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魚兒愛藏哪,收藏這篇助你釣位選個魚窩子!

2021-02-21 雲南釣友聯盟

夏天是魚活躍的季節。釣友間會有「夏釣深,春釣灘」之說。這是對魚類行為習慣規律的總結,也給夏季釣魚的漁友一些選點的參考。

但是釣魚選點不總是一成不變的,除了環境、天氣、時間等因素,還需要考慮魚的覓食習性。


「活」是指流動的活水,「死」是指靜止的死水。

夏季釣魚時,如果遇到這些有活水的地方,釣得淺一點也無妨。如果在死水一潭的釣場釣魚,就不得不選深水區了,因為這種水體中只有深水區才是最涼爽,最適宜魚兒活動。

溫高天熱的夏季,活水涼爽且含氧量高那些流動活水大都在較淺的水域,比如水庫的進出水口,池塘的注水口,雨水的匯入處等。

夏季,在氣壓較高的天氣釣魚時,由於淺水易被炙熱的陽光曬透,水溫過高,魚兒自然會遊向既涼爽又不缺氧的深水區,此時釣魚最好要按照慣例用長竿釣深水。在水庫,釣三四米深、五六米深均可;在池塘,最好要用5.4米以上長竿或海竿直指塘心。

悶熱是夏天常用的氣候特徵。此時,魚兒就會做出相應的反應——浮頭。

浮頭就是魚兒上升到較淺的水層去吸納氧氣,魚兒的這一行為很容易使釣魚人從中得到啟示:既然天悶缺氧時魚兒能改變水層上浮,那麼此時它們也就可能由深水遊向淺水,有遠水遊向近岸。

所以,要將釣竿伸向那些和空氣距離近、含氧較豐富的較淺水域。

夏季是夜釣最為頻繁的時節,因為夏夜是一天當中最為涼爽的時刻,此時人也舒服魚也爽快。

夜釣選點必然要靠邊趨淺,一是因為夜晚岸邊安靜無幹擾,二是因為夜晚岸邊的水溫會隨陸地率先變涼,三是因為岸邊有較豐富的餌料。

「陰」一是指陰天,二是指陰面;「陽」一是指晴好天,二是指向陽面。夏季的陰天,往往都會氣壓較低,水中也會不同程度地的缺氧,再加上陰天無陽光照射,陰天釣魚時就無需釣的太深。

在背陰面釣魚時,比如,南岸的懸崖下,樹林邊,高大的建築物下,這些地方由於陽光照射不到,水溫相對適宜,魚兒也就沒有必要躲在饑寒交迫的深水裡,所以,在這樣的地方釣魚應以釣淺為宜。

與此相反,如果在夏日的「陽」天釣陽面時就必須用長竿釣深水了,因為此時此地只有深水區才有可能藏有我們夢寐以求的魚兒們。

釣諺中有「晴釣深潭,雨釣淺邊」的說法。晴天釣深,是由於炙熱的陽光容易將水體表層和淺水區域曬透,魚兒在晴天時不得不逃入深水。

雨釣淺邊,一是因為降雨會使淺水儘快變得涼爽,二是因為降水會率先給淺水帶來豐富的氧氣,三是因為岸邊或入水口會因為雨水的注入帶來豐富的餌料。夏釣選擇天時,雨天是首選,而雨天選擇釣點必須選淺邊。


夏季釣魚,很多時候,在選好釣位之後,都要隨著時段的變化有意識地改變一下釣點得深淺----更換一下釣竿得長短,這一改,往往都會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雖以釣深為基本原則,但是早晚和中午前後選點的深淺遠近還是用該有所區別的。早晨和傍晚,由於太陽不直射水面,近水岸水體一般都是水溫適宜,此時宜用3.6米左右手竿釣近岸。

上午9時以後到下午4時以前這段時間裡,由於太陽高度角的增大,水體的溫度會大幅上升,活動於淺邊近岸的魚兒們也會隨著水溫的上升而大規模地向較深水域退卻,於是此時釣魚應用5.4米以上長竿直探遠方。

風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寶貴的天氣條件,因為風能吹散一潭暑氣,是水體降溫變爽,風還能吹皺一潭死水,給魚兒帶來充足的氧氣。

當遇到4級以上較大的風力時,如果還可以勉強揮竿垂綸的話,則必須用長竿釣深水,因為風力較大時深水也並不缺氧,魚兒也必受風力的影響而向深水逃匿。

清風拂面,微波淺蕩時,最好要用短竿釣近岸淺水,因為在深水禁錮了多時的魚兒此時定會趨淺靠邊,吸氧覓食。

相關焦點

  • 沒魚咬鉤你只會幹著急?只要找到原因,讓魚兒重新咬鉤並不難
    可是有時候就是那麼奇怪,餌料丟下去真是一點反應都沒有,就和丟在水桶裡一樣,這是怎麼回事呢?大家不妨從這幾個方面去考慮,然後做針對性的調整。釣位沒選對雖然咱們常說「屁股決定漁獲」可有些釣友就是不信啊,總覺得水裡有魚怎麼都好釣,水裡沒魚怎麼釣都沒用。河裡有魚嗎?當然有!可你為啥釣不到呢?
  • 冬天野釣不知釣位怎麼選,找這三個地方就對了
    最近這兩天咱們主要探討了冬釣鯽魚的用餌問題,雖然沒人能保證全國各地都百分百好用,但是能讓大多數釣友有所收穫,也是值得的。而今天,我們就從實釣的角度出發,說說冬天野釣鯽魚怎麼找魚窩、選釣位,希望能對部分釣友有所幫助。
  • 野釣上魚多不多,釣位選擇很重要!按照三大點選釣位,釣到你手軟
    那如果我們在選擇釣位時,能滿足這四大要素,就是不錯的選擇。當然,有些時候好的釣位也會受到氣候以及人為因素影響,好釣位半天不上魚,不起眼的釣位受某些方面魚口大增。所以在選擇釣位時要結合當地氣溫天氣狀況以及環境、人為方面因素來選擇。
  • 老釣手分享:野釣選釣位的4個關鍵因素
    釣位的重要性釣友們應該都清楚,想要有好的漁獲,就一定要選擇一個好的釣位。要注意,在選釣位的時候,要考慮的因素可是非常多的,像天氣、魚情、水情等等,但其實釣友們也可以將選釣位看成是一個找魚的過程,這樣一來,釣位的選擇就不是那麼難了!
  • 冬季釣魚選釣位是關鍵,做好兩點一是看、二是試
    冬季是一年中魚兒最難釣的時候,到了冬季也就是鯽魚還在吃餌。鯽魚是非常普遍的魚類,但是到了冬季也是很難釣中。冬季魚兒受到低溫的影響,活性變得非常差,這是魚兒的生活習性決定的。魚兒活性差,活動的範圍就會變得很小,冬季魚兒是不可能大範圍的活動覓食的,這樣釣位的選擇就變得非常重要。
  • 秋季大水面釣魚攻略,釣位最重要,餌料用好爆護不難
    打重窩有一個誤區:窩子這麼多怎麼能吃到我的餌料?這個問題其實很好解決,我們釣窩邊就可以了。事實上哪怕你釣窩中間魚兒也是有一定的概率先吃鉤子上的魚餌,因為你拋投下去的餌料在最上面啊!你需要做的就是把餌料每隔二十分鐘左右拋到窩子的左邊或者右邊又或者是前方即可。
  • 【釣魚技巧】自然水域選釣位,認準這幾處漁獲一準差不了
    其實選釣位不難,看到這有人肯定會說,你懂肯定不難,不懂當然就難了,這樣說話也不假。所以今天呢我給釣友們分享幾處最佳釣位,釣友們在自然水域垂釣,認準這幾處漁獲一準差不了。長話短說了,大家認真的往下看吧,開始今天的分享了。
  • 天氣沉悶魚不開口?趕緊換釣位,在這些地方下鉤魚獲才能好轉
    那這個現象也告訴我們,如果天氣熱、氣壓低那就儘量選擇大江大河,而不要去選小塘、小河溝。如果你所在的地區水資源並不多,沒有太多的選擇,那麼我們只能從其他地方下功夫了。天氣沉悶魚不開口?趕緊換釣位,在這些地方下鉤魚獲才能好轉一般情況下這類天氣是不建議出釣的,但有些釣友垂釣時間很少一周也就釣個一次半次的,所以即使明知道天氣不行,也會硬著頭皮上。在這個基礎上,如果你提前看天氣預報了,知道出釣當天不是好天氣那麼一定要在釣位上認真選擇。
  • 冬季釣魚我不反對釣深水,但這些釣點更藏魚,選對位置不走空
    冬季,怎麼才能釣到魚。相信很多釣友有一個共同的觀點,那就是釣深水,入冬之後,魚類都到深水區越冬了。於是,釣友們的魚竿也紛紛變長了,之前用4.5米的,現在換成6.3米的,之前用6.3米的,那就換成7.2米的,畢竟一寸長一寸強嘛,這也符合冬季「釣深水」的思路。但不知道釣友們有沒有這樣的感受,有時候換了長竿,反而卻沒有別人短竿子釣得多,難道釣「深水」錯了嗎?
  • 冬季野釣是人找魚,正確的選擇釣位,比好的窩料更重要
    古人云:「七分釣位,三分釣技」。魚對水溫有很強的感知性,同一釣場的大部分魚都會停留在向陽的一方,所以說釣位儘可能選擇向陽被風的北岸。接下來魚樂大師就給各位釣友分享一下選擇釣點的個人見解。#釣位#一、選擇草邊或草洞魚群一般喜歡依偎在水草邊,因為水草中有魚兒喜歡吃的藻類食物,並且能給魚兒提供一層天然的屏障,讓他們更有安全感;水草下面也相對溫暖,所以魚兒喜歡在這兒覓食、棲息。
  • 魚不咬鉤怎麼辦?了解這些原因,輕鬆解決魚不開口!
    在垂釣過程中,釣魚人肯定都希望魚口不斷,能好好的體驗一把連竿上魚的喜悅感,可有的時候,明明水裡有魚,就是不咬鉤,眼看著浮漂如」定海神針「般的豎立在水面,一動不動,此時的這種痛苦的心情,相信每位釣魚人都體驗過。那麼遇到這種情況,難道除了收竿回家之外,就沒有別的解決辦法了嗎?
  • 冬季垂釣,如何選擇窩料才能誘魚快、留魚久?
    因早晚氣溫低淺水區水涼,魚會遊到深水區取暖,這個時候我們要選擇較深水域打窩試釣。中午十一點到下午三點這個時段,因為太陽的照射,淺水區的水溫要高於深水區,魚兒就會到這裡來取暖覓食,此時我們就應到淺水區域打窩試釣。
  • 【釣魚技巧】冷天怎麼選釣位?這樣一套選位技能才最狠
    2021-01-10 12:05:10 來源: 四海釣魚 舉報   釣魚人都明白,釣位選的好不好
  • 【釣魚技巧】冬季野釣大板鯽時,可供釣友們挑選的5個黃金釣位
    釣位在垂釣當中的重要性,想必是個釣魚人都知道,更何況現在的天氣較為寒冷,魚的活性本來就很低,所以才會有冬天「找魚釣」之說,那到底怎樣才能找到鯽魚的魚窩呢?根據以往的作釣經驗,我覺得以下這5個藏魚最多的地方就不能被忽視。
  • 釣魚選什麼釣位好?一定要參考這3點(推薦)
    經常聽到釣友說自己的釣位和別人就差幾米,可是別人連連上魚,而自己的漂就象丟水缸裡一樣,動都不動一下,即使用的和別人一樣的餌效果還是一樣,究其原因可能是釣點選擇出了問題。釣魚人都知道,無論多好多強的誘魚劑都有一個作用範圍,一旦超出它的作用範圍,魚是不能感知到的,又怎麼能把魚誘到窩裡來呢,所以無論是傳統釣還是臺釣,必須使你的誘魚劑作用範圍內有魚道或者魚窩,這樣才可能使你的窩子內魚長釣不斷。不管魚道或者魚窩,他們的形成都是由魚的生活習性決定的。
  • 發窩後有人越釣越多,有人卻是釣幾條就停口了,這是為什麼
    比如大家一起去釣魚,用的同樣的窩料,同樣的餌料,釣位也裡的很近,發窩的時間也是差不多,但是有的人就能持續連竿,有的人就釣幾條就停口,更可怕的是往往是自己這停口,是不是很讓人頭疼。這種現象充分的表明了垂釣遠遠不像看起來那樣簡單。
  • 冬天野釣江河攻略,魚兒都藏在這些地方,用對餌料一定有收穫
    南方釣友冬釣冬天江河魚兒越冬地點其實不管在哪裡的魚兒對于越冬地點選擇都逃不開三要素:向陽、背風、無流動,但是這三個原則太過於空洞這種地方電不方便(大多有人管理)、下網也不方便,所以魚兒密度要比其他地方大。水草多或水葫蘆多的地方;冬天在江河找這兩種地方釣基本不會有錯,只不過水葫蘆多的地方你需要用竹竿清理出一個釣位才行,但是大多數都有已經清理好的釣點。因為水草多的地方肯定向陽,水葫蘆多的地方是下風口吃的多。
  • 【釣魚技巧】所謂的黃金釣位是被吹捧過頭,多點反向思維更好
    新開闢釣點往往有大魚 在野釣的時候覺得老釣位魚多的理由一般如下: 打的窩多,比較聚魚;老釣點釣魚人人來人往,水底的窩料幾乎就沒有斷過,你打一把他打一坨,尤其是現在「重窩一族」比較普遍,所以老釣點的窩料多,魚兒愛來這裡找吃的。
  • 出釣時機選對了,魚才會頻繁咬鉤
    魚餌好不如釣位好,釣位好不如天氣好。想把魚從水裡釣起來,看似簡單其實要涉及到的東西並不少,但如果讓我按照重要程度來排排序的話,那麼天氣因素肯定能進前三,在它之後才是選釣位、打窩、用餌等等。大家都知道釣位重要,其實很多時候選個好釣位是對魚資源差、天氣差的彌補。你可以想想要是這條河魚多,那肯定坐哪都能遇上,只有魚少分布較散我們才會注重找魚道、找魚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