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帶鉤連接的腰帶,是古代中國的特有發明,也是中國傳統服飾中歷史最長、持續最久的腰帶樣式之一。
帶鉤,是古代貴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帶的掛鈎,古又稱「犀比」。多用青銅鑄造,也有用黃金、白銀、鐵、玉等製成。
自西周至漢晉,男性貴族服飾中,皮帶主要是憑藉帶鉤繫結,所謂「帶約其要(腰),鉤掛於帶」。帶鉤是身份象徵,帶鉤所用的材質、製作精細程度、造型紋飾以及大小都是判斷帶鉤價值的標準。
宋·白玉鏤雕松鹿紋帶飾
略呈扁平長方體,正面微弧凸,以多層鏤雕技法刻畫松溪雙鹿圖景,畫面滿密緊湊,主次分明。值得注意的是,此器在下層紋飾的磨製上相當講究,這是很多同類作品所不能比擬的。背面為四邊粗框,側邊有長方穿孔,以供革鞓穿插。下部有一橢圓形環,可系掛什物。
白玉五蝠捧壽帶扣
大致到北朝時代,與今日皮帶的樣式基本一致的腰帶「蹀躞帶」興起,一躍而成最為主流的款式。帶鉤的角色不再像往日那麼風光,不過,它也並未就此絕跡,而是逐漸轉變成男子便服上的配件。與之相連的也不再是皮帶,改與織物或繩編的軟帶構成組合。
銅鍍金嵌玻璃珍珠帶扣表
表鑲帶扣上,銅鍍金質地,正面用銅絲鑲出花葉紋樣,再在花紋中嵌珍珠和紅綠藍色料石。小表放在帶扣主體中間的凹槽中,上面用中空的蓋扣緊固定,打開蓋,可以將小表取出。小表為單針,從錶盤上上弦。帶扣後面有兩個穿孔,可以將其穿附在帶子上,是一件實用性的小表。
金鑲紅寶石帶頭
金鏨雲龍團壽紋帶頭
碧璽帶扣
這些嵌寶石的帶頭、帶鉤,寶石材質多樣,可大多採用隨形鑲,可底座的黃金紋飾卻雕琢得極為精巧,展現出中國古代手工藝的精細。金、玉、瑪瑙、以及各色寶石互相映襯,展現出沉甸甸的文化積澱。
帶鉤應用於軟帶上的方式,乃是在一條軟帶的兩端各裝配一個繩環,一環扣在帶鉤背部的鈕柱上,另一環則在繫結時扣入鉤首的彎鉤之內。元明墓中屢屢出土玉、翠等質地的華美帶鉤,說明這一系帶方式在現實生活中確實廣泛採用。
銅鍍金鑲寶石帶頭
銅鍍金鑲寶石帶鉤
銅鑲瑪瑙鉤環
清代乾隆時期,曹行棟於《養生經》中談道:「有用鉤子聯絡者,不勞結束,似亦甚便。」直接提及,入清以後,帶鉤依然是服飾中的常用之件。到清代中後期,「用鉤子聯絡」的系帶方式不僅得到延續,而且帶鉤還向大尺寸發展,形象更為張揚。
銅鑲藍晶帶瓦
似乎,在今日的時裝中,腰帶的樣式並不豐富,無非是兩種路數:一種是織物製成的軟帶,使用者把它繞在腰間,自己動手打個花結;一種是所謂「皮帶」,一端排列著一排扣眼,另一端裝著金屬的皮帶扣。相比之下,中國傳統服飾中,腰帶的款式反而更為豐富。其中,帶鉤這一古老而優美的服飾元素使得傳統腰帶在形式與形象上都自成一格,屬於真正意義上的「民族特色」,似乎值得設計師們來考慮一下它的潛能。
銅鍍金玉帶環
銅鍍金鑲紅寶石松石帶環
本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推薦閱讀:
挖菜窖挖出的明代玉杯,牽出一段離奇姻緣(附視頻)
一位日本女藏家,用中國文物撐起了她私人博物館的半壁江山!
中國的8000件文物救活了一座荒涼的美國小城!
8代周天子王陵,國寶文物被外國人盜掘一空,看完心在滴血!
寸土寸金的古墓——龐大家產無人繼承,只能將其帶入墓中
那些頂級藏家的古玉最終都去哪了?
大雲山漢墓出土文物——還原一個極度奢華的王的生活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清宮后妃的極致奢華
撿漏——有「眼」也要有「膽」
匠心獨具琢美玉 千秋萬世不停休
玉藏鎌倉 悠古砡璜
65件清宮舊藏古玉帶你感受靈性之美
美國沉船上打撈出的寶藏,重達21噸黃金重見天日!
考古故事:揭秘百年前紅山文化離奇發現史
你不可錯過的25件上古之玉
封藏法門寺地下千餘年,一套世界惟一珍寶重見天日!
去臺北故宮,這些玉器珍品千萬不要錯過!
百年前外國人影像記錄中的清朝皇帝
四個盜墓賊的離奇死亡引出了一座千年古墓!(附視頻)
故宮藏寶錄,天下奇珍盡在此!
一座150噸重的中國古墓竟被搬到外國博物館,真是令人稱奇!
震驚世界的南越王墓是如何重見天日的?
看看古代的吃貨們有多雅致
明代茶藝界大咖和他們的壺!
看看這些文房器物,那叫一個雅!
以圖為據,古玉之美攝人心魄!
古玉沁色紛繁,如何才能「慧眼識珠」?
一簪一花理雲鬢 三生三世情意濃
清朝珠寶就這麼潮了,讓我情何以堪?
千古「飾」變
玉得五色沁,勝過十萬金
漢代玉器賞析
哪些人,才是真正的古玩鑑定家?
皇家奢靡——故宮御用金銀器賞析
仗劍天涯玉作伴——古代玉具劍賞析
破繭成蝶——玉韘演變之路
一燈照破千年暗——古代燭臺之美
高清大圖下的古玉紋飾——每一眼儘是沉醉
微距下的高古玉
青絲漸綰玉搔頭,簪就三千繁華夢——明代髮簪賞析
馬未都:私人藏品全部捐出,一件也不留給兒子!
中國絕美配飾 ——點翠
郭沫若力主挖掘定陵,製造中國考古史上最大災難
楚玉作證 帶你回眸先秦璀璨文明
各大知名博物館藏精品欣賞(80張精美圖片)
溫婉之美和切身之痛——流失的國寶
案頭青松繞,掌中美扇搖---精品扇面與盆景賞析
中華之殤——美國史密森機構收藏的中國國寶
從巴黎芳登廣場穿越到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法國古董珠寶
浴火重光——來自阿富汗國家博物館的寶藏
史海尋珍---從紫禁城到海上絲綢之路
曾侯乙墓出土玉器合集——感受戰國時期的輝煌
東陵大盜秘密檔案 : 80多年前,孫殿英盜清東陵全過程揭秘!
未解之謎:3700多尊古泥塑藏身陝西水陸庵450餘年,表情無一雷同
揭秘收藏大咖馬未都的十件頂級私藏,件件都是無價之寶!
民國最精緻女子:此後再無大家閨秀
57歲北漂,67歲買房,83歲當爹,從木匠到巨匠,解讀齊白石的時代
閱不盡春秋風韻 賞不完高古美玉
▼購買古董首飾掃描下方二維碼
▼推薦關注【盡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