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施雲、粵語萬萬朗誦《小木屋》||作者:朱曉暉

2021-02-23 當代文學藝術品讀

作者 : 朱曉暉   

國語朗誦:施雲、粵語朗誦:萬萬

編輯:聆韻傳媒(ID:lingyunyishu-gzs)

      近來偶爾做夢,夢見當年玩耍的小木屋,那是一個用木頭做為主要建築材料,中間夾著泥水做成的,房上是很厚的草,走進屋內,就感到無比的快樂填充在腦海裡……也許我就要在時光中老去,也許我就這樣在回憶中度過餘生,也許我會通過時光的隧道回到童年,也許這些年我沒有拜訪從前的建築,是的,我每天穿梭在水泥的建築中,看到的都是陌生的嘴臉,而我的歲月在臉上寫出溝溝痕痕,耳聰目明已經在太陽的升落見減退,也不在風雨中爭取那些名目繁多的榮譽。

       每天喜歡在窗前,看見人們走過,看著他們那些匆匆忙忙的樣子,仿佛是要去檢拾一塊有分量的金子。這些人我不認識,他們也不認識我,偶爾眼神相撞也只是一臉的陌生和警惕,他們從來沒有想和我搭訕的意思,有一種無視我的存在。我不知道他們從哪裡來,到哪裡去,而會如此的匆忙?我想:也許他們都從自己的家出來,都為自己的水泥建築的家奔波著,在茫茫的人生中。

       我經常在窗前這樣站著,偶爾會有隻小鳥來窗前落腳,因為離我很近,它每次都會向我望著,然後邊鳴叫邊看著我,每次我都微笑著看著它。它是那麼的自由,那麼的無拘無束,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想高飛就高飛,想落地就落地。

        看累了外面的世界,我便靜下心來讀古詩,想通過那無窮的平仄把自己的頭腦理清,也享受一下大詩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等語,衝淡歲月的獨。

       是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感覺怎能在心底中抹去?春天來了,大地漸漸地鋪上了綠色,各種花兒,草兒在風中向我揮動著手臂。忙了一天的收穫倒在了小木屋前的水井邊,不知疲勞的身體便會走進小木屋,帶著泥土的芳香爬上火炕,盡情地蹦跳著,和小夥伴們。外面的雞都被我們的笑聲驚得亂飛,一切都在歡樂中渡過。

        然而今日,我在街上行走,看到的都是那筆直的樓房,寬敞的大街,車流如螞蟻一樣行駛在城市裡,我己經從那小木屋走出來,己經從百年旗鎮走出來,陽光在追趕著我,讓我背著她走一程,因為有樓群。遠處的公園,悠閒地響著晨練的曲子,抖扇如雲,揮劍如雨,無數享受在老人的臉上,再也尋不到小木屋前蹲著曬太陽的老人。

作者: 朱曉暉,感動中國2014年度人物,第五屆全國孝老愛親道德模範,第十二屆全國十佳孝賢,當代二十四孝,黑龍江省作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教育學會語文教育學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文章學研究會導讀導寫研究中心研究員。

施雲,朗誦愛好者,喜歡傾聽美妙的聲音,用聲音的畫筆描繪一花一草一世界。

萬萬,中國香港人,美裝,護膚達人。用聲音演繹故事,與你一起聆聽不一樣的百味人生。微信:wan327915

相關焦點

  • 國語麥子、粵語萬萬朗誦《小草複製生命》||作者:朱曉暉
    作者:朱曉暉  國語朗誦:麥子、粵語朗誦:萬萬編輯|聆韻傳媒(ID:lingyunyishu-gzs)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是古代詩人白居易的《賦得古原送別》,寫出了小草生長的茂盛,也寫出了小草生命的終結,更寫出了小草的堅強不屈和深深的情懷。
  • 【珺之春·詩歌版圖】荷塘月色(作者/張維清 國語主播/麥子 粵語主播/瑞麗伊人)
    飛雪唯美之聲青萍結綠文學藝術原創平臺閒時光工作室蒙巽書院行走的足音微笑樂讀粵語博物館宣傳部副部長:周嵐群管部部長:紫燕群管部副部長:小蘭拓展部部長:冰拓展部副部長:sally朗誦藝術團團長:韋強朗誦藝術團國語主播:(排名不分先後)董紅鴿 竹子 麥克 張立軍 月芽兒 段王爺  星夢 大鵬 小萸 小粒子 田甜 艾風絮 大漠胡楊 談笑人生 小青魚 清秋月
  • 小哲心見° | 有誰共鳴(粵語朗誦)
    首先,我們接到某機構邀約,說是想搞一個清明節朗誦沙龍,讓我們幫忙策劃。原定日期是4月1日,一下子使我想起了他。想當年,他的歌聲紅遍大江南北,多少人為之如痴如醉。我也是粉絲之一,風繼續吹、有誰共鳴都是K歌必唱曲目。2003年4月1日,亞洲演藝界頂級巨星張國榮先生在香港逝世,終年46歲。
  • 陳奕迅有哪些國語粵語版本的歌曲?
    陳奕迅不僅有很多的經典金曲,還有很多歌曲分為國語和粵語兩個版本,陳奕迅有哪些國語粵語版本的歌曲?01.《安守本分.(粵語bai版)》.vs.《一滴眼淚.(國語版)》 02.《K歌之王.(粵語版)》.vs.《K歌之王.(國語版)》 03.《低等動物.(粵語版)》.vs.《低等動物.(國語版)》 04.《明年今日.(粵語版)》.vs.《十年.(國語版)》 05.《歲月如歌.(粵語版)》.vs.《兄妹.(國語版)》 06.《New Order.(粵語版)》.vs.
  • 香港電影工業,國語片與粵語片的興衰史!
    邵醉翁帶著團隊到了香港後,開始投錢大量拍粵語片,邵氏家族不但使粵語片逐漸興盛起來,而且推動了整個香港電影事業的發展。 1934-1936年,上海是傳統的國語片製作中心,香港則是粵語片的製作基地。最先興盛的是國語片而不是粵語片,戰後國民黨政府舊事重提,戰前一度提出的禁止方言電影在國內發行的主張再次重申,令粵語片失去了龐大的內地市場;戰後攝影棚嚴重不足,製作成本大幅上揚;戰後內地與香港兩地市場互相開放,國語片比粵語片有著更為廣闊的市場。
  • 論周星馳電影的國語和粵語的區別
    但大陸和香港有比較大的語言文化差距,國語難以體會粵語的精妙,所以石斑魚的配音令到不少大陸星迷覺得「星爺」粵語原音不如石斑魚配的好,是因為對白被國語給簡化了。 不懂粵語,只能看懂星爺電影的70%,星爺喜劇裡面不但是逗樂搞笑,更是香港、粵語文化的一個寶庫,星爺作品的草根文化不單單在角色上,還在對白上,到處可見的低層人士的用於,黑社會暗語,俚語等等。
  • 有哪些歌曲粵語版本驚為天籟,國語版卻乏善可陳?
    有哪些歌曲粵語版本驚為天籟,國語版卻乏善可陳?許多歌迷朋友都對香港的粵語歌曲充滿喜愛,但是畢竟許多優秀的音樂作品都是粵語,大陸的觀眾們聽起來會覺得有點彆扭。於是許多優秀的粵語歌曲也發行了國語的版本。也就是說旋律和作曲一樣,唯一不同的就是歌詞,這就減少了很多歌迷的違和感。
  • 粵語差一票就成為「國語」,系咪真噶?
    只要我在網上搜索「只差一票成為國語」,我們可以得到:「粵語只差一票成為國語」「四川語只差一票成為國語」「陝西只差一票成為國語」...等各種版本。只要一搜就能得出答案的,還選擇去相信謠言,那我只能恭喜你了:你活得真單純!
  • 羅家英在節目上用粵語朗誦《滿江紅》,這便是粵語的魅力
    有一次,羅家英和汪明荃兩夫妻參加撒貝寧主持的一檔節目,在撒貝寧的建議下,羅家英在現場用粵語朗誦了兩首詩詞,第一首是唐朝詩人柳宗元的《江雪》,第二首是南宋抗金名將嶽飛的《滿江紅》。學習粵劇出身的羅家英本身就聲線動人,再加上保留了中古漢語普遍存在的入聲字、平仄起伏有序、充滿魅力的粵語發音,臺下的觀眾都聽得十分陶醉。特別當羅家英朗誦到《滿江紅》最後兩句「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時,那情調激昂、慷慨壯烈的聲音更是讓臺下觀眾熱情高漲,這便是粵語的魅力。
  • 「詩歌」朱曉暉/吸著那份陽光下灑落的氧氣
    作者:朱曉暉編輯:逄璞圖片來源於網絡14:35央視2014年《度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朱曉暉(視頻來源容顏未改的你還是在細細的粉粒中品味出依然存在的味道欲望在改變著配方讓你終生學會的禮貌在騷動和吟詠中蠕動像那盛開的花作者簡介
  • 粵語配音VS國語配音,與其相愛相殺,不如好好珍藏
    這條消息在網上「停留」了數日,人們為陳延軒先生的去世感到悲痛的同時,也緬懷他曾經在粵語版《還珠格格》裡,為蘇有朋飾演的「五阿哥」永琪以及《絕代雙驕》中,林志穎飾演的「小魚兒」江小魚等的粵語配音。如果沒有看到陳延軒先生去世的消息,小編還不知道,原來《還珠格格》、《絕代雙驕》還有粵語版。國語版《還珠格格》勢頭太猛了,都讓人忽略了粵語版的存在。
  • 粵語是否以一票之差沒能成為國語
    民間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說,當年辛亥革命成功、民國建立之初,國民政府在討論以哪一種方言作為國語時,粵語僅以一票敗給了北京話。也就是說,粵語差一點就成了現在的普通話。這個說法被描繪得有鼻子有眼,甚至,國內某以著作通俗史火遍大江南北的中學歷史教師在其代表作中還煞有介事地提到說,現在西方國家拍的電視劇、電影,每當劇中出現了中國人,就會安排演員說粵語,因為,他們以為那個就是中國的國語,不知道蒙古人已經用北方話佔領了國語。的確,這個說法是有一定迷惑性的。
  • 粵語差一票就成為國語假的,最有可能成為國語的方言是它
    有一個關於制定國語的故事:在民國初期,國會中廣東籍議員佔了一半的席位,所以要求把粵語確立為國語的支持率就比較高。但是孫中山為了顧及全國大局,就對廣東籍議員進行勸說。在最終的選舉中,由於粵語比北京話少了一票,就沒能成為國語。
  • 《生化危機2:重製版》亞洲版獨佔國語「採用粵語配音」已被闢謠
    《生化危機2:重製版》亞洲版獨佔國語「採用粵語配音」已被闢謠   昨日,港媒「GameWeekly」在報導聲稱
  • 粵語為何成為中國第一大方言?為何只有粵語有流行文化?
    粵語,作為南嶺以南片區的語言,其規模之龐大絲毫不亞於國語,甚至在世界也佔有一席之地。 我國地大物博,方言分支更是燦若繁星,有許多方言在發展之中泯滅消亡,也有部分方言的"生存環境"越來越糟糕,但唯獨是粵語,依舊生生不息地影響著中國,影響著整個世界,粵語為何有如此巨大的能量呢?
  • 民國初年粵語差一票成為國語?
    坊間一直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當年辛亥革命成功民國建立之初,粵語一票之差成為國語(普通話)。而且有鼻子有眼地說,當時在國會內訂立國語時,要求粵語成為中國國語的呼聲相當高。當時廣東籍議員掌握了過半數議席,粵語成為國語理應不成問題;惟孫中山慮及中國之統一問題,逐一向議員遊說以漢語北方話作為國語。
  • 光輝歲月粵語國語歌詞碰撞,誰能更勝一籌
    不過令人驚訝的是,這首歌有了國語版,歌詞也被何啟弘,周治平改動,當然,曲風依舊是beyond風格。也許大家也有聽過,下面,小編將為大家帶來一些自己的觀點。首先,粵語版光輝歲月,歌詞大義,深入人心,用平凡的話語,表達出不平凡的思想,一句:可否不分膚色的界限,願這土地裡,不分你我高低,更是表達了家駒內心美好的願望。而歌詞改動後的國語光輝歲月,詞境也談得上層次,一點一滴記錄了奮鬥的歷程和感想,「一生要走多遠的路程,經過多少年,才能走到終點。」
  • 同一首歌,粵語歌詞用國語可以唱出來,但反過來卻不行呢?
    最近聽歌,小編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其實過去很多香港流行歌曲都有雙語版本,如劉德華《來生緣》和《一起走過的日子》、草蜢的《失戀》和《失戀陣線聯盟》、譚詠麟的《半夢半醒之間》和《半夢半醒》等。而且你可以拿著粵語歌詞用國語唱出來,而反過來卻做不到?其實比較大的原因就是聲調,這邊先說明一下,在中國是沒有所謂的「國語」一詞,國家通用語言就是普通話,國語更多是針對於香港地區。所以為了方便大家區分以下還是把普通話說成國語。
  • 國語粵語同樣好聽:經典歌謠一曲兩唱
    一如國語和粵語,有人喜歡國語版的直抒胸臆,也有人喜歡粵語版的婉轉深情。早年的華語經典作品,很多歌曲都有不為大眾熟知的另一個版本,來看一看,哪一版本唱出了內心深處的你。如果你是華語歌曲的資深樂迷,一定會知道,《十年》是由粵語版《明年今日》重新填詞而來。雖然兩首歌的歌詞都是出自同一人之手,但是所表達的情感並不是毫無二致。《十年》裡直白描述的心境凌亂和苦澀,能輕易引發無數人內心的共鳴,而《明年今日》的意境更為悲苦,相比之下更多了一些難以承受的痛徹心扉,但這樣的詞也寫出了別樣的美感:「在有生的瞬間能遇見你,竟花光所有運氣」。
  • 國語粵語對照|一首歌兩種感覺
    《大約在冬季》粵語版,張國榮演唱。《紅豆》粵語版,同樣由林夕填詞。《真的愛你》國語版。李克勤演唱的《情非得已》粵語版。說再見 不再見生離讓我眷戀死別卻搶走你的思念不再見 又再見紅玫瑰一雙眼犧牲自己陪你想當年同一首歌不同的感情國語和粵語的兩種演繹誰唱到了你的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