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劇照
《清平樂》是由張開宙執導,朱朱編劇,王凱、江疏影、任敏、楊玏、邊程、葉祖新、喻恩泰等主演的古裝劇。該劇以北宋為背景,在風起雲湧的朝堂之事與剪不斷理還亂的兒女情長之間,還原了一個複雜而真實的宋仁宗。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這是我對北宋的印象,也是我所認為的汴梁盛世。電視劇《清平樂》改編自米蘭lady小說《孤城閉》,以北宋為背景的,以宋仁宗趙禎的生平為脈絡,展現了宋仁宗作為國朝君主一生勤政愛民、為政以仁,為北宋開創了繁榮太平的「仁宗盛治」的同時,又以不同視角展示了宋仁宗趙禎上敬天命、下畏人言的溫柔隱忍與舐犢情深。《清平樂》為觀眾呈現了一個汴梁如夢正繁華的北宋。
圖為劇照
王凱飾演的宋仁宗是「陌上人如玉,君子世無雙」,也是「大凡君子行藏是,自有龍神衛過湖。」在《清平樂》裡的宋仁宗並不僅僅只是著眼於朝堂,也展示了他作為一個君主,一個男人應有的柔情和隱忍。他是一國之君,為君者,要學會克制。此劇一開始就展現了作為君主的趙禎是如何隱忍和節制。小小的仁宗皇帝發現劉太后並非自己的親生母親。而以八大王為首的「皇帝派」主張皇帝親政,害怕劉太后以輔政為名篡奪趙氏江山;以呂夷簡為首的「太后派」則主張皇帝年幼不堪大任,當遵從先帝遺命,太后輔政至皇帝成年。因為年幼也因為要穩固江山,小小的仁宗選擇了退讓和隱忍,選擇了總從先帝遺命。他自小就知道「一言可福萬民 一言可禍四海」。
圖為劇照
《清平樂》的原名是《孤城閉》,這座孤城是趙禎的,他用自己一生背負起了「四十二年不識兵矣」的歲月。四海平寧的浮華盛景映襯出獨自一人走上龍椅的趙禎而那龍椅之下,則是入仕者用「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築起的文臣風骨。他的殫精竭慮,他的勤勉寬仁成就了一個繁榮太平的「仁宗盛治」。只是,宋仁宗將最好的都給了百姓,卻徒留了一生的孤寂給自己。趙禎,他為君、為夫、亦或為父,他看似高高在上,卻也有著很多的無可奈何和孤獨感,劇中他靜靜的坐在那裡或獨立行走時,我們總能感覺得到他的孤寂,緊閉的宮城背後,喧譁散盡,留下的時光只能是卷進歷史漫漫長河中消磨殆盡,不落聲息。
圖為劇照
《清平樂》作為正午陽光出品的電視劇,服化道的製作必定是精良的。因為「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如劇中宋仁宗的衣服,每一套服裝都很講究,摒棄了花花綠綠的裝飾,而是採用暗紋,既顯得高貴又不晃眼;而百官的服飾也是按照官位高低,服紫、服緋、服綠。這樣的服飾設計將宋代人以淡雅低調內秀,審美準確還原了出來,同時細節考究、形制輪廓上也較為嚴謹尊重歷史面貌。《清平樂》從朝堂宮廷到街頭市井,大到家具擺設小到一飯一蔬,都以歷史為根據,營造出獨屬於北宋的典雅的氣韻。
帝王的克制與權衡,名士的風姿與智慧,兒女情長的無奈與糾葛……世間萬物,總在取捨之間,我用一生之力,換取一世的汴梁浮華三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