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武功,以道家為最,這些道家,精通奇門遁甲,口中念念有詞,一霎時天空中滾下一座金甲神人,手提利斧巨刃,饒是盧俊義、武松這樣的高手,在妖法面前,也是毫無辦法。
盧俊義就曾三兩合就敗給了金劍先生李助,那李助的劍法,如有神助,劈天蓋地舞將起來,風馳電騁擊殺過去,盧俊義正在抵擋不住,幸虧宋江領兵趕到,左首邊入雲龍公孫勝,口中念念有詞,將李助的劍打掉,盧俊義趁機趕上,輕舒猿臂,將李助給生擒活捉了。
若不是入雲龍的及時出現,我們的盧大英雄恐怕性命不保。
武松在面對妖術時,表現更加糟糕,居然被包道乙砍去了一隻手臂,幸虧魯智深一把鐵禪杖,盡力打出去,才算救了武松的性命。
小時候讀到這樣的情節,心裡難免沮喪,武松不是頂天立地,英雄無敵的好漢嗎?怎麼可以被人砍掉臂膀,輸得如此狼狽呢?作者敢這樣去寫,難道不怕辱沒了武松在那麼多讀者面前的光輝形象嗎?
後來小編年歲漸長,漸漸也能釋懷,並設身處地地去為作者去想:武松失去手臂,是另一種形式的功德圓滿。作者施耐庵生活在一個道教風行的年代,滿腦子的因果報應的思想,這一思想,在武松身上,也是頗有一番體現的。
武松,天傷星下凡,一生不是去傷人,就是走在了傷人的路上,用武松對宋江的話來說,小弟傷人太多,怕沒有結果,所以決定出家六和寺,為自己和因自己而死去的人贖罪,青燈古佛,超度亡靈。
宋江也同意了武松的說法,那是看在武松斷臂的情分之上,如果武松身體健全,就沒有出家的理由了。而出家做一個頭陀,在作者看來,就是對武松的懲罰,也是對武松的成全,斷了的那隻臂膀,象徵著武松再與過去的恩仇,與過去的自己無關,從此之後,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出家六和寺,是武松最終也是最好的歸宿了。
那麼作者為什麼要安排包道乙來成全武松,而不是飛天蜈蚣王道人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首先,王道人算不得真正的出家人,所以不能執行這一特殊的任務,而且王道人是邪派人物,而包道乙不是。
其次,王道人幾乎沒有法術,而包道乙法術高強。王道人更像一個行走江湖的騙子,披了一個道士的外殼而已,而包道乙是真正的道士,也是法力僅次於入雲龍公孫勝的風雲人物。
武松能敗在他的手裡,本來就不算丟臉,而王道人則不然,他是個十足的壞蛋,色魔,居然霸佔了別人家的女兒當姘頭,在月光底下做出有傷風化之事,如此卑劣之行徑,是可忍孰不可忍呢?所以作者要借武松之手行俠仗義,剷除妖孽,還我們一個清平世界。
但是平心而論,王道人的武力確實不錯,至少比西門慶、蔣門神、張團練之流要更強一點,這個可能跟他沒有過度縱慾有關吧,畢竟書中沒有交代這個妖道還有別的女人。
正因為王道人沒被酒色掏空了身子,所以才能在武松的雪花鑌鐵雙戒刀淫威之下,走出了十個回合。王道人也是武松交手過的第一步戰高手。
飛天蜈蚣,名不虛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