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廣東第一場雪!廣州1月10日也下雪?那些年廣東飆起雪來,全國人民瑟瑟發抖……

2021-02-07 大粵網

在大粵網微信對話框

發送:新年

年度「霸王級」寒潮

真!的!來!了!


今年冬天

廣東的第一場雪也來了!



廣東終於加入「入冬」群聊!

昨天夜間,廣東清遠連州潭嶺水庫

出現了今年下半年以來

廣東的首場雨夾雪

(視頻來源:N視頻)



01.

廣東人的下雪夢終於實現了!

廣州也會飄雪?氣象局說……


受寒冬天氣影響

位於清遠市陽山縣秤架瑤族鄉的

 廣東第一峰冰掛美景 

在深山中悄然顯現

造出大自然的銀裝素裹

美不勝收!


(圖源:廣州日報)



今天11時

廣東氣溫同比昨天

下降了11℃左右

一日四季有木有!


全省24小時變溫圖


寒潮剛剛到埠

「1月10日雨夾雪」的預報

又在網上刷了屏

昨天夜間,「中國天氣」等App上的確給出了1月10日雨夾雪的預報,預報還顯示,當天氣溫只有1℃-6℃。



2016年,廣州市區罕見飄雪

讓很多沒見過雪的小夥伴興奮不已

時隔不到5年

羊城真的會再次下雪嗎?


上次「跨年1℃」的預報出來後,廣州市氣象局官方微博曾進行過解釋。這次,氣象局官微也解釋說:「1月10日雨夾雪」是從「8-15天趨勢預報」裡來的消息。


8-15天趨勢預報屬於中期預報,多是由數值預報產品直接解析得來的結果,尚未經過人工訂正,僅供參考;


數值預報本身就是基於實況推算出來的未來天氣趨勢,時效越長誤差也就越大,所以數值預報也會在不斷更新的實況天氣要素的基礎上進行訂正,所以今天看到的結論和過兩天看到的,又會不同。


和上次「跨年1℃」類似,看到這種小半月以後的「趨勢預報」,可以這麼理解——那段時間可能有冷空氣影響,甚至可能是溼冷。但是關於具體的預報,還是「讓子彈飛一會兒」,才會有更準確的結論。



當然,中期預報也不是胡亂瞎編的。就拿「跨年1℃」來說,雖然這麼低的氣溫並未出現,但跨年寒潮是真真正正地來了,時間上基本吻合,只是具體表現略有出入。


所以,打算在1月10日有安排的小夥伴,不妨留意一下這個趨勢,到時是有可能出現降溫,而且是溼冷那種的。


據@廣州天氣,今天是寒潮影響的第一天,白天陽光充沛,大家可能冷的不過癮。


但是,這股冷空氣還沒達到巔峰威力,今晚氣溫將繼續下探,廣州市區最低氣溫約5℃,配上北風糊臉,感覺相當酸爽。



就在一個月前

我們還抱怨入冬以來

個別省份開始「不講武德」

趁著我們廣東

還在入秋的起跑線上奮力掙扎

紛紛瞞著我們迎接初雪

沒想到天氣說變就變

我們大廣東也迎來了第一場雪


其實在下雪這件事上

廣東原來也曾「闊過」……



02.

有史記載的廣東第一場雪


東漢某年,嶺南有史以來

第一位留下著作的大學者,楊孚

在首都洛陽榮譽退休

準備返回闊別多年的老家廣州


出於對第二故鄉的情懷

楊孚離開時特意帶走幾株松柏

移植到廣州的老宅前

一個冬晨,他看到宅前「飛雪盈樹」

仿佛又回到了洛陽……


位於廣州市新港路下渡村的「楊孚井」(圖源:南方日報)


這是有史記載的廣東第一場雪

當時的人們願意相信

是楊孚以及他的松柏

把這場雪從北方帶到了嶺南

因此稱他為「南雪先生」


這場雪大概下得很溫柔

屬於標準的「車窗書法專用雪」

不過,這則記載

在氣象學上卻有著重要意義


2016年初廣州「百年一遇」的毛毛雪


氣象學大師、浙大前校長竺可楨

經過系統研究提出

中國歷史上有四個寒冷期

第一個為東周時期

第二個就是從東漢時期開始的


竺可楨 


這段寒冷期

從東漢跨越三國、兩晉

一直飆到南北朝

而這場有史記載的廣東初雪

正說明從東漢起有變冷趨勢



03.

那些年,廣東飆過的鵝毛大雪


到了宋朝中後期

全國進入第三個寒冷期

廣東人再次盼來久違的大雪

據記載,南宋淳佑五年(1245年)

廣州「大雪三日,積盈尺餘」


明清時期

全國進入第四個寒冷期

關於廣東降雪的記載

在這一時期也達到最多

明朝有25次,清朝有84次


近兩千年廣東省與全國冷暖期對比


大粵君隨手摘錄幾條廣東降雪記錄

大家感受一下


首先是記載較多的珠三角地區

明永樂十三年(1415)

廣佛莞「有雪,梅花枯死」

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

東莞、順德、從化等地連續降雪

「雪晝下如珠,次日復下如鵝毛」


在粵東地區

潮汕人民也喜迎大雪

明成化十六年(1480)

揭陽「雨雪,深尺餘」

明正德四年(1509)十二月

潮州、潮陽、饒平、南澳等地

「隕雪深尺許」


2016年初潮州降雪


眼看著潮汕人民玩雪刷屏

隔壁的客家人民也發起朋友圈

明成化十七年(1481)

梅州興寧有降雪

清順治十三年(1656年)

大埔「雨雪連日,更深尺許」

五華「大雪數寸厚,牆屋壓頹」


2019年12月梅州霧凇(圖源:梅州日報)


看過粵東人民的朋友圈

粵西人民也坐不住了

清順治十一年(1654)冬十一月

茂名、信宜等地「大雪」

清鹹豐六年(1856)

粵西地區普遍降雪

茂名等地氣溫驟降,「河魚多死」


粵北人民看著朋友圈樂了:

你們的毛毛雪也敢拿出來曬

明崇禎七年(1634)

韶關大雪連下三晝夜

「城中深一二尺,嶺外所罕睹者」

清道光十二年(1832)

英德、翁源「雪下地數尺,如棉」


2017年清遠金子山(圖源:羊城晚報)


光緒十八年(1892)

廣東迎來一次超大規模降雪

北至樂昌,南到廉江

西達德慶,東抵南澳

降雪覆蓋了大半個廣東

但同時,這場雪也預示著寒冷期的結束



04.

在廣東玩雪是一種什麼體驗


廣東歷史上的幾次大雪

不僅樂壞了本地人民

也忙壞了本土或遊粵的詩人們

他們紛紛用詩句

記載了在廣東玩雪的獨特體驗


明·夏葵《雪夜訪戴圖》


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

覆蓋珠三角的那場大雪

讓佛山順德的本土詩人陳邦彥

玩出了一首「凡爾賽文學」


偶綴梅梢添片片,故依鶴氅鬥纖纖

柳營已報貂裘賜,高臥何人問短簷

——陳邦彥《詠雪》


一會兒穿鶴氅,一會兒試貂裘

可以說是很有錢高雅了

陳邦彥之子、清初大詩人陳恭尹

在凡爾賽文學領域造詣更深


陳恭尹像


康熙五年(1666)

廣州拼盡全力下了場認真的雪

陳恭尹開門發現大雪封路

於是又默默退了回去

令書童盛雪回屋

邊喝酒邊玩雪……


開軒出立白照眼,把燭低看雪填徑

紛披相屬聲更希,委積爭高色愈瑩

童子盛歸錦袖中,主人為續清尊興

——陳恭尹《廣州客舍夜雪歌》


陳邦彥的學生、與陳恭尹齊名

被譽為「廣東徐霞客」的番禺詩人屈大均

更是一位資深玩雪達人

曾追逐著清初的幾場大雪玩遍廣東


屈大均像(圖源:國家博物館)


康熙二十二年(1683)

廣州、佛山、肇慶均下起大雪

屈大均先在廣州看了越王臺

隨後趕到肇慶逛了七星巖

初飛員屋多蠻雪,新聚牽牛有客星

——《端州道中望峽口積雪》


七年後又趁著博羅大雪

去了羅浮山

相比本土詩人

外地詩人遇到廣東下雪會更迷惑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

金庸的遠祖、浙江詩人查慎行

就曾在英德邂逅一場意外的雪


不知夜來雪,疑是朝來霜。

——查慎行《英德道中雪霽》


其實,英德下雪並不罕見

罕見的是

大雪突破廣東冬季降雪南界

(大埔-羅定一線)

直逼珠三角甚至海南島


(圖源:新華社)


一旦出現這種情況

就意味著該年為「大冷冬年」

全國人民都要瑟瑟發抖

這告訴廣東的小夥伴

下雪有風險,「祈雪」需謹慎……


你可能錯過的福利優惠:


參考資料:

陳月明:廣東省近2000年氣候冷暖變遷歷史記錄研究

楊寶霖:廣東歷代飛雪考

綜合整理自:廣州天氣、廣東天氣、N視頻、南方都市報、羊城晚報、梅州日報

分享、點讚、在看

 給大粵君漲1元工資 

相關焦點

  • 2020年的第一場雪,你的家鄉下雪了嗎?
    2020年的第一場雪,你的家鄉下雪了嗎?12月13日,武漢迎來了2020年的第一場雪。回首堪堪結束的這一年,武漢這座英雄城市和她的英雄人民堅強地背負了太多。這一年的患難與共,一年的負重前行,一年的眾志成城,終於以一場浪漫的初雪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全國的人民都在不約而同的祝福你們,祝福這座飽受苦難卻屹立不倒的城市,願你們健康快樂。
  • 寒潮來跨年!氣溫又雙叒大跳水,廣東會下雪嗎???
    寒潮來跨年!氣溫又雙叒大跳水,廣東會下雪嗎???廣東省氣象局將寒潮標準定義為:受北方冷空氣侵襲,致使當地日平均氣溫在24小時內急劇下降8℃或其以上(或48小時內降溫10℃或其以上),同時過程最低氣溫低於或等於5℃,定義為一次寒潮過程。據廣東天氣消息本次寒潮將從2020年底持續到2021年元旦假期
  • 2020,金昌第一場雪來了!聽,雪落下的聲音
    昨天「二九」剛結束今早,2020年金昌的第一場雪就「快馬加鞭」到貨啦!!錯過今早初雪的夥伴們趕緊來看下雪啦輕盈的雪花漫天飛舞在大地上積起一層白色雪後美景讓人如痴如醉終於迎來了21世紀20年代金昌的第一場雪想一想就很激動呢٩(๑>◡下班準備回家,
  • 2021下雪的說說大全 凍得我瑟瑟發抖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2021下雪的說說大全 凍得我瑟瑟發抖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時間:2021-01-07 20:42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1下雪的說說大全 凍得我瑟瑟發抖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2021下雪的說說有哪些?現在已經進入2021年了,許多地方都飄起了雪花。
  • 來真的!跨年寒潮來襲,廣東29日開啟速凍模式
    降溫節奏▼12月29日:氣溫驟降,一夜「入冬」12月30日:北風清勁12月31日—1月2日:持續性寒冷,白天有陽光(數值預報顯示,31日08時廣東氣溫分布及24小時變溫) 廣州會下雪嗎?▼不少街坊把本次寒潮類比2016年那次讓廣州下雪的寒潮紛紛燃起熱情:下雪嗎?!
  • 大年初一來廣東衛視春晚「看雪」!陳思思唱響北京冬奧主題歌曲《雪...
    在廣東開啟歌唱生涯的陳思思,數月前回了趟「娘家」,在廣東衛視《勞動號子》化身「時代號子手」,花式傳唱不同行業的勞動之歌,傳遞滿滿的奮鬥幸福感。1月25日(大年初一)19:35《「嶺南春來早」——2020廣東衛視春節晚會》,人美歌甜的陳思思攜《雪戀》再次「回娘家」。
  • 2020年第一場雪說說朋友圈文案大全 描寫下雪的優美句子說說
    2020年第一場雪真的來了!白日隱寒樹,野色籠寒霧。大雪紛飛如何在朋友圈裡發文案?整理2020年第一場雪說說朋友圈文案大全,描寫下雪的優美句子說說,一起來看看吧!2020年第一場雪說說朋友圈文案大全1.只有雪才是那麼的美,那麼的純潔。
  • 廣東再次下雪,寒潮發動最後一擊!權威預報:即將大回暖到20度
    1月11日上午,從風雲4號高清可見光衛星雲圖上看,今天在我國南方多地已經開始放晴之時,我國南方的冷雲開始進一步收縮,龜縮到西南和華南多地。在冷雲覆蓋下,雨雪天氣也正在多省進行。比如今天早上,廣東西部沿海的湛江在雨中跌到5度左右,體感極為陰冷,不少網友直呼凍得瑟瑟發抖。
  • 雪落京城萬眾矚目!盤點那些年北京城與雪的故事
    11月21日,北京2020年冬天的第一場雪緩緩飄落。北京的朋友圈已蠢蠢欲動,微博熱搜鎖定。北京的雪不管下還是不下,就是這麼「萬眾矚目」。
  • 廣東人想看雪?這裡靚過下雪!漫山遍野,凝如積雪……
    10萬多株梅花即將傲寒怒放漫山遍野,凝如積雪這壯麗的景觀,靚過下雪!資料圖片 「第十九屆廣東從化流溪梅花節暨2020流溪紅葉節在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南山梅園開幕,活動將持續至2021年1月17日。各位老友記得啦!每日賞花最佳時間為上午。
  • 國家級預警來了!廣東又會下雪?
    2016年1月下旬」boss級寒潮「南下最深時,850百帕0度線覆蓋整個廣東,進入海南島。中氣愛製作廣東會怎樣?29日夜間起寒潮進軍廣東示意圖主要表現為低溫+大風,過程日平均降溫幅度最大可達8℃~10℃,粵北市縣最低氣溫降至0℃左右,其中高寒山區零下6℃~-3℃,珠三角中北部市縣0℃~3
  • 瑟瑟發抖!嘉興天氣預報:下周-7℃+雪?霸王級降溫,會再現16年水管...
    瑟瑟發抖! 嘉興人熟悉的溼冷魔法攻擊即將上線? 嘉興將迎超低溫?初雪也來? 最近的嘉興人 每天早起是這樣的
  • 2021開年最大騙局:廣州下雪
    今天的廣州這天氣,打開辦公室的門就像打開冰箱的門,外面的風似乎也會說話......而昨天,廣州塔塔頂錄得0度,而從化也下起了霰!周邊的城市一個接著一個報喜:清遠下雪了;梅州下雪了;韶關下雪了;茂名信宜山上有雨凇;河源下起了霰;幾天前的惠州也下起了霰。
  • 冰與雪是這個冬天最好的禮物-南方的雪鄉雲冰山
    廣東人愛雪,跋山涉水,只為看到一場雪.因為廣東很少下雪,物以稀為貴,廣東人自然對於雪還是比較嚮往和鍾情的.從天氣預報裡看到了溫度下降就高興不已,在網上查詢賞雪地時,雲冰山這個離廣州最近的賞雪地之一的地方映入了眼帘.風車,雲海,冰與雪讓人響往.
  • 南方下雪了!溼冷將慢慢凍透長江流域,但廣東等還是溫暖乾燥
    今天(11月25日),寒潮和水汽在長江流域相遇,合肥、南京、武漢上空的冰凍線逐漸降低到300米以下。隨後,合肥市區、武漢北部山區和機場、南京紫金山等地測得降雪。很顯然,這是今年下半年以來南方的第一場雪。
  • 2020年杭州的第一場雪,我們看到了很多希望
    點擊播放 GIF 1.0M2020年2月15日晚上,杭州的一場雪終於來了。在城區的朋友,也許只能聽到下雪的聲音,而沒有看到雪。在餘杭百丈村半山村,小姐姐就拍到了2020的第一場雪。漆黑的夜晚,在微弱的閃光燈的輔助下,我們看到雪一直在下。安靜的小村,雪鋪滿在路上,此刻,真心想出去走一下,畢竟很久沒有下雪啦。
  • 還記得《2002年的第一場雪》嗎?成功男人背後有內助
    2002年的第一場雪,比以往時候來的更晚一些.....這首《2002年的第一場雪》是刀郎獨自創作,收錄在專輯《2002年的第一場雪中》。在北方很多的城市都會下雪,一場大雪在2002年並不足為奇,而刀郎這個接地氣的歌手再次把新疆的雪給寫火了。滄桑的嗓音把新疆的雪描繪的淋漓盡致,讓中國的每一個人都記住了新疆的第一場雪。
  • 實拍:武漢迎來2020農曆鼠年第一場雪
    從中午開始,武漢就逐漸飄起了鵝毛般的大雪,到下午時分,雪越下越大,一會兒的工夫,樹枝上,屋頂上,道路上,已經覆蓋了滿滿的一層積雪!沒想到,2020農曆鼠年武漢的第一場雪,就這樣降下了。雖然早就知道寒潮來襲,武漢可能會下雪,但是,仍然沒有想到這場雪,會下得這麼大,有點不期而遇的感覺!下面,我們通過一組實拍鏡頭,帶你看看2020農曆鼠年武漢的第一場雪。
  • 《2020,不可忘卻的春季》廣東衛視4月7日全國首播
    面對如此複雜而艱巨的抗疫防控形勢,廣東衛視強化主流媒體責任擔當,堅持「新聞立臺」,以高度的主流媒體社會責任感肩負起抗擊新冠肺炎宣傳戰役的重大使命,勇做防疫防控宣傳的排頭兵。按照臺領導緊急部署,由廣東衛視頻道策劃,馬志丹工作室製作的五集系列紀錄片《2020,不可忘卻的春季》將於2020年4月7日21:30分在廣東衛視首播。
  • 濱州2020年第一場雪不期而至
    濱州日報/濱州網訊2020年第一場雪,比往年來的略晚一些。1月7日中午,也是臘月十三,一場久違的白雪不期而至。就在昨天,因為在應該下雪的臘月連下兩場冬雨,有位濱州網友還寫下了兩首打油詩。該下雪時下小雨,敢問老天在幹啥?小寒時節雨紛紛,天不下雪愁煞人。麥田急需蓋床被,溫暖過冬待春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