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8 12:57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徐小翔 通訊員 沈軍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美味的餃子是冬至必不可少的節日餐。據說這種習俗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
相傳張仲景告老還鄉時,看到受凍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以及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做成一種叫「驅寒嬌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吃。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形成了傳統。
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中藥房主任劉麗琴說,餃子源於古代冬季強身健體的藥物,不同的餃子,養生功效也不一樣。
脾胃差的人,儘量不要選擇加粗糧。餃子餡也儘量選擇好消化的食材,如蝦仁菜心餡、藕泥瘦肉餡、山藥香菇雞肉餡或西葫蘆雞蛋餡、胡蘿蔔雞蛋餡等雞蛋搭配蔬菜的餡料。值得一提的是,山藥有健脾胃的功效,切成丁搭配各種食材,特別適合平時消化不好的人群。
高血糖、高血壓和需要減肥的人,建議用玉米粉、全麥粉、蕎麥粉等粗糧來替代餃子粉,還可以把胡蘿蔔、南瓜或紫薯去皮蒸熟,和到麵粉裡,做成彩色的餃子。這些食材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延緩餐後血糖的上升速度,減少脂肪的合成;其中含有的β-胡蘿蔔素、花青素等,能起到抗氧化、清除體內自由基的作用;富含的鉀還能促進鈉的排出,起到穩定血壓的作用。
餃子餡中蔬菜的比例要大一些,葷菜優先選擇低脂肉類,蔬菜優先選擇菌類和綠葉菜。
高血脂和脂肪肝人群選擇餃子皮原則和高血糖、高血壓人群一致。
餃子餡可以用豆製品替代肉類,如豆腐皮、 豆腐乾、 腐竹等,不僅能增加優質蛋白的攝入,也不會增加脂肪。此外豆製品還能提供大豆異黃酮、植物甾醇、大豆低聚糖等,對改善身體的炎性反應有一定作用。
推薦三款養生水餃
①白蘿蔔豬肉黑木耳餡
白蘿蔔順氣健脾、消食化痰。豬肉性平,補虛增氣力。黑木耳性平,可補氣血、益腎、通便。
這款水餃對於腎虛的人非常適合;對於健康人也符合冬季養藏補腎的養生原則。如果家裡有學生或高強度腦力勞動者,還可以在此基礎上加些黑芝麻,這樣既可補腎健腦,又可防油膩。
②胡蘿蔔羊肉餡
胡蘿蔔性溫,有「小人參」之稱。其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可清除自由基,延緩人體衰老,維持上皮組織的健康,是名副其實的美容抗衰老美食。羊肉補氣養血,溫中暖腎。
這款水餃適合氣血不足、腰膝酸軟、尿頻者;對於脾胃虛冷的,以及女性經寒痛經者也適合。
③洋蔥牛肉餡
「冬日抑鬱」這個說法,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另外,在冬季還有不少女性常常感覺手腳冰涼,臉上也多了些不紅不腫的小痘痘。如果您有出現這些情況,可以試試這款水餃。因為洋蔥可以健胃消食、平肝、潤腸、利尿、發汗。牛內性溫,補脾胃、益氣血、強筋骨,可以使人精神振奮。
160826742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