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革命傳統資源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每一個紅色旅遊景點都是一個常學常新的生動課堂,蘊含著豐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養。」而把這個生動課堂與遊客連接起來的正是講解員。
在吳忠市鹽池縣革命歷史紀念園
「80後」姑娘張雨瀟就是一名「紅色革命歷史」講解員
從業短短8年時間
張雨瀟用自己的努力、行動
淬鍊蛻變成為紅色的「移動名片」
先後獲得「2015中國好導遊」、「首屆全國紅色旅遊故事大賽優秀獎」 、「2016寧夏十大金牌講解員」、「2019寧夏紅色故事金牌講解員」、「2020寧夏非遺金牌講解員」、「吳忠市第五屆道德模範愛崗敬業模範」等21項榮譽。
1988年出生的張雨瀟
是土生土長的鹽池人
2012年
她通過參加招聘考核
進入鹽池縣革命歷史紀念園擔任講解員
此後
她積極探索適合寧夏文化風土人情的講解技巧
尤其是注重講解寧夏紅色革命歷史、人物
是寧夏紅色旅遊金牌講解員隊伍當中的佼佼者
「紅色服務員」
剛進入工作崗位的時候,對於一些觀眾稱呼講解員為服務員,她不理解也不認同,覺得服務員這個稱呼不好聽。
2015年冬季的一天,銀川市老幹部局組織了一些老黨員來參觀學習,張雨瀟擔任講解。她講解的聲音洪亮、熱情,使在場的參觀者激動不已。一個白髮蒼蒼的老黨員拍拍她的肩膀說:「小張,別看你這麼小,站在這個地方,你就像個小太陽,把我們都溫暖了。」
就是這句鼓勵,讓張雨瀟一下子激動起來,平時一個小時就能把展館介紹完的工作,她整整講了一上午,直到中午12點,這些老黨員離開。「我突然有一種感覺,思想一下子被升華了,仿佛找到了一種定位和方向,原來我的講解也能如同陽光一般,給人溫暖和鼓舞。」張雨瀟自豪地說。
從那以後,她接受了講解員也是服務員的說法。她覺得講解就是把紅色基因的「種子」種進人們的心靈,提升人們的精神境界。
「紅色傳承人」
革命歷史紀念園的講解員,就是紅色傳承人。張雨瀟說,和平年代,銘記歷史,不忘先烈,人們會選擇到革命歷史紀念園來祭奠,來參觀學習,所以我們這個行業也屬於旅遊服務行業,是紅色旅遊。紅色講解員就是紅色歷史、紅色文化的傳播者,代言人。
觀念一變天地寬。張雨瀟不但堅定了當個「金牌」紅色講解員的信念,而且決心立足老區鹽池,將寧夏的紅色革命歷史講到全國。
2018年開始,張雨瀟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加入到了基層理論宣講隊伍當中,將寧夏紅色革命簡史通過微宣講的方式帶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當中,為傳承紅色基因,促進鄉村文明建設等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2019年7月至今,累計開展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微黨課(微宣講)」百餘次,開展學史悟實微宣講48次,跟隨鹽池縣宣傳部進鄉村、社區進行宣講百餘場,人民群眾親切的稱她為「金牌宣講員」。
紅色「移動名片」
今年12月16日,張雨瀟參加全國紅色旅遊五好講解員建設行動暨成果展示活動和講解員培訓班,再次捧回獎勵證書。她笑著說:「我很喜歡被大家稱為紅色的』移動名片』,一張活的、會說話的地方名片。」
2020年,張雨瀟被提拔為鹽池縣革命歷史紀念園副園長。崗位變了,她的信念也隨著提升了。她說:「一枝獨秀不如百花齊放。要保持鹽池縣紅色講解員隊伍常新常紅,我不光自己要當金牌紅色講解員,還要開展業務化、規範化、標準化的講解員培訓,把我學到的經驗和知識傳授給其他講解員,打造出一支能登得上全國舞臺優秀紅色講解員隊伍。」
完
記者:馬宏萍
編輯:張佳楠 實習生:馬靜雪
審校:馬寶勤
終審:杜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