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魚活躍的季節。釣友間會有「夏釣深,春釣灘」之說。這是對魚類行為習慣規律的總結,也給夏季釣魚的漁友一些選點的參考。
但是釣魚選點不總是一成不變的,除了環境、天氣、時間等因素,還需要考慮魚的覓食習性。
「活」是指流動的活水,「死」是指靜止的死水。
夏季釣魚時,如果遇到這些有活水的地方,釣得淺一點也無妨。如果在死水一潭的釣場釣魚,就不得不選深水區了,因為這種水體中只有深水區才是最涼爽,最適宜魚兒活動。
溫高天熱的夏季,活水涼爽且含氧量高那些流動活水大都在較淺的水域,比如水庫的進出水口,池塘的注水口,雨水的匯入處等。
夏季,在氣壓較高的天氣釣魚時,由於淺水易被炙熱的陽光曬透,水溫過高,魚兒自然會遊向既涼爽又不缺氧的深水區,此時釣魚最好要按照慣例用長竿釣深水。在水庫,釣三四米深、五六米深均可;在池塘,最好要用5.4米以上長竿或海竿直指塘心。
悶熱是夏天常用的氣候特徵。此時,魚兒就會做出相應的反應——浮頭。
浮頭就是魚兒上升到較淺的水層去吸納氧氣,魚兒的這一行為很容易使釣魚人從中得到啟示:既然天悶缺氧時魚兒能改變水層上浮,那麼此時它們也就可能由深水遊向淺水,有遠水遊向近岸。
所以,要將釣竿伸向那些和空氣距離近、含氧較豐富的較淺水域。
夏季是夜釣最為頻繁的時節,因為夏夜是一天當中最為涼爽的時刻,此時人也舒服魚也爽快。
夜釣選點必然要靠邊趨淺,一是因為夜晚岸邊安靜無幹擾,二是因為夜晚岸邊的水溫會隨陸地率先變涼,三是因為岸邊有較豐富的餌料。
「陰」一是指陰天,二是指陰面;「陽」一是指晴好天,二是指向陽面。夏季的陰天,往往都會氣壓較低,水中也會不同程度地的缺氧,再加上陰天無陽光照射,陰天釣魚時就無需釣的太深。
在背陰面釣魚時,比如,南岸的懸崖下,樹林邊,高大的建築物下,這些地方由於陽光照射不到,水溫相對適宜,魚兒也就沒有必要躲在饑寒交迫的深水裡,所以,在這樣的地方釣魚應以釣淺為宜。
與此相反,如果在夏日的「陽」天釣陽面時就必須用長竿釣深水了,因為此時此地只有深水區才有可能藏有我們夢寐以求的魚兒們。
釣諺中有「晴釣深潭,雨釣淺邊」的說法。晴天釣深,是由於炙熱的陽光容易將水體表層和淺水區域曬透,魚兒在晴天時不得不逃入深水。
雨釣淺邊,一是因為降雨會使淺水儘快變得涼爽,二是因為降水會率先給淺水帶來豐富的氧氣,三是因為岸邊或入水口會因為雨水的注入帶來豐富的餌料。夏釣選擇天時,雨天是首選,而雨天選擇釣點必須選淺邊。
夏季釣魚,很多時候,在選好釣位之後,都要隨著時段的變化有意識地改變一下釣點得深淺----更換一下釣竿得長短,這一改,往往都會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雖以釣深為基本原則,但是早晚和中午前後選點的深淺遠近還是用該有所區別的。早晨和傍晚,由於太陽不直射水面,近水岸水體一般都是水溫適宜,此時宜用3.6米左右手竿釣近岸。
上午9時以後到下午4時以前這段時間裡,由於太陽高度角的增大,水體的溫度會大幅上升,活動於淺邊近岸的魚兒們也會隨著水溫的上升而大規模地向較深水域退卻,於是此時釣魚應用5.4米以上長竿直探遠方。
風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寶貴的天氣條件,因為風能吹散一潭暑氣,是水體降溫變爽,風還能吹皺一潭死水,給魚兒帶來充足的氧氣。
當遇到4級以上較大的風力時,如果還可以勉強揮竿垂綸的話,則必須用長竿釣深水,因為風力較大時深水也並不缺氧,魚兒也必受風力的影響而向深水逃匿。
清風拂面,微波淺蕩時,最好要用短竿釣近岸淺水,因為在深水禁錮了多時的魚兒此時定會趨淺靠邊,吸氧覓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