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家以科技創新為驅動的偉大娛樂公司」,這是龔宇的夢想。
如今,愛奇藝正在實現夢想的道路上奔跑,並且離夢想越來越近。
從2015年《盜墓筆記》,到2016年《餘罪》《老九門》,到2017年《無證之罪》《河神》,再到即將上線的近百部劇集;從《奇葩說》到《機器人爭霸》《熱血街舞團》《中國新說唱》以及即將上線的《中國音樂公告牌》等熱門綜藝,愛奇藝成功實現了內容升級。
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愛奇藝跟傳統娛樂公司最大的不同是,驅動力不僅來自於內容的創意,同時也來自於科技的創新。不同於一般的科技公司,愛奇藝的DNA 是一個雙螺旋結構,一個是科技鉸鏈,一個是娛樂創意,總結來說就是「理性科技+感性創意」。愛奇藝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視頻網站,豐富內容的同時,還在通過技術尋求自己定位的延伸。」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揭開了其中的秘籍。
的確,在內容市場熱度隨時變幻的背景下,年輕人與其他年齡段的讀者眾口難調的背景下,「創新」可謂是「以不變應萬變」的最佳選擇。
而在愛奇藝的內容製作團隊當中,科技助力是創新最具體的表現。事實上,在愛奇藝近年播出的爆款節目背後幾乎都有科技創新的影子,在愛奇藝,他們擁有最懂娛樂的人和最懂娛樂的機器,這個機器就是通過以AI人工智慧為代表的科技創新讀懂觀眾的口味,在愛奇藝的運營體系當中,懂內容、懂用戶、懂合作夥伴的核心是懂娛樂,而AI是「懂」的智能化密碼。
此外,在愛奇藝製作視頻內容的過程當中,包括劇本創作、選角、流量預測、審核、編碼、剪輯、運營、搜索、推薦、宣發、熱點預測、熱點提取、追星、廣告投放、在線交互等諸多環節,人工智慧也貫穿其中,對此,龔宇將其總結為「智能創作、智能生產、智能標註、智能分發、智能播放、智能變現、智能客服」。
例如,正在熱播的《中國新說唱》,便是自帶科技基因節目的代表。
通過 AI 選角模型,綜合明星的人氣、熱度、專業程度、音樂類型、粉絲畫像等數據,為潘瑋柏選出了匹配度高達 90% 的明星鄧紫棋作為搭檔,並在節目播出期間內人氣值一路飆升。這在某種程度上是用戶集體對愛奇藝 AI 技術的一次點讚認可。不僅於此, AI 技術已貫穿於《中國新說唱》的選角、後期製作、節目分發等多個環節。
要想成為爆款綜藝,精準的用戶洞察、新鮮的表現手法和超強的執行能力缺一不可。AI 技術的加持,則極大拓寬了超級網綜的想像空間。
除了人工智慧助力之外,愛奇藝不斷總結經驗,進一步升華了開發爆款內容的技巧,在內容的題材當中,愛奇藝繼續進行細分,做年輕人喜歡的強共鳴內容、不曲高和寡能夠開放新格局的內容、不斷創新能夠創造新潮流的內容。
在純網綜藝的開發上愛奇藝探索出了七大核心通關手段,三個『形而下』的基礎關,即保障內容在流量、收入、數量上的開發成效;四個『形而上』的登頂關,即堅持創新的中國模式、深入探索泛二次元、技術賦能內容開發、社會價值傳遞,從而推動內容影響力的提升。愛奇藝首席內容官王曉暉表示,綜藝開發只有達到了這七大標準,才能創造真正的純網綜藝典範。
愛奇藝還通過對內容和用戶行為的雙重理解,挖掘出用戶對於明星、內容等的偏好變化,從而預測出下一個增長點。同時,愛奇藝會對年輕人的愛好進行調研。每6個月就會做一次全國範圍內大調研年輕人喜好節目的類型、題材,還有他們的生活嗜好,習慣等,觀察他們對各種話題、各種題材、各種劇的偏好和期待感,增強決策的正確性。
在傳播方面,愛奇藝也進行了創新,比如,愛奇藝提出了別具一格的「悅享營銷」模型,以IP內容為啟動內核,包括了IP軟植入、IP衍生、IP跨界、O2O興趣流、IN廣廣告等五大營銷方法論集群,號稱「一核五彈」,通過全方位營銷解決方案整合優質行業資源推動商業價值裂變。
暑期爆款《延禧攻略》也同樣如此。在用戶高評分的視頻製作基礎之上,其推廣及宣傳,愛奇藝也別有一套。
「作為《延禧攻略》的出品方和獨播平臺,我們真的很用心在做這個劇,也很用心在做營銷,透過這部戲的影響力去影響更多的圈層和人群。在項目籌備期,我們聚焦於正老師,在高度認可於正老師為作品付出心血的基礎上,擬定熱傳詞「於正轉正」;借勢譚卓老師在《我不是藥神》的人氣,比較兩個作品大反差形象進行宣傳,引發用戶興趣和期待;此外使用了一番回憶殺,將佘詩曼代表作品人物「爾淳」搬上話題榜:「爾淳回來了」,通過一層一層把「原始粉絲」召喚過來;到第二階段時,我們嘗試通過更多的娛樂化話題去宣傳,多是反套路的,比如我們將後宮俸祿和現代工資進行對比,把角色帶入生活,將劇中角色的性格轉變、人生波折、努力拼搏與現在職場結合,讓粉絲感受作品貼近生活,傳遞正能量;最後,加上作品本身的優質性,大家就是真情實感的在追劇了。」愛奇藝市場副總裁陳宏嘉表示說。
對於《延禧攻略》的成功,龔宇認為,這是中國影視行業發展的一部標誌性的劇作,它的火爆充分向市場印證,當好的故事、優秀的演員、精良的製作相互影響和作用,定會獲得行業的認可和用戶的喜愛。同時,《延禧攻略》的成功也為當下影視行業面臨的明星高片酬的壓力帶來全新的拐點和新的機會。行業應該摒棄高片酬流量明星、低質量等不良現象,只有優秀的演員與高質量的製作才能打造好作品。觀眾不是隨波逐流,每個人有自己準確的價值觀判斷,好的作品一定會博得觀眾的喜歡。愛奇藝將繼續堅持內容為核心的平臺主張,以開放包容的心態為更多優質內容創作團隊提供空間,引領網絡視聽產業發展。
「付出總有回報。」
在愛奇藝龐大優質內容庫和自製內容基礎上,以及強大技術力的加持,愛奇藝的會員和廣告業務實現了強勁增長,訂閱會員總數達新高。
根據愛奇藝第二季度財報顯示,愛奇藝第二季度營收成本為62億元(約合9.325億美元),同比增長51%;結合《偶像練習生》《機器人爭霸》等熱門節目推出的會員特權,進一步助推了愛奇藝會員規模增長。2018年第二季度,愛奇藝會員服務營收為25億元(約合3.74億美元),同比增長66%;截至2018年6月30日,愛奇藝會員規模達6710萬,同比增長75%;在線廣告服務營收為人民幣26億元(約合3.956億美元),同比增長45%,《熱血街舞團》等自製爆款綜藝帶動了品牌廣告業務的收入提升;內容分發營收為5.394億元(約合8150萬美元),同比增長18%。
此外,在重視原創IP的基礎之後,愛奇藝的IP生態生態各個業務線貨幣化效率也在持續提升,在2018年第二季度其他營收為5.389億元(約合8140萬美元),同比增長62%。
「展望未來,愛奇藝將繼續加大在技術研發上的投入和內容庫拓展,通過不斷完善娛樂生態系統、打造創新、多元的貨幣化模式,實現IP價值的充分變現。」
在內容創業的道路上,愛奇藝走在了前沿,成功找到了中國視頻網站打開的正確方式。
GPLP近期熱文
神州數字啟示錄:由支付交易到新金融科技 一個科技公司的變遷
名不副實:邁克生物是體外診斷界的黑馬嗎?
阿里投資自畫像:投資生態與未來
開放的騰訊投資和它的焦慮症
優信股價大漲背後:上市後首份財報隱藏的密碼
私募機構採用定增股權方式實施併購案的數量正逐年增加
社交王者騰訊遇到「至暗」時刻
我愛我家胡景暉辭職 自如被約談 長租公寓怎麼了?
S基金的估值之謎
決定一家GP生死或者募資的關鍵是什麼?
積木盒子:向苦而生
更美獲美圖戰略投資,線下美顏的億萬剛需該如何撬動?
2018年投資圈上演寡頭現象 投資大戰一觸即發?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理性投資 成熟創業 盡在GP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