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落京城萬眾矚目!盤點那些年北京城與雪的故事

2021-01-16 中國天氣網
11月21日,北京2020年冬天的第一場雪緩緩飄落。北京的朋友圈已蠢蠢欲動,微博熱搜鎖定。北京的雪不管下還是不下,就是這麼「萬眾矚目」。
每年過了立冬,窗外寒意更重,屋內暖氣漸熱,京城人民就開始盼著一件事——下雪。北京人喜歡下雪,一下雪大家都在往外跑,去故宮、去景山、去頤和園、鑽胡同逛公園。畢竟,一下雪北京就變成了北平、大都、京城……姑娘們就變成了嬛嬛、若曦、瓔珞……小夥們變成了允禮、四爺、傅恆……

2019年2月12日,雪後故宮。(北京呆餵/視覺中國/版權圖片 來源視覺中國)

2019年2月12日,雪讓京城褪去了喧囂,找回了屬於老北京的寧靜。圖為五道營胡同。(杜督 攝)

2019年2月14日,北京降雪,故宮門票售罄,當天到故宮賞雪的有8萬人之多。潔白的雪花讓故宮變回了紫禁城,城中人略多。(張宗森 攝)


2019年2月19日正值元宵佳節,京城攝影愛好者聚集護城河邊,主角是雪中的故宮角樓。(攝影/程寶紀 )

除了影視劇的加持,人們愛雪也是有科學依據的。進入11月下旬,北京冬季環境愈發蕭索、容易導致人們精神不振,因此大家會在冬天期盼一些象徵著活力以及新鮮的事情發生,而下雪就符合這一特徵。而且,雪是很好的吸音材料,當聲波接觸到積雪後,會在積雪的空隙中不斷反射,每次反射都會消耗掉一些能量,聲音的強度因此降低,這就是讓你有恍如穿越的萬籟俱寂之感。只有雪,能讓一個超級大都市在一夜之間全然變色,往常喧囂的街市悄然寂靜。然後就可以,慢慢的聽,雪落下的聲音……


「北京的秋」享譽全國,但秋天卻是年年可見。北京的雪不同,雖然也是年年有,但想見一面靠運氣。在北方,北京並不算是多雪的城市。根據北京市氣象局統計,1981-2010年北京平原地區年均降雪日數只有10-12天,這個數字通常還包含了雨夾雪、冰粒、米雪等。因此,普通人感受到的降雪可能還要少。而近些年北京人最大的感受還是,降雪越來越少了,小時候能盡情堆雪人打雪仗的雪,現在難得一見。

數據統計顯示,1967年至1976年10年間北京年均降雪日數達16天,2007年至2016年10年間,年均降雪日數下降至10天。北京降雪日數不多,其中降雪量級能達到大雪級別的降雪更是屈指可數。1951年至2019年的氣象大數據顯示,北京平均每年大雪及以上日數僅有0.4天,大概每三年才能見到一場大雪。外地朋友想抽出一天到故宮看場大雪,難度堪比北京購車搖號。通常,降雪需要三個條件:水汽條件、溫度條件、動力條件,任何一個條件不達標都出現不了降雪。

二、隨著氣候變暖,北京越來越多的降水由於氣溫不達標,最後是以雨或者雨夾雪的形式出現,純正的飄雪日數越來越少。三、北京地形條件比較複雜,西有太行山、北有燕山,受到地形抬升作用,降雪和本就不多的水汽都留在了西部和北部山區,導致市區降雪的條件更為苛刻。這些都給北京降雪預報增加了難度,雪也顯得愈發珍貴。


北京也不是一直對雪有如此的厚愛,這片土地對雪有著複雜的情緒。北京人難忘兒時打雪仗堆雪人的歡樂時光,但記憶裡或多或少都有下雪天上學難、滿身冰雪、一腳泥濘的印記。2001年12月7日,一個周五的下午,一場雪讓京城遭遇了「世紀大堵車」。數十萬輛機動車堵在路上無法行駛, 北京城區的交通幾乎癱瘓,下班高峰期間,近百萬市民要麼被困在汽車中達數小時,要麼在大街小巷裡長途跋涉。

北京電視臺《都市晚高峰》欄目截圖

當時還在讀高中的中國天氣網首席氣象分析師胡嘯就被堵在路上,「那天下午6點放學,公交車坐了一站就實在走不動了,大家都下車步行,晚上9點多到家,我算到家早的,家遠的還有走到半夜的。只要是有上下坡的地方車就開不了,都結冰了,路上好多車輛剮蹭的,車全動不了。」而據統計,此次降雪過程全市平均降雪量僅為1-2毫米,小雪量級。事後,北京市氣象局專家分析認為:「12·7」 小雪天氣造成的城市交通嚴重受阻,,是在特殊的時間、特殊的城市和道路狀況等非氣象因素與 「落雪成冰」 的氣象條件相互作用的結果。①21天後《北京市雪天道路交通保障應急工作預案》頒布。此後,北京市在應對降雪天氣上逐漸從容,這個超級大都市進入了與雪和諧相處的階段。2015年北京第二次申奧成功,北京和張家口將聯手舉辦2022年冬季奧運會,北京人對冰雪的熱情被點燃了。但之後幾年的雪卻跟北京市民開起了「玩笑」。2017年冬天北京的初雪到第二年1月22日才出現,而這場雪由於太小不被計入有效降水範圍。直到3月17日有效降水出現,北京創造了連續145天無有效降水的最「幹」尬紀錄。而2018年冬天更「狠」,初雪直到次年的2月6日才姍姍來遲,比常年偏晚了2個多月。那兩年北京常常因為等雪上熱搜,仿佛「全世界都在背著北京下雪」。

好在2019年的冬天北京降雪給力,是1951年以來降水最多的冬季。2020年2月14日北京降雪量還打破了2月單日降水量最高紀錄,算是一「雪」前恥。

2020年2月6日,北京中雪。路面溼滑,街道空曠。(攝影/王曉)新的一個冬季已經到來,北京人又進入了日常盼雪時間。沒有雪的北京冬天是不完整的,讓我們一起體會紛紛揚揚的雪花飄落,給忙碌的城市帶來欣喜。今天,你搶到故宮門票了嗎?溫馨提示,想提高故宮看雪的「中籤」機率,關注中國天氣網各平臺的預報,相約去穿越吧。

①引用:孫繼松 梁豐 陳敏 廖曉農:《北京地區一次小雪天氣過程造成路面 交通嚴重受阻的成因分析》,《大氣科學》2003年11月

相關焦點

  • 雪落的聲音(下)
    雪是大地的棉被每一次覆蓋大地前,那些發自骨子裡的顫音總在我的心底震撼,抖落我心頭的積雪4、酒泉的雪文/董貴元 酒泉下雪了雪一夜來自天上它要下出天上的白,一色,纖塵不染寂靜無聲 大地上行走的我隨風一片,一片……雪落到雪上堆積的白,是鵝羽的夢?持續的白,能覆蓋一座城池的炊煙?
  • 最留不住的是北京的雪,我喜歡白雪覆蓋的北京城,尤其是在紫禁城
    雪後的北京城,總是讓大家神魂顛倒,天空中洋洋灑灑飄落的雪花,頃刻間,無古無今,唯見得,天地白,宮牆紅。落雪無聲,鉛華洗盡,仿佛是天仙飲醉,把白雲揉碎。下雪最想去的地方是哪?當然是故宮了!能在雪天裡看一看這座城,感覺是一件幸福的事!
  • 2020年第一場雪:那些寫雪卻不帶「雪」字的詩句你知道多少?
    最近幾天,全國大部分地區都將迎來了2020年第一場雪,自從昨天晚上,北地區已經降雪,雪後的北國風光銀裝素裹,分外美麗。自古以來詠雪的詩詞就非常多,但寫雪卻不帶「雪」字的卻不多見,今天我們來欣賞一些寫雪卻不帶「雪」字的詩句。
  • 2020年的第一場雪,你的家鄉下雪了嗎?
    2020年的第一場雪,你的家鄉下雪了嗎?北方的雪不同於江南地區溫婉克制的小雪,大雪紛紛揚揚地從空中落下,北京城默默佇立在雪中,帶著她獨有的歷史底蘊,穿越千年依舊富有生命力,每歲初雪之時,依然美得那麼動人。一起去故宮看初雪吧,今朝若是同淋雪,此生也算共白頭。
  • 散文丨楊輝隆:雪落無聲
    李白在《北風行》中描述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除了文學上的誇張外,真不知道燕山的雪花究竟有多大?但據見證過「燕山雪花」的人講,這裡的雪的確與其他地方的雪不一樣,不僅雪片大,而且潔白無暇,晶瑩剔透,可以整夜整夜,無聲無息地飄灑。我想,興隆和長安的雪也許和燕山的雪,無法比擬,但興隆、長安的雪自有它的妙處:它來時悄然,走時無聲。
  • 朗誦 | 雪落無聲
    雪落無聲作者:吳天鵬朗誦:王曉鶯你瞧啊 下雪了 一場薄薄的雪剛剛蓋住了街道剛剛把黑夜落白光陰在身後緊隨一刻也沒有放過手就像愛我的人緊緊地牽著我的手一刻也沒放開直到光陰把我們隔開去年的雪走了帶走了雪裡倒下的人病魔牽著恐懼四處遊蕩與之周旋了一年也沒擺脫猶如擺在眼前的這場雪毫無徵兆地趕來趕來覆蓋人間就像一份找不到地址的信
  • 雪落陵園
    透過茫茫的雪野,我看到了他徒步踏雪於荒野,看到他跨馬冒雪於戈壁,看到他日暮頂雪於帳篷,看到他坐雪義診於牧區,看到他懷抱老人雙腳於雪地,看到他大雪天脫下毛衣於老人……在這個多雪的地方,他的身影是否永遠和雪不離不棄。   看到他孤獨奔走在雪地裡的高大身影,我頓時感到了一種莫名的慚愧。
  • 雪落的聲音
    寂靜裡,我真的聽到了你的聲音,雪落的聲音!我來尋你,不為尋梅的暗香,不想用你煮茶,我也不是那風雪夜歸人,我更不會「獨釣寒江雪」。我只為著你在夜裡的潔淨,為著你那孤獨而飄渺的靈魂!我啊,我只是一個喜歡清雪的閒人。
  • 冬日,雪落無聲,詩意如月
    入冬以來,期盼著下一場大雪,從小雪盼到大雪,最近氣溫倒是降了,但雪依然不見蹤影。好在那些記憶中豐厚的雪,仍延展著冬的莊嚴。飄雪時,室內或屋外,心中有溫暖,簡單的日子,亦過得愜意有味。當冬雪覆蓋大地,漫步在雪中,讓輕盈飛舞的雪蕩滌心靈,那一眼望不到邊的潔白和通透,好似生命的澄澈和豐盈。簡單幹淨的生活,美好而飽滿。冬天裡一些生命似乎停歇,可對於寒冬裡的人,體力不衰,活力不減,有太多的事需要去做,有太多的夢需要去圓。平和待人,努力做事,生活雖然平平淡淡,但內心充實而自在,誰不喜歡這樣的小日子呢!落雪冬月天氣寒,詩意如月韻華年。
  • 詩詞|我在等雪落,也在等你歸
    平淡的歲月裡,靜寂喜歡著一個人;想默默陪著你,看花開花落。用一生的時光,等一場雪落,願故人緩緩而歸。風景年年依舊,一如我念君如常,想和你去浪漫的地方,續寫美麗的故事。冬天太冷,心裡住著一個你,便是暖。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碎碎念:大雪紛飛,想和你一起 ,聊聊天或者只是靜靜地坐著,在慢的時光裡,把我們相處的日子好好珍藏。無論季節怎麼變化,想和你一起,冬日聆聽雪落,春日靜賞花開。
  • 李丹陽作曲並演唱《花雪》,一場花與雪的美麗邂逅!
    又到了雪花紛飛的季節,愛雪的你如果在北京,還記得2018年清明節前夜京城那場奇特的花雪嗎?2018年4月的京城已是萬木蔥蘢、百花盛開之際,正值踏青的時節,然而京城卻出人意料的降下了一場美麗的花雪。那時的北京,花以各種的豔美裝扮著自己,她們盛開著、芬芳著、綻放著、嚮往著…霎那間,雪來了,她們一片一片、一朵一朵、靜靜地、悄悄地、急切地、熱烈地擁來。雪花和鮮花相悟著、擁抱著、親吻著,她們彼此面頰相帖、心靈相融、生命相依,化作了冰,化作了淚、化作了一種獨特的美驚豔了整座京城。
  • 如果,雪落川大!
    寒流來襲本周,全國不少地方都迎來了初雪據說,成都也下雪了這雪是下了個寂寞嗎大川忍不住想像如果,雪落川大會是怎樣一番景致呢(以下內容純屬想像)驚鴻一瞥大雪似飛絮落在通幽小徑落在亭臺樓閣落在紅牆黛瓦……若逢新雪初霽 來川大走上一遭寒樹迷離,詩情畫意雪落下的聲音
  • 雪落 無言
    雪落下寂寞,雪落下美好。 雪無言的落,空靈的飛舞,灑落在每一處,撲向每一個角落。柔柔絮絮的雪卻下了一夜,早上醒來,已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雪用無邊無際的潔白將世界營造成銀色的宮殿,籠上一層銀色的素裝。 像天宮的梨樹被搖動,片片白色的花瓣紛紛揚揚,飄飄灑灑落入凡塵。
  • 等你,雪落的季節
    這樣的夜似乎漫長了許多,給了我足夠的時間,我把思緒置身於輾轉反側中,把自己陷入在菸頭灼燒思緒的困惑中……,想一想,那些曾經的雨聲,在夜的深處敲打著有些無助的睡眠,那些曾經黯然又閃爍的希望,交織著無數個夜的歡欣與悵然,那些含蓄卻並不深刻的獨白,讓這一片寂夜變得如此充實又落寞。
  • 「 00後 」 來了 | 劉齊:雪落
    《雪落》是我很久以前創作的。我曾經為它感到得意,昨天又找出來看了看,很不滿意,不知道當時怎麼想的。我當時喜歡王爾德,瘋狂閱讀了他的所有童話,像任何一個喜歡少年維特的小姑娘,對於那種鮮血淋漓的悲劇美學擁有強烈執念。《雪落》名義上是對他的致敬,事實上是一個拙劣的模仿。原本《雪落》的結局要更殘酷一些:龍把騎士吃了,從生命裡嘗到了夏天。
  • 朗誦 | 雪落的聲音
    雪落的聲音作者:紅塵一夢,朗誦:天空雪落下無痕只因你來去太過匆匆你去留無聲驚醒的不過是南柯一夢我慢慢尋尋你來過的蹤影我慢慢等等你落進我的掌心雪啊雪我也想執意把你挽留又怕一切最後終成空雪落不進我的掌心寂寞的相思結成冰你已是我的紅塵彌留的不過是模糊的雪影握不住的愛就如接不住的雪花
  • 琅琊榜 |雪中勸靖王、雪廬暗夜刺殺,盤點那些與雪有關的故事
    原來看懂《琅琊榜》,要以雪為脈絡,才能看的清晰明白。雪中行油氈火攻之計,將大渝二十萬皇屬軍斬落馬下。地獄歸來,身擁貂裘、斜倚火爐的人,攪動風雲。雪的故事盪氣迴腸。雪,如同一道蛛絲,串起了故事脈絡,也串起了人物性格。
  • 天堂有雪落故鄉||鄭榮華
    杭州的冬季就是這樣,不是寒風凜冽就是陰雨霏霏,這與西子湖畔那些春意盎然抑或鬱鬱蔥蔥的日子形成鮮明的對比。不論曉風霽月還是飛花絲雨,這方山水蘊化的歷史文脈,便是這座城市的根、這座城市的魂,所以即使蕭瑟,也能嗅觸到難以言狀的美。就像是為了「留得殘荷聽雨聲」,因而「秋陰不散霜飛晚」,半塘殘荷,一襲黃葉,讓人覺得杭州的寒冷不過是一場行為藝術而已。 在杭州我最喜歡去看雪。
  • 雪落,梅開
    ‍‍     「雪孩子」的故事,在我四、五歲時候就聽過,是母親講給我聽的。小時候下雪天,天氣很冷,屋簷上掛著長長的冰柱,天一黑我就早早鑽進母親的被窩。母親忙完手中的活,便給我講「雪孩子」奮不顧身救小夥伴的故事。母親講的故事情結很簡單,也不多麼地繪聲繪色,我卻聽得很入迷。故事講完了,我的腳丫也暖了,身上也不冷了。那時不認為母親講的是個童話故事,總覺得「雪孩子」就是我身邊的一個好孩子。
  • 劉慶寧:雪落無聲
    雪落無聲文/劉慶寧  輕輕的你來了,那樣輕柔,那樣妙曼,此刻萬籟俱寂,小區裡昏黃的燈光依稀把窗外照亮,但見那飄飄忽忽,瀰瀰漫漫的是什麼?若在陽春三月,必是飛揚的柳絮,是春的濃濃暖意,窗外是雪嗎?沒有任何徵兆,2020年第一場雪竟這樣悄無聲息的來到了我們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