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刪除事務所:刪與不刪,是留給活著的人的難題

2020-12-23 澎湃新聞

冷漠的程式設計師所長坂上圭司,以及只想在法律邊緣賺錢餬口的員工真柴祐太郎,每天都在地下事務所中,準備按需求刪改委託人們遺留的人生痕跡。一旦有人死了,他們便有活幹了。

在第十三期

「有書看·有話說」

活動中,我們選出了五位讀者並寄出《人生刪除事務所》一書。「死後,你將如何處理自己的數字遺產?」參與共讀的讀者對這個問題產生了無比強烈的共情——與其說是「數字遺產」,不如說是證明自己活過的一種方式。而刪與不刪,其實是留給活著的人的難題。

第13期書目:《人生刪除事務所》

《人生刪除事務所》
〔日〕本多孝好 著;呂靈芝 譯
磨鐵圖書·四川文藝出版社,2020年4月版期待分:8.0  讀後分:7.0
超級喜歡以《人生刪除事務所》為原著拍攝的日劇,絕對是一部可以上升到人性探討層面的作品,想看看原著和電視劇版本的的異同。
——黃菠蘿
《人生刪除事務所》是一本披著推理外衣的日式治癒小說,講關於數字遺產處理,分為五個獨立的故事。人生刪除事務所的業務本是在委託人預定的刪除情況到來時確認委託人死亡,然後刪除他生前指定的數據。但有些時候,「沒頭腦」的祐太郎和「不高興」的圭司通過和委託人親友的接觸,體察到某些數據的特殊性,試圖挖掘委託人作出委託的原因,繼而揭開謎底、治癒人心、撫慰後人。
「數字遺產處理」——這個設定本身很吸引人,在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資訊時代,每個人多多少少會使用電子數據來記錄、展現自己的日常生活。我們選擇保留哪一面,抹去哪一面,怎麼處理這些數據,確實是值得探討的話題。
圭司是一個冷靜、理性的人,收到指示--確認死亡--執行刪除,絕不對委託人的數據產生好奇,絕不插手打探委託人的生活,像個沒有感情的機器人。而祐太郎是個善良熱心的人,碰到特殊的案例,他會在圭司想要刪除數據的時候遲疑一下。在他心裡,每個個體的存在都會對身邊的人產生影響,刪除數字遺產就意味著這個人的某部分痕跡徹底絕跡。祐太郎想要觸及委託人真正的心意,並幫他好好傳達。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圭司和祐太郎都非常適合這份工作。
兩位性格迥異的人搭檔在一起,冷漠無情和多管閒事中和了一下,故事就這樣開始了。

同名改編的日劇中,幾個故事都觸及到社會問題或是挖掘人性的層面,探討了人的社會屬性、陰暗面和陽光面。而原著是私人化的、淺嘗輒止的溫情故事,稍顯寡淡。並不是說日劇因為涉及到所謂的正義,就對窺探隱私和執行私刑賦予了合理性,只是以《人生刪除事務所》這本書的視角而言,我作為一個普通人,就會頻頻產生疑惑,違背委託人生前的意願,到底合不合適呢?如果我是委託人,我會希望他們這樣處理我的數字遺產嗎?哪怕結局是圓滿的,也是我希望看到的嗎?

當看到祐太郎在談到自己已故的妹妹時說到,「我覺得有些事情可以通過刪除來守護,有些事情則要通過保留來守護」,我才反應過來,

這不是一個關於守護隱私的故事,而是關於守護記憶。

比如《秘密花園》章節裡,刪除數據是為了守護宇野君跨性別的身份;《玩偶之夢》裡,刪除數據是為了讓奏對母親的記憶得以延續。所以人生刪除事務所在做的事情,其實是用刪除的方式守護活著的人關於逝去的人的記憶。那隱私的問題,自然就懸置了。

看完書之後我認真思考了一下,如果是我,會不會選擇刪除自己的電子數據?曾經在清理自己微博的時候一閃念把好多年的微博全部刪光了,雖然並不後悔,但那段沒有記錄的日子仿佛白紙,稍稍有點可惜。所以現在會儘可能多做記錄。有時候回頭看,好像在看另一個人的生活軌跡,往往會感慨幸好自己當時記下來了。

就目前的心境來說,應該會選擇保留全部數字遺產吧,因為那就是我存在的痕跡啊。所以,暫時不需要人生刪除事務所的服務啦。

期待分:9.0  讀後分:8.9

在自己生病的那一周,我思考過死亡,想過孩子未來艱難的生活、愛人的處境,還有自己的父母。後來身體慢慢好了起來,我又重燃了對生活的憧憬和期待。不知道書中裡的人物是如何接受不留一點痕跡在這個世界上的?

——蚊子血

又是一部關於生死的故事,以一種輕鬆的方式講訴。

我看過的懸疑推理小說屈指可數,東野圭吾的《白夜行》算一部。和《人生刪除事務所》相比,《白夜行》在景色描寫、氣氛烘託和心理細節的處理方面更勝一籌。本多孝好似乎不太注重這些方面的描寫,多是在講述讀者意想不到的反轉故事。

「把你死後想留在這個世界上的東西交給我,我幫你把它留在世界上,並全力守護。」這也許是人生刪除事務所的真實宗旨。事務所要處理的事情看起來是抹殺掉委託人存在過的痕跡,實際上,人生刪除事務所可能是唯一能讀懂委託人做出死亡選擇的人。

「不會有人希望留下臭屁味兒,對不對?不過將來有一天,小奏聞到自己的臭屁味兒,可能會想起以前媽媽的臭屁味兒。我覺得這也算是一種珍貴的回憶。就算將死之人並不希望這樣,可我還是覺得應該留下來。」

刪還是不刪?圭司和祐太郎總是存在分歧。如果是你,你願意像圭司一樣有原則,按照合同內容為委託人刪除數據文件,還是如祐太郎般想進一步了解委託人的生活再做決定?我的性格和祐太郎更加接近,無論是工作或生活,我都會參雜很多個人情感。而有時,我也追求圭司的決絕,太過感情用事是我們這類人的性格缺陷。

「將死之人會放眼未來,要是我能早點兒發現如此簡單的事實,就能早點兒做出對策,也不會讓小奏受到傷害了」。說得輕鬆,現實中又有所少人能在死亡來臨之前能把一切交代清楚,不給家人增添額外的負擔呢?祐太郎善於角色扮演,負責發現問題,而圭司善於邏輯思維,負責抓住要點、解決問題。圭司表面上沒有表現出祐太郎那般感情用事,但在「玩偶之夢」這個小節裡,仍可看出他感情細膩之處——在意委託人及其家人的感受,希望將家屬失去親人的痛苦降到最低。

在《人生刪除事務所》的委託人中,有為了無血緣關係的孩子想要努力生活的詐騙犯新村拓海;愛上同性護理員的安西總顧問;交流困難的尾隨者和泉翔平;不再有機會參與女兒未來生活的媽媽明日香;殺人犯父親和套用他人身份生活的三笠幸哉.....作者帶領我走進他們的生活,直到揭開真相的那一刻,我才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身為一名護士,我現在的狀態就如《人生刪除事務所》中所說的一般,要是此時挫敗,就再也無法奮起。

這種悲壯的決意,讓我在這段特殊時期咬緊牙關、拼命忍耐。在完全失去色彩的日子裡努力生活,才能看到未來刺眼的陽光、聞見庭院青草的氣味兒,閃閃發光的水滴映射出搖曳的彩虹邊緣,一切又如向日葵般恢復生命力。

期待分:9.0  讀後分:8.5

若我不在世間,世間沒有我的任何網絡消息,世人也不再記得我,那麼我在這個世界存在過嗎?偶爾想起我的人怎麼辦?

——魏華

看完《人生刪除事務所》的當日下午,我的體檢報告也出來了。有些方面不是很好。

如果人生刪除事務所真的存在,我也會委託他們在我逝去後清空我的網際網路秘密。既然是秘密,就不該被他人知曉,因為知曉秘密的代價是沉重的。

在《人生刪除事務所》中,祐太郎的角色類似於感性的「溫暖天使」,而坂上圭司則顯得有些過於理性。他們在探究、刪除秘密時變成了偵探,發掘每個秘密後隱藏的真相。有些事情不會是想像的那樣光明和美好,但坂上圭司、祐太郎和姐姐舞的善良總是可以彌補那些黑暗帶來的缺憾。在電腦「鼬鼠」提示工作後,他們頻繁接觸和死亡有關的故事,卻又保持輕鬆。

奇怪的是,看完這本書後,我覺得書中人物由於各種原因而選擇開啟秘密,探究其背後的故事是正確的,但聯想到自己時卻認為不必如此。選擇刪除即是不想被任何人知曉,那打開秘密的行為豈不是辜負了委託人的信任。

《玩偶之夢》是我最喜歡的篇章。出軌的丈夫、時日無多的妻子、可愛的女兒和年輕的保姆。丈夫想知道死去的妻子委託事務所刪除文件夾背後的秘密。而文件夾的名稱和丈夫出軌女士姓名的羅馬首字母縮寫一致。

故事反轉再反轉,最後發現文件夾是空白的,是妻子面對死亡,思考能為女兒做些什麼時和女兒的約定,而文件夾的名字也是女兒彈奏樂曲的簡稱。作者在書中把悲傷進行了美化,變成了守護,而刪除是死亡另一種與眾不同的告別。

整本書看完後,很期待這個系列的《人生刪除事務所:歸零》了,希望後續的翻譯本快出吧。

期待分:8.5  讀後分:7.5

在B站看了蘇打演的電視劇所以我更想看書啦!!!

——Feholiday

提到「刪除數據」,恐怕大多數人都不會往好處想。我們生活中的每件事幾乎都被存儲在數據中,假如將自己的疲憊放在時間線中進行描述和分析,我們會發現,有些事情的發生是不可避免的。但即便是那些不可避免的事情,將它們放在未來的時間軸上,也會顯得渺小、細微。 

最初看到《人生刪除事務所》是因為我在B站上隨手打開了一部電視劇。結果開頭就被蘇打(日本影星菅田將暉別稱)精彩的逃脫戲所吸引。本想著原小說的開頭也會和電視劇一樣「引人注目」,但沒想到卻是以祐太郎回憶妹妹的片段開始,隻言片語便描繪出來一番懷舊的氛圍,算是另一種「引人入勝」。

電視劇照搬了原書的關於人生刪除事務所的概念和人物的性格特徵,以及整個故事線的講述方式,其餘的故事並沒有照搬原書,反而是大刀闊斧的增添了許多新的故事,這也這也讓我十分佩服日本的編劇。雖然改編之後的的情節更勝一籌,但這本書裡面的故事也有一種平靜的吸引力。

由於我是先看的電視劇後看的原著,在讀到兩位主角交談時,總會將菅田將暉和山田孝之的形象自動帶入。

吊兒郎當卻滿懷心事的新人君,和看似沉默寡言實際每次都會「真香」的圭司,在一次次的案件中不僅「被迫」救贖他人,更是去面對真實的自己

。相比祐太郎,圭司每次都會站在「受害者」的角度去感受,去規勸,譬如告訴小女孩傷心沒有錯,因為傷心而可憐她的人才有錯。

小說和電視劇都是以主線套副線的方式進行,一段段的小故事串起人生的喜怒哀樂,一四居少,二三甚多。《上海一家人》裡面說,人生其實總是苦樂參半,只不過樂時不經意,苦楚常在心,所以才覺得人生是苦海無邊。但在《人生刪除事務所》中我感受到,永久失去美好的事物之後,更會感到人生苦海無邊。

人性並不是非黑即白,每個人的心裡總有著層層疊疊的灰。日本的文學總是以飽滿的複雜和簡單的自然打動我,每個人都不是純粹的壞或者純粹的好,他們仿佛真正生活在我周邊。

期待分:8.5  讀後分:7.5

刪除還是留存,也是一個問題。只不過,這所有的問題,都是留給活著的人的難題。

——週遊

前段時間,我心血來潮,想起自己將近15年前的用的博客,上面記載了很多從前生活的點滴和少年時代稍縱即逝的思緒。於是上網看看那已陌生的文章,還想看看只有博主才能看到的留言,卻發現已經無法登陸,無論怎樣變換密碼也不行。

我看著我的博客空間,裡面有訪客無法看到的部分文章,還有博主才能看到的留言和信件,我知道它們仍然在那裡,在這浩渺的網際網路宇宙中有一席之地,就像暗物質,存在卻不可見。

我有一種人類面對茫茫宇宙的無力感。

由此我不免胡思亂想,如果有一天,我已經從這個世界消失了,我的這些網上個人信息會怎樣?

本期的共讀活動,《人生刪除事務所》雖然是一部小說,但是同樣有著非虛構所帶來的啟示。

每個人內心,大概都有這麼一個房間,這個房間只有一把鑰匙,而這把唯一的鑰匙,就在自己手中保管。房間裡的東西,都是不願意示人的。其原因,又是多方面的,有的是為了維護自己在人前的形象;有的是職業需要;還有的是性格使然,不想過多打擾他人的生活。

死者已經離開這個紛擾世界了,但生者依然要在這兇險的叢林中繼續跋涉。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問題。刪除還是留存,也是一個問題。只不過,這所有的問題,都是留給活著的人的難題。

我們也許真的不用那樣用「非黑即白」的標準來評判,是否應該刪除故去之人的電子數據。不管是永存,還是被刪除,都是遵循著這個世界的運行法則,存在即合理。

萬事萬物自有因果,所有的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

商用網際網路的建立到普及,到現在也有20多年了,與網絡有關的一切,已經不再僅僅是個科技用語,更趨近於一種日常語言了,網絡上普通人的信息,就像是宇宙中無數的天體一樣,存在於浩瀚無際的網絡,或者說雲端上,這些信息理論上是永生的。它們沒有生命,也就無所謂死亡,但就算是不會死亡的東西,卻承載著人類的記憶。

生命會消失,而記憶不會。

這就是本書的意義。

* 感謝本期有書看·有話說讀者黃菠蘿、Feholiday、蚊子血、魏華、週遊的用心反饋。下期有書看·有話說將於近日推送,敬請期待。

圖片均來自《人生刪除事務所》劇照

整編 / 胡雅婷

相關焦點

  • 人生刪除事務所:刪與不刪,是留給活著的人的難題 | 有話說
    在第十三期「有書看·有話說」活動中,我們選出了五位讀者並寄出《人生刪除事務所》一書。「死後,你將如何處理自己的數字遺產?」參與共讀的讀者對這個問題產生了無比強烈的共情——與其說是「數字遺產」,不如說是證明自己活過的一種方式。而刪與不刪,其實是留給活著的人的難題。超級喜歡以《人生刪除事務所》為原著拍攝的日劇,絕對是一部可以上升到人性探討層面的作品,想看看原著和電視劇版本的的異同。
  • 《人生刪除事務所》| 你死後有多少秘密需要刪除?
    你隱藏在各種帳號裡的小秘密被人發現了又該怎麼辦?對此,被譽為今夏最佳日劇的《人生刪除事務所》就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解決方法。《人生刪除事務所》(dele ディーリー)改編自本多孝好同名小說,以電子社會獨有的「數字遺產」為主題,講述了人生刪除事務所(dele.LIFE)在執行委託人去世後為其刪除不想留存的電子數據的業務中所發生的故事。
  • 人生刪除事務所 | 你的私貨刪除了嗎?
    豆瓣評分也不低,有8.5。患癌的偽病弱美術老師製造密室綁架一個班的學生,這樣的劇情不香嗎!當然了,今天並不是講《3年A班》,而是也由蘇打主演的於2018年7月播出的《人生刪除事務所》。豆瓣評分8.5。你的硬碟刪乾淨了嗎?《人生刪除事務所》就是以此為主題,講述的是一個專門幫人處理網際網路身後事的二人小組,在僱主死後刪除他們電子設備中的不光彩的那部分「人生」。山田孝之飾演坐著輪椅,高冷麵癱的程式設計師坂上圭司。
  • 【煲劇】人生刪除事務所,揭開每個人的秘密
    還有,磕了不知道多少RMB的各大遊戲帳號AND裝備,類似王者榮耀、絕地求生、陰陽師吧啦吧啦怎麼辦?腦洞大開的日本人最近就以「數字遺產」為角度,拍出了這樣一部劇:《人生刪除事務所》《人生刪除事務所》改編自本多孝好同名小說,講述一家名為「dele.LIFE」的公司,專門承接在委託人去世後刪除其不想留存的電子數據的業務。
  • 喵說日劇丨《人生刪除事務所》兄die!人死後硬碟裡的秘密怎麼辦
    「如果有一天人死了,Ta他的社交帳號怎麼辦?Ta支付寶裡的錢怎麼辦?遊戲帳號裡面裝備怎麼辦?」當網際網路成為連接虛擬與現實的橋梁時,橋上站著的人開始擔心自我消失後帶來的數字遺產問題。2018年,針對一些註冊的網絡帳號很久不用,又無法註銷的難題,根據工信部要求,個人有權要求刪除信息,網絡運營者在用戶終止使用後,應停止對用戶信息的使用,提供註銷帳號服務!
  • 《dele.life》| 人生刪除事務所
    首先,這部劇的名字叫人生刪除事務所《dele.life》當下只出了三集而已。但是我們每個人,在現實世界和網絡世界中都有不同的一面、甚至很多面。  有些人平日裡大聲說話都不敢,到了網上卻是戲精附體;有些人生活中佛系感十足,與世無爭,但在微博機或者論壇上卻是專業鍵盤俠,給他一個支點,就能槓起整個地球。 而在這個世界上,最了解你的人早已不是朝夕相對的家人朋友,甚至也不是你自己,而是你半個小時不碰就心裡空虛的手機。
  • 【補檔】人生刪C事務所 dele ディーリー (2018)
    本劇以電子社會獨有的「電子遺物」為主題,講述了圍繞著專業承接在委託人死後為其刪除電腦、手機中的電子數據的人生刪除事務所發生的故事。   就算你不在人世,你的手機和電腦也還活著,幫你刪除(dele)不利記錄,主演山田孝之、菅田將暉,以及支撐他們倆的唯一紅花麻生久美子,他們在2018年夏天   挑戰完全原創電視劇初次編寫劇本的暢銷作家本多孝好編織出的「見所未見」的故事,本劇主人公坂上圭司(山田)和真柴祐太郎(菅田)賴以為生的工作是接受客戶委託,在其過世後偷偷抹去一切不方便公開的記錄,可是他們完成任務時總會被捲入各種各種的問題之中
  • 美帝大統領發視頻卻遭推特刪除!而且連著刪,誰轉刪誰……
    雖然早已是如履薄冰,但,今天這個刪帖太令人震驚了:為了懟國會那群泯主黨議員美帝總統親自發了視頻來加以揶揄然而他剛發出來不久就被推特平臺給刪除了而一些網絡名嘴大V們幫他轉發的也前後被推特刪除推特空間還出現了屠樓奇景
  • 《斷舍離》:錢楓節目中吐槽被汪涵刪微信,汪涵卻說陳坤我也刪了
    二、錢楓節目中吐槽被汪涵刪微信,汪涵卻說陳坤我也刪了 在節目《火星情報局》中,錢楓曾當面吐槽被汪涵刪除了微信:「自己有一天被涵哥刪了微信」。所以在大多數人的眼裡,被經常見面的朋友刪除微信是一件很嚴重的事,甚至刪除微信聯繫人被認為是絕交的證明。 對此,汪涵表示自己這樣做是有自己的道理的,他表示:「妥善管理一下自己的朋友圈,讓它成為我們真正意義上的朋友交流的好地方。」
  • 戀人之外,刪或被刪的人,便沒必要再加回來了
    網友B的遭遇說起來更讓人惋惜,曾經差點跟單位的男同事發展成情侶,倆人風裡雨裡共同創建成功過某個項目,心裡都有了那麼一點小火苗,表白之前卻發現男同事跟某女投資商曖昧不清,一氣之下,自己主動出局,項目不要了,感情自然也沒了下文,微信刪了,自此「老死不相聞」。
  • 人生刪除事務所:DELE?yes/no
    「你死後想刪除什麼?是你的恥辱、罪過、還是謊言?」就算你不在人世,你的手機和電腦也還活著。《人生刪除事務所》這是我全程無快進看完的第二部日劇,第一部是《非自然死亡》。本劇主人公坂上圭司(山田)和真柴祐太郎(菅田)賴以為生的工作是接受客戶委託,在其過世後偷偷抹去一切不方便公開的記錄,可是他們完成任務時總會被捲入各種各種的問題之中,不得不去解開客戶的人生以及藏匿其中的真相開局5分鐘,我的眼淚就開始不受控制,可能我淚點低,但是男主真的是天使!!!也正是這5分鐘,讓我一集又一集,不可自拔。
  • 楊丞琳:「刪」掉不自信「拾」起無所畏懼
    你刪除了什麼?又可以拿回什麼?這個動作會幫助下一個階段成為更好的自己。 新京報:對於你而言,目前最想「刪除」的是什麼?最想「拾起」的是怎樣的自己?在你看來,通過怎樣的方式才可以完成「刪除」和「拾起」的動作? 楊丞琳:我想刪除的會包含不自信、太在意別人的眼光,或者是沒有安全感,以及一些倔強。
  • 備忘錄不小心刪了怎麼恢復?教你找回蘋果手機最近刪除的內容
    備忘錄不小心刪了怎麼恢復?蘋果手機裡有很多自帶的應用都非常好用,譬如備忘錄。我們可以使用備忘錄進行重要事項的記錄,也可以使用備忘錄安排工作計劃或者學習計劃。備忘錄不小心刪了怎麼恢復如果不小心刪除了重要的備忘錄內容,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是比較著急的。不過別擔心,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幾種方法,能夠幫助你快速找回誤刪除的備忘錄!
  • 《人生刪除事務所》:每個人死後,都有一定要從世上刪除的秘密
    在科技高度發達的現在,就算是丟個手機都會讓很多人心裡一咯噔。智能設備使用的頻率太高,很容易就藏著不想被別人知道的秘密。記性不好的人可能會把銀行卡號和密碼都存在備忘錄中,喜歡吐槽的人可能昨天還在說自己的朋友壞話,今天卻依舊錶面和氣地一起出門逛街。當這些東西不刪除而是曝光出去,會發生什麼?
  • 刪了心愛的人微信,就是這種感受
    其實,世上最大的事情,莫過於生死,刪除心愛的人微信,沒什麼大不了的,至少它無關生命的安危,再開通一點想一想,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很精彩,刪掉他,刪掉過去,就當自己只是做了一場夢,然後開始新的生活,放過自己比什麼都重要。
  • 「刪你,真的不需要什麼理由」
    有些人是為了自身利益,工作中的方便,或者為了所謂的認識了很多社會人士的奇怪的滿足感而添加很多好友。「加一下你的微信好嗎?」這句話便在見了不到半小時就脫口而出,是不是已經習以為常?當你發現微信上有一個很久不聯繫的人時候,是重新聯繫,還是直接刪除?重新聯繫?我們或許都不記得對方是誰,怎麼聯繫?似乎刪除好友又顯得不那麼禮貌。
  • 「看完《人生刪除事務所》,我清空了手機數據」
    CONFiDENCE日劇大獎 & 日劇學院獎獲獎作《人生刪除事務所》。 豆瓣16萬條標記認證,刪除事務所的緣起與歸零都在這本書中 日本讀者:既能無縫代入日劇演員形象,故事發展又與日劇不同,看劇又看書讓我收穫了雙倍的快樂。
  • 《dele~人生刪除事務所》如果人生可以刪除,你想留下的是什麼
    今天為大家推薦的是一部日劇—— 《dele》(《人生刪除事務所》)豆瓣評分8.5,2018評分最高日劇NO.3的。本片以當今電子社會獨有的「電子遺物」為主題,講述了一間承接在委託人死後,為其刪除電腦或手機中的數據的人生刪除事務所發生的故事。
  • 30歲之後,楊丞琳要「刪」掉不自信|碟中諜
    你刪除了什麼?又可以拿回什麼?這個動作會幫助下一個階段成為更好的自己。新京報:對於你而言,目前最想「刪除」的是什麼?最想「拾取」的是怎樣的自己?在你看來,通過怎樣的方式才可以完成「刪除」和「拾起」的動作?楊丞琳:我想刪除的會包含不自信 、太在意別人的眼光,或者是沒有安全感,以及一些倔強。
  • 被人刪除還不自知?微信右上角這一功能,點擊便知是否被刪好友
    強大的通訊錄人是群居的動物,那麼自然是有社交的需求,在以前通訊沒有發達的情況下,人們想要聯繫的話,非常的困難,最早期的時候,是採用電報、寫信直到後面才有了電話、手機。也讓人們的夠溝通開始變得容易了,在以前我們手機的通訊錄中,一般會保存一些我們認識並且有聯繫的人,方便下次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