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達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2020年...

2020-12-24 澎湃新聞

韓達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2020年中國區榜單

2020-12-11 13: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2月10日,全球青年科技領袖峰會揭曉了中國最權威青年人才榜單—《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TR35)評選結果,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分子醫學研究院和仁濟醫院的PI、研究員韓達獲得「遠見者Visionaries」稱號。

▲上海交通大學分子醫學研究院院長譚蔚泓院士(右)受大會邀請為自己的學生韓達研究員頒獎

韓達簡介

韓達於2013年在美國佛羅裡達大學獲得化學博士學位。畢業後,以製程研發工程師身份就職於美國Intel公司,於2018年全職回國加盟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分子醫學研究院組建課題組。

韓達帶領課題組構建了基於數據分類算法的核酸分子計算方法,首次實現了基於核酸分子計算的腫瘤早期診斷,在不需要人工幹預和複雜儀器的情況下快速給出肺癌診斷結果,其快速、低成本、低誤差以及不依賴傳統診斷儀器等優勢,為惡性腫瘤的無創、快速分子診斷提供了新途徑。研究工作創造性地把核酸分子的調控功能和計算功能整合起來,實現了更為精細、複雜和智能的分子識別與運算,為核酸智能分子計算在生物醫學中的應用建立了全新方法和體系。研究成果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在Science、Nat. Nanotechnol.、Nat. Chem.、JACS、ACS Nano、Angew. Chem.等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

「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

據悉《麻省理工科技評論》自1999年起每年在全球範圍內評選35歲以下的科技創新領軍人物,谷歌創始人拉裡佩奇、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CRISPR技術創始人、麻省理工學院張鋒教授等人都曾入選榜單。這份世界權威榜單旨在尋找從事創新科技研發、科技應用以及商業發展的青年人才,發掘最具科技創新能力的新時代中堅力量。

自2017年落地中國以來,這一權威榜單評選得到了國內外眾多專業領域權威人士的支持,組成了中國區榜單評審委員會,包括清華大學校長邱勇、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十一、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鮑哲南、中國工程院院士戴瓊海、英偉達機器學習研究總監Animashree Anandkumar、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系主任陳剛、加州伯克利大學楊培東教授以及阿里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博士等。

此次入選的還包括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杜克大學、芝加哥大學、清華大學、西湖大學、南方科技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和企業的涵蓋生物醫療、智能計算、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技術領域的中國青年科技創新者。

機構簡介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分子醫學研究院依託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進行實體化建設。研究院始建於2017年,由中國科學研究院譚蔚泓院士任院長,樊春海院士任常務副院長。建有優良的交叉學科的科研平臺與儀器開發平臺。近年連續獲批上海市重點實驗室建設、上海交通大學融合集成創新基金交叉平臺項目等。

研究院聚焦分子醫學前沿領域,以提高創新藥物研發水平、加強早診確診能力為目標,積極推動基礎研究與臨床需求緊密結合的交叉前沿創新研究。短短三年,通過積極打造學術引領、營造更寬鬆的文化環境,激發科研人員職業認同感和歸屬感,指導青年人才在「科研黃金期」間的飛速發展。目前,研究院已形成特色鮮明的中青年國家科技領軍人才梯隊,託舉一批傑出青年後備力量在化學生物學、納米醫學等與分子醫學密切相關的研究領域全面展開科研探索。

原標題:《韓達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2020年中國區榜單》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中國區榜單出爐:編程貓...
    2020 年12月10 - 11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全球青年科技領袖峰會暨榜單發布儀式在浙江紹興隆重舉行。 以下為《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 人」2020 年中國區榜單獲獎人名單(排名不分先後):1.巨 龍獲獎年齡:33 歲職位:麻省理工學院物理系助理教授獲獎理由:創新實驗手段,揭示了石墨烯的全新物理特性和應用前景。2.
  • 盧培龍:從頭設計跨膜蛋白質|「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中國榜單
    2019 年 12 月 14 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公布了 2019 年「35 歲以下創新35 人」(Innovators Under 35 China)中國區榜單。在本屆榜單上,雖然缺失了「創業家」的身影,但是我們看到了許多在具有產業化潛能的領域方面堅持科研使命的獲獎人,也看到更多散布在海外頂尖學術機構的科學家們,用自身不改初心的堅持努力,取得了世界級標竿成就的科研成果,其中有超過半數以上的獲獎者,都取得了世界級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與發現。我們將陸續發出對 35 位獲獎者的獨家專訪,介紹他們的科技創新成果與經驗,以及他們對科技趨勢的理解與判斷。
  • 34歲登上麻省理工重量級榜單,他研發「超薄皮膚」轟動國際
    近日,全球青年科技領袖峰會暨《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頒獎典禮在"名士之鄉"紹興啟幕。峰會上,重磅發布了第四屆《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中國區榜單。電子科技大學校友于欣格入選"35 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2020年中國區榜單。于欣格,34歲,香港城市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助理教授。
  • 強生上榜《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19「50家聰明的公司」
    安視優歐舒適 TRANSITIONSTM智能感光隱形眼鏡憑藉對消費者的生活場景和使用需求的深入洞察,榮登美國《時代》雜誌「2018年最佳發明」。TECNIS Symfony新無級連續視程人工晶體的劃時代意義主要來自兩大方面,一是其通過獨特的Echelette衍射光柵延長景深,模擬人眼的自然連續視力,對不斷運動的物體,在任何時刻都能及時高清成像;二是其Achromatic消色差技術,提高視覺質量,無論光線明暗都能看的更清晰,充分體現了強生公司「以患者為核心」的理念。
  • 首屆《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 生命科學創業大賽 總決賽 順利閉幕
    2020年12月20日,由《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主辦的生命科學創業大賽決賽暨頒獎典禮在深圳光明區文化藝術中心成功舉辦。現場13家決賽入圍企業同臺競技,最終「新一代個性實體瘤T細胞免疫治療」企業Rootpath獲得「Biofuture冠軍大獎」,其他參賽企業也憑藉著各自的實力紛紛收穫其他獎項。
  • 光明科學城 2020工程生物創新大會暨《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生命...
    2020年12月19-20日,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剛剛結束之際,光明科學城·2020工程生物創新大會暨《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國生命科學創業大賽決賽在深圳光明區舉辦,以實際行動落實會議精神。光明科學城·2020工程生物創新大會是我國合成生物領域本年度一次規模盛大、覆蓋面廣、產業參與度極高的會議。
  •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19 年度全球青年英雄榜權威發布
    美國東部時間 6 月 19 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公布了第 19 屆 35 Innovators Under 35 評選結果,即 2019 年度 全球 「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榜單。Innovators Under 35 評選開始於 1999 年,最初名為 TR100,並於 2011 年開始創建區域性評選。作為只甄選科技領域 35 歲以下的青年才俊的榜單,Innovators Under 35 每年所挖掘的新人及其項目都極富創新性,其中不少人後來都成為了風雲人物。各位精英在影響力、創新能力、進取精神、未來發展潛力、溝通能力以及領導力方面都表現卓越。
  • NMN之家:抗衰老藥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20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
    自 2001 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每年都會評選出當年的「十大突破性技術」。2月27日,2020年「十大突破性技術」名單如期而至。此次榜單尋找的是那些真正改變生活和工作方式的突破。抗衰老藥(Anti-aging drugs)與超個性化藥物(Hyper-personalized medicine)、微型人工智慧(Tiny AI)、人工智慧發現分子(AI-discovered molecules)等都入選榜單。
  • 麻省理工的入學條件有哪些?
    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簡稱麻省理工(MIT),坐落於美國麻薩諸塞州波士頓都市區劍橋市,是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創立於1861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麻省理工學院藉由美國國防科技研究需要而迅速崛起 ;在二戰和冷戰期間,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對計算機、雷達以及慣性導航系統等科技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2017-18年度,麻省理工學院位列Q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一 、USNew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二 、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世界第四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世界第五 。
  •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50家聰明公司榜單正式發布!百年雜誌首次聚焦...
    成立於 1899 年的《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今年是其成立 120 周年。6 月 29 日,這本百年科技雜誌在杭州正式揭曉 2019 年 「50 家聰明的公司」 (TR50)榜單。 成立於 1899 年的《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今年是其成立 120 周年。6 月 29 日,這本百年科技雜誌在杭州正式揭曉 2019 年 「50 家聰明的公司」 (TR50)榜單。
  • 我市舉行第35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我市舉行第35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 美國麻省理工知名華人教授陳剛被捕
    美國麻省理工知名華人教授陳剛被捕 2021-01-15 10: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020中關村論壇之全球科技青年論壇
    傳承科技之光 凝聚青年力量 青年科技人才是科技創新的生力軍 也是未來科技隊伍的中堅力量 2020中關村論壇 全球科技青年論壇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 TR35青年創新獎將重磅發布 還有眾多青年創業者 共話科技夢想與前沿未來
  • 科技與建築會擦出怎樣的火花?「EFC智慧建築加速器」活動正式啟動
    當科技與建築相結合,會擦出怎樣的火花?7月17日,EFC智慧建築創業加速器正式開營,來自全球的專家、業界大咖、企業代表等,圍繞智慧建築及相關主題分別進行了精彩的思維碰撞。現場還公布了入選此次加速器活動的15家企業名單。
  • 眾邦銀行入選外灘金融峰會「金融科技創新十佳案例」
    眾邦銀行入選外灘金融峰會「金融科技創新十佳案例」 2020-10-26 11:46:45 (CF40)聯合各組委會成員機構在上海主辦的「外灘金融峰會」上,眾邦銀行數智供應鏈金融產品「眾鏈貸」憑藉在金融科技創新方面的顯著成果,成功入選「金融科技創新十佳案例」,同時入選的還有工商銀行、浦發銀行、光大銀行、平安銀行等。
  • 「提示」「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領計劃」推薦評選開啟!「86後」可報名
    「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領計劃」(上海科技35U35,Shanghai S&T 35U35,以下簡稱「ST35」)今天開啟。該評選旨在探索更有利於青年科技人才脫穎而出的評價和選拔機制,培養和造就一批具有全球視野和創新影響力的青年科技工作者。
  • 非洲15歲自學少年Kelvin震驚麻省理工
    非洲15歲自學少年Kelvin震驚麻省理工 2012年11月26日 00:14作者:蘇航編輯:蘇航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泡泡網資訊頻道11
  • 麻省理工教授陳剛被逮捕 外交部:停止搞政治操弄
    此前報導麻省理工知名華人教授陳剛被捕!閉門造車的創新是行不通的,創新也是驅動力。美國司法部文件還顯示,至少從2017年到2019年,陳剛在中國擔任多個顧問職務,他還申請並獲得了美國能源部的撥款,以資助他在MIT的部分研究。在這個過程中,他沒有按照能源部的要求披露他與中國的關係。此外,陳剛在2018年的納稅申報單中沒有向美國國稅局披露,他2018年在中國有一個超過1萬美元的銀行帳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