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娛樂圈中的知性女人,很多人腦海中浮現的往往是董卿、楊瀾的名字,她們舉止得體氣度恬淡,總有一種讓人如沐春風的感覺。
很少有女性能夠超越董卿楊瀾,但卻有一個女人毫不遜色於她們,她就是陳數。
楊瀾評價她,「以前人們稱呼我是知性的,其實我認為陳數才是知性女人的典範。」
在《朗讀者》中,與董卿一起出場的陳數,身上竟有一種特有的脫俗氣質,讓人無法把眼神從她身上移開。不禁感嘆:原來,女人美到了極致,可以毫無歲月感。
當兩個人推開門,步伐一致,笑容淺淡地走到觀眾面前,我這些天的不安、焦灼都被卷在了空氣裡,隨著她們的落腳站定,再無蹤跡可循。
微博中有句評論深以為然:「兩人的面容和氣質都是如此的相似,如此優雅知性,如果將來能成為這樣智慧知性,達雅又解風情的女人,那我們便都不愁老之將至了。」
在節目中,陳數講述了一段自己在中戲讀書時的經歷,說她在表演上開竅,源於老師讓他們用一件物品串聯起人生的四個階段。
她想到的是口紅。
童年的時候,是好奇,會走進媽媽的化妝間,模仿大人的樣子給自己塗上口紅;
年輕的時候,是期待,會為了愛的人很精心很仔細地描自己的唇;
關注「康康科班生」微信公眾號,超多福利等著你,還有實惠好物等你拿!
「到了中年的時候,已經沒有時間能夠靜下心來,看著鏡中的自己。」
是啊,人到中年,開始變得粗糙,生活和工作兩邊忙得焦頭爛額,哪還有什麼精力好好照顧自己。但自律的女性卻能夠很好地兼顧二者,陳數便是如此。
董卿曾說:「如果美麗只是簡單地用來做展示,也許它的意義不是那麼大,但如果美麗能夠轉化成一種能力,去幫助更多的人,甚至去讓自己變得更好,那它就是很有價值很有意義的了。」
始於顏值,陷於才華,真正的美人,藏於靈魂深處修養。
在採訪過程中有一段我很是觸動,陳數的丈夫已經有了一個孩子,但陳數對他視如己出。
當董卿問到是否會在要一個孩子的時候,這個優雅的女人說:好好愛他就好了。
這簡單的七個字卻有著萬般的力量,一下子就觸碰到了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這是飽含多大的智慧與愛才能達到這個高度。
如董卿所說:這樣的智慧是我們在二十歲的時候不具備的,所以上天很公平,在給了我們皺紋和白髮後,也給了我們智慧。
我們羨慕這樣知性與優雅女人,但誰也不是與生自來的,想要擁有這樣氣場的人一定是具有強大的自我主宰能力,將自律融入日常生活中,從而遠離浮躁,把每一天都過得豐盈充實。
哲學家康德說:「真正的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自律即自由。」
翻看陳數的微博你就可以發現:
工作再忙再辛苦,她每天都會留一點時間給自己做瑜伽,對她而言,這既是放鬆,也是調整。
她對自己很「嚴格」,哪怕是跟朋友聚會,基本到晚上10點半就一定會回家睡覺,絕不熬夜。
睡前半小時做好卸妝護膚工作,堅持按摩以及敷面膜讓她的皮膚一直保持在最佳狀態。
每天晚上11點睡,早上6點半起,先喝一杯蜂蜜水,早餐過後休息45分鐘,再靜坐深拉。
之前廣州日報曾採訪陳數提及自律的話題,她的回答我讓深受鼓舞:「一切的選擇來自於自己。我可以選擇喝大酒、熬大夜,做無謂的社交,而它並不直接關係到我的工作,我認為那是浪費生命。
在你最難熬的時候,你一定要像陳數朗讀的劉瑜的文章裡所寫的那樣:一個人像一支隊伍,對著自己的頭腦和心靈招兵買馬,不氣餒,有召喚,愛自由。
年少時讀劉瑜的這篇文字,隱隱地只覺得好,但並不懂其中奧義,少年時光總是那樣鮮衣怒馬,哪裡來得及體會所謂孤獨和絕望。
到了如今才知道一個人不氣餒,經得起生活的七零八落,扛摔耐打,是多麼重要的事情。
很多事情其實一開始也是覺得自己扛不住的,還記得自己當初剛開始工作,然後第一次在凌晨接到電話,得知奶奶因交通事故而去世,從千裡迢迢處歸家,在路上,突然覺得生命中這麼多來來往往,人生卻到處充滿著意外。
大學畢業開始工作的時候,特別難捱,和朋友兩個人擠在城中村格子間,每天只敢吃掛麵鹹菜,有次要到另一個城市參加一個活動,為了省錢,我在火車站的候車室睡了兩夜。
現在回想起來,當然覺得也無所謂,一切只是一種經歷,但當時我想大概是不覺得美好的。
更不用說如今,其實生活狀態完全是一件千瘡百孔的衣服,今天縫縫,明天補補,但心態漸漸平和下來。
一定會有深夜脆弱的時刻,但白天起了床洗了臉,就覺得仍然可以尋摸出一點朝氣來,我想這就是不氣餒吧。
變得不那麼容易被打倒,逐漸接受命運本身是顛沛流離,哭是沒用的,走下去是唯一途徑。
逐漸變得像小時候玩過的那種玩具——不倒翁,生活給了我一拳,我晃了晃,總歸還是能重新站起。
那天朋友問我說:為什麼我覺得你總是很容易快樂,就好像你沒有經歷過任何磨難?
怎麼可能呢?
只是把艱辛藏在心裡,生活上更加自律而已。
的確,越是自律的人越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不會把時間和精力白白浪費在無意義的事情上,而是真的把碎片化時間都利用起來成長自己。
自律的女人,不安於舒適,不屈於年齡,用努力和主動不斷突破!
陳數說自己是一個不願意在舒適區停留太久的人,二十多歲的她,放棄了東方歌舞團,提前9個月就努力備考,以文化課分數高出分數線一百七十分考入中戲。
活得最漂亮的那種人,大抵就是像陳數那樣隨時都在準備重新開始的人,只要自己認準,就決不妥協。
後來的她更是不甘於坐等機會,得知自己更適合年代戲,拿出半年積蓄,給自己拍了一套旗袍的照片,也因為有這些照片才給自己爭取來了《新上海灘》的表演機會。
陳數一直刻苦磨練自己精湛的演技,在《鐵梨花》中飾演匪氣十足的鐵梨花;《我愛男閨蜜》中飾演時尚灑脫的葉珊,《夫妻那些事》飾演個性幹練的林君;《擇天記》中飾演霸氣隱忍的聖后,最讓人讚賞就是《和平飯店》中風情萬種的睿智特工陳佳影。
不僅如此她還醉心於舞臺劇,她說:「我在舞臺劇當中能找到自己,能找到自己在這當中屬於我的信仰和喜愛。」
2018年,在《和平飯店》熱播的時候,陳數又再次重返舞臺劇《海上夫人》。
舞臺劇不比電視劇,有很高的片酬和名氣,但陳數仍然甘之如飴。
她說:「到了今天,我入行十幾年了,我的初心沒有變,而且到了今天,我會更加有勇氣和更加堅持去做自己內心想要做的事情。」
像她這樣擁有豐盈充實的內心,獨立完善的人格,和不斷成長的狀態,才能讓身體和精神長期處於最佳狀態。
當你懂得這些,其實你就開始進入自律的狀態。
董卿說,走好選擇的路,不要總是選好走的路。
我覺得那是因為她們的自律,所以可以從容面對人生的千變萬化,甚至敢於主動拔高人生的難度。
怕什麼呢,當你的心中擁有方向,哪怕迷失大海也定踏浪歸來。
是啊,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新鮮的事物中去,去過更精彩的人生。
其實我們很多人都恐懼自己的非舒適區,半步都不敢踏進,每次面臨抉擇都很惶恐,也有很多人道理都明白,並給自己立Flag,
今晚一定要早睡,結果晚上躺在床上微信微博反覆刷,遊戲始終不能退;
最近一定要減肥,結果看到美食又抑制不了自己內心的渴望;
這周一定要把手裡的活在周末之前搞定,結果到周日晚上了,進度仍然沒有變化……
自己的毛病也是知道,就是改不了,就算打幾天雞血,過幾天又變回老樣子。
在知乎上,有一個問題:「不自律的人生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有一個回答被贊了很多次,答主說:「就是像我現在這樣一事無成,被命運反覆羞辱,毫無還手之力」。
其實我們趁著有大好時光就要更加勇敢一些,去突破自己未知的可能。
已過40的陳數,依然讓人覺得很美,不單單是皮相上的美麗,還有內心不為世俗所累的開闊、坦然。
正如她在《朗讀者》中分享的文章一樣:
一個人就像一支隊伍,對著自己的頭腦和心靈招兵買馬,不氣餒,有召喚,愛自由。
而這樣的人生智慧,是我們在二十歲時所不具備的,待歲月老去,能支撐我們繼續美下去的底氣,就是「什麼都不怕」的勇氣;
生活裡的一番摸爬滾打,讓陳數、董卿這樣的女人身上鍍上了一層有質感的韻味,也有了進退得宜的底氣。
她們的美藏於靈魂,盛開於內心,也給年輕女孩們做了很好的示範:看破紅塵亦步亦趨是世上最容易的事,在生命裡打滾的人才最堅強。
如果人生是一段旅途,你得是開車的,不能是搭車的,這樣方向盤才能一直握在自己手裡;
只要握住方向盤,不管歲月如何侵蝕,內心都會永遠「頂花帶刺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