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參老和尚 《楞嚴經》第六講(上)

2021-03-01 寧瑪大圓滿傳承

  【阿難見佛,頂禮悲泣,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殷勤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從現在念的以下是正解說《楞嚴經》。咱們前頭所講的叫序分,從阿難見佛以下就為正宗分,最後是流通分。正宗分就是講最主要的修行禪定的目的,這個正宗就是專說楞嚴定的。

  阿難遇了難,經過文殊菩薩救了回來,到了法會當中,見了佛,向佛表說。他說:我很悔恨,從無始來我只是多聞,沒有修定力。殷勤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我現在請求佛給我開示,一切諸佛成道的方法,都是因為修定而得成的,妙奢摩他、三摩、禪那,這三種是表示菩提道的,這叫三菩提道。菩提是印度梵語,我們中國話就翻覺道,覺:自覺、覺他、覺行圓滿,這就是三菩提道。自覺是自度,覺他是度人,自度和度他都成就了,就叫覺行圓滿。但是過去一切諸佛,他們是怎麼樣成就菩提道的?他們都是依著修定而得成的。他們之所以成就了菩提道,了了生死,究竟成了佛,他們是依著三要道的,就是妙奢摩他、三摩、禪那。但是怎麼才能進入妙奢摩他、怎麼才能修成三摩地、怎麼才能修成禪那呢?他們前面一定有個進入的善巧方便的方法。

  說到菩提,咱們剛才說三菩提,什麼叫三菩提?真性菩提、實智菩提、方便菩提,這叫三菩提。以三菩提證三德,具三身,法身、報身、化身,就究竟成就了三菩提。真性菩提全是講理性的,以理為道,這叫菩提道。理性就是道,這個理性就是真如自性,就是我們的真心。真如就是理,這個理就是我們自心本來覺悟的佛性。就是人人皆具足,與佛無二無別,平等的體性。


  咱們經常說「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心,你現在的心,跟一切眾生,跟一切諸佛,無二無別,就是眾生與佛不二。但是不二有分別,一個是迷了,迷了這個真如自性,一個是修證的悟道了,返歸這個真性,證得了這個最究竟的理。在我們經常說三身佛,這個是屬法身佛。在三德說,這叫法身德。

  我們的實智菩提是什麼?就是以真實的智慧為菩提道。能夠達到真實的智慧了,窮徹你自心本來的根本,就是本源,就叫真如理體。真如理體就是諸佛所證得的,成就的根本智。從這根本智所起的相用,相就是佛的自受用身,叫報身。報身怎麼成就的?以真如智照著真如理,以智慧來照理,能夠窮徹它的本體,理無不徹,這叫理智。咱們經常說你喪失理智了,你沒有理智。這個理智跟我們說喪失理智是不同的。這個又叫實智,就是實智菩提,也叫般若德。一個法身德,一個般若德,咱們講三德的時候,講本具的理體就是法身德,以這個真實的理智來照你這個本體,這個就叫般若德,就叫般若的智慧。在佛身說叫自受用報身,就是我們經常講的報身佛——盧舍那佛,在《梵網經上講千丈盧舍那,就是自受用的報身。這叫實智菩提。

  怎麼才能進入實智菩提和達到真性菩提呢?必須得假方便,方便就是善巧,這個方便善巧就叫方便菩提。一般所說的三菩提:方便菩提、實智菩提、真性菩提。在《楞嚴經》上名相很多,它們各有各的作用。方便菩提就是佛的化身,就是釋迦牟尼。這個就是隨機說法,遇到什麼人,應以何法得度者,佛就說什麼法。一般我們說權巧方便,自己已經圓滿了,就要覺他。以咱們所本具的根本智,啟得後來修成的叫後得智,就現自他受用的報身佛。這個報身佛是給地上的菩薩說法的,他這個方便善巧僅對地上的菩薩。眾生各種的根機不同,佛要從報身示現化身應各種機,現應化身成就度生的事業。例如我們釋迦牟尼佛這個是化身佛,又稱權智佛,權巧方便示現。在佛的自身是無礙的,在度生的時候是無障礙的,又名叫解脫德。

  方便菩提證得是解脫德,實智菩提證得是般若德,真性菩提證得是法身德。三身、三智、三菩提。法身、報身、應化身,這叫三身。真性菩提、實智菩提、方便菩提,這叫三菩提。因此法身、報身、化身這是佛的三身,三身具足三德,三德即是三菩提。阿難尊者這個時候,他怨恨自己遇著魔難,不能破魔、不能敵魔、不能降魔,光有聞,沒有思,沒有修。聞不能解決問題,但是聞必須得修,修才能證得。但是你想修得證得才行,你要不聞又怎麼能修得證得呢?所以這三個是不能分離的。

  以下就講阿難請求佛說。因為他感覺自己沒有定力,遇到事情不能定,不能克服了。妙奢摩他、三摩地、禪那這是定的總名,這是十方諸佛在因地所修的定名,有這麼三個次第,三個名字不同。妙奢摩他、妙三摩地、妙禪那,這三個定加上一個妙字就不同了,那就不是一般的了。這三個都是定的別名,總說起來都叫首楞嚴定。《楞嚴經》是講定的,但是在首楞嚴定裡頭分三個次第,首楞嚴定是總名,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是別名。經常我們說奢摩他,就代表了三定的共名,都叫定。為什麼要加個首楞嚴?首楞嚴是不共的,奢摩他定是共的。定有深有淺,有大定,有小定,首楞嚴定就不是這樣子了,所以首楞嚴定就專指首《楞嚴經說的。

  現在阿難向佛請求,他每個字前頭都加個妙字,妙奢摩他,這個妙字就專指著含義很深的,就是十方諸佛所能成佛的。他們所得的定所以加個妙,妙專指著十方如來得成菩提的定。但是怎麼能進入?所以他特別向佛請求最初的方便,就是從哪裡下手,我怎麼才能進入諸佛的禪定?想入楞嚴大定,那你不要把你妄想心當成真實心。就是我們現在所有的這個識不是心,現在我們所用的全都是識,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這八個識,這個不是智慧。要用什麼方便把這個識心給破了,認識到識非心,破識顯見,十方顯見,八方顯見,就是顯我們的那個見,就是開佛知見的見。


  咱們講《法華經》,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開示悟入。是見,不是心,也不是識。能夠見得自己的根性,這個根性是什麼形相?它遇著任何事物不動搖,沒有恐怖感,泰山崩於前而不驚,不會受什麼驚嚇的,永遠不動搖,它不屬於生滅的,本來大定。楞嚴常在定,就是自然而然的天然的本定,就是我們本來的自性。一般的說,以此經說叫如來藏性,如來藏含如來。藏者是含藏之義,就含藏如來的性體。依著這個所含藏的根本性體來說,根性它是不生不滅的。

  在我們修行的時候,必須因因而起助緣,這個就是我們本來的因,以此為本,以此為因。因是什麼?就是我們要想修菩提、成菩提因地的心。阿難問如何成就最初方便?你把你識心放下,依照你這個根本的心,稱心而起性,依性而修,這叫因地菩提心,它就來給你作最初方便。方便只是個門,依著這個門而能進入。佛就給他說奢摩他就是最初的方便,這是悟道之門,依這個修去吧!

  要想得到大定,三摩定,知道了從初下手,從三摩地初入手;就能入定了,頓超生死,立證菩提。所以禪宗裡頭提倡這個,說禪門一炷香,頓超直入,立證菩提。觀自己的本來面目,就是觀你自己的如來藏性。你問如何最初方便?這就是三摩最初方便。你先要知道超生死之門,入聖賢之地,進入聖賢之地。

  禪那的方便就是證,在此經說要經歷五十五位。這個咱們在講《華嚴經》的時候,五十五位一位一位都講過了,更能明白了,此經後頭還要詳細的講。

  所以佛所說的一代時教,利益眾生,所有演的三藏十二部都叫方便門。不過是把它最初所說的詳細分析了一下,什麼叫最初方便?阿難請求如何能進入,得有方便善巧。每一定都有它最初的方便,例如,妙奢摩他,它的方便是什麼?把你這個妄識破了,顯你的根門,這就是最初的方便。特別注意六根的根門:眼,眼睛看;見,見非眼。這個見是識心分別,眼有眼識,眼識的分別。這個見在二十五圓通後選見,文殊師利菩薩選的是耳根,耳根圓通,那是觀世音菩薩的法門,耳根圓通。耳根所有的見、聞,聞不是耳。眼睛看見,眼睛不是見,見非眼,眼非見。就是你必須用妙奢摩他、用定力把你這個識破掉,破識顯它的根,這就是最初方便。同時你要懂得什麼是性、什麼是相、什麼是識,先把這個分別清楚,這都是最初方便。

  所有的事離不開理。說你這個人不講道理。什麼道理?什麼道什麼理搞清楚。有一回我跟人家回答的時候,他先問我,他說:佛所說的話無根無據的不講道理?我說你搞錯了,佛所教授的全是理,全是講道理的。社會上講的道理不是理,是假的。社會裡頭講人,人講人的道理,畜生講畜生的道理。你到最高法院講法理,依法行事,國家制定法理。但是我們眾生還有情理,人跟人的感情,這叫情理;法有法理,情有情理。道包括很多了,每一條道都有理,這些合理不合理呢?全是虛妄的,不合理的。

  我們講妙奢摩他,把你識心破了,顯根,這是最初的方便。這個文裡講的非常詳細,阿難反覆的問佛,佛反覆的答覆,在文中、文後詳細講。所有的事,詮事都是理。為什麼這樣說?因為理能成事,沒有理,事立不起來的。同樣要是沒有事,理也顯不出來。事能顯理,理能成事,這叫最初方便。所以妙奢摩他就跟我們講這種道理,能夠使你緣生生緣之因。緣能促成,必須有因;因能生起,仗緣促成。沒有生起的因,緣不能立;有生起的因,緣是輔助的,緣是給你成就的。


  佛跟阿難尊者說生滅一切的根性,都是因為因地的心,這就是最初方便。緣字到後文的時候,各大菩薩說圓通的時候,佛叫文殊選哪個對娑婆世界最有緣、最能得明白開悟?文殊菩薩就選這個耳根,「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因為娑婆世界的眾生,他的聞根最殊勝,聞法悟道,這是圓修而證入的。證入什麼?妙三摩地。無論你建立道場,利益眾生,以楞嚴咒為你最初的方便。《楞嚴咒》是什麼意思?就是現在我們講的經都是這部經,妙三摩就是《楞嚴經》最根本的,就是《楞嚴咒》。

 

  《轉載聲明》:本平臺贊成並遵循微信公眾平臺關於保護原創的各項舉措。平臺部分推送文章可能因無法查證真實原作者而未能事先與原作者聯繫取得授權,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原作者留言聯繫我們。經核實後,我們會及時刪除或者註明原作者及出處,謝謝! 

相關焦點

  • 夢參法師講《楞嚴經》097
    為度化一切有情,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夢參老和尚講楞嚴經:第二卷   【受陰當知,亦復如是。】  這是受陰,受的五蘊就是這樣子,一切諸法從妄所生。受必須得接觸,領納為義。未完待續觀看歷史:夢參法師講《楞嚴經》070夢參法師講《楞嚴經》071
  • 夢參老和尚:純情即沉,入阿鼻地獄
    《大佛頂首楞嚴經》,又稱「開悟的楞嚴」,上夢下參老和尚此次講述《楞嚴經》,雖老耄已至,在克服重重障礙後,以簡要心法開顯縝密辯證的義理
  • 《佔察善惡業報經》是為什麼而說?(夢參老和尚)
    佔察善惡業報經》夢參老和尚 講解這部經的上半部說的,就是人間所有的日常生活中的事。你生活在世間上,接觸很多事,也接觸很多人在人、事當中,你不明白怎麼做才是對的,於是在你懷疑當中就可以佔察,怎麼做才是對的,這是就事來講。在理上就不同了。下半部是就理來講的,在你修行過程當中,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如何能成道證得佛果,那就深了。
  • 夢參老和尚:臨命終時身不由己,鬼神引你墮入惡道!
    很多人不信佛菩薩,反而信鬼神,從《地藏經》乃至一切經典上講,好的鬼神,能夠培福德的鬼神,是給三寶弟子做護法的,惡的鬼神跟佛法是對立的。魔王怕他的子孫少了,都去信佛了,做善的,惡鬼神不就沒有了?所以他使用種種的方法危害擾亂你,讓你信佛不成。特別在末法時代,惡鬼神相當的多,我們大家周圍左右的都會有的。即使行善的人,到臨終時候,百千鬼神都來擾亂你,化做你的親人,引你墮落,何況作惡的人。
  • 天地靈文楞嚴咒---《楞嚴咒注音版》
    誦持楞嚴咒有金剛藏菩薩常隨著你左右護持你,這是真的,不過在誦咒時不要亂打妄想。持楞嚴咒最要緊的是嚴持戒律,若不持戒律,怎麼誦持也不靈,若能持戒律,無嫉妒障礙,無貪嗔痴,那麼誦持楞嚴咒便有大感應,大利益。告訴你誦持楞嚴咒比買賣黃金更賺得多,誦楞嚴咒一遍就等於幾萬萬盎斯的黃金那麼有價值,不過不能用貪心來誦持。
  • 夢參老和尚:一心的念地藏菩薩聖號,念念從心起,念念不離心
    夢參老和尚:一心的念地藏菩薩聖號,念的時候你心裡就觀想了,念念從心起,念念不離心。這地藏菩薩教我們的,說怎麼念呢?要從心念,不是口,心口要一致。念完《地藏經》,一定給一切眾生回向(夢參老和尚)不是只為自己念的,比你回向給自己的好處還大《地藏菩薩本願經》夢參老和尚 講解【複次地藏。若未來世中。有諸國王及婆羅門等。能作如是布施。
  • 你破了根本戒,一念這個咒,戒即恢復(夢參老和尚)
    《楞嚴咒》能破犯戒的一切罪惡《大佛頂首楞嚴經》夢參老和尚 講解【是故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淨。未得戒者。令其得戒。未精進者。令其精進。無智慧者。令得智慧。不清淨者。速得清淨。不持齋戒。 「是故能令破戒之人」,已經破了根本戒了,身口意三根已經都不清淨了,但是持《楞嚴咒》就等於懺悔了;把戒失掉了,持《楞嚴咒》的時候戒又得回來了,「令其得戒」。 沒精進的人,修行不精進,持《楞嚴咒》能令他得到精進,他又發心精進起來;沒有智慧的,只要持《楞嚴咒》就有智慧了;身口意三業不清淨,只要一持《楞嚴咒》速得清淨。
  • 夢參老和尚:呂洞賓飛劍斬黃龍
    這故事的題目叫黃粱夢,這是真事,故事是真事;黃粱夢醒,就是咱們這邯鄲縣,呂洞賓走到這邯鄲縣。到小店裡頭,人家正在蒸窩窩頭,叫內二外八,窩窩頭裡頭兩個手指頭,外頭八個手指頭,再捏成窩窩頭,叫內二外八,內裡頭是兩個,外頭是八個。
  • 佛有三不能,《佔察善惡業報經》夢參老和尚講解
    諸佛菩薩講經的目的,就是度一切眾生成佛,勸一切眾生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度眾生。但是,大家知道,佛有三不能。一不能,無緣難度。沒有緣度不了他。二不能,眾生度不盡。讀經心沒有住到經上,有沒有功德,夢參老和尚將佛法與日常生活結合來驗證這個心,無非是訓練心的一個方法,我拉拉雜雜地說了這麼多,都是在說明「煉心」。煉心應該在什麼地方練習呢?就在生活當中,就在你面對一切的人、事。
  • 佛教電影《首楞嚴演義》(佛教百科全書」《楞嚴經》)
    夢東禪師嘗著「跋禪人勇建血書楞嚴經莊嚴淨土」、「頌楞嚴經十首」、「楞嚴二決定義」、「楞嚴頓歇漸修說」、「楞嚴知見無見說」等。見《卍續藏》。,一生教在《法華》,行在《楞嚴》之本,一生講《楞嚴經》達十三次之多,並著《大佛頂經序指味疏》等。
  • 廣欽老和尚的故事:廣老出家的因緣
    廣欽老和尚自幼體弱多病,到李家後,養母待他如同親生;為求平安,依當時習俗,養母帶他到觀音亭許願,把他送給觀音菩薩做契子。七歲起隨著養母茹素,終生不改。不幸九歲那年養母棄世,又過了兩年,養父李樹也病故,廣欽至此孤苦伶仃。後來經遠房親戚的安排,由鄉人帶他到南洋謀生。十一歲的廣欽,在南洋的福建同鄉商店裡做學徒,事實上是煮飯、掃地、打雜,混口飯吃而已。
  • 夢參老和尚:修學佛法的功德這樣回向,功德就大了
    夢參老和尚講:在佛門中修福比較容易了,按照佛說的方法堅持去做,無論你讀誦大乘經典、念念佛菩薩聖號,持誦咒語等等,都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和福德。如果你能將這些利益如法的會向,就等於將這些這些功德福德擴大了,功德無量。
  • 定業是可以轉的,地藏菩薩來轉你的業(夢參老和尚)
    定業是可以轉的,夢參老和尚 《淺說地藏經大意》在《地藏經》第一品裡有一個問題,業果能轉不能轉?定業能轉不能轉?《地藏經》上,釋迦牟尼佛一再囑託觀世音菩薩,弘揚地藏法門。所以說惑業是能轉的,我們一定要堅信,有地藏菩薩的加持力,和自己虔誠精道的功力,業一定會轉變、消除的。
  • 【夢參老和尚】父母未生我之前,誰是我?
    如何參「念佛是誰」 夢參老和尚 有道友問人家聽經,誰在聞法呀?哪個能夠聞呀?是我在聞嗎?是耳根在聞嗎?這就是達到前頭的「反聞聞自性」,都是一樣的,話頭你可以隨便的,不止「念佛是誰」。 有人說:「父母未生我之前,誰是我?那生了我之後,我又是誰?活著的是我嗎?不是我呀!死了還有我沒有我?」這都是話頭。你所懷疑的東西,都是話頭。風從哪裡來?為何有水?火是怎麼樣生起的?
  • (夢參老和尚)
    業果不可思議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夢參老和尚有一個人,不是被炸彈炸死的,他自己從床上滾下來就摔死了。當時炸彈把他摔出很遠去,好幾百步外從空中摔下來,他不死啊!反而在床上夢顛滾了下來,就摔死了——他睡在床外頭,他妻子睡在床裡頭,這一翻身摔了下來,就死了。 生死好像也不是跟環境有什麼關係,這也是不可思議。什麼不可思議呢?業果不可思議。
  • 廣欽老和尚獨宿超度三個日本鬼的故事
    任職臺糖公司的周宣德居士,住在萬華昆明街的臺糖宿舍,他常到附近的法華寺禮佛,受寺中齋姑之請,每星期天在寺中為信眾講經。據寺中齋姑告訴他,寺中夜間鬧鬼,門窗會無人自啟,電燈也會無人自開,所以夜間無人敢住在寺內。
  • 夢參老和尚:未來不由你計劃,早就安排好了
    凡事都要講計劃——那是錯誤的。計劃不由你計劃,你不知道自己的業果是怎麼樣安排的,人都不能安排自己。好像是自己安排的,其實你是瞎操心,早就安排好了——你怎麼做、怎麼受,除非你現在轉變。怎麼轉變的呢?你聞了佛法,而且能行,現在你一天念著地藏菩薩,你當成救命王來了,又抓著他不放,就這麼念吧。這起碼轉變了,三途再不受了。聞著地藏王名字,就不落三途了。有的人說,在睡夢中念地藏菩薩不靈。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經》(六)
    雖然做了王,由於過去他善中夾著有惡,所以叫惡目鬼王,瞋恨心太重,表現在他的眼睛上。你看經常跟人瞪眼睛,發脾氣,但是他肯行布施。這一類的鬼王能到到地藏法會當中來,大多數這些鬼王都是菩薩示現的,後文要說,這些都是經過地藏菩薩教化來的,但是噁心還沒改,就是瞋恨心很重,但是他行布施,布施功德很大的,所以墮落到鬼王。
  • 緬懷佛門耆宿夢參老和尚
    經歷數十年人生坎坷,講經說法不輟,曾於中國佛學院、閩南佛學院執教,弘法足跡遍及美國、澳洲、加拿大、南洋及港臺地區。夢參長老於1915年7月13日出生於中國黑龍江省開通縣。1928年加入東北講武堂軍校。1931年,在北京房山縣上方山兜率寺出家,法名為『覺醒』,但是他認為自己沒有覺也沒有醒,再加上是作夢的因緣出家,便給自己取名為『夢參』。
  • (夢參老和尚)
    你參加助念行菩薩道先考慮考慮你的力量如何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夢參老和尚 講解 菩薩第一個就有愛心,非常地慈悲,有大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