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臺人生,人生裝臺

2020-12-03 蒙太之奇

文 | 張智鋒

央視一套熱播電視劇《裝臺》,根據陳彥同名小說改編,由張嘉譯、閆妮領銜主演,昨天播到第五集。

陳彥是陝西當紅作家,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長篇小說《裝臺》曾在2015年度中國小說排行榜中位列榜首,去年憑藉長篇小說《主角》獲得第十屆茅盾文學獎,進一步拉高人氣。陳彥不僅擁有廣大讀者,還有眾多粉絲,所以說電視劇《裝臺》出身高貴,因為自帶流量。

《裝臺》講述老百姓的故事。裝臺就是拆裝舞臺道具,演出之前,把道具布景、燈光音響安放在指定位置。演出結束,拆掉道具,裝箱入庫。裝臺是個體力活,曾經是劇團職工的工作,後來屬於勞務外包,幹這活的大都是市民或農民工。《裝臺》裡的刁順子帶著幾個兄弟承接各種演出裝臺,回到家裡面對的卻是老婆和女兒大混戰,從小人物的卑微命運起伏演繹出社會生活的變遷。《裝臺》的拍攝場景主要在城中村和劇場,看似土氣,卻接地氣,這種強烈的煙火氣息自然能引起老百姓的共鳴,相信將會吸引更多觀眾的眼球。

《裝臺》演員陣容強大,張嘉譯和閆妮是當紅演員,還有宋丹丹等大腕加盟,可謂星光燦爛。張嘉譯舉手投足都是戲,閆妮一瞥一笑能傳情,作為陝籍演員,對家鄉生活不僅熟悉,更有感情,由他們演繹陝西文化和風土人情當然是原汁原味了。張嘉譯的行為舉止與原著裡的刁順子高度契合,好像《裝臺》是為張嘉譯量身打造的。《裝臺》裡的臺詞就像演員們的實際生活,他們抬槓,說黑話,拿刁大順開涮,張口就來,看似隨意,卻搞笑幽默,這都是大腕演員的水平,喜歡他們的粉絲絕對不會放過《裝臺》的每個情節。

西安是歷史文化古城,是全球遊客理想的旅遊目的地。除了喜歡西安五千年文化,更喜歡陝味美食。《裝臺》可謂是陝西的旅遊宣傳片,第一集就迫不及待地推出了油潑麵,緊接著是肉夾饃、胡辣湯、羊肉泡,觀眾們的味蕾或許早已打開,想必西安又將會迎來旅遊火爆季。

才看了前五集,有點堅持不下去了,不僅沒有時間追劇,還覺得有點不合胃口,不過大家可以繼續看,至少可以驗證。

先說旁白。影視劇中的旁白是必要的,可以介紹故事背景、揭示人物心理等等,但旁白多了就有點畫蛇添足,難道擔心觀眾看不懂劇情?近年來,在小說改編的影視劇中,旁白似乎有越來越多的趨勢,連馮小剛的《芳華》也有大段旁白。試想想,當你沉浸在劇情之中,與人物命運即將共鳴的時候,突然一句畫外音,瞬間打亂思緒,真是鹹嘴淡舌。儘管「旁白太多的電影不是好電影」有點絕對,但說明影視劇的旁白越少越好,最好不用,讓演員最大限度地表演,而不是說出來。《裝臺》中的旁白不是多,而是太多,簡直無法看下去了。

沒有原著精彩。刁順子和蔡素芬是故事主角,他們是怎麼走到一起的?一個將近50歲的打工男人,為什麼第三次娶媳婦?刁順子的女兒刁菊花不理解,也是觀眾關心的話題。原著裡,刁順子騎三輪車,兩次撞倒蔡素芬,說明他們有緣。而電視劇的第一集,蔡素芬第一次出鏡是平靜地坐在刁順子家裡,他們相撞的奇遇是通過對白說出的,顯得平淡無奇。如果保留第二次雨中撞車場景,雨夜撞倒,蔡素芬不得已被刁順子帶回了家,既符合戲劇邏輯,又增添了故事衝突,為什麼不呢?原著裡,刁菊花反對刁順子娶蔡素芬,住進城中村快捷酒店,又是點餐,又是客房消費,目的是花刁順子的錢。第五集裡,刁菊花住進酒店,練高爾夫球,胡吃海喝,高檔消費,或許是導演有意誇張,但缺乏邏輯,刁菊花畢竟是底層窮人家的孩子。

據說,《裝臺》改編成電視劇的原名是《我待生活如初戀》,且不說這個名字多麼地繞口,更是把人聽得雲裡霧裡,幸虧用了小說原名,要不還會流失一部分觀眾。《裝臺》裡的演員多數講陝西普通話,對於陝西人來說自然感到親切,但「哈人」「瓷錘」這樣的方言,即使有字幕注釋,也會屏蔽掉一部分南方觀眾。

裝臺為舞臺演出服務,裝臺人因舞臺演出獲得收入,這蘊含著「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辯證思維。在社會大家庭裡,「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是和諧共生的基礎,這或許是《裝臺》傳遞的社會價值。

相關焦點

  • 「刁大順」的裝臺人生
    電視劇《裝臺》的熱播,讓裝臺人從「幕後」走到了「臺前」。「刁大順」的生活原型「生生」,以「下苦的」、半個藝術家、普通勞動者的形象展現了屬於自己的——
  • 《裝臺》演繹小人物煙火人生
    由張嘉益、閆妮領銜主演的電視劇《裝臺》正在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檔熱播,這部充滿濃鬱陝西地方特色的電視劇被觀眾和網友戲稱為最接地氣的西安心情劇情相結合,拍出地道「陝味」《裝臺》改編自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陳彥的同名小說,對準的是裝臺,即舞臺拆卸行業,講述的是裝臺小人物刁順子,用自己的雙手和汗水改變命運的故事。很多觀眾表示,張嘉益演活了「刁順子」。在談到創作過程時,張嘉益也表示:「因為劇中都是『小人物』的戲,有許多真實生活的細節,更需要細緻再細緻地塑造和打磨,前後共拍攝了5個多月。」
  • 口碑劇《裝臺》以美食開篇,裝臺入手,展現小人物的人生百態!
    看最近大火的《裝臺》可以說是把活生生的日子搬上了臺面。電視劇一開始時,大面積的美食場景撲面而來,再結合陝西特色,著實讓人有點誤以為是《舌尖上的陝西》,隨著黑撒的插曲《陝西美食》徐徐響起。跟這些美味而又普通的平民美食一樣,電視劇中張嘉譯扮演的刁大順以及他的裝臺兄弟們的故事亦是特別接地氣。在一片嘈雜紛亂的網紅城中村,幾個吃了上頓盼著下頓的裝臺工人,在麵館一邊吃大蒜一邊吃麵,守著一座沒落的秦腔劇場,家長裡短、晝夜奔波,像一勺滾油澆在通紅的辣子上,「滋啦」一聲響,真切而沸騰。
  • 「視界」《裝臺》:小人物的煙火人生
    【視界】《裝臺》:小人物的煙火人生張帆由張嘉益、閆妮領銜主演的電視劇《裝臺》日前在央視綜合頻道晚間黃金時段播出《裝臺》改編自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陳彥的同名小說,對準的是裝臺,即舞臺拆卸行業,講述的是裝臺小人物刁順子,用自己的雙手和汗水改變命運的故事。很多觀眾表示,張嘉益演活了「刁順子」。在談到創作過程時,張嘉益也表示:「因為劇中都是『小人物』的戲,有許多真實生活的細節,更需要細緻再細緻地塑造和打磨,前後共拍攝了5個多月。」
  • 《裝臺》:張嘉益閆妮新劇演活了市井小民奮鬥人生
    現實主義大劇《裝臺》正在央視一套熱播,這部劇時常夾雜逗趣的「陝普」,又特別的「裝臺」職業,透視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展現原汁原味的陝西生活文化和風土人情,為時常脫離現實人生的國產劇,帶來了難得一見的煙火氣。
  • 平凡生活有苦有甜,滿溢溫情為人生裝臺-山東有線享TV帶你感受裝臺人的酸甜人生!
    】人生【視角對準一群幕後舞臺搭建的職業群體】話題和口碑時下最為熱門,沒有之一的新劇講述裝臺人的悲歡離合立足時代節點從火熱的社會現實中汲取創作靈感聚焦小人物溫暖生活,呈現催人奮進的故事情節平凡生活有苦有甜,滿溢溫情為人生裝臺
  • 我們都是「裝臺人」——評電視劇《裝臺》
    一場演出,做飯的給下苦工的裝臺,下苦工的給上場演出的裝臺,演員給投資人裝臺,而投資人說到底還是給觀眾和老百姓裝臺,循環往復,最終「人不管做什麼,都是在給別人裝臺,你服務我,我服務你」,由此結成一張細細密密的社會大網。可見,劇名《裝臺》本身就是寓意深刻的意象——現代化建設的大舞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大舞臺,是靠用誠實勞動和聰明才智創造美好生活的億萬人民群眾來搭建並演出威武雄壯的活劇的。
  • 電視劇《裝臺》央視開播 書寫小人物的精彩人生
    改編自茅盾文學獎獲得者、作家陳彥的同名小說,由馬曉勇編劇、李少飛執導,張嘉益、閆妮領銜主演,宋丹丹、秦海璐特別出演,陳小藝、凌孜、尤勇智、孫浩、姬他、李傳纓、姜冠南、王一、吳曼思、王熙元、馬語濛等主演的溫暖現實主義大劇《裝臺》於11月29日晚在CCTV-1黃金檔開播,並同步在芒果TV
  • 張嘉益閆妮新劇演繹「裝臺」人生,展現難得一見的煙火氣
    現實主義大劇《裝臺》正在央視一套熱播,這部劇時常夾雜逗趣的陝普,又特別的「裝臺」職業,透視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展現原汁原味的陝西生活文化和風土人情,為時常脫離現實人生的國產劇,帶來了難得一見的煙火氣。
  • 《裝臺》:以平凡寫實為人民藝術「裝臺」
    冷凇 張麗平近期,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播出的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裝臺》,再次掀起了全民追劇的熱潮。半個城中村,一群裝臺人,一幕幕細碎的日常,滿肚子哀愁喜樂,這些浸透著煙火之氣的「原味兒」生活構成了電視劇《裝臺》的藝術底色。
  • 《裝臺》:憋屈的人生,大愛的坍塌,中年男人怎麼了?
    電視劇《裝臺》在今年不知不覺中火了,這部講述城中村一幫農民工的碎碎小事,和中年人的家庭矛盾,讓人看後心靈被震撼,倫理被湮滅。有對中年男人的同情,也有對子女認知的吶喊,疊加在一起更感覺到生活在底層的人的不易。
  • 「裝墊兒臺」熱播的「裝臺」電視劇怎麼就火了?
    估計《裝臺》裡的順子和他的夥伴們都萬萬沒有想到,幾乎沒有出過西安城的他們,已經憑藉電視劇《裝臺》一鳴天下知了。
  • 孫浩獻唱電視劇《裝臺》 溫暖演繹人生苦辣酸甜
    電視劇《裝臺》正在CCTV-1黃金時間火熱播出,張嘉益、閆妮等戲骨齊聚,故事圍繞著刁家、街坊鄰居及裝臺隊的視線展開,上演了一出充滿煙火氣的溫暖人生。該劇開播後就在豆瓣獲得8.3的高分,劇中音樂也備受關注。孫浩為該劇傾情獻唱,歌曲還未正式上線就受到網友們的喜愛和追捧,平凡而溫暖的歌詞和曲調令網友大呼感動。
  • 《裝臺》為什麼這麼火?為「裝臺現象」裝臺的三維邏輯
    攜程朋友堅信,這裡邊有《裝臺》的貢獻。所有的本地媒體(包括中央媒體)都做了裝臺的文章,但幾乎沒有哪兩家是一樣的。有人專訪了作家,有人採訪了原型,有人梳理了美食,有人懷念了城中村,有人討論了影視的成功,有人討論了文學陝軍、影視陝軍的能量、有人討論了《裝臺》當中到底有多少陝西人……
  • 《裝臺》第一集
    裝臺人是文藝團體以外的人,但又是這個群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長篇小說《裝臺》講述了裝臺人刁順子的三次婚姻和他的人生經歷,刁順子踏實肯幹,帶著幾個兄弟承接各種演出裝臺的活計,雖然身處底層,始終貧困,但心中一直有滅不掉的燈火。
  • 《裝臺》第三集
    裝臺人是文藝團體以外的人,但又是這個群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長篇小說《裝臺》講述了裝臺人刁順子的三次婚姻和他的人生經歷,刁順子踏實肯幹,帶著幾個兄弟承接各種演出裝臺的活計,雖然身處底層,始終貧困,但心中一直有滅不掉的燈火。
  • 《裝臺》第十三集
    裝臺人是文藝團體以外的人,但又是這個群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長篇小說《裝臺》講述了裝臺人刁順子的三次婚姻和他的人生經歷,刁順子踏實肯幹,帶著幾個兄弟承接各種演出裝臺的活計,雖然身處底層,始終貧困,但心中一直有滅不掉的燈火。
  • 《裝臺》第九集
    裝臺人是文藝團體以外的人,但又是這個群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長篇小說《裝臺》講述了裝臺人刁順子的三次婚姻和他的人生經歷,刁順子踏實肯幹,帶著幾個兄弟承接各種演出裝臺的活計,雖然身處底層,始終貧困,但心中一直有滅不掉的燈火。
  • 《裝臺》第十四集
    裝臺人是文藝團體以外的人,但又是這個群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長篇小說《裝臺》講述了裝臺人刁順子的三次婚姻和他的人生經歷,刁順子踏實肯幹,帶著幾個兄弟承接各種演出裝臺的活計,雖然身處底層,始終貧困,但心中一直有滅不掉的燈火。
  • 《裝臺》第十五集
    裝臺人是文藝團體以外的人,但又是這個群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長篇小說《裝臺》講述了裝臺人刁順子的三次婚姻和他的人生經歷,刁順子踏實肯幹,帶著幾個兄弟承接各種演出裝臺的活計,雖然身處底層,始終貧困,但心中一直有滅不掉的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