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清平樂開播,畫面構圖美,演員演技都在線,裡面不管是愛情線還是事業線都吸引著一大票劇迷們的眼球,太后劉娥也再次走入我們的視線,她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呢?今天我們來講講她。
《清平樂》劇照
劉娥,章獻明肅皇后,宋真宗趙恆的皇后,她是富有傳奇的女政治家,才幹絕對不輸帝王,從孤女一步步成為皇帝的女人,繼而封后,再到大宋大權在握,她這一生的路可謂精彩紛呈。
《清平樂》劇照
很多人知道她可能是從著名的戲劇《狸貓換太子》,但那個爭寵、善妒的奸妃不是她本來的面貌,與真正的歷史沒有太多重合,劉娥的格局是大宋朝堂,後宮不是她的戰場。
劉娥祖籍在山西太原,父親劉通是宋太祖時虎捷都指揮使,領嘉洲刺史,嘉洲就是咱們今天說的四川樂山,父親要赴四川任職,所以全家就搬到了成都,可是沒多長時間,家中發生了變故,還在襁褓中的劉娥就成了孤女,只能寄養在母親娘家,寄人籬下的日子有多不好過,這大家也能想像的到。
迫於生計,音樂天賦挺不錯的劉娥做了一名歌女,同時也早早就嫁給當地銀匠龔美,當然還是很貧窮,無奈之下夫妻二人來到東京汴梁,本來以為生活會有好轉,可誰呈想京師也不好混,這個龔美就想了個歪主意,想把劉娥給買了,就在這個時候改變劉娥命運的時機來了。
韓王府指揮使張耆聽聞此事後就將劉娥推薦給了韓王,韓王也就是日後的宋真宗一見劉娥就非常非常喜歡,日日與其在一起,也無心向學,宋太宗覺得兒子不怎麼對勁,一問之下就發現了這個事兒,劉娥就被趕出了王府。雖是給趕出去了,但是韓王對她的寵愛是一點都不減少,偷偷將其安置在張耆家裡,不時私會,就這樣一直到宋太宗駕崩,韓王成為了宋真宗,劉娥被接到宮中生活,當時宋真宗的後宮已有皇后及多位嬪妃,但劉娥並未與他們爭寵,還與當時極為受寵的楊淑妃成為了好姐妹。
咱們上面說了劉娥是非常厲害的政治家,才智手腕和後宮其餘嬪妃那是拉開了非常大的距離的,同時她一直也聖寵未衰,就憑著這兩點,她從無名無分到四品美人,又到修儀、德妃,這位份上升的快如火箭。
《清平樂》劇照
機會有時候來的不可思議,景德四年,郭皇后駕崩了,皇后之位不能空懸,宋真宗就尋思著立趙娥為後,可是這個提議受到了權臣們的瘋狂阻止,原因就是劉娥這個出身啥的實在太草根了,難當大任,君臣就這麼僵持不下,那這事兒只能暫時擱淺。
劉娥也只能先這麼著,暗中想辦法運作了,如果有個兒子,那這事兒就好辦很多了,瞌睡就有人送枕頭,劉娥身邊的侍女被宋真宗寵幸了,懷孕生子,這個兒子是宋真宗當時唯一的兒子,那是太金貴了,劉娥就在宋真宗的默許下將這個孩子運作成了自己的皇子,成為皇后的最大籌碼有了,大臣再也無法阻擋了,劉娥被正式冊封為皇后,從無名分進宮到成為一國皇后,劉娥只用了15年的時間。
成為皇后,劉娥真正的政治才幹被發揮出來了,宮闈之事,她處理起來得心應手,剛柔並濟,讓人心服口服,後宮在她的治理下井井有條。而國事上,她也常伴宋真宗左右,經常幫助參與處理,政事上她處理的也是進退有度,縝密而得體,展現出了非凡的政治手腕,宋真宗對她多有倚重。
一個皇后對朝政之事參與如此密集,政治才幹這麼強,而且這個皇帝身體還多病,皇子年幼,這個劇本是不是很熟悉了,大臣擔心她專權篡位,成為武皇第二,真是各種折騰,策劃兵變啥的,這就是當時很著名的天禧黨爭,劉娥用鐵血手腕壓制,廢去多位重臣權利,將他們貶至偏遠地區,真正做到將大宋大權握於一手。
《清平樂》劇照
宋真宗死後,遺詔「尊皇后為皇太后,軍國大事權取皇太后處置」,權臣丁謂意圖架空劉娥,自己獨攬朝政,劉娥那不是吃素的,迅速展開反擊,太后疾風暴雨的手段一出,他就這麼落馬了。從此劉娥就和宋仁宗一同聽政了,史稱「臨朝稱制」,就這樣國家在劉娥的治理下穩定發展。
《清平樂》劇照
劉娥對帝王之位有欲望嗎?我想是有的,她在生命最後的幾年裡,堅持要穿著帝王服飾去太廟參與祭祀大典,在群臣和仁宗的妥協下,最終她穿著減去宗彝、藻兩章的帝王服進行了祭祀大典,這說明她對那個位置是有嚮往的,但是道義、責任、愛意等均在牽制她,在她病逝之時,她數度撕扯衣服,參知政事薛奎說:「太后不願先帝於地下見她身穿天子之服」,換上皇后服飾後她才安然去世。
劉娥的故事就在這裡落幕了,她的一生終結天書、遏制黨爭、發行交子等均為宋朝做出巨大貢獻,歷史對她的評價幾乎都是正面的。
《宋史》記載稱:「太后臨朝十餘年,天下晏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