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言論僅個人一家之言,如有不同意見,敬請包涵!
老實說,我看的不多,但是仍舊想吐槽,因為抱的希望太大,而我又實在覺得可惜。
好導演高配置,要知道,這種級別的投資不容易,看他們的紀錄片,修宮殿搭實景,製衣用料道具美工,都是一等一的高級貨,費了那麼大的功夫搞出來這麼個玩意,我替那些紅鈔票不值!
嗯,讓我用一二三四細細與你道來。
問題一,劇本不好,臺詞不好,這個大家都看到了,先不說流瀲紫抄襲與否,就憑她天天叫董潔在眾妃朝拜後那隨意的一聲起來坐下吧,那個尷尬違和流瀲紫想自我超越,初心是好的,問題是能力夠不上野心,講述帝王夫妻的婚姻圍城,這個口號聽著很高大上,然而實際很有問題,皇帝和皇后是什麼關係?是夫妻關係嗎?是,但是更是君臣關係,用婚姻圍城這樣一種現代術語去試圖描述帝後關係的困境,其實偏離了人物本質關係。
讓我們先回顧一下劇中夫妻離心離德的源頭,就是李沁演的香妃那個角色出現後,乾隆明顯變心了,還叫如懿去相勸,如懿震驚了受傷了,接著令妃造謠如懿與凌雲徹有私情,皇帝懷疑了嫉恨了,在這個過程中,單方面將乾隆塑造成一個變心猥瑣的渣男,這種處理太簡單粗暴,等於將一個老套的現代故事(男人婚後變心出軌)搬到清朝去上演,沒有刻畫那個時代制度對人和關係的影響,缺乏深度。
剛剛說帝後關係首先是君君臣臣的上下級關係,通俗點說,從臣子到皇后都是給皇帝打工的,而老闆和員工之間,本就存在著天然的不可調和的矛盾,這才是促使帝後感情覆滅的源泉。
比如《甄嬛傳》裡,明面上看,是因為菀菀類卿導致了甄嬛對這段感情的絕望,實際在此之前,甄嬛對皇帝的感情已經因為皇權的碾壓所剩無幾,在甄嬛和皇帝間,因為皇帝的特殊身份,甄嬛將個人利益和感情都一再壓縮,而她的每一次讓步都代表著感情熄滅一分,即使沒有菀菀類卿事件,二人最終的發展也不過是甄嬛不再奢望感情,蛻變成皇帝後宮的大管家而已。
而《如懿傳》中,二人分崩離析只用乾隆一個人背起一個渣男的鍋就了事了,這是否太簡單?
問題二,緊跟著第一個問題,由於流瀲紫簡單的處理,這部劇中的所有人物個性都非常單一,部分人物只體現了功能性而喪失了人性,用文學作品對人物的劃分來說,就都是扁形人物,沒有一個圓形人物,壞人就都是壞,好人就永遠白蓮花,比如乾隆,霍建華在紀錄片裡說,覺得他此次拍攝經歷永世難忘,因為他體驗了一個君王滄海桑田的一生,說實在的,我真沒有看出,在這部劇裡,乾隆只被簡單概括為一個喜新厭舊狹隘陰暗的渣男,他作為帝王的那份不容易除了他每次嘴裡叨叨叨,還有哪個細節表現了嗎?
再比如令妃,這個人物真是換誰演都不討好啊!一出場就婊氣沖天,主動放棄和凌雲徹的感情投入攀附權貴的陰謀算計裡,我說流瀲紫對這個人物是有多恨呢,你好歹給她點身不由己的理由麼,把自己筆下的人物寫得這麼可恨有什麼好,就是為了映襯如懿有多淡泊名利清心寡欲盛世白蓮嗎?
唯一有點看頭的,董潔飾演的皇后在良心和利益之間的掙扎,以及海蘭的蛻變尚有可圈可點之處,而如懿就一直很「佛」很平沒有變化,無論她的人生順遂波折對她的個性都沒有任何影響,如世外仙子心如止水波瀾不驚,這麼平的人物讓人沒有代入感,又一直被動挨打,有誰會喜歡?
問題三,此劇是悲劇吧,悲劇是什麼?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那麼首先你應該展現美好吧,對不起,我get不到,乾隆和如懿不論前期中期後期都感覺不到彼此深愛,一個是演員年齡問題,一個是個人演技問題,霍建華前期太面癱,周迅感覺總是很飄,說好的蘭因絮果,我真沒看到蘭因在哪裡?
問題四,整部劇實在太死氣沉沉了,看到女主被打入冷宮後,凌雲徹嘻嘻哈哈地出現了,當差時那份敷衍世故和小人物的算計都為這死水一般的劇帶入了一點活力,這條和女主的線本可以好好發展下,結果很快就沒了,再回來,凌雲徹也是一臉滄桑,死氣沉沉,跟得了傳染病一樣。
總之是很多問題造就了現在這個局面,如果男女主角換個人演,如果劇情再合理些,如果臺詞再講究些,如果。。。
只是看到有些大場面的時候覺得可惜,比如乾隆登基(除了「攀巖」),如懿封后,導演在場景調度和拍攝手法上確實棋高一著,拍出了恢弘大氣的盛世王朝大國氣象,然而.瑜不掩瑕,有何用?
其實他們的現代裝曾經挺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