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媽小咪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圖
01 刁順子人中的「兩件事」
刁順子是土生土長的西京人。
用「相對」的比較法來形容,說得直白一點,就是「城裡人」。
他的大半生,一直貫穿著兩件事:
一是找老婆。
靠做苦力、蹬三輪為生的刁順子,50歲左右,就已經有了三個老婆。
應該是四個,在原著中,大吊去世後,他老婆周桂榮一直住在順子家不走,明裡暗裡表示,願意和順子過,這也是大吊的意思。
在結尾處,整容不成,變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刁菊花質問他,是不是又找女人時,順子肯定地回答了:是的。
第一個,是村裡有名的村花,但也是「交際花」,沒結婚前,名聲就已經很爛了。
女兒才6歲時,就跟外地男人跑了。
第二個,是順子一來二去相中的,一個特別賢惠、善於持家、懂得過日子的女人。
可是,好景不長,沒幾年功夫,得了癌症走了。
第三個,是在路上撿來的。
原著裡蔡少芬的旁白說,是蔡素芬觀察了很久,故意撞到順子的車,被善良的順子領回家的。
三個老婆中,第一個最知根知底,卻給順子傷害最大。
第二個,是順子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光,那幾時,夫妻和睦,女兒乖巧。
第三個,應該順子最虧欠的,蔡素芬是個好女人,但是,由於女兒菊花的緣故,讓蔡素芬在他們短短的一年時光,每天都在被侮辱、受煎熬。
二是痔瘡復發。
關於「痔瘡」,是順子的老毛病,還伴隨著「肛瘻」。
至病原因,書裡沒有明說,大概是長期乾重活導致的。
順子的「痔瘡」,由來已久,經常復發,醫生多次要求他做手術,把痔瘡割了,可他就是不願意。
也不知道,是捨不得錢,還是怕疼。
最嚴重的時候,人都暈倒了,屁股處簡直不能直視。
平常要工作的時候,沒有辦法,就只能用衛生紙、衛生巾纏住,以免出血過多,被人發現。
難的時候,他就去廁所,把痔瘡往裡塞一下,接著幹活。
02 軟弱的男人,生活裡只剩下憋屈
找老婆也好,痔瘡復發也罷,都反映出順子性格裡的兩大特點:軟弱。
自己的老婆,被自己的女兒欺負得恨不得找地洞鑽,他卻始終只會說些狠話,最不堪的時候,甚至向女兒下跪求饒。
按理說,父親於女兒,是需要疼愛,但也不能縱容。
或許,在順子的認知裡,自己的軟弱,讓女兒從小沒有媽媽,多少有些歉疚感,但是,對於女兒,他是無話可說的,自己省吃儉用,也要給女兒花錢。
而且女兒已經長大成人,整天不務正業,只知道外面吃喝玩樂,家裡爭寵鬥狠。
這樣的女兒,作為父親,是應該有一些管教的魄力,可是,刁順子既沒有慈父的溫暖,也沒有嚴父的狠勁。
除此之外,在外面工作時,刁順子的人生哲學,也是躲一事不少一事,對誰都是一副卑躬屈膝的樣子。
當然,為了討生活,再所難免,但是,很多時候,人欺負到頭來上,他也習慣了逆來順受,從來都是堆著笑臉處世。
至於「割痔瘡」這個事,長過的人,應該深有體會,長疼不如短痛。
堂堂七尺男兒,更應該明白這個道理。
原著中講的,他似乎願意去做手術,但一直抽不出時間。
實際上,根本還是在於,一個人對自己不敢「下狠手」,寧願每天小刀一般的「割」,也不願一次痛快。
從人性的角度來看,順子是一個善良本份的人,他從來不欺負弱小,還很喜歡幫助人。
從性格的角度來看,順子的性子裡,缺乏陽剛之氣。
用一句通俗的話說,就是「老好人」,不懂得拒絕別人。
因此,他吃的虧也最多。
家裡女兒瞧不起他,踩在他脖子上發威,他都沒有底氣發威。
好不容易尋下的妻子蔡素芬,原本有意與他共度餘生,可是,他的軟弱,蔡素芬只能選擇離婚,還他的安寧。
03 刁順子的「兩大習慣」
第一個習慣:接盤
看完《裝臺》後,我的第一反映給順子定的人設是「接盤俠」。
主要表現,對女人的事情上。
第一個老婆,小說裡提到,對方長得特別好看,窈窕淑女,君子好求,哪怕名聲不好,年輕的小夥子,也渴望沾點光。
娶第一個老婆時,沒有一個人看好,都嘲笑他,沒結婚頭上就長草。
不過,他喜歡,自己除了有個破房子,一個蹬三輪,不管怎麼樣,人家願意跟他,就娶了。
只不過,不是他的,終究是要走的。
這個老婆,雖說是他想要的,但,也是接了人家的,只是個過客而已。
第三個老婆,蔡素芬是在老家被排擠、被人說閒話,主動「撞」他,他一時衝動,「撿」回家的。
作為一個中年男人,對一個來歷不明的女人,全憑突如其來的感覺,就把人帶回家,只能說,他心地過於善良。
第四個老婆,也就是大吊的妻子。
原本,順子是不願意的,但是,大吊事先就知道自己命不久已,所以,故意提前安排,讓老婆孩子住到順子家。
大吊之所以這麼做,就是拿準了,順子這個人耳根子軟、性格善,不會看著孤兒寡母,狠心不管的。
主動也好,被動也罷,這三個老婆,基本都屬於「接盤」而來。
唯有第二個老婆,是像正常戀愛一樣,兩個人走到一起的,可是,運氣欠佳,沒過幾年好日子。
四個老婆,得了3個女兒,2個不是他親生的,他都當親生的養著。
本身「屁股流血」的他,家就像個收容站。
第二個習慣:拍馬屁
順子的馬屁,主要用於「接生意」。
但凡能讓他接到活幹,能讓身邊一幫跟著他的兄弟有口飯吃,他都願意低下三四,求爺爺、告奶奶。
對於像大吊那樣,脾氣硬、拼力氣的男人而言,「拍馬屁」、「謙卑」就是他的人生智慧。
就像他對自己的職業評價一樣:下苦的。
他的「軟」和「善」,讓他的感情生活十分不順。
可能,人生就是這樣,關上一扇門,也會打開一扇窗。
順子在他的那幫兄弟心裡,卻是獨一無二的「頭兒」。
比起精明,他不如猴子;比如個性,他不如大吊。
但這兩個人,就是特別服他,在他想提前「退休」時,大家接二連三地來求他「出山」。
看上去「軟」到讓人「恨鐵不成鋼」的他,也是許多人、許多家庭的依靠。
靠的,就是「軟」的智慧。
順子的人生,很不容易。
雖然沒有什麼大起大落,但幾乎每天都無數個「堵」等著他。
不過,每次他都用生而為人的韌勁,讓自己堅持下去,或「和稀泥」,或想辦法,一一去化解。
正如一位網友所說:人活著,但凡有一口氣在,都要努力去呼吸。
卑微懦弱也好,趾高氣揚也罷,都是人們選擇的生存方式。
只要能夠活下去。
04 什麼樣的性格,就過什麼樣的人生
在原著小說中,順子回憶自己的人生時,提到過小時候與大哥、二哥相處的事。
大哥性格火爆,為人義氣,膽子大,敢做敢當。
二哥腦子靈活,小聰明不小。
唯獨最小的他,性格實誠,一板一眼。
好在,兩個哥哥都很罩著他,好事壞事都帶著他玩,闖了禍,從來不讓他墊背。
要是外面的孩子欺負順子,兩個哥哥也是兩肋插刀,打到人家不敢再欺負他。
當然,兄弟在一起時,順子多半是被捉弄的對象。
比如:
家裡有什麼活,父母分派給哥三幹,大哥、二哥先拿錢、吃的,哄著順子去做。
之後,又再想其它辦法,從順子這裡把錢借走,卻從來也不還。
人家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從這個時候,就能看出,順子是個老實人,註定了他會吃很多虧,經常收拾「爛攤子」。
「好人」或許得不到所謂的「好報」,卻有他自己的「福報」。
活得坦蕩,睡得坦然,光明磊落,抬頭挺胸。
順子的性格很「軟」,從不敢與人較真與較勁,對待任何人,都是低姿態。
順子也很「硬」,在生活的一次次細雨狂風面前,他沒有放棄,也沒有倒下。
這是難得的「性格彈性」。
其實,順子並不是「軟」,只不過,他的「性格彈性」比一般人大一點。
大吊去世後,秦腔團為了給多少賠償的事,幾經商量,向來摳門、瞧不起順子的寇主任從中作梗,說了很多令人氣憤的話。
彼時,順子氣到狠狠地寇主任一拳頭。
這一拳頭,是寇主任認識順子以來,第一次看他發脾氣,當時,他跑去跟團長告狀,事後順子不承認有這事,依然一副可憐兮兮、低人一等的老樣子。
但是,卻讓寇主任重新認識了順子,多少生出了一些忌憚。
有時候,人就是這樣。
越弱,人家就越欺負。
只不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底線,當最後的底線被突破時,「自衛」的本能就毫無阻攔了。
關於「順子」,你們還有什麼想法,歡迎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