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2日,雪後故宮。(北京呆餵/視覺中國/版權圖片 來源視覺中國)
2019年2月12日,雪讓京城褪去了喧囂,找回了屬於老北京的寧靜。圖為五道營胡同。(杜督 攝)
2019年2月14日,北京降雪,故宮門票售罄,當天到故宮賞雪的有8萬人之多。潔白的雪花讓故宮變回了紫禁城,城中人略多。(張宗森 攝)
2019年2月19日正值元宵佳節,京城攝影愛好者聚集護城河邊,主角是雪中的故宮角樓。(攝影/程寶紀 )
除了影視劇的加持,人們愛雪也是有科學依據的。進入11月下旬,北京冬季環境愈發蕭索、容易導致人們精神不振,因此大家會在冬天期盼一些象徵著活力以及新鮮的事情發生,而下雪就符合這一特徵。而且,雪是很好的吸音材料,當聲波接觸到積雪後,會在積雪的空隙中不斷反射,每次反射都會消耗掉一些能量,聲音的強度因此降低,這就是讓你有恍如穿越的萬籟俱寂之感。只有雪,能讓一個超級大都市在一夜之間全然變色,往常喧囂的街市悄然寂靜。然後就可以,慢慢的聽,雪落下的聲音……北京電視臺《都市晚高峰》欄目截圖
當時還在讀高中的中國天氣網首席氣象分析師胡嘯就被堵在路上,「那天下午6點放學,公交車坐了一站就實在走不動了,大家都下車步行,晚上9點多到家,我算到家早的,家遠的還有走到半夜的。只要是有上下坡的地方車就開不了,都結冰了,路上好多車輛剮蹭的,車全動不了。」而據統計,此次降雪過程全市平均降雪量僅為1-2毫米,小雪量級。事後,北京市氣象局專家分析認為:「12·7」 小雪天氣造成的城市交通嚴重受阻,,是在特殊的時間、特殊的城市和道路狀況等非氣象因素與 「落雪成冰」 的氣象條件相互作用的結果。①21天後《北京市雪天道路交通保障應急工作預案》頒布。此後,北京市在應對降雪天氣上逐漸從容,這個超級大都市進入了與雪和諧相處的階段。2015年北京第二次申奧成功,北京和張家口將聯手舉辦2022年冬季奧運會,北京人對冰雪的熱情被點燃了。但之後幾年的雪卻跟北京市民開起了「玩笑」。2017年冬天北京的初雪到第二年1月22日才出現,而這場雪由於太小不被計入有效降水範圍。直到3月17日有效降水出現,北京創造了連續145天無有效降水的最「幹」尬紀錄。而2018年冬天更「狠」,初雪直到次年的2月6日才姍姍來遲,比常年偏晚了2個多月。那兩年北京常常因為等雪上熱搜,仿佛「全世界都在背著北京下雪」。好在2019年的冬天北京降雪給力,是1951年以來降水最多的冬季。2020年2月14日北京降雪量還打破了2月單日降水量最高紀錄,算是一「雪」前恥。2020年2月6日,北京中雪。路面溼滑,街道空曠。(攝影/王曉)新的一個冬季已經到來,北京人又進入了日常盼雪時間。沒有雪的北京冬天是不完整的,讓我們一起體會紛紛揚揚的雪花飄落,給忙碌的城市帶來欣喜。今天,你搶到故宮門票了嗎?溫馨提示,想提高故宮看雪的「中籤」機率,關注中國天氣網各平臺的預報,相約去穿越吧。①引用:孫繼松 梁豐 陳敏 廖曉農:《北京地區一次小雪天氣過程造成路面 交通嚴重受阻的成因分析》,《大氣科學》2003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