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來到阿珠的小木屋。
看到這名字,
也許你會想到《湯姆叔叔的小屋》,
一個充滿愛的力量的故事,
仁愛改變了世界;
也許你會想到《瓦爾登湖》梭羅的小木屋,
全文中都有一個貫穿始終的主張,
那就是回歸自然。
他崇尚自然,與自然為友:
崇尚簡樸生活,熱愛大自然的風光。
將《瓦爾登湖》中的自然美透過「我」的感官、情感加以展示。
美是需要展示的。
正如我用相機記錄下的野花之美。
那種千姿百態,那種千嬌百媚;
那色彩之美、野性之美、群體之美~
美,需要我們用心去發現、去品味。
三年來為愛逐行在山野,
有緣在花兒最美麗的時候遇見。
美麗需要分享,
願通過我的雙眼和我的愛,
分享給熱愛野花之美的人士,
分享給熱愛生活之美的朋友,
分享給來到小木屋的你們。
小玥博士說的好:
「小木屋其實就是每個人心中的後花園,
美麗且充滿情感。」
如果它平凡,
你擁有陽光、青草和自由;
如果它不凡,
你擁有智慧、視野、和更多的愛。
綠絨蒿 攝於西藏
這是我四年前的今天寫的一段話,這幾天重讀起,也是很多感慨。當初只是被野花的美所吸引,從此忘情於山野。那一天的雙十一,為了公號的取名也是挖空了心思,以至於完全沒時間購物。其實這也算是我一個人生的轉身,沒有華麗,只是換了一種生活方式。因為被野花之美深深打動了心,然後重啟開讀哲學、美學。(這次就不講博物學了,關於博物學以前寫的很多。)以前讀哲學類的書甚少,就知道幾個西方哲學家,柏拉圖、叔本華、尼採這一些,也僅僅看一些關於人生的哲理。
在中國,孔子是最早提倡美育的思想家。孔子聽韶樂,喜愛之極,說:「三月不知肉味!」到了20世紀,蔡元培在北京大學和全國範圍內大力提倡美育。人要真正感受到自己活在這個世界上是有意思的,有味道的。這也就是蔡元培說的人在保持生存之外還要「享受人生」。這個享受不是物質享受,而是精神享受,是精神的滿足,精神的愉悅。審美活動可以使人擺脫實用功利的和理性邏輯的束縛,獲得一種精神的自由。魯迅曾說過,如果沒有審美活動,「人生必大歸於枯寂」,人活著就沒有意思了。總狀綠絨蒿 攝於西藏
後來讀朱光潛、宗白華這些美學大師的書,真正讓我感受到美學的魅力,「這晨風沁人,怎能還睡?這太陽的光,洗著她早起的靈魂,猶似她昨晚殘夢。」韋伯說了,日常生活帶有「鐵籠」的性質,審美具有某種「救贖」功能。它不是宗教,卻起到了類似宗教的作用。一種世俗的「救贖」,亦即一種超越,對日常生活局限的超越,是一種可以貫穿在我們生活之中的生存智慧。
對「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的人生蒼茫的理解;是「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喚醒美的天性;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淡遠與靜美;是卉木繁榮,和風清穆的畫意;是「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我言秋日勝春朝」的詩情……
青藏高原的天有多藍,雲有多白,綠絨蒿就有多美!
與對面的雪山遙遙相望
《我從西藏來》:從聶拉木到吉隆溝,醉人的風光靜美的花。(下)
香格裡拉的另一種美:高原上搖曳的野花(完結篇)
朱光潛老先生曾寫過這麼一段話:阿爾卑斯山谷中有一條大汽車路,兩旁景物極美,路上插著一個標語牌勸告遊人說:「慢慢走,欣賞啊!」許多人在這車如流水馬如龍的世界過活,恰如在阿爾卑斯山谷中乘汽車兜風,匆匆忙忙地急馳而過,無暇一回首流連風景,於是這豐富華麗的世界便成為一個了無生趣的囚牢。這是一件多麼可惋惜的事啊!
也讓我想起一首老歌,
我和蘭姐去山野的時候總要唱幾句。
「馬兒啊,你慢些走呀慢些走,
我要把這迷人的景色看個夠。
肥沃的大地好象把浸透了油,
良田萬畝好像是用黃金鋪就。
沒見過青山滴翠美如畫,
沒見過人在畫中鬧豐收。
沒見過綠草茵茵如絲毯,
沒見過綠絲毯上放馬牛。
沒見過萬綠叢中有新村,
沒見過檳榔樹下有竹樓,有竹樓。
沒見過這麼藍的天哪,這麼白的雲,
灼灼桃花滿枝頭。」
狗脊 攝於括蒼山 這名字山野普通的植物也能這麼美
狼尾和中華裏白 攝於括蒼山
植物學家看到花,想到的是繁殖;
藥學家看到花,想到的是功效;
畫家看到花,想到的是形色;
而我看到的,就是你的樣子。
錐花綠絨蒿 攝於西藏
謝謝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與愛。愛個野花,開始學攝影、學植物學,然後又是美學……關於美學,這只是我的一點點心得,希望以後有更多的時間來與大家一起探討這話題。讓我們在平凡的生活中用心感受,找到美的根源。
願身在塵世喧囂中的你,
心中有天光雲影以怡情,
時有源頭活水有養性。
1.秋日的括蒼山,柴古唐斯在越野,我在看花。
2.路邊的豬屎豆,秋又來花又開。
3.大雷山,你不能錯過的秋日。
4.括蒼山的那條山路
5.我自靜默向紛華,走過春天走過你。
6.括蒼山裡春天的野花
7.大花無柱蘭,巖壁上跳舞的小仙女。
8.一樹鵝黃山雞椒,羊巖山上花已開。
9.《The Promise(諾言)》
10.從白水洋到大雷山,你在毅行,我在看花。
第三年:追野花的人(阿珠的小木屋三周年)
第二年:植物情人(阿珠的小木屋二周年)
第一年:阿珠的小木屋(一周年)
這是音樂人範宗沛和鋼琴才子林海的作品,兩個音樂天才,國內頂級的new age音樂人。特別喜歡他們的音樂,淡淡的憂、動人的愁。以前介紹過《遠方的寂靜》和《暗香》,都非常動聽醉人。
曲子裡大提琴陰鬱的娓娓訴說與鋼琴的清麗交相輝映,仿佛寒冬與陽光的纏繞,帶給人些許的溫曖與美好。
謝謝關注 分享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