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是一種拯救(阿珠的小木屋四周年)

2021-02-11 阿珠的小木屋

歡迎大家來到阿珠的小木屋。

看到這名字,

也許你會想到《湯姆叔叔的小屋》,

一個充滿愛的力量的故事,

仁愛改變了世界;

也許你會想到《瓦爾登湖》梭羅的小木屋,

全文中都有一個貫穿始終的主張,

那就是回歸自然。

他崇尚自然,與自然為友:

崇尚簡樸生活,熱愛大自然的風光。

將《瓦爾登湖》中的自然美透過「我」的感官、情感加以展示。

 

美是需要展示的。

正如我用相機記錄下的野花之美。

那種千姿百態,那種千嬌百媚;

那色彩之美、野性之美、群體之美~

美,需要我們用心去發現、去品味。

 三年來為愛逐行在山野,

有緣在花兒最美麗的時候遇見。


美麗需要分享,

願通過我的雙眼和我的愛,

分享給熱愛野花之美的人士,

分享給熱愛生活之美的朋友,

分享給來到小木屋的你們。

 

 小玥博士說的好:

「小木屋其實就是每個人心中的後花園,

美麗且充滿情感。」

 

如果它平凡,

你擁有陽光、青草和自由;

如果它不凡,

你擁有智慧、視野、和更多的愛。


綠絨蒿  攝於西藏

這是我四年前的今天寫的一段話,這幾天重讀起,也是很多感慨。當初只是被野花的美所吸引,從此忘情於山野。那一天的雙十一,為了公號的取名也是挖空了心思,以至於完全沒時間購物。其實這也算是我一個人生的轉身,沒有華麗,只是換了一種生活方式。

因為被野花之美深深打動了心,然後重啟開讀哲學、美學。(這次就不講博物學了,關於博物學以前寫的很多。)以前讀哲學類的書甚少,就知道幾個西方哲學家,柏拉圖、叔本華、尼採這一些,也僅僅看一些關於人生的哲理。

在中國,孔子是最早提倡美育的思想家。孔子聽韶樂,喜愛之極,說:「三月不知肉味!」到了20世紀,蔡元培在北京大學和全國範圍內大力提倡美育。人要真正感受到自己活在這個世界上是有意思的,有味道的。這也就是蔡元培說的人在保持生存之外還要「享受人生」。這個享受不是物質享受,而是精神享受,是精神的滿足,精神的愉悅。審美活動可以使人擺脫實用功利的和理性邏輯的束縛,獲得一種精神的自由。魯迅曾說過,如果沒有審美活動,「人生必大歸於枯寂」,人活著就沒有意思了。

總狀綠絨蒿   攝於西藏

後來讀朱光潛、宗白華這些美學大師的書,真正讓我感受到美學的魅力,「這晨風沁人,怎能還睡?這太陽的光,洗著她早起的靈魂,猶似她昨晚殘夢。」

韋伯說了,日常生活帶有「鐵籠」的性質,審美具有某種「救贖」功能。它不是宗教,卻起到了類似宗教的作用。一種世俗的「救贖」,亦即一種超越,對日常生活局限的超越,是一種可以貫穿在我們生活之中的生存智慧。

對「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的人生蒼茫的理解;是「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喚醒美的天性;是「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淡遠與靜美;是卉木繁榮,和風清穆的畫意;是「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我言秋日勝春朝」的詩情……

青藏高原的天有多藍,雲有多白,綠絨蒿就有多美!

雪萊的《西風頌》,一首關於自然與人的詩歌,原來西風也可以這麼美。(這樣是否孤獨的山居生活而因此不會害怕呢?)

與對面的雪山遙遙相望

《我從西藏來》:從聶拉木到吉隆溝,醉人的風光靜美的花。(下)

 

日暮的嵐氣,若有若無,浮繞於峰際;成群的鳥兒,結伴而飛,歸向山林;驀然回首,那花在竹林光影處。時間在這一刻暫停了……那是自然之美。記得多年前的冬日清晨,我疾駛在一條寬闊大道。路邊是一片白茫芒的薄霜,車裡的那一首音樂飄起。內心發出的震顫,那一份感動……那是音樂之美。愛因斯坦曾說過:「美照亮我的道路,並且不斷給我新的勇氣。」那是科學之美。還有書法之美、繪畫之美……這世上可以有更多的美感體驗(讀詩、看小說,彈琴、畫畫,參加音樂節、戲劇節,參觀美術館、博物館,聽音樂看花,遊山玩水,參加民俗考察,等等)喚醒你所有的感官,去享受清風明月的樂趣、去體會「綠滿窗前草不除」的生意;感受那「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的心動。

香格裡拉的另一種美:高原上搖曳的野花(完結篇)

朱光潛老先生曾寫過這麼一段話:阿爾卑斯山谷中有一條大汽車路,兩旁景物極美,路上插著一個標語牌勸告遊人說:「慢慢走,欣賞啊!」許多人在這車如流水馬如龍的世界過活,恰如在阿爾卑斯山谷中乘汽車兜風,匆匆忙忙地急馳而過,無暇一回首流連風景,於是這豐富華麗的世界便成為一個了無生趣的囚牢。這是一件多麼可惋惜的事啊!

 

也讓我想起一首老歌,

我和蘭姐去山野的時候總要唱幾句。

「馬兒啊,你慢些走呀慢些走,

我要把這迷人的景色看個夠。

肥沃的大地好象把浸透了油,

良田萬畝好像是用黃金鋪就。

沒見過青山滴翠美如畫,

沒見過人在畫中鬧豐收。

沒見過綠草茵茵如絲毯,

沒見過綠絲毯上放馬牛。

沒見過萬綠叢中有新村,

沒見過檳榔樹下有竹樓,有竹樓。

沒見過這麼藍的天哪,這麼白的雲,

灼灼桃花滿枝頭。」

狗脊  攝於括蒼山   這名字

山野普通的植物也能這麼美

在俄國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看來,美是人類生命的最高體現。在《論藝術的問題》一文中,作者反駁實用主義者用功利的理論來闡釋美,他強調:「人類無法停止對美的需求、創造和體現。沒有了美,人類可能就失去 了活在世上的欲望。「美能拯救世界」。

狼尾和中華裏白   攝於括蒼山 

 

植物學家看到花,想到的是繁殖;

藥學家看到花,想到的是功效;

畫家看到花,想到的是形色;

而我看到的,就是你的樣子。


錐花綠絨蒿   攝於西藏

謝謝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與愛。愛個野花,開始學攝影、學植物學,然後又是美學……關於美學,這只是我的一點點心得,希望以後有更多的時間來與大家一起探討這話題。讓我們在平凡的生活中用心感受,找到美的根源。

願身在塵世喧囂中的你,

心中有天光雲影以怡情,

時有源頭活水有養性。


第四年:今年寫的有點少啊

1.秋日的括蒼山,柴古唐斯在越野,我在看花。

2.路邊的豬屎豆,秋又來花又開。

3.大雷山,你不能錯過的秋日。

4.括蒼山的那條山路

5.我自靜默向紛華,走過春天走過你。

6.括蒼山裡春天的野花

7.大花無柱蘭,巖壁上跳舞的小仙女。

8.一樹鵝黃山雞椒,羊巖山上花已開。

9.《The Promise(諾言)》

10.從白水洋到大雷山,你在毅行,我在看花。

第三年:追野花的人(阿珠的小木屋三周年)

第二年:植物情人(阿珠的小木屋二周年)

第一年:阿珠的小木屋(一周年)

這是音樂人範宗沛和鋼琴才子林海的作品,兩個音樂天才,國內頂級的new age音樂人。特別喜歡他們的音樂,淡淡的憂、動人的愁。以前介紹過《遠方的寂靜》和《暗香》,都非常動聽醉人。

曲子裡大提琴陰鬱的娓娓訴說與鋼琴的清麗交相輝映,仿佛寒冬與陽光的纏繞,帶給人些許的溫曖與美好。

謝謝關注 分享自然

相關焦點

  • 追野花的人(阿珠的小木屋三周年)
    第一次知道植物都有個拉丁文命名的種名,知道植物分科屬種,知道了植物分類學奠基人、瑞典生物學家林奈……轉年去了西藏,一個不喜歡旅遊的人,也是因為兒子尚小不常遠行,為了野花第一次去了西藏。也從不認識一種高原植物,只帶了那本《西藏野花》,因為與家人一起旅遊,大多只能拍一些路過的花。白天拍了晚上翻著書對,那些天拍了近100種植物,可惜書上能對上的根本就沒幾種。
  • 阿珠
    火滅了,阿珠就這麼在蘇硯的面前化作了人形,只是全身都是黑漆漆的,只有一雙眼極為明亮。小糰子蘇硯見了嚇了一大跳,拔腿就跑,嘴裡喊著:「妖怪,妖怪……」阿珠腦門一團黑線,我哪裡像是妖怪了。阿珠在地上躺了一天一夜,然後被合虛山的山主莫離抱起。
  • 阿珠:致曾與我看花的人們
    圖文/阿珠   來源/阿珠的小木屋(點擊關注)
  • 阿珠,我想你!離家出走7個多月的莆田阿珠女士!家人在等你團聚…
    8月21日凌晨3時30分,荔城區黃石鎮屏山村屏山自然村65歲的黃順英大娘聽到遠嫁華亭雲峰村洋坑的小女兒阿珠(小名)的聲聲呼喊,急忙糾心地回應著,「回家啊!快回來!在阿珠家門口的石桌子上,記者與阿珠母親黃順英、姐姐益萍、阿珠丈夫林紅仔、公公林金釵以及阿珠的兩個子女聊起了阿珠身世和她失蹤前後的來龍去脈:黃石屏山村的黃順英有四個孩子,大的是兩個兒子,還有兩個女兒,1990年出生的阿珠是最小的女兒。
  • 阿珠,親人喊你回家!
    8月21日凌晨3時30分,荔城區黃石鎮屏山村屏山自然村65歲的黃順英大娘聽到遠嫁華亭雲峰村洋坑的小女兒阿珠(小名)的聲聲呼喊,急忙揪心地回應著「回家啊!快回來!在阿珠家門口的石桌子上,記者與阿珠母親黃順英、姐姐益萍、阿珠丈夫林紅仔、公公林金釵以及阿珠的兩個子女聊起了阿珠身世和她失蹤前後的來龍去脈:黃石屏山村的黃順英有四個孩子,大的是兩個兒子,還有兩個女兒,1990年出生的阿珠是最小的女兒。
  • 小木屋情節 江浙滬度假不能錯過的8個絕妙小木屋酒店
    2、將本文分享至朋友圈,喊小夥伴們一起去木屋酒店度假,中獎機率加倍哦~3、中獎名單會於活動結束後7個工作日內公布,祝小夥伴們好運!17棟小木屋依山而健,藏匿於深山中,錯落有致。形態各異的山間森林木屋別墅,適合各種不同層次人群的休閒需求,可以零距離親近森林,同時享受溫泉 浴和森林浴。
  • 和蕭峰最般配的幾個女人,第一名不是阿珠
    為了給女朋友阿珠治病,不顧自身安危不惜身闖龍潭虎穴去威逼神醫救人。蕭峰所作所為稱得上是天龍世界第一英雄人物。唯一有點欠缺的是這麼個英雄人物居然愛上了一個樣貌平平的小丫頭,曉生一直認為阿珠是配不上蕭峰的,連蕭遠山都對兒子的行為鄙視不已。而在劇中阿珠實在沒有什麼存在感,是主動倒貼加上日久生情才勾到了蕭峰這個未經人事的初男。
  • 雪中的因特拉肯和我們的小木屋
    我們訂的住處在兩個站中間,坐公交從因特拉肯西站往東站方向走,差不多10分鐘,就到了我們訂的Airbnb小木屋。跟房東Tracy做了簡單的交接,還看到了她可愛的小女兒。小木屋房間特別乾淨,一層是客廳,二層是臥室,幾乎房間中的每一扇窗都能看到少女峰,只是雪天視線模糊,看著雪山,也是飄飄渺渺的。
  • 江浦美食C位,滿滿童年記憶——阿珠麻辣串
    還記得小時候,四五點放學,學校門口最紅火的不是奶茶,不是關東煮,而是一家家賣麻辣串的小攤子,熱湯裡煮好的串串,撈出來刷上醬就能吃。
  • 塗寨阿珠這輩子第一次離開惠安,這次她笑了......
    (一個也按批發價) 地址:惠安淨峰鎮區凱旋3-4棟,聯繫方式:手機或微信:15359502132   塗寨阿珠這輩子第一次離開惠安,這次她笑了.    66歲的阿珠笑了,立夏之後的晨光溫柔地灑在她的臉上,連年的陰霾不見了。
  • 臺灣南投埔裡鎮牛耳藝術度假村,徜徉小木屋散發的溫潤芬芳
    導語:臺灣南投埔裡鎮牛耳藝術度假村,徜徉小木屋散發的溫潤芬芳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推開大門,一陣木頭的馨香撲鼻而來。
  • 【簡直是豪宅】阿爾卑斯山上的小木屋
    電影動漫裡經常會有這樣的場景:一隊登山者歷盡千難萬險終於登上山頂,山頂上有一間破舊的小木屋,精疲力盡的一行人擠在漏風的小木屋裡烤火取暖,結成深厚的革命友誼。等等!為什麼山頂上的木屋一定要又小又破呢?這個阿爾卑斯山上的木屋,哦不,豪宅,分分鐘刷新你的認識。
  • 天空大本營福利 |搭建星之谷小木屋
    現實生活中很多的目標要經過很久的努力才能達到甚至無法達到但搭建看著一樣東西通過努力在自己手中成型那會有一種巨大的成就感她在泰國參加了由一個國際婦女和平組織International Women For Peace主辦的一個木工坊,在高山前,蓋一座木屋,尋找自身的力量。長沙也有一位很酷的女木匠,等待大家花一天時間與她一起搭建小木屋,帶著孩子們用雙手觸碰土地,找尋天空下協作搭建的力量,我們通過這種運動,內觀自我,感知天地萬物,尋找到屬於自己的力量。
  • 秦皇島這家刷爆盆友圈的「小木屋」,今天老闆有話要說...
    【小木屋米酒店】主打的是超級正宗的延邊朝鮮族料理,十分有特色,不管是鐵板類料理,還是香辣幹燒系列,真的超級好吃!如果你跟二萌一樣是個有選擇恐懼症的吃貨,那就按照菜單推薦的準沒錯!服務員推介二萌點的這份是傳統玉米米酒。口感濃厚,酸酸甜甜的,入口時有種沙沙的爽口,極具挑逗!
  • 內蒙古小眾旅行地,森林仙境,遠離繁雜感受靜謐根河源溼地小木屋
    根河源國家溼地公園的木屋景區不僅美景眾多,而且也是我們遊玩居住的地方,這裡聚集原始森林和溼地所結合成的草原獨有的風貌,木屋就建造在這兩者之間,漂亮的木屋也給如此一片綠色的地方帶來了很多的不一樣的色彩。木屋所建造的地方也是環山繞水,相比於根河市的鬧市,這裡更像是可以去休閒度假的民宿體驗區。木屋所建造的數量並不是很多,但是足以將這裡的單調變得多彩起來。
  • 國語施雲、粵語萬萬朗誦《小木屋》||作者:朱曉暉
    作者 : 朱曉暉   國語朗誦:施雲、粵語朗誦:萬萬編輯:聆韻傳媒(ID:lingyunyishu-gzs)      近來偶爾做夢,夢見當年玩耍的小木屋,那是一個用木頭做為主要建築材料,中間夾著泥水做成的,房上是很厚的草,走進屋內,就感到無比的快樂填充在腦海裡……也許我就要在時光中老去,也許我就這樣在回憶中度過餘生,也許我會通過時光的隧道回到童年
  • 百縣千村行(230)丨花甲之年從零出發 因都壩村民阿珠:葡萄的家越來...
    10月13日,甘孜州得榮縣曲雅貢鄉因都壩村66歲的村民阿珠在鄉幹部格絨的翻譯下,跟記者介紹他年近花甲時,從零開始開荒種葡萄奔小康的經歷。2008年開始,得榮縣陸續搬遷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高山農牧民,阿珠從海拔3000多米的擁真村搬到2200米左右的因都壩2村。
  • 小木屋貝殼包——一位處女座拼布達人製作的教程
    這個教程叫小木屋貝殼包。­——什麼是貝殼包?——像貝殼一樣的包。——什麼是小木屋?——小木屋是一種拼布圖譜。——為什麼叫小木屋?——呃,你問度娘去吧!話說拼布本科中的22個圖譜我也做過十幾個了(表問我為啥沒做完22個!)
  • 巴西公務員網上學蓋房 給愛女建小木屋
    【南美僑報網訊】生活在戈亞斯州的GOIANIA市的公務員傑恩,35歲,親手建造了一間真實大小比例的娃娃木屋,作為送給女兒們的禮物。他通過網絡上的教程學會的建造技術,並在他家的後院裡建造了一個小木屋。他說,原本是想給妻子建一個手工作坊,因為妻子是一名手工藝人,但是在他們的木屋快要成型之後,女兒們非常喜歡,所以改成了娃娃木屋。傑恩說,他們的兩個女兒,8歲的依沙貝拉和13歲的索菲婭對小木屋非常滿意,並會帶著娃娃搬到木屋裡「居住」。「我的女兒們很著急行使房屋的主權,她們每天都在問我是否建好了。」
  • 我的小木屋竣工啦!要來我家玩嗎?
    本期作品:鳥語花香的小木屋在城市那些鋼筋水泥的建築裡生活久了,被霧霾沙塵暴折磨到連正常呼吸都成了一種奢望。在被渾濁的空氣壓迫到無法呼吸時,總幻想能遠離喧譁,想在依山傍水的小木屋裡生活。2、藍色粘土做成的長條形中間斜著切,擺成三角形,做小木屋的屋頂。3、再取藍色粘土做門跟心形的窗戶,粉紅色粘土做只小鳥,放門左邊。4、白色粘土搓成長條形包木屋門的邊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