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為影視劇殺青就萬事大吉,只等著上映上線數錢就行了,實際上遠遠沒有那麼簡單。任何影視劇拍完之後,皆有可能面臨撤檔與臨時改檔的可能,出現這種問題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我們今天要介紹的這部電視劇——《國家行動》。
想必很多人都看過電視劇《人民的名義》,這是一部非常經典的反腐大戲,雖然有誇張與想像的成分,但是編劇紮根於現實,將整個故事演繹的很接地氣,老戲骨與中青代搭戲,看得觀眾十分過癮,張豐毅、許亞軍、張志堅、吳剛陸毅等都貢獻精彩的演技。
除了對客觀現實的描述,《人民的名義》在人物塑造上,達到了一個相當高的程度,編劇將很多筆墨用在了人性的描述上,除了是非、曲直、善惡之外,將人性中的黑與白之間的灰色地帶進行闡述,讓戲中每個角色都立體豐滿起來。
不可否認,這是一部難得的好戲,再加上國家大力反腐,這部戲的收視率刷新了很多記錄,也開創了同類題材的先河,給國產電視劇樹立了一個新的標杆。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人民的名義》題材比較敏感,這部戲殺青之後,幾經審核與刪改,其中的曲折不言而喻,幸好大家最終還是看到了這部戲。
6月1日,演員張譯在微博上發布了一則消息,《國家行動》這部戲定檔6月6日,網友們紛紛表示十分期待,然而央視卻臨時改變了主意,將《國家行動》換擋《最美的鄉村》,一款脫貧攻堅的主旋律作品,這波操作引起了很多觀眾的不滿。
毫無疑問,《最美的鄉村》更具有宣傳正能量的作用,這部戲是在各地政府與領導的支持下誕生的,它的題材是脫貧攻堅全面奔小康。而《國家行動》的題材是反腐,也是正能量的作品,那麼為什麼會被強制改檔呢?
你若知道《國家行動》的故事原型,也許就可以理解央視的這波操作了,它是以四川劉漢大案為故事原型,講述了在反腐鬥爭中,湧現的英雄模範人物,還有典型案例。很多細節過於真實,導致尺度過大,又兼題材敏感,才會出現這種情況。
其中,演員張譯也是一大看點,他通常都是陽光正面的形象,出演過很多優質的作品,也塑造過很多優秀的角色,如今參演反腐劇,很多網友表示期待。
不過,好戲不怕遲,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不知大家對此作何感想?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感謝您的閱讀與關注,下篇文章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