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無縹緲的思想實驗——《明日赴死》
今天聊聊電影《明日赴死》。
片名She Dies Tomorrow (2020),別名她明天就死了 / 明天她死。
事實證明,譯名會直接影響觀眾對影片的第一印象。
看到《明日赴死》這個譯名時,估計很多人會和我一樣,以為這是一部類似《007:無暇赴死》式的動作電影。可是實際上,這部電影是一部標準的印象流文藝片。
如果譯名老老實實按照原名《She Dies Tomorrow》翻譯成《她明天就死了》,或許大家就會在腦海中形成一部文藝片的印象了。
這部美國電影講述女主角艾米忽然就十分篤定地認為自己明天一定會死。艾米所指的「明天」並不是廣義上的未來,而是十分明天的第二天。
艾米瞬間變得特別迷戀這個世界,希望能給這個世界最後留下點什麼。思來想去,艾米決定把自己做成一件夾克。
在艾米為自己的死亡做準備的時候,她還不斷向身邊人傳播自己的死訊。一開始大家都對她的荒唐想法感到可笑,可很快大家就有了和艾米一樣的感覺,都覺得自己明天就要死了,瞬間都變得十分沮喪壓抑。
在imdb上可以看到,這部影片的標籤是 Comedy、 Drama 和 Mystery。但就影片表現來看,你並不會感受到有任何喜劇情節,近乎荒誕的設定也不會帶給人喜劇感覺。
而劇情和神秘兩個標籤同樣如此,影片拍攝了一個極為簡單荒誕的設定下,不同人群的反應,其實並沒有什麼劇情可言。而神秘驚悚元素,大概都是依靠燈光效果表現。
每個人都會對死亡產生恐懼,當這種恐懼變為會傳染的真實情況時,人們會如何反應。影片仿佛是一場大型新潮思想試驗場。
總體來說,這部電影形式大於內容。
沒由來的設定一直到最後也沒有得到一個完整交代。你無法知道這裡的預知死亡是真是假,也不知道明天這些人會不會真的死去,你只能感受到他們對於必將到來又未知死亡的恐懼。
明知會死卻不知道怎麼死,這點到很像新冠疫情下的西方人。他們強調自由呼吸的同時,實際上更加害怕死亡威脅。無奈他們自由的空氣只能保證自由呼吸,卻無法保證他們健康。
他們感染人數輕鬆突破七百萬例,冠絕全球。疫情下的政府,滿腦子想的是甩鍋給大洋彼岸和選票,懂王和睡王還可以睜著眼說瞎話,關鍵還有一大群簇擁。
全片充斥著虛無縹緲的無力感。
片中介紹的制皮夾過程,艾米聽得心裡一緊,你都猜不到她會不會去做個夾克。
活著已然十分艱難,明知即將離開這個世界,想要留下點證明自己來過、死後能對世界有用的東西,到頭來還是沒有一個合適方式。
思想實驗噱頭很足,
虛無縹緲內容很空。
這裡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歡迎關注:妙看影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