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釣時要保持安靜,這是很多垂釣者都知道的,也時這樣做的。這表明了魚兒是有聽覺的,最起碼魚兒能夠感知到聲音。難道魚兒進化出這樣的功能僅僅就是為了躲避危險嗎?事實上不是這樣,魚兒的聽覺在覓食的時候也是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的。所以不是所有的聲音都對魚兒產生威脅,有一些聲音不但不會驚嚇到魚兒,反而會吸引魚兒到來,有著很不錯的誘魚效果。
魚兒是怎樣聽聲音的
某種意義上魚兒是不能聽見聲音的,這和聲音在水中傳播方式有很大關係。大家都知道聲音是通過物體振動才能出現的,聲音也能夠引起物體的振動。魚兒不能聽見聲音但是對振動則是非常的敏感,所以魚兒是通過感覺來感知聲音的,這和人類有很大的不同。其實原理還是一樣的,人類嚴格意義上也是通過聲音引起耳膜振動來感知聲音的。
哪些聲音會驚嚇魚兒
釣友們在垂釣時只要不是很大聲的交談,魚兒是感受不到或者說感受得很輕微。比如相近的釣友互相聊聊天是不能影響到水中的魚兒的,或者說對魚兒的影響非常小。但是如果我們在岸上經常的走動甚至奔跑,這種聲音對魚兒影響是非常大的。事實上越是低頻率的聲音對魚兒的影響越大,比如拍手、跺腳、杆子掉落水面、揚竿的破空聲、拋竿拍打水面,這樣的聲音對魚兒來說就是危險的信號。還有就是觸動水面的聲音對魚兒也是影響巨大。所釣友們在垂釣的時候儘量減少走動,取水的時候也要離開釣位一定的距離。
一般魚兒喜歡的聲音
水流的聲音,這樣的聲音對魚兒來說代表的食物,流水聲會吸引附近的魚兒來覓食。並且魚兒幾乎都有逆流而上的生活習性,繁衍的時候他們開始之前和結束之後都會在入水口下面逗留。物體落水的聲音,這點就更好理解了,物體落水在魚兒的認知上就是送到嘴邊的食物,比如說野果、樹籽、小飛蟲落水的聲音,這些都能吸引魚兒覓食。如果在這樣的位置垂釣,拋竿是就儘量讓鉤餌落水來模擬這些聲音,對誘魚有一定的效果。
還有一些聲音魚兒也喜歡,但是普遍性差一些
小昆蟲飛翔時,翅膀振動的聲音,這樣的聲音垂釣者不易發覺,但是魚兒能夠感知到。那些喜歡吃小飛蟲的魚兒對這樣的聲音格外敏感,所以眾多小飛蟲盤旋的位置通常都會有比較好的收穫。還有就是養殖的魚類對於飼料落水的聲音很是敏感,釣友們在垂釣黑坑的時候可以人為的的製造這樣的聲音來吸引魚兒來覓食。
兇猛的食肉魚類喜歡的聲音
翹嘴在夏季會組成一個團體來圍捕小魚,這是它們會發出一種「嘭嘭」的聲音,沒有加入團隊的單個翹嘴聽到這樣的聲音後也會加入捕食大軍,釣友們可以用手彈擊水面模擬這種聲音,來吸引翹嘴。黑魚對於小魚跳躍和青蛙跳躍的聲音非常敏感,這也是用擬餌可以釣中黑魚的原因。另外像鯰魚這樣的魚類岸邊小魚小蝦發出的聲音很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