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電影《巴爾幹邊界》 那場禍及我國駐南聯盟使館的戰爭已過去了二十年......

2021-02-21 穆爾登格

接上篇《狙擊手的戰爭》,介紹一部適合同時觀看的俄羅斯與塞爾維亞合拍電影《巴爾幹邊界》。影片在上海電影節放映時採取譯名《絕密突襲》。我本是帶著不屑和偏見觀影的,先入為主以為會看到一部在當代文化傳媒戰中的宣傳俄羅斯主旋律的狗血片,沒想到居然看到了一部戰爭場面動作水準極其好的電影。

《巴爾幹邊界》是一部狼牙山五壯士式的壯烈故事,故事背景在北約轟炸貝爾格勒之後,1999年6月塞族軍隊退出科索沃,部分穆斯林敗類開始在科索沃無惡不作,掠奪資產,關押人質,強姦殺害塞爾維亞人。5名前俄軍軍人受到秘密指令,要從這些塞族土匪手中奪出科索沃機場,等待俄羅斯維和部隊抵達。

歷史背景簡單說來有兩種版本,西方版本:塞爾維亞對阿爾巴尼亞平民實施大屠殺,為了保護人權,北約介入,轟炸塞爾維亞,支持科索沃獨立。

東方版本:西方為了摧毀巴爾幹半島的最後一個共產主義據點蓄謀已久,為了製造合理幹涉主權的藉口,煽動南斯拉夫民族內亂,隨後西方媒體勾結阿族黑幫製造大屠殺證據,最終得手。

總之,為了科索沃獨立(分裂),北約對南聯盟進行了狂轟濫炸,一邊使用存疑的證據譴責塞爾維亞屠殺阿爾巴尼亞平民,一邊自己出於人道和正義將貝爾格勒炸得一塌糊塗,多處醫院被毀(《狙擊手的戰爭》與本片中都有反應),順便也炸了我國使館。

電影裡科解手下的人質

俄羅斯的介入非常不及時,在這場對抗中,南聯盟實際上早輸了,俄羅斯才來斡旋和平協議。就是在這時發生了本片中的故事,世界軍事史上的重要的佔領機場行動——6月12日凌晨4點30分,波赫維和的俄軍派出200名空降兵佔領普裡什蒂納機場,搶在北約軍隊前進入科索沃。當然隨後美國、匈牙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一致反對俄軍的後續大部隊進入南聯盟保護塞爾維亞人,雙方鬥爭一番,2008年2月17日,科索沃獨立,聯合國接管安全防務,結果上看來南聯盟慘敗,俄方幫助不大。

然而塞爾維亞人還是很感謝俄羅斯人,把他們稱為兄弟。在紀錄片《狙擊手的戰爭》中,塞爾維亞志願兵說,他加入對烏克蘭的戰爭就是為了報答俄羅斯人在科索沃戰爭時給予的幫助。這看起來似乎很傻很神經病,就因為在20年前塞爾維亞被北約轟炸的時候,俄羅斯的雪中送炭讓許多塞爾維亞人感激至今。

西方在不斷報導科索沃問題的同時,對被炸得遍地開花的塞爾維亞人的苦難選擇性失明。電影《巴爾幹邊界》片尾收錄了一些當年的錄影,哭泣著的,流離失所的塞爾維亞人。

這樣的電影,庫斯圖裡卡導演一定要來友情客串,他在結尾客串了計程車司機!

老庫來客串
 

這是一部細節出彩的電影,反應了許多當時的事。

佔領大橋:為保住橋梁不被北約轟炸,塞爾維亞人擠滿橋上,唱歌跳舞開搖滾音樂會。看似魔幻,這是真事。

保護大橋

 

房子,街景,各種各樣的牆上的標語口號。(不好意思沒做截圖)


KFOR:俄軍空降部隊把SFOR標識(波赫維和部隊)改為KFOR(科索沃維和部隊)迷惑北約。

 

電影好在弱化了主旋律,雖然空降普裡什蒂納機場是一場果斷利落值得讚揚的行動,但電影沒有描寫俄軍正規軍的這場行動,而是虛構出提前去接應的幾個志願兵,他們分別是疑似俄羅斯族的男主角,韃靼機槍手,印古什人,白俄羅斯人和烏茲別克女狙擊手,老上司把自己算成蘇聯人。

還有兩位南聯盟警察加入這場行動。(其中一個警察的扮演者是塞爾維亞當紅小生,塞爾維亞少女們的夢中情人米洛斯·比柯維奇)。

塞爾維亞少女們的夢中情人

電影裡沒有煽動民族對立,呈現出來的是塞族與阿族普通老百姓互相幫助只想好好過日子,反派只是科解恐怖分子,沒有擴大到一般阿族民眾。

電影裡也沒有煽動宗教仇恨,俄方志願兵中的韃靼人和印古什人都是穆斯林(烏茲別克女狙擊手應該也是),他們晨禱的畫面帶上了神聖光輝濾鏡。沒有醜化穆斯林,把他們都刻畫成要去當聖戰勇士的危險分子。

俄方的穆斯林晨禱

消滅主旋律的政治宣傳片才是高明的政治宣傳片。

 

電影也有不好的地方,女主角的存在很莫名其妙。除了老掉牙的靠異國戀情升華人民感情之外,似乎就是驗證胸大無腦用的。

她的存在是為了???我要俗一次拿這個做文章封面

另外國內觀眾可能會無法習慣全程俄語畫外配音,其實在上世紀,比如Mao的年代中國電影院放電影也是簡單粗暴加上畫外配音的,只是後來我們進步了直接看字幕,或者配音替換原音(也是因為漢語臺詞念得清楚的人越來越少了,這個算退步吧),但是毛國繼承了蘇聯的簡單粗暴,依舊畫外配音。

 

綜上,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尤其是在當下,我國處在一種危險形勢中,可以把科索沃替換成中國內陸最大省份,西方政治在科索沃搞過的事情早已來這邊搞起,西方媒體在科的「人道主義調查」也不遺餘力地在某省進行著。此話題被禁,不論態度是反對還是贊成都請不要問我。

 

另外,關於使館問題,我去探尋西方媒體對當年的事件有何見解,回答大意如下:

West:中國假裝中立,卻暗中支援南聯盟,因而被炸。

Me:轟炸使館等於侵犯主權與宣戰。

West:所以才一定要聲明是誤炸,但教訓是要給的。

Me:當時被炸死的中方記者是平民,為何沒有相應悼念。

West:記者身份很可能是偽裝,他們也有可能是間諜。

其邏輯不做點評,供您推敲。

 

 

相關焦點

  • 從電影《巴爾幹邊界》重提差一步就引發世界大戰的科索沃戰爭
    2019年3月上映的俄羅斯電影《巴爾幹邊界》,在軍迷看來,猶如一次隨意的回眸,將人們拉回那段烽火硝煙的歲月。就電影本身而言,這是一部描寫俄特種部隊為國家孤軍奮戰的主旋律電影。而電影的背景卻是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Kosovo War,1999.3.24-6.10),這場與中國本無太多關係的地區性衝突,因為1999年5月8日凌晨5時30分,一架機尾號89-0127的B-2轟炸機,向我國駐前南大使館投下
  • 粉絲推薦戰爭歷史片《巴爾幹邊界》在線播放資源觀看
    免費 在線 影視 觀看電影天堂 電影資源 電影網站 電影推薦《巴爾幹邊界》單純就電影藝術形式而言並不是那麼令人滿意,
  • 1999年中國使館被炸,我國損失了什麼?又獲得了什麼?
    1999年的這一年是所有中國人都無法忘記的一年,在這一年的5月我國駐南聯盟大使館遭到美軍F117隱身轟炸機的直接轟炸。數枚飛彈直接命中我國大使館,在造成我國大使館嚴重損毀的同時也使得我使館人員受到了嚴重的傷亡。這次轟炸除了我國從各方面對美國的進行譴責之外,又讓我國獲得了什麼?損失了什麼呢?
  • 五八事件: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轟炸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聲稱是誤炸
    五八事件: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使館。數枚飛彈一起,能是誤炸嗎?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遭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轟炸!1999年5月7日夜間,北京時間5月8日上午5時左右。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悍然對我國駐南聯盟大使館進行轟炸!第一枚炸彈爆炸,使館武官任寶凱重傷;第二枚爆炸,新華社記者邵雲環犧牲;第三枚從使館頂部貫穿數層樓板之後爆炸;幾乎在同時,第四枚爆炸,《光明日報》記者許杏虎、夫人朱穎犧牲;第五枚,不幸中的萬幸,是一顆啞彈,駐南聯盟大使潘佔林與數十名使領館工作人員倖免於難。
  • 今日觀影《巴爾幹邊界》
    故事背景——1999年科索沃戰爭       科索沃戰爭(Kosovo War),是一場由科索沃的民族矛盾直接引發,在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的推動下發生在
  • 俄羅斯最新戰爭大片《巴爾幹邊界》
    1999年6月10日,科索沃戰爭停戰,俄軍一支精銳的小分隊搶佔科索沃普裡什蒂納國際機場,險些與英軍火拼,震驚國際社會。俄羅斯最新戰爭大片《巴爾幹邊界》以此為背景,記錄機場血戰:還是戰爭片的老毛病,文戲庸俗、累贅,戰爭場面尚可,女狙擊手的鏡頭令人印象深刻:俄軍刷了一波存在感,英美萬不得已也不可能與俄羅斯正面開戰
  • 巴爾幹往事 | 這片美如仙境的土地,到底經歷了什麼
    這首歌叫做《Bella Ciao》,也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啊,朋友再見》,出自1977年引進內地的前南斯拉夫電影《橋》,影片一經引進,轟動一時。數千年的戰亂頻仍,古希臘與斯巴達一一遠去,古羅馬統一復而分裂,奧匈帝國、南聯盟皆成雲煙。但歷史永存,隔閡仍在,在巴爾幹,即使不去刻意找尋,歷史也已銘刻在一磚一瓦,一草一木之中。如下圖所示,巴爾幹半島位於歐洲東南部,由12個國家和地區組成。
  • 真男人的電影,美女與戰爭
    該導演擅長動作、戰爭類型影片,代表作有《致命螺旋》《死亡之舞》《哭泣夜天使》等。影片主演陣容也十分硬核,其中米洛斯·比科維奇是賽爾維亞兼具顏值和演技的頂級演員,由他主演的《蒙德維的亞:夢之味》以超過《阿凡達》兩倍的成績塞爾維亞歷史票房,被稱為「塞爾維亞萬千少女的夢中情人」。安東·龐布施尼於2009年在俄羅斯電影中獲得最佳動作獎。
  • 真男人的電影,美女與戰爭
    安東·龐布施尼於2009年在俄羅斯電影中獲得最佳動作獎。《絕密突襲》原名《巴爾幹邊界》。月,科索沃戰爭停戰,南聯盟被迫妥協,從科索沃撤出正規軍。這個時間點,國人可能不一定有什麼概念,但有一件事大家一定會記得,因為那是國人永遠的痛,同年5月7日,北約轟炸擊中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南斯拉夫聯盟大使館。三名中國記者邵雲環、許杏虎和朱穎當場犧牲,數十人受傷,史稱「五八事件」。北約轟炸南聯盟首都貝爾格勒這段歷史,此影片中也有反映。
  • 2600萬拍出上億效果的俄羅斯熱血電影,一部讓人腎上腺爆表的戰爭片!
    今天給大家分享推薦一部2600萬拍出上億效果的俄羅斯熱血電影,一部拳拳到肉、讓人腎上腺爆表的戰爭片,精彩刺激的槍戰戲碼和特效鏡頭布滿了全片。這部電影就是《巴爾幹邊界》,又叫《絕密突襲》。該片的真實背景是,1999年6月,科索沃戰爭停戰,南聯盟被迫妥協,同意從科索沃地區撤出南聯盟正規軍。
  • 上年最火的一部真實的特戰電影,真實而激烈,你看了麼?
    今天給大家聊一部2019年最火的特戰電影《巴爾幹邊界》,它是是安德烈·沃金執導的動作片,安東·龐布施尼和米萊納拉·德羅維奇出演。該片講述了俄羅斯特遣部隊被命令控制科索沃的斯拉蒂納機場,與恐怖分子進行戰鬥的故事。
  • 手機鏡頭下的巴爾幹,這個飽受戰爭摧殘的國家與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說起巴爾幹半島除了輝煌璀璨的古希臘文明外最出名的,就是「歐洲火藥桶」的綽號我對巴爾幹地區歷史和文化的好奇心一直縈繞於心想去那片有些神秘的土地上走走今年「五一」假期我如願踏上巴爾幹之旅這趟出行我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不帶笨重的單眼相機用自己剛買的國產手機進行拍攝
  • 20年前我國大使館被炸,為何不還擊?美至今才知道:這是東方智慧
    二戰之後,美國因為本土沒有受到戰爭波及並且在戰爭中大發戰爭財,所以一舉成為了世界上的超級大國。而成為了超級大國的美國和另外一個超級大國蘇聯展開了世界霸權的爭奪。1991年,蘇聯被冷戰拖垮導致解體,因為蘇聯的解體美國成為了世界霸主,所以美國可以開始更加肆無忌憚的發動戰爭。
  • 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為何會遭到美國轟炸?真相在這裡
    1999年5月8日凌晨,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部隊使用美國B2隱形轟炸機悍然轟炸了中國駐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大使館,造成使館建築嚴重損毀,中國駐南斯拉夫三名記者許杏虎、朱穎、邵雲環當場犧牲及數十人受傷,這就是令全體中國人異常憤怒的「五八事件」。該事件發生後,迅速發酵,在中國國內引發了一場規模巨大的反對美國暴行的示威活動。
  • 還原1999年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被炸真相
    1999年5月7日,中國駐南斯拉夫聯盟大使館遭受美國的蓄意轟炸。美國雖堅稱「誤炸」,但背後的真正原因並不讓人費解。只是以我們那個時候的實力,也不得不接受這樣的結果。下面我們就來按照時間順序,回顧一下整個事件的前因後果,看看美國「失誤」的背後,究竟隱藏著多少不可告人的秘密。
  • 臺灣駐巴拿馬「使館」降旗撤館,車輛變賣網站亦已消失
    臺灣駐巴拿馬「使館」降旗撤館,車輛變賣網站亦已消失 臺灣當局駐巴拿馬「大使館」舉行降旗儀式。
  • 影片:《巴爾幹邊界 》、《勒熱夫戰役》、《索比堡》、《末日預言》、《捍衛入侵者》.
    巴爾幹邊界 Балканский рубеж   (2019)導演: 安德烈·沃金        編劇: 安德烈·阿納金
  • 戰鬥力爆表的5部俄羅斯戰爭電影,絕對百看不厭
    《星星》一部經典的二戰電影,時長90多分,略短,一支帶著任務的偵查小隊,深入德軍後方,印象很深的大地大地,我是星星,聽到請回答。戰爭片總是毀滅美的東西給你看,那些為了國家犧牲的人在片尾出現,微笑著,另電影的感情戲安排的真突兀,簡直莫名其妙。電影裡的風景是真的很美。俄羅斯的音樂很多時候都給人一種崇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