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昨天四維手滑在註明「原創」的情況下發送了這篇翻譯而來的非原創測評,昨天的推送已經刪除,今天在撤銷「原創」後重新發布。四維對昨天收到推送但無法打開的讀者們深表歉意!
說來悲哀,Nike Kyrie 4是歷代Kyrie系列籤名鞋中配置最高的一代,推出之時沒有太多的炒作,甚至沒有了什麼「為速度而生」之類的廣告語,這就是一雙簡簡單單的中端籃球鞋。Kyrie 4的實戰表現到底如何呢?來看看我們的老朋友Jahronmon怎麼評價吧!有條件的朋友可以通過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OICM4fj1Hg&list=LLv-1s-XXGHaCstsvn0-VLHw&index=2查看完整視頻。
*本文翻譯自Youtube
版權歸Jahronmon所有
「四維鞋評」僅作翻譯分享
如需轉載請註明翻譯出處
抓地 我們先從抓地說起,我在打球時覺得這雙鞋的抓地非常出色,但當我看視頻回放時卻發現我打滑的次數其實不少。我不知道為什麼,顯然,打滑是抓地力不足的標誌之一,但我打球時真的沒怎麼感覺自己有打滑。所以,我還是要說這雙鞋的抓地頗為不錯。不過,我需要經常擦拭鞋底來保證穩定的抓地,所以如果你在很辣雞的場地打球,你可能每次停球都得抹兩下。鞋側的延伸紋路在內外側都達到了鞋面,這對於頻繁使用前掌的球手非常有用——諸如歐文本人。在你變相時,這個抓地紋路就像粘合著地面一樣防止你滑倒,這種外底延伸不是在裝樣子,它真的有實質性作用。
緩震 再來說到緩震,我認為這是Nike在Kyrie 3基礎上所做的最大提升,因為這一次Kyrie 4不單有後跟Zoom,還有Cushlon泡棉。如果你對Cushlon不太熟悉,這是一種貼合場地且反應迅速的緩震體系,同時提供了尚可的減震保護。它的腳感不能說很有彈性,但減震效果擺在那裡,就我看來這比Kyrie 3的緩震強了一千倍。我很少用到後跟的Zoom氣墊,多數依賴前掌的Cushlon,我個人更偏愛Zoom,但Nike目前所做的也沒什麼問題,相比過往的Kyrie系列籤名鞋來說,這已經是一個巨大的升級。
材料 接下來說說材料,前掌的網布材料說實話有些令人失望,它的底部由熱熔或尼龍材料支撐,這使其不能發揮網布柔軟而靈活的特性。這也導致了前掌的包裹問題,這雙鞋的內長和寬度完全OK,但我覺得鞋頭上方和側面都有一些空間。這讓我不得不在鞋幫處把鞋帶系得特別緊,這樣我的腳就不會在鞋裡向前頂。
包裹 承接上一點,前掌的包裹有一些空,但除此之外,Kyrie 4的綜合包裹很好。只要你按照正常碼購買,Kyrie 4的包裹性不會太差。除了前掌部分之外,Kyrie 4提供了手套一般的穩定包裹。
支撐 我們最後來說說支撐,這是我在這雙鞋上最喜歡的特質。Nike沿用了Kyrie系列賴以成名的弧形外底,但Kyrie 4的外底不像之前那麼向外擴張了,尤其是前掌部分。而它帶來的是無比順滑的前後過渡,同時還保證了穩定性。如果你喜歡使用大量的變向,你一定會愛上它的,Kyrie 4是這個領域的翹楚。從其他方面來看支撐,我們已經說到了外底延伸帶來的穩定抓地,其實前掌部分還有兩個Flywire鞋帶孔來提升前掌內外側的穩定性,但實際上沒有太大卵用,因為如我之前所說,鞋頭的包裹有些松垮。
總結 總結一下,我很喜歡這雙鞋,它讓我感覺自己像德魯叔叔,這不正是籤名鞋的目的所在嗎?你想讓自己穿著它像其主人一樣打球,而這正是Kyrie 4帶給我的體驗。如果你喜歡歐文,或者打法與他相似,我強烈建議入手試試。市面上還有一些鞋款性能與其相若,價格甚至還低一些,但對於120美元來說,Kyrie 4還是極具價值的。如果我一定要給它評個分,我會說是B+。它沒有達到精英級別的實戰表現,但已經很接近了。只要修正一下前掌包裹以及網面的靈活性,這雙鞋會是精英級別的,但就目前,我只能給它一個B+。
四維鞋評每一篇評測都是評測人實戰後的真實心得,
希望能為鞋友們提供客觀和有價值的參考。
了解更多球鞋資訊,歡迎關注四維鞋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