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十五歲天才美少女桃十五,希望能給大家帶來滿滿的元氣和能量哦。」
每次打開直播間,桃十五便如此坐在鏡頭前跟粉絲打著招呼,開朗活潑的性格、親切俏皮的話語,一點都不失鬥魚人氣主播的風範。
這也是她兩年多磨鍊成長的結果。桃十五說,如果回到兩年前,她這個「十五歲天才美少女」面對鏡頭其實相當羞澀,更不大會應對彈幕的調侃,那也是她初入直播的新人時期。
當時的桃十五還在上大學,十分喜歡唱歌的她無意中接觸到了直播,做了一段時間直播觀眾後,她便決定試著做一名主播。
原因很簡單也很純粹:「我想讓更多的人聽到我的聲音,而直播是我最直接的方式。」
做了決定後,桃十五嘗試著自己人生中第一次直播,「激動、緊張,自己話也說的很少。」桃十五自我感覺第一次表現的只能算一般,但為數不多的觀眾還是給了她較高的評價:「清純可愛、歌唱不錯。」這也堅定了桃十五做主播追夢的想法。
2016年11月左右,桃十五轉平臺來到了鬥魚,她坦言轉平臺前後應該是除了新人期外,最艱難的日子了。
當時認識的主播、粉絲、朋友都覺得她轉平臺是否過於冒險,人氣可能會受到影響,也有傳言說其實是她在原平臺發展困難才不得不轉平臺。
桃十五解釋說,她一直都在追逐著自己的音樂夢想,轉平臺對於自己的發展、音樂夢有更大的幫助。
好在首秀也沒有讓人失望,這個初來乍到的新人以一夜20萬人氣圓滿結束首秀,從原平臺追隨她的粉絲留言說:「一夜20萬人氣真的替你高興。」
逐漸適應以後,桃十五的發展也不再局限於直播間內,陸陸續續參加了不少直播活動。在今年3月份還在一場翻唱大賽獲得了季軍的好成績,接著不久又主持了一期直播綜藝節目《青春練習生》。
今年5、6月,她還參加了網易端遊的直播狂歡節目以及受邀出席了鬥魚嘉年華,並擔任了主舞臺的演唱嘉賓。
雖然也錄過綜藝、當過主持,但桃十五說她最喜歡也最重視的還是唱歌、還是她那個關於音樂的夢想。
《我們就到這》單曲發布之前,桃十五其實還推出過一首單曲《青檸》,這首《青檸》是她與零零後獨立音樂人徐秉龍合作製作的單曲,已於今年8月25日網上首發。
時隔不到三個月,桃十五再次推出新單曲,只不過這一次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正式以歌手身份出歌。
這次單曲錄製,平臺請到了臺灣知名歌手、金牌作曲人陳子鴻指導、配合桃十五。自小酷愛音樂的桃十五對陳子鴻之名如雷貫耳,得知要和他合作非常高興、激動但也有一絲擔憂顧慮。
「我很興奮,我明白這是提升自己的一次機會,出歌也是我一直以來的音樂夢想,不過也有點緊張,畢竟陳子鴻老師是一個非常專業的音樂人,和很多知名藝人合作過,我怕自己達不到他的要求。」她跟小紅說道。
好在桃十五擔憂的情況並沒有出現,陳子鴻與她一道探討對於歌曲情感理解,並教授她合適的演唱技巧。事後桃十五表示,在這個過程中學到了很多專業知識。「我非常感謝陳子鴻老師的指導、幫助。」
最後在桃十五獨特嗓音演繹下,這首講述失戀的情歌《我們就到這》成功完成錄製。桃十五告訴小紅,這首歌把她心目中失戀的故事用聲音的形式唱了出來。「正如我微博所說一般愛情像白月光,雖然皎潔卻只能告別,勇敢放手為愛畫上句號。」
前日《我們就到這》上線以後,平臺也幫新歌做了宣發推薦,不少桃十五家的粉絲也為單曲打call。「溫柔細膩的=好歌,聽十五慢慢演繹」、「蕭然為桃十五打callcallcall」、「我家桃桃發的新歌我們就到這,為桃桃打電話」等好評不斷。
據桃十五透露,她正在和鬥魚主播狗哥一起拍攝《我們就到這》的MV。相信MV上線以後還會引發粉絲、網友更進一步的關注。
雖然發布了新單曲,逐步向歌手轉型這個事讓桃十五很高興,但網絡也出現了一些雜音,類似於「一點都不好聽,這樣也能出歌?」、「鬥魚唱歌的主播這麼多,怎麼輪到的桃十五」等等流言。
桃十五跟小紅說,黑粉是每個主播都會遇到的,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就行,只需對支持、愛護自己的粉絲負責就好。最後還不忘調侃一句「黑粉也是粉嘛」。
不管怎樣,來到鬥魚將近一年的桃十五,收穫了77萬支持她的水友,外站發展也毫不遜色,新浪微博粉絲41萬、網易雲音樂電臺17萬訂閱,這個充滿活力、元氣十足的美少,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小紅髮現,能夠以歌手身份發布單曲,除開桃十五本身音樂才藝過硬、唱功出眾外,其實更離不開平臺的宣發推廣。
此次與酷狗合作,公司將主要推出張大仙、阿冷、桃十五三位音樂主播藝人。據悉除目前已出單曲的桃十五外,阿冷也於近日飛往臺灣進行自己的單曲錄製。
而在鬥魚之前,在今年內便已經有不少直播平臺積極造星、幫助旗下主播轉型。最近陌陌的音樂計劃為夢想金曲賽12名主播錄製單曲。更早的熊貓直播香蕉計劃也成功推出了周二珂等主播藝人。
平臺造星、主播轉型已然成為當下的主流,而席捲其中的主播、公會似乎也十分認同這個趨勢。
「發歌曲轉型歌手藝人是很多主播的願望、夢想。」可可是另一平臺的女主播,與桃十五一樣她也很喜歡唱歌,在她看來如桃十五一般喜歡唱歌、渴望成為歌手,懷揣發布單曲夢想的主播不在少數。
另一方面,面對激烈的競爭形勢,直播平臺也在力求突破,泛娛樂平臺上線各種遊戲直播,遊戲直播平臺則又擴大泛娛樂領域布局。
某熟悉鬥魚的行業人士就跟小紅說:「外面的人都叫鬥魚是遊戲直播平臺,其實鬥魚一直都宣稱自己是遊戲+泛娛樂的綜合平臺,也一直在不斷探索泛娛樂。」
主播個人願望、平臺發展需要,兩者一拍即合之下平臺造星、主播轉型也就是必然事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