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對陣高手是武松求之不得的事情,武松連景陽岡的猛虎都不怕,都能夠赤手空拳將其打死,他難道還害怕威力比猛獸小得多的人嗎?因此,說武松不敢對陣高手的說法是不成立的。武松曾多次說過自己平生專打硬漢,在孟州牢營武松親口對施恩說:
武松道:「我卻不是說嘴,憑著我胸中本事,平生只要打天下硬漢,不明道德的人。
所謂的硬漢事實上可以理解為高手,武松並不是只是嘴上隨便說說而是付諸於行動,蔣忠號稱蔣門神有一身好本事,使得好槍棒,拽拳飛腳,相撲為最。曾誇大言道:三年上太嶽爭交,不曾有對。普天之下,沒我一般得了。
蔣門神既然能誇這個海口且把金眼彪施恩打得三個月起不來床,說明蔣門神是有本事的,只不過在武松面前逞不起威風來罷了。兩三個照面就被武松打翻在地跪地求饒。
武松夜走蜈蚣嶺大戰飛天蜈蚣王道人,雙刀對雙劍:
武松鞘裡再拔了那口戒刀,輪起兩隻戒刀,來迎那先生。兩個就月明之下,一來一往,一去一回。兩口劍寒光閃閃,只戒刀冷氣森森。鬥了良久,渾如飛鳳迎鸞。戰不多時,好似角鷹拿兔。兩個鬥了十數合,只聽得山嶺傍邊一聲響亮,兩個裡倒了一人。但見月光影裡,紛紛紅雨噴人腥。殺氣叢中,一顆人頭從地滾落。
從打鬥的情況來看,飛天蜈蚣顯然不是善茬,能逼得武松雙戒刀跟他打鬥已經不含糊了,能硬撐數十回合才被武松把腦袋蹲剁下來更是相當了得。
所謂的高手如何去定義,有什麼標準呢?在施恩眼裡蔣門神絕對是武林高手,但到了武松這裡就成飯桶了,因此所謂的高手得分跟誰比較跟誰較量。武松可能覺得對手弱,那是因為武松太強。作為讀者來說總不能把凡是被武松贏了的或殺了的都定義為弱者吧!如果這樣對武松就不公平了。
如果按照武松要求的高手的標準,《水滸傳》裡哪有什麼絕對高手,在武松眼裡大概都是酒囊飯袋,高手再厲害難道還能比景陽岡的猛虎更兇悍嗎?說白了,不是沒有高手,而是別人眼裡的高手在跟武松打得時候都變成弱者了,這只能說明武松更強。
都說武松馬戰不行,只不過是武松不習慣騎馬作戰罷了,但事實上武松在步下照樣可以輕鬆幹掉馬上大將,這樣的例子不少。遼國大將耶律得重耀武揚威策馬奔騰,被武松一戒刀砍斷馬頭倒撞下馬來;武松揪住耶律的頭髮手起刀落將其人頭砍下。烏鵲橋下殺方貌,武鬆快步流星趕上一刀,砍斷了馬腿方貌倒顛將下來,接著又是一刀方貌人頭落地。
梁山徵方臘,杭州之戰魯智深、武松追趕江南國師鄧元覺,貝應夔忽地城門裡突出,便挺槍躍馬,接住武松廝殺。兩個正在吊橋上撞著。被武松閃個過,撇了手中戒刀,搶住他槍桿,只一拽,連人和軍器拖下馬來。咔嚓一刀,把貝應夔剁下頭來。
武松對付這幾個馬上將官毫不費力如同砍瓜切菜痛快,但不代表這幾個馬上戰將就真的是弱不禁風,可能換個別的好漢與之打鬥還未必能贏甚至還能輸了呢!
說來說去,並不是武松不敢對陣高手而是因為實力跟武松匹配的對手太少,無論馬上還是步下都是如此!
本文由鄭非夢妙文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