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一定要有鰭。就像坐在船裡漂泊在湖中的手握著的那個控制方向的槳一樣。如果一條魚失去了它的鰭,它也將失去生命。相對來說鰭還是很脆弱的,是觀賞性魚類身體最薄的部位。鰭魚也會生病,而且生來就是一種病,治療不好。臭尾巴、臭魚翅,是金魚等其它細鰭觀賞魚最容易遇到的問題。
一、由身體傷害引起的爛鰭。蝶鯉是一種魚鰭非常輕盈的觀賞魚類。並且此魚性情較溫和,不宜與大魚同養。但即使是這樣,還是有一些人不相信,他們把蝴蝶鯉和其他大型的兇猛魚類放在一起。於是蝴蝶鯉的鰭被咬得稀爛!其實,及時隔離治療確實不錯,但如果不進行治療,想著讓觀賞魚自愈,那它的魚鰭很可能被細菌侵襲,導致潰爛。而且潰爛也會延續到死亡為止。正常情況下,魚鰭的普通損傷不會導致爛鰭死亡,但如果損傷嚴重,則容易感染,發病率高!
二、水質太差,造成細菌感染。我在前面已經說過,魚鰭比較薄的觀賞魚比較容易爛鰭。因為觀賞魚本身的鰭就比較薄,所以會比較脆弱,被細菌感染其實是輕而易舉的事。假如你的水缸很長時間沒喲換水也沒有洗過濾棉,有機質堆積過多的話就會滋生無數細菌。實際上,在魚鰭沒有損傷的情況下,很容易導致觀賞魚出現爛鰭。損傷的鰭片,加上水太老,爛鰭片的機率將達到大約八成,很難避免!
#死了魚翅的觀賞魚,其實往往都是因為主人太懶!不要再去管觀賞魚了,以為觀賞魚能自己治癒,觀賞魚在缸裡哭了。
觀察到魚鰭有白色潰爛和白色斑點時,首先要隔離,最好安排一間單間。再加些水草之類的東西遮蔽環境。放置在早晨能看到陽光的地方,每天早晨稍微曬太陽,可以殺菌並加速康復。治療藥物肯定是少不了的。普通的治療藥物沒有什麼可選擇的,選擇能夠殺菌的。
#黃粉是最常用的藥物。相對來說,黃粉的作用是溫和的,沒有刺激性。並且殺菌效果也很好,可以長期使用藥浴。甲基藍,不含黃粉。甲基藍相對藥效較強,應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投藥。保持一個星期,基本上腐爛的魚鰭會自行脫落,然後再長出新的魚鰭。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在單間裡把傷口養好。
孔雀一種小魚如果爛鰭比較嚴重可以用剪刀剪去傷口,記住,下剪一定要快,傷口平滑度越高,有利於後期癒合。
歸納:發現觀賞魚出現爛鰭現象,第一時間隔離。接著用能殺菌的藥,最好藥效溫和一點,黃粉、甲基藍是我覺得藥效比較好的兩種藥,當然大顆粒粗鹽按四分之一的比例放入也可以。在靜養後,食物照常供應,注意水分的交換,基本上一個月就能完全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