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愛情》① | 娶妻不娶色,嫁人不嫁財

2021-02-13 十點讀書會

點擊打卡,將有機會獲得包郵紙質書一本哦!

導讀:

今天,我們開啟一本新書——《父母愛情》。

本書作者劉靜,被稱為「軍中奇才」,一生惜墨如金,只留下三部作品。

其中《父母愛情》是劉靜蜚聲文壇之作,講述父輩一生平凡的愛情。

其同名改編的電視劇一直持續熱播、屢破收視紀錄。

文中細節打動了許多讀者,令人感知父輩的生活。

那父輩的生活是怎樣的呢?父母愛情又是如何發展的呢?

讓我們開始今天的共讀吧。

冷眼觀看

   

寫父母的愛情,是天底下最最不明智的舉動了。

但我實在太想寫他們了,到了想起他們手就痒痒的地步。

 

我把這個想法講給我的大姐聽,大姐看了我半天,又思忖了半天,問我:

「你沒病吧?」

 

我也想了半天,確認我沒病。

於是便鋪開稿紙,蘸足墨水,大張旗鼓地寫我父母的愛情——如果婚姻也算愛情的話。

 

我是他們的第七個子女。

具體點說,是他們三個兒子四個女兒中的最後一個女兒。

他們生下我時,連給我起個正兒八經名字的力氣和興趣都沒了。

 

他們就直接管我叫老七,這個非正式名字一直叫到我上小學、上中學、上大學乃至結婚有了丈夫。

 

到現在,我的丈夫還時不時親熱地喊我一聲老七,那感覺就像我不是他明媒正娶的原配妻子,而是個來路不正的,偽劣的七姨太什麼的。

 

對他那種很有成就感的聲音我義憤填膺,但這事我又實在沒法跟他翻臉。

尋根究底,我的臉實在應找我的父母去翻。

 

生我時,我父親已是四十五歲的人了,我的母親也已三十有八。

這種年齡按現在科學的保健說法,已是高齡父母,而我母親則應算是高危產婦。

 

他們已過了生育的最佳年齡,這時生下的孩子容易得一些先天的疾病。

 圖片來源:《父母愛情》截圖

想想也是,現在我這種不顧一切要揭他們短的舉動,實在應算進白痴或弱智的範疇裡去。

 

若你們以為他倆生了七個孩子,而且兒女雙全,那生活一定美滿幸福,這樣,我這個白痴或弱智就要笑話你們也是白痴或是弱智了。

 

數量有時什麼也不能說明,只是一次次行為的重複罷了。

據說我還不是最後一個,我底下竟還有過一個老八。

 

但老八不走運,人還未完全成形,就被穿白大褂的人用刀子,從我母親溫暖的子宮裡提前趕走了。

 

那是一個男孩,如果有他在,就會有人叫我姐姐了,這樣我也可以有個比我更小的人兒好欺負。

可惜,我沒有。

 

從我懂事那天起,我就開始用冷眼觀看我父母的情感生活。

你們千萬別把我當天才看,別忘了我是一對高齡夫婦的產物,沒得什麼疾病已是我天大的幸福。

 

實話說我一點也不比我上邊的哥哥姐姐們聰明,只不過我比他們任何一個都敏感。

對,是這話,敏感。

 

七歲那年我得了腎炎,有了毛病的腎幾乎置我於死地。

住了十個月的院再休養了三年,我最後總算徹底從弟弟老八那兒逃回來。

 

出院時我已11歲了,父母把我關在家裡,不讓我上學,不讓我出去玩,甚至不讓我過多的下地走動。

 

白天,整個大房子裡就剩下我和母親兩個人悄無聲息的喘氣聲。

孤獨就是在那個時期悄悄地附身,敏感,從此也就呼之欲出了。

 

這種對於一個八歲兒童可以稱作是特異功能的本事,被我首先活學活用地用到了我的父母身上。

於是,我就覺得日子過得比以前有意思多了。

 

深感納悶

 

我父親跟我母親結婚時已三十多歲了。

那時黨和國家還沒提倡晚婚晚育,以他那樣一個相貌堂堂的男人,磨蹭到這種歲數,是十分可疑的。

 

我父親對此的解釋十分的高尚和堂皇:

「這有什麼呀,我那時在海軍預科學校補習文化,機會難得,哪還顧得上這些個兒女情長的私事?」

 

當時我們兄弟姐妹七個很為有這樣一位珍惜時間,刻苦學習的父親自豪,以後才知道,原來整個不是那麼一回事。

 

我母親出生在青島一個不大不小的資本家家庭,我的外祖父有一家紡織廠,一家洋車行,一家洗染店,一家藥店和若干家小飯店。

 

解放前夕,這個狼心狗肺的資本家席捲了全部金銀細軟,把其他財產能賣的全賣了,帶著他的小老婆和小老婆生的一雙兒女,逃去了臺灣。

 

外袓母一急,痰火攻心,半年不到就一命歸了西,丟下三個雖已到了法定繼承年齡,但什麼也沒繼承到的兒女。

 

也是因禍得福,一解放,政府躊躇了半天,好不容易給他們兄妹三個高職低配地定了個城市小業主。

 

真是謝天謝地!小業主在解放了的新中國跟資本家比起來,簡直不是一個重量級。

 

母親那時在外祖父被公私合營了的藥店當會計。

一天,市衛生局一個穿著雙排扣列寧裝的姓寇的女同志來到店裡檢查工作。

  圖片來源:《父母愛情》截圖

她一見到梳著兩條長辮子,長得端莊秀麗的母親,眼睛就像釘子一樣砸在母親的身上了。

 

她拉起母親的手,柔聲問了許多很女性化的問題,像多大啦?有對象了嗎?家裡都有什麼人等等。

 

母親很不適應這種親密無間的同志似的談話,幾次想把纖纖玉手抽出來,但寇同志那雙溫暖的、略帶點粗糙的手卻固執地攥著母親的手不放。

 

母親試了幾次,試出了寇同志的固執,也就作罷,由她攥著去了。

 

過了幾天,寇同志又來了。

這次她直撲母親而來,像搞地下工作似的把母親叫到店堂門外,和著溫暖的陽光,站在藥店的牌匾下,把我的父親向我母親和盤託出。

 

母親回家把寇同志提親的事告訴了她的哥哥姐姐,也就是我的舅舅姨媽。

 

那時舅舅已婚,娶的舅媽是外祖母老家的一個遠房外甥女,不幸的是舅媽娘家是個惡霸地主,舅媽的爹已被政府鎮壓,舅舅逃了個資本家父親卻憑空沾上了個惡霸嶽父,想想都堵心。

 

姨媽雖未結婚但已訂婚,男方他爹是外祖父過去的生意夥伴,在階級成分上也是個高門檻,姨媽嫁過去日子怕也不會好過了。

 

 聽說海軍軍官主動送上門來,舅舅和姨媽哪有不喜出望外的道理?

他們一致認為找個革命同志來家衝衝喜壯壯膽,這可是天上掉餡餅的喜事。

 

拉開序幕

 

父親和母親初次見面就出了個小岔子,問題自然出在我不常出門的父親身上,因為坐過站,讓我母親足足等了半小時才慌慌張張跑來,使母親大為不爽。

 

雖然那時的父親進城僅兩三年功夫,但他一米七八的個頭,髮型也用水抹得服服帖帖,上衣口袋插著一支英雄牌鋼筆,混在城市小夥中,簡直可以以假亂真。

 

寇同志拉著他倆,一臉勝利在望的歡欣和喜悅,笑著拍手說:

「好了,好了,什麼時候吃你們的喜糖啊?」

 

父親高興的嘿嘿直樂,像翻身做主人的農民分到了一塊上好的地,舒展著眉頭只等著在上邊精耕細作了。

 

母親卻不樂意。

她除了反感父親坐公交坐過了頭的呆板不機靈外,還明察秋毫地發現了父親手指甲縫裡藏著許多汙垢。

 

母親回到家對姨媽誹謗我的父親說:

「看那鄉巴佬樣兒,還插著杆鋼筆。聽他說話我敢肯定他認的字不上一百個,那英雄牌鋼筆插在他口袋裡簡直糟蹋了!」


 圖片來源:《父母愛情》截圖

在後來的日子裡,父親對母親的冷淡並不是視而不見,可他對母親又實在是欲罷不能。

   

父親硬著頭皮頻頻進出我母親那成分複雜的家庭,有幾次父親都要洩氣打退堂鼓了,是舅舅和姨媽給了父親力量和勇氣。

 

在後來的追求中,父親竟帶上了一股負氣的成分,開始的那份愛戀反倒不那麼明顯和重要了。是那股不蒸饅頭爭口氣的農民式的爭強好勝心主宰著父親。

 

父親想的是:

老子打仗時多少難打的據點都拿下了,還怕你這個梳著兩條長辮子的資產階級臭小姐不成?

 

母親在這場戰爭中完全是孤軍奮戰,她最終還是寡不敵眾,向我父親舉起了纖纖玉手。

 

一九五一年元旦,母親乖乖地跟梳著中分頭、軍上衣口袋裡插著英雄牌鋼筆的父親入了洞房。

 

一九五一年國慶節前三天,我母親首戰告捷,生下我大哥,取名叫國慶,從此拉開了大生產的序幕。

今日共讀《父母愛情》▼

【結語】

今天,我們讀到父親和母親在介紹人的安排下見了面,雖然母親不太樂意但還是最終繳械投降,和父親步入洞房,並生下了我大哥。

 

那母親和父親之後的生活會如何呢?如此不同的兩人能和諧共處麼?

讓我們期待明天的閱讀吧。

【今日話題】

你看過《父母愛情》這部電視劇嗎?有沒有什麼印象深刻的情節呢?

歡迎留言分享。

 

如果你喜歡今天的內容,別忘了分享到朋友圈或留言,10天陪你讀本書,每天打卡,不見不散!

  婚姻這門課,我們都是初學者。

   想要經營好親密關係,

   需要一些鈍感力。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十點讀書會視頻號

小靜,愛好文字並喜數字的理科女一枚,時而理性,時而感性。微信公眾號:矢浪莜雜貨鋪。

-主播-

夏萌,十點讀書會籤約主播,在北方小城努力生活、小心追夢的姑娘。微信公眾帳號:夏萌叨叨叨,微博@夏萌萌不萌,個人微信號:xiamengstudy。

-聲明-

文章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微信wangweiwei225進行刪除。

本書內容經長江新世紀授權發布,若需使用,請聯繫出版公司授權。

十點聽書會員 2021新年讀書計劃

長按下方圖片識別二維碼 立即加入

相關焦點

  • 農村老話:「娶妻不娶仰臉婆,嫁人不嫁低頭漢」,是什麼意思?
    「娶妻不娶揚臉婆,嫁人不嫁低頭漢」的意思並不是指頭部的姿勢,而是有其它深層次的含義。那麼這個揚臉、低頭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供大家參考。前半句「娶妻不娶揚臉婆」裡面的揚臉是指這樣的女人對人對事趾高氣揚,與人說話鼻孔朝天,驕傲又自私,看不起這看不起那的人。
  • 《新白娘子傳奇》:娶妻當娶胡媚娘,嫁人就嫁李公甫
    這一版非常經典,每次收看,都能得到不一樣的啟發。看一部好劇,會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修為。這部劇中,趙雅芝扮演了白素貞和胡媚娘兩個角色。白素貞端莊大氣檔次高,胡媚娘嫵媚嬌俏惹人憐。後來,胡媚娘這個角色,人氣居然超過了白素貞,有觀眾戲稱「娶妻當娶胡媚娘,嫁人就嫁李公甫。」胡媚娘和李公甫,是劇中最接地氣的好女子和好男人。
  • 娶妻當娶「安然」 嫁人當嫁「江德福」
    疫情防控宅家愛國期間,除了時時關注手機上的疫情動態,就是打開電視追劇,《父母愛情》這部影片確實不錯,在緩解著心中的緊張情緒的同時,也給了大家許多關於愛情、關於家庭的思考。還有,為了維持一個家庭的和諧,讓安傑過得幸福,他寧願放棄仕途,選擇與安傑結婚,卻將娶上出身不好的妻子就不能提幹的委屈深埋心底,直到後來與江德花鬧矛盾回了娘家,楊書記出面進行調停時才吐露真情,著實讓安傑內心受到很大的觸動;江德福的前妻與自己的二哥亂倫所生的兒子前來認父,他明知道不是自己所生卻忍辱負重,將家醜隱瞞下來,用他的話說,不能讓任何人知道,畢竟這是江家的醜聞,
  • 「娶妻不娶顴骨高,嫁漢不嫁連眉梢」,切勿以貌取人
    「娶妻不娶顴骨高,嫁漢不嫁連眉梢」,這是他們的經驗之談。01、娶妻不娶顴骨高意思是說,不能娶顴骨高的女人做妻子。如果女人的顴骨突出,下巴又比較方正,這種臉型看起來比較剛硬,是屬於男性的臉。02、嫁漢不嫁連眉梢後半句的意思就是,女子嫁人的時候不要嫁給兩條眉毛連在一起的男子,在面相學中,這種眉毛被稱作「交連眉」。在古代,人們以面方口闊為美,因此有交連眉的男子在古代也是很不被媒婆看好的。
  • 嫁漢不嫁紅二盆,娶妻不娶碎碎唇,啥意思?
    小時候,父母忙著在外做工 ,總是把我放在奶奶家裡 。奶奶沒事的時候,就教我一些農村俗語 ,其中有一句 「嫁漢不嫁紅二盆,娶妻不娶碎碎唇 」,我對這句俗語的印象非常深刻 。因為我是女孩子 ,奶奶特意把這句農村俗語,對我講了很多遍 ,那時候我很小,根本不能夠完全讀懂這句俗語的意思 ,但為了不讓奶奶失望,我假裝明白了 ,還表示理解地點點頭 。
  • 「娶妻不娶顴骨高,嫁漢不嫁連眉梢」?
    「娶妻不娶顴骨高,嫁漢不嫁連眉梢」,就是與識人、面相、婚俗,有著極大關係的經典俗語之一。 第一、娶妻不娶顴骨高 從醫學角度來講,顴骨乃面顱骨之一,顴骨高低,會直接影響一個人的面部輪廓。
  • 俗語「娶妻不娶仰頭女,嫁漢不嫁低頭男」,啥意思?
    而俗語「娶妻不娶仰頭女,嫁漢不嫁低下頭漢」,便是很好的體現。1娶妻不娶仰頭女「仰頭女」指的是那些仰著頭走路,一副高傲自大,瞧不起人的女性,給人的感覺就是盛氣凌人,妄自尊大,日常生活之中不懂得道理,胡攪麻纏的,並且高傲又不講人情味的那一類女性。
  • 父母不讓娶的,都沒娶,父母不讓嫁的,都嫁了,這是為什麼?
    父母不讓娶的都沒娶,父母不讓嫁的都嫁了。觀察一下身邊的親戚、朋友,雖說不是百分百如此,但的確有這種現象。我認為主要還是因為男女之間對愛情、對婚姻不同的訴求和態度造成的。而父母的態度,其實只是一個「催化劑」。
  • 俗語:「嫁漢不嫁『二紅盆』,娶妻不娶『碎碎唇』」,是啥意思?
    前兩天在網上看到了這麼一句俗語:「嫁漢不嫁『二紅盆』,娶妻不娶『碎碎唇』」。說句實在話,由於這句俗語非常晦澀難懂,因此,儘管我思索了一整天,但還是沒有思索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
  • 《何以笙簫默》:你說嫁人要嫁何以琛,而我說娶妻當娶趙默笙
    "如果世界上曾經有那個人出現過,其他人都會變成將就,而我不願意將就。"《何以笙簫默》中何以琛說過的這句話,一直以來都被奉為深情男子的教科書式典範。多少女孩曾被何以琛的形象所傾倒,叫囂著嫁人要嫁何以琛。《何以笙簫默》講述了主人公之間由一段年少時的愛戀,牽絆出一生的愛戀。
  • 坐地起價的愛情:突然加價的彩禮,是愛還是不愛
    如何看待1月2日因為新郎給新娘的內衣買小了,最後新娘不嫁了的新聞。看到這個新聞我突然想起了我大學同學老朱,也遇到過類似的事情。他和女友本來約好明年結婚,可是女方家裡卻突然提出提前半年結婚。而且原本說好的15萬彩禮,也加到了25萬,而且女友還說按照她們那邊的習俗,女方是不用給嫁妝的,老朱就想著和女方家裡人商量一下能不能少一點,可他女友卻說,彩禮考驗他的態度和娶她的決心。還說她表姐嫁人都是30萬彩禮,她這已經算是很低了。最後老朱沒有辦法,只能向周圍能借錢的人都借了一遍。最後只籌到了21萬,好說歹說下,女方也勉強同意這門婚事。
  • 嫁人首選「三男」,娶妻先挑「兩女」,是哪「三男、兩女」?
    所以說:在嫁人和娶妻之前一定要睜大眼睛,下面的三種男人和兩種女人是首選,否則會遺憾終生。第一、嫁人要首選有擔當的男人一個男人,談不上要頂天立地,但是必須要具備擔當。要知道擔當是一種必須擁有的家庭義務,更是一個男人對家庭的一種積極奉獻,還是一種對家裡所有人無私的愛護。如果女孩子嫁了一個沒有擔當的男人,那麼她這一輩子註定不會幸福。
  • 農村俗語:「娶妻不娶伏弟魔,嫁漢不嫁媽寶男」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查閱資料時我看到了這麼一句俗語:「娶妻不娶伏弟魔,嫁漢不嫁媽寶男」。說句實在話,這句俗語應該屬於「新時代」的俗語,因為這句俗語裡出現了晦澀難懂的詞彙----「伏弟魔」和「媽寶男」,像這樣的詞彙是不會出現在古老的俗語中的,所以,應該確認這句俗語屬於「新時代」剛剛總結出來的俗語。
  • 《父母愛情》江亞菲:以後要嫁人,就嫁爸爸一樣的人
    #父親老了#《父母愛情》火遍大江南北,每一次的重播都會讓人忍不住重溫一遍又一遍。
  • 農村俗語:「娶妻莫娶閻惜嬌,嫁漢不嫁『西門騷』」,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娶妻莫娶閻惜嬌,嫁漢不嫁『西門騷』」。由於在下才疏學淺,因此,當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雖然仔細揣摩了好久,但終究還是沒有能夠揣摩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只好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娶妻莫娶閻惜嬌所謂的「閻惜嬌」,其實是小說《水滸傳》中的一個人物。由於其母親叫閻婆,其字為惜,便稱閻婆惜,而真名就叫「閻惜嬌」。
  • 「娶妻不娶顴骨高,嫁漢不嫁連眉梢」,老祖宗這句古話有道理嗎?
    「娶妻不娶顴骨高,嫁漢不嫁連眉梢」,就是與識人、面相、婚俗,有著極大關係的經典俗語之一。第一、娶妻不娶顴骨高從醫學角度來講,顴骨乃面顱骨之一,顴骨高低,會直接影響一個人的面部輪廓。從古代「面相學」角度出發,顴骨高的女人權力欲、控制欲都較強。
  • 「娶妻不娶顴骨高,嫁漢不嫁連眉梢」,有何講究,現在還適用嗎
    「娶妻不娶顴骨高,嫁漢不嫁連眉梢」 以前有句俗語,叫做 「娶妻不娶顴骨高,嫁漢不嫁連眉梢。」很多老人對這句話尤為奉行,並以此為擇婿求妻的準則。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它的背後又是否有道理呢?
  • 俗話說:「娶妻不娶顴骨高,嫁漢不嫁連眉梢」,你覺得有道理嗎?
    23 16:25:46 來源: 鄉土人生 舉報   在農村有句俗語叫做:「娶妻不娶顴骨高
  • 易經:「娶妻不娶顴骨高,嫁漢不嫁連眉梢」,面相識人術
    「娶妻不娶顴骨高,嫁漢不嫁連眉梢」,就《易經》中與識人、面相、婚俗,有著很大程度關係的經典俗語之一。1.娶妻不娶顴骨高從醫學的角度來說每個人的顴骨是不同的,顴骨的高低,會直接的影響一個人的面部輪廓。遵循當代的審美觀念看來,一個顴骨較為高的男人或女人,通常都會給人一種剛毅、立體之美。
  • 農村老人常說「好男不娶5女,好女不嫁6男」,這些講究有道理嗎?
    尤其對於男人娶妻來說,如果娶不到一個賢內助,自己未來的家庭事業都會出現不和諧的因素。而這句俗語說的好男不娶5女,指的是:①、沒有孝敬心的女人不能娶;②、不懂大是大非的女人不能娶;③、潑辣不講理的女人不能娶;④、不懂得勤儉持家的女人不能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