,靠「貼牌」躺賺17年?忽悠全國男女,國人該醒了!

2020-12-24 聚富財經

在網際網路時代的發展下,國人無時無刻都離不開網絡。這兩年,「直播帶貨」異常火熱。當有一款產品被無數人推薦的時候,一定會成為當時的「火爆單品」。如今的網絡時代下,廣告傳播的速度更快了,所以更多商家也願意直接出錢打廣告,一般都能引起不小的反響。而國人買東西總會「隨大流」,當別人誇好,或者是這個產品「隨處可見」的時候,往往就會掏錢買單了。

為此,這也是很多企業不將錢花在研發產品上,而大筆花在廣告宣傳上的原因。很明顯,後者能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利潤和銷量。但是,光靠嘴皮子宣傳的產品,真的走得長遠嗎?

我國有不少靠著廣告宣傳而一夜爆火的產品,而在廣告宣傳中,「明星代言」無非是影響力最大、效果最顯著的一種方式了。

畢竟,「明顯效應」也不是說著玩的,率先就是明星的「粉絲」們一定會為他們的偶像買單。其次,因為明星的公眾影響力、身份因素等,國人們都覺得非常有保障!所以,各大企業早就看透了這一點,並且將「明星效應」這一點把握得死死地。

要說,將「明星效應」玩得風生水起的企業,一定就要提到「仁和藥業」了。聽到這個名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仁和藥業成立於2000年,也算是國內比較老牌的製藥企業了,並且仁和旗下的產品更是滲透進了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那麼,為什麼說仁和藥業將「明星效應」玩得很厲害呢?

舉幾個例子,說不定就能喚起大家的記憶。周杰倫、梁靜茹、劉謙都曾代言過旗下品牌「閃亮滴眼露」;宋丹丹等4位「家有兒女」主演代言兒童感冒藥「優卡丹」;任靜、付笛生代言「婦炎潔」;陳道明、王剛代言「可立克」;趙本山、小瀋陽等代言「清火膠囊」……

以上提到的幾個品牌,都是仁和藥業旗下的「明星產品」,並且仁和請過來的明星都非常大牌、貼地氣。現在還能回想到,當時「婦炎潔」在各大電視頻道上的廣告可謂是傳遍了大街小巷,一句「洗洗更健康」讓無數女性為它買單。而任靜、付笛生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讓國人非常安心購買。

再說說周杰倫、梁靜茹代言的「閃亮滴眼露」,這兩個人都是響噹噹的流量明星,而一句「閃亮滴眼液,誰用誰閃亮」的廣告詞,讓很多學生更是人手一個……

其他的明星產品都不用說了,請來的明星一個比一個大牌,一個比一個更受國人的信賴。而因為仁和藥業的廣告運作,其旗下不少產品都曾在中國社會上流行了很長一段時間。

但是,明星產品就真的好用嗎?2012年,可立克深陷毒膠囊事件;2012年12月,閃亮滴眼露被曝出含防腐劑;2013年,優卡丹被指出對兒童肝腎有毒……這些「醜聞」,都讓仁和備受打擊。

更離譜的一點是什麼呢?據悉,從2003年開始,仁和就沒有再推出什麼「明星產品」了。但是,不知大家發現沒有?這幾年,在網絡上還是能不斷看到仁和旗下的「新產品」誕生。那麼,17年沒推出新產品的仁和藥業,網上的「仁和牌」又從哪裡來呢?

說出來你可能會大吃一驚!其實,仁和早就走上了「南極人」的路子——靠「賣牌子」賺錢。簡單來說,就是將自家的牌子賣給其他商家,無論別人產出什麼商品,都能用「仁和」來做噱頭賺錢。

漸漸地,仁和已經成為了上文提到的「輕研發、重營銷」的企業。數據顯示,在2018年的時候,仁和的銷量費用高達7.78億,是研發費用的26倍!

現在,在某網購平臺上搜索「仁和」,跳出來的產品有很多,例如「仁和複合益生菌」、「仁和美白祛斑面膜」、「仁和酵素」、「仁和祛疤膏」……這些產品的所屬店鋪全都是「仁和XX旗艦店」,毋庸置疑,這些都是仁和官方授權的店鋪。但是,對於仁和而言,不管你賣什麼產品,質量怎麼樣,給錢就行!

這些網絡上的「貼牌產品」有多坑?一款打著仁和旗號,名為「魔婭仁和泉色調理貼」的產品,據說能調理子宮肌瘤、盆腔積液等婦科問題,甚至還能解決不孕不育。但是,這其實就是一個具有殺菌作用的衛生護墊!關鍵是,一盒200塊!你說,可不可笑?

賺著女性的錢不說,男性自然也沒有放過。一款名為「仁和益陽春腎寶露」的產品,據悉能壯陽壯腰、補血益氣等。但是,這款產品只是一款殺菌劑罷了,說起來和消毒液沒什麼區別……而這種產品,市面上還有很多很多,國人就這樣交了「智商稅」

很多貼著「仁和」名頭的代理商,在售賣產品的時候都會一再強調「請認準製藥企業大品牌」。但是,這些「仁和產品」也只是僅僅有著「仁和」的名字而已,至於產品是否確有奇效?是否會對人體造成損害?這些都無從知曉。

其實,這種行為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仁和的品牌形象,一旦一家企業開始走向「貼牌」的路子,只想著「躺賺」的話,時間一久,也不再會有國人傻傻買單了!

說起來,「南極人」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曾經的南極人,是中國馳名品牌,其在保暖內衣領域中,一直佔據國內大份額的市場。

但是,如今的南極人只是靠著「貼牌」而生,網上貼著「南極人」賣東西的商家一抓一大把。因為貼著「南極人」的品牌,他們不愁東西賣不出去,並且還能依靠這個品牌將產品價格拉升,獲取更大的利潤空間。而另一個國產品牌「恆源祥」,也早就走上了「貼牌混日子」的生活……

南極人和恆源祥的「貼牌」一事,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但是提到「仁和藥業」,很多人可能並不知悉。但是,仁和卻更值得我們關注!這是一家製藥企業,很多產品的使用都會直接影響到消費者的身體健康。一旦出了事,引起的後果會更加嚴重!

話說回來,這些靠著「品牌效應」混日子的企業,不知還能走多久……

本文由聚富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南極人的貼牌帝國:不生產,只掛牌,年賺13億
    ,南極人卻靠著「秘籍」賺的盆滿缽滿。南極人創立於1997年,以「更薄、更暖、更舒適」為噱頭,從保暖內衣市場出道。隨後幾年,它憑藉葛優的廣告詞「南極人,不怕冷」火遍全國,靠在各大衛視砸下巨額廣告而家喻戶曉,與恆源祥、北極絨、俞兆林並稱國民四大保暖內衣品牌。
  • 中國真正專利大王,靠專利20年「躺賺」5個億,卻因專利到期前途堪憂
    眾所周知,技術或產品專利是一個企業賴以生存的核心之一,同時也是保證企業穩定營收的基礎之一。而近年來,隨著頻繁發生的專利糾紛已經讓企業對專利越來越看重,也因此才有華為在5G領域專利數量遙遙領先的境況。實際上,除了華為,國內還有一個堪稱「中國專利大王」的企業,靠發明一種影響世界的小型存儲設備――U盤,20年"躺賺"5個億,這家公司便是深圳市朗科科技有限公司。
  • 靠「山寨」肯德基起家,坐擁12224家門店,一年狂賺23億
    國人對於「吃」這件稀鬆平常的小事,有著獨特的講究,因此誕生了八大菜系!不僅如此,全國各地都有自己的吃法,但是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滿足人們的口腹之慾!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餐飲行業的進步,國人開始把目標轉向國外的「吃法」,於是一些來自於海外的餐飲巨頭逐漸進入國內市場。
  • 房企「躺賺」終結!千家房企改行賣豬?專家:再賺2年
    曾一度被國人稱作是「全民暴富」的房地產一行,在受到了我國密集的樓市調控之後,現在已經慢慢「熄火」了。如果你有著一筆錢,不知道該投資什麼領域的話,放在20年前,投入樓市中或許是不錯的選擇。但是,現在若再放在樓市中,很多人可能會說:「真的是想不開了」。
  • 塑料之鄉台州探訪:企業撕掉貼牌標籤 向價值鏈上遊爬升
    原標題:塑料之鄉台州探訪:企業撕掉貼牌標籤,向價值鏈上遊爬升   「以前是一周一個貨櫃,現在是每天都有櫃。
  • 如何運作貼牌,看一個酒商揭秘20年的實戰經驗!必讀!
    來源:《新食品·中國酒業報導》河南孟達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賈振鐸早在1991年,就開始對白酒貼牌產品進行開發和運營。擁有20多年經驗的他,有著自己的一套運作貼牌產品的經驗。如何打造市場最需要的產品?2013年的銷售情況印證了這樣的論斷。賈振鐸表示,孟達酒業去年賣得最好的產品終端零售價在50-60元。關鍵詞二:更新周期短大多數貼牌產品生命周期都不長,一般不會超過3年,經過了4-5年還在市場上銷售的貼牌產品堪稱「長壽」。事實上,這些經銷商在產品上的追求最主要的因素本就不是「長遠」。
  • 原以為「躺賺」的行業日子也不好過?
    去年,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超34萬億元,其中網上零售額超10萬億元。很顯然,電子商務的賺錢能力是毋庸置疑的。目前,國內主流的電商平臺就是拼多多、淘寶、京東等等,這些電商平臺的吸金能力是很強的,要不然這些平臺背後的「大佬」為何能成為國內頂尖富豪呢?
  • 全國企業科技創新500強發布,17家在漢企業入選
    5月30日,由國家知識產權局智慧財產權發展研究中心支持指導,八月瓜創新研究院主持完成的《全國科技創新百強指數報告2020(企業、高校及研究機構篇)》(以下簡稱《指數報告》)在京發布。17家在漢企業入選全國企業科技創新500強。
  • 中小衛浴企業陷「三角債」死巷 透視貼牌生產難題
    中小衛浴企業陷入「三角債」死巷透視貼牌生產難題     接到訂單不敢做     採訪中,某生產龍頭的企業總經理任先生說,他在7月上旬便已接到了許多訂單,國內國外的都有,工期甚至可以一直排到9月底。但是現在卻只能選擇其中一些國外訂單和國內大公司的訂單來生產。
  • 中國燈飾之都迎「至暗時刻」:少虧當賺 活下來就是贏家
    「我們經歷過2008年金融危機,也遇上了中美貿易摩擦,但市場出現這樣急劇的變化,還是第一次。」憂心忡忡的王東陽說。被稱為「中國燈飾之都」的廣東省中山市古鎮,面積不足50平方公裡,卻集聚著近2萬家燈飾照明企業,帶動上下遊從業人員50多萬人,國內燈飾市場佔有率約70%。
  • 又一品牌早變「貼牌貨」,一年狂賺12億,多少人交過「智商稅」?
    成立於1997年的南極人,其實最早是以生產內衣為主的。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品牌卻逐漸「變了味」。以前只是生產內衣,後來旗下的產品包括內衣、母嬰、汽車配飾、保溫杯以及家電等多種品類。簡單點來說,任何你能想到的領域都能看到南極人的身影。
  • 一個簡單賺美元的躺賺項目,小白都能做,上傳圖片有人下載就躺賺
    國內項目看多了,玩的不想玩的,我們再看看國外的一些網賺項目,畢竟網際網路是全球的,中國有網賺項目,國外肯定也是有的。就看你有沒有能力去賺。就像國外很多老外都來中國撈金,我們也可以走向國際嘛。如果你對國外一無所知,那還是老實做做國內的項目,美元項目大家看看就好。今天要說的是Freepik平臺。如果要跟國內哪個平臺類似,那就是跟千圖網類似。國內的很多圖片網站我們上傳圖片有錢,國外也是一樣,如果做過國內類似項目的,那麼做這個平臺也是很簡單的。
  • 被訴侵權 「貼牌」起家的新寶股份能否撇清關係?
    格蘭仕表示目前市場中沒有成熟、可參考的磁控管技術公開,國內真正掌握磁控管核心技術和獨立自主研發、製造磁控管能力的家電企業只有格蘭仕。而另一家生產同類磁控管的美格電子法定代表人正是2017年以前在格蘭仕任職多年的劉銀波,格蘭仕認為是劉銀波將磁控管生產技術帶入了美格電子。
  • 張灣代餐粥定製貼牌
    張灣代餐粥定製貼牌目前,國內代餐市場仍處在第二階段初期,想要真正完成市場教育邁向第三階段,還有待觀察。從銷售渠道看,國外代餐產品銷售渠道更廣泛,對消費者來說已經是一種生活日常。而國內許多代餐產品僅在網上銷售,在日常消費場景出現頻率極低,並沒有觸達大多數消費者。加之,代餐產品售價更高,與其花20塊買瓶代餐奶昔,大家更願意點一份外賣,市場培育還任重道遠。
  • 國內比較好的床墊品牌?這幾個你可以了解一下
    一個好品牌,最主要的是做到企業與用戶之間的良性循環,過硬的產品實力才是實現買家-賣家雙贏的途徑。在國內有很多是做貼牌的大工廠,幫別人代工賺取加工費,一般小廠是不敢做代工的,如果品牌方一時半會兒不要,成品堆積起來銷售不出去,就導致企業資金運轉不過來直接就被「淘汰」了。其實這些代工廠是很有實力的,並且某些大廠家是做出口品牌,在國外同更大的品牌進行競爭,國內信息少,導致就沒有什麼人了解。
  • 2020年新版《藥事管理規定》起草, 「貼牌藥」能否上榜?
    「貼牌高毛利藥」自2000年興起後在中國的醫藥市場上紅火了20年,筆者注意到國家衛健委官網在發布的《國家衛生健康委2020年部門規章立法計劃》一文中將「起草《醫療機構藥事管理規定》」列入加快研究論證,力爭年內完成草案起草的項目之一。
  • 中國品牌四十年
    我甚至覺得就衝這些順口溜體現的品牌意識和經營理念,也值得排幾萬人的隊伍去聽他的錄音:「日算月結,實超實獎,實欠實賠,獎優罰劣」、「人無我有,人有我創,人趕我轉」、「靠牌子吃飯能傳代,靠關係吃飯要垮臺」、「誰砸我的牌子,我就砸誰的飯碗」。 怪不得一些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會把1984年稱為「步鑫生年」。
  • 正品無人問津,盜版年銷過億!史上最強山寨貨,靠什麼「忽悠」全國...
    2年銷1.5億,一個人改變一個村說到暖寶寶是怎麼一步步走到千家萬戶卻無人識,就不得不提兩個男人。1.中國暖寶寶教父,建立暖寶寶王國吳紹忠,暖寶寶界教父級人物,讓暖寶寶走進中國。初期的暖貼多由貿易商從日本進口而來,隨著國內市場需求的增加,越來越多的廠家將目光投到了生產暖貼的市場。
  • 被稱「黑色黃金」,印度人靠它年賺20億,少女成最大利潤「來源」
    這樣的叫喊聲,相信大家應該不陌生了,尤其是對於女生而言,留了數年的長髮,竟然能賣出一筆不菲的價格,而這個隱藏多年的「暴利」行業,其實早就被人挖掘出來了。在中國人眼中,收頭髮就是一個走街串巷的小買賣,但是你知道嗎,收頭髮的背後,隱藏的可是暴富的機遇。而在遙遠的印度,頭髮早就被他們製作成了「黑色黃金」,而且僅憑著「頭髮」,印度人一年狂賺中國20億!
  • 響徹國內各地的名牌,原工廠早已停產,靠商標一年「淨賺」12億!
    導讀:響徹國內各地的名牌,原工廠早已停產,靠商標一年「淨賺」12億!實際上,在國內市場上也有一大品牌一直都有著自己的高溢價,而這一品牌雖然響徹國內大江南北,但是原工廠卻早已經停產了,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而已,但現在市場上這一品牌的產品卻依然受到了不少人的歡迎,而這一品牌靠著賣商標一年就「淨賺」12億,它就是鼎鼎有名的南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