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打卡,將有機會獲得包郵紙質書一本哦!
導讀:
今天,我們開啟一本新書——《父母愛情》。
本書作者劉靜,被稱為「軍中奇才」,一生惜墨如金,只留下三部作品。
其中《父母愛情》是劉靜蜚聲文壇之作,講述父輩一生平凡的愛情。
其同名改編的電視劇一直持續熱播、屢破收視紀錄。
文中細節打動了許多讀者,令人感知父輩的生活。
那父輩的生活是怎樣的呢?父母愛情又是如何發展的呢?
讓我們開始今天的共讀吧。
冷眼觀看
寫父母的愛情,是天底下最最不明智的舉動了。
但我實在太想寫他們了,到了想起他們手就痒痒的地步。
我把這個想法講給我的大姐聽,大姐看了我半天,又思忖了半天,問我:
「你沒病吧?」
我也想了半天,確認我沒病。
於是便鋪開稿紙,蘸足墨水,大張旗鼓地寫我父母的愛情——如果婚姻也算愛情的話。
我是他們的第七個子女。
具體點說,是他們三個兒子四個女兒中的最後一個女兒。
他們生下我時,連給我起個正兒八經名字的力氣和興趣都沒了。
他們就直接管我叫老七,這個非正式名字一直叫到我上小學、上中學、上大學乃至結婚有了丈夫。
到現在,我的丈夫還時不時親熱地喊我一聲老七,那感覺就像我不是他明媒正娶的原配妻子,而是個來路不正的,偽劣的七姨太什麼的。
對他那種很有成就感的聲音我義憤填膺,但這事我又實在沒法跟他翻臉。
尋根究底,我的臉實在應找我的父母去翻。
生我時,我父親已是四十五歲的人了,我的母親也已三十有八。
這種年齡按現在科學的保健說法,已是高齡父母,而我母親則應算是高危產婦。
他們已過了生育的最佳年齡,這時生下的孩子容易得一些先天的疾病。
圖片來源:《父母愛情》截圖
想想也是,現在我這種不顧一切要揭他們短的舉動,實在應算進白痴或弱智的範疇裡去。
若你們以為他倆生了七個孩子,而且兒女雙全,那生活一定美滿幸福,這樣,我這個白痴或弱智就要笑話你們也是白痴或是弱智了。
數量有時什麼也不能說明,只是一次次行為的重複罷了。
據說我還不是最後一個,我底下竟還有過一個老八。
但老八不走運,人還未完全成形,就被穿白大褂的人用刀子,從我母親溫暖的子宮裡提前趕走了。
那是一個男孩,如果有他在,就會有人叫我姐姐了,這樣我也可以有個比我更小的人兒好欺負。
可惜,我沒有。
從我懂事那天起,我就開始用冷眼觀看我父母的情感生活。
你們千萬別把我當天才看,別忘了我是一對高齡夫婦的產物,沒得什麼疾病已是我天大的幸福。
實話說我一點也不比我上邊的哥哥姐姐們聰明,只不過我比他們任何一個都敏感。
對,是這話,敏感。
七歲那年我得了腎炎,有了毛病的腎幾乎置我於死地。
住了十個月的院再休養了三年,我最後總算徹底從弟弟老八那兒逃回來。
出院時我已11歲了,父母把我關在家裡,不讓我上學,不讓我出去玩,甚至不讓我過多的下地走動。
白天,整個大房子裡就剩下我和母親兩個人悄無聲息的喘氣聲。
孤獨就是在那個時期悄悄地附身,敏感,從此也就呼之欲出了。
這種對於一個八歲兒童可以稱作是特異功能的本事,被我首先活學活用地用到了我的父母身上。
於是,我就覺得日子過得比以前有意思多了。
深感納悶
我父親跟我母親結婚時已三十多歲了。
那時黨和國家還沒提倡晚婚晚育,以他那樣一個相貌堂堂的男人,磨蹭到這種歲數,是十分可疑的。
我父親對此的解釋十分的高尚和堂皇:
「這有什麼呀,我那時在海軍預科學校補習文化,機會難得,哪還顧得上這些個兒女情長的私事?」
當時我們兄弟姐妹七個很為有這樣一位珍惜時間,刻苦學習的父親自豪,以後才知道,原來整個不是那麼一回事。
我母親出生在青島一個不大不小的資本家家庭,我的外祖父有一家紡織廠,一家洋車行,一家洗染店,一家藥店和若干家小飯店。
解放前夕,這個狼心狗肺的資本家席捲了全部金銀細軟,把其他財產能賣的全賣了,帶著他的小老婆和小老婆生的一雙兒女,逃去了臺灣。
外袓母一急,痰火攻心,半年不到就一命歸了西,丟下三個雖已到了法定繼承年齡,但什麼也沒繼承到的兒女。
也是因禍得福,一解放,政府躊躇了半天,好不容易給他們兄妹三個高職低配地定了個城市小業主。
真是謝天謝地!小業主在解放了的新中國跟資本家比起來,簡直不是一個重量級。
母親那時在外祖父被公私合營了的藥店當會計。
一天,市衛生局一個穿著雙排扣列寧裝的姓寇的女同志來到店裡檢查工作。
圖片來源:《父母愛情》截圖
她一見到梳著兩條長辮子,長得端莊秀麗的母親,眼睛就像釘子一樣砸在母親的身上了。
她拉起母親的手,柔聲問了許多很女性化的問題,像多大啦?有對象了嗎?家裡都有什麼人等等。
母親很不適應這種親密無間的同志似的談話,幾次想把纖纖玉手抽出來,但寇同志那雙溫暖的、略帶點粗糙的手卻固執地攥著母親的手不放。
母親試了幾次,試出了寇同志的固執,也就作罷,由她攥著去了。
過了幾天,寇同志又來了。
這次她直撲母親而來,像搞地下工作似的把母親叫到店堂門外,和著溫暖的陽光,站在藥店的牌匾下,把我的父親向我母親和盤託出。
母親回家把寇同志提親的事告訴了她的哥哥姐姐,也就是我的舅舅姨媽。
那時舅舅已婚,娶的舅媽是外祖母老家的一個遠房外甥女,不幸的是舅媽娘家是個惡霸地主,舅媽的爹已被政府鎮壓,舅舅逃了個資本家父親卻憑空沾上了個惡霸嶽父,想想都堵心。
姨媽雖未結婚但已訂婚,男方他爹是外祖父過去的生意夥伴,在階級成分上也是個高門檻,姨媽嫁過去日子怕也不會好過了。
聽說海軍軍官主動送上門來,舅舅和姨媽哪有不喜出望外的道理?
他們一致認為找個革命同志來家衝衝喜壯壯膽,這可是天上掉餡餅的喜事。
拉開序幕
父親和母親初次見面就出了個小岔子,問題自然出在我不常出門的父親身上,因為坐過站,讓我母親足足等了半小時才慌慌張張跑來,使母親大為不爽。
雖然那時的父親進城僅兩三年功夫,但他一米七八的個頭,髮型也用水抹得服服帖帖,上衣口袋插著一支英雄牌鋼筆,混在城市小夥中,簡直可以以假亂真。
寇同志拉著他倆,一臉勝利在望的歡欣和喜悅,笑著拍手說:
「好了,好了,什麼時候吃你們的喜糖啊?」
父親高興的嘿嘿直樂,像翻身做主人的農民分到了一塊上好的地,舒展著眉頭只等著在上邊精耕細作了。
母親卻不樂意。
她除了反感父親坐公交坐過了頭的呆板不機靈外,還明察秋毫地發現了父親手指甲縫裡藏著許多汙垢。
母親回到家對姨媽誹謗我的父親說:
「看那鄉巴佬樣兒,還插著杆鋼筆。聽他說話我敢肯定他認的字不上一百個,那英雄牌鋼筆插在他口袋裡簡直糟蹋了!」
圖片來源:《父母愛情》截圖
在後來的日子裡,父親對母親的冷淡並不是視而不見,可他對母親又實在是欲罷不能。
父親硬著頭皮頻頻進出我母親那成分複雜的家庭,有幾次父親都要洩氣打退堂鼓了,是舅舅和姨媽給了父親力量和勇氣。
在後來的追求中,父親竟帶上了一股負氣的成分,開始的那份愛戀反倒不那麼明顯和重要了。是那股不蒸饅頭爭口氣的農民式的爭強好勝心主宰著父親。
父親想的是:
老子打仗時多少難打的據點都拿下了,還怕你這個梳著兩條長辮子的資產階級臭小姐不成?
母親在這場戰爭中完全是孤軍奮戰,她最終還是寡不敵眾,向我父親舉起了纖纖玉手。
一九五一年元旦,母親乖乖地跟梳著中分頭、軍上衣口袋裡插著英雄牌鋼筆的父親入了洞房。
一九五一年國慶節前三天,我母親首戰告捷,生下我大哥,取名叫國慶,從此拉開了大生產的序幕。
今日共讀《父母愛情》▼
【結語】
今天,我們讀到父親和母親在介紹人的安排下見了面,雖然母親不太樂意但還是最終繳械投降,和父親步入洞房,並生下了我大哥。
那母親和父親之後的生活會如何呢?如此不同的兩人能和諧共處麼?
讓我們期待明天的閱讀吧。
【今日話題】
你看過《父母愛情》這部電視劇嗎?有沒有什麼印象深刻的情節呢?
歡迎留言分享。
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內容,別忘了分享到朋友圈或留言,10天陪你讀本書,每天打卡,不見不散!
婚姻這門課,我們都是初學者。
想要經營好親密關係,
需要一些鈍感力。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十點讀書會視頻號
小靜,愛好文字並喜數字的理科女一枚,時而理性,時而感性。微信公眾號:矢浪莜雜貨鋪。
-主播-
夏萌,十點讀書會籤約主播,在北方小城努力生活、小心追夢的姑娘。微信公眾帳號:夏萌叨叨叨,微博@夏萌萌不萌,個人微信號:xiamengstudy。
-聲明-
文章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微信wangweiwei225進行刪除。
本書內容經長江新世紀授權發布,若需使用,請聯繫出版公司授權。
十點聽書會員 2021新年讀書計劃
▼長按下方圖片識別二維碼 立即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