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高校大陸招生三年未招滿

2021-01-18 人民網

原標題:臺灣高校大陸招生三年未招滿

  臺灣高校在大陸招生已有三年,但每年都沒有招滿。昨天,在2013年海峽兩岸教育論壇上,多位臺灣高校校長建議臺灣教育部門出臺更多支持性政策,吸引大陸學生報考。

  2011年,臺灣高校首次面向大陸招生。2011年、2012年的招生計劃均為2141人,2013年招生規模擴大,其中本科生名額1732人、研究生名額1118人。教育部港澳臺事務辦公室常務副主任趙靈山昨天告訴記者,2011年赴臺就讀實際註冊的學生有920多人,2012年為985人,2013年目前的統計數字為1890多人。這意味著每年臺灣高校都有1000個上下的招生計劃沒有招到學生。

  論壇上,很多臺灣高校都對大陸學生表示出極大興趣。臺灣宜蘭大學校長趙涵捷表示,臺灣目前正面臨少子化危機,三年以後進大學人數會銳減5萬人,18年以後生源可能會減少一半,許多高校生存堪憂。部分臺灣高校校長認為,內地學生的加入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這一危機,而且大陸學生勤奮踏實的作風也能為臺灣的高校營造良性競爭氛圍。

  目前,臺灣教育部門對陸生赴臺攻讀學位實行「三限六不」政策,即限制採認大陸優秀院校、限制來臺陸生總量和限制採認醫學學歷,不加分優待、不影響島內招生名額、不編列獎學金、不允許在學打工、不得在臺就業和不得報考公職。這影響了大陸學生報考臺灣高校的積極性,不少大陸學生家長更傾向於支持子女赴香港或歐美國家讀書。

  趙涵捷介紹,目前臺灣只承認大陸「211工程」高校的學歷,這就使大陸很多非「211工程」高校畢業生失去到臺灣讀研究生的機會。他建議臺灣應承認大陸所有一本高校的本科學歷,為臺灣高校研究生教育吸引生源。臺灣朝陽科技大學校長鍾任琴建議,應該放開對大陸學生的限制,大陸學生就讀期間也應該有機會去做兼職。該校就成立基金會,聘請大陸學生當研究員,為他們發放獎學金,吸引大陸學生報考。

  據記者了解,為吸引更多的大陸學生到臺灣就讀,不少臺灣高校與大陸高校合作,擴大交換生的規模。臺灣國立東華大學國際事務處工作人員透露,希望未來三四年,該校大陸交換生和學位生的總數翻番。南臺科技大學工學院院長郭聰源透露,今年已與北科大籤署了交換生協議,提供交換生名額,近期還將為北京化工大學增加交換生名額。臺灣朝陽科技大學的大陸交換生和學位生也會小幅增加。

  不少大陸高校也開始與臺灣高校合作。北京科技大學校長張欣欣透露,該校將與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開展合作,對學生進行創業培訓,同時長期與臺灣院校開展交換生項目,促進雙方發展。(記者 任敏)

(來源:北京日報)

相關焦點

  • 2012高考:臺灣高校內地招生學校名單公布
    2012年臺灣院校大陸地區招生名單公布如下: 學校名稱 招生名額 招生學系數 輔仁大學 104 41 逢甲大學 99 35 銘傳大學 84
  • 臺灣高校內地招生:本科最多可報5個專業
    臺灣高校內地招生政策解讀  本科最多可報5個專業  此次臺灣高校在內地招生實行聯招,由聯招會統一組織協調,不會有各校各自招生的情況。聯招會近日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招生簡章、重要日程等信息。
  • 臺灣學生和運動員保送大陸高校新政策規定來了!
    3月31日,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介紹大陸高校保送錄取優秀臺灣學生和運動員的最新政策規定時表示,為貫徹落實中央對臺政策精神,幫助優秀臺灣學生和運動員實現來大陸高校學習深造的願望,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中國科協三部門近期聯合印發了《關於做好普通高校保送錄取有關優秀華僑和港澳臺學生(運動員
  • 國臺辦:臺灣學生和運動員可憑競賽成績保送大陸高校
    中國臺灣網3月31日訊 針對大陸高校保送錄取優秀臺灣學生和運動員的最新政策規定,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今日應詢表示,為貫徹落實中央對臺政策精神,幫助優秀臺灣學生和運動員實現來大陸高校學習深造的願望,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中國科協三部門近期聯合印發了《關於做好普通高校保送錄取有關優秀華僑和港澳臺學生(運動員)的通知》,規定參加國際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等5
  • 招生不滿、亂象頻出 臺灣高等教育進入寒冬
    數據顯示,臺灣觀光學院、南榮科技大學等17所高校2017年新生註冊率不足六成,其中8所高校學生總數不到3000人;另一方面,臺灣大學、成功大學等臺灣知名高校的198個系所招不到學生。在2017年8月大學入學考試分發缺額人數創新高、10月宣布2018年大學學士班減招1169個名額後,「少子化浪潮」在臺灣高等教育界掀起了又一波「海嘯」。
  • 優秀臺灣學生和運動員可憑競賽成績保送大陸高校
    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回答:為貫徹落實中央對臺政策精神,幫助優秀臺灣學生和運動員實現來大陸高校學習深造的願望,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中國科協三部門近期聯合印發了《關於做好普通高校保送錄取有關優秀華僑和港澳臺學生(運動員)的通知》,規定參加國際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等
  • 國臺辦:優秀臺灣學生和運動員可憑競賽成績保送大陸高校
    (資料圖)中國臺灣網3月31日訊 針對大陸高校保送錄取優秀臺灣學生和運動員的最新政策規定,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今日應詢表示,為貫徹落實中央對臺政策精神,幫助優秀臺灣學生和運動員實現來大陸高校學習深造的願望,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中國科協三部門近期聯合印發了《關於做好普通高校保送錄取有關優秀華僑和港澳臺學生(運動員)的通知》,規定參加國際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
  • 大陸優秀圖書走進臺灣高校
    「大陸優秀圖書臺灣高校巡迴展」開幕式上,劉泰(右)向參展高校贈書。陳曉星攝在文言文被臺灣極端人士污衊為「傳播中國封建思想」的鼓譟下,臺灣高中語文課的文言文佔比下降到35%,但在臺北知名書街重慶南路賣書將近40年的書店老闆沈榮裕說:「附近高中的學生到我的店裡來買書,一套《紅樓夢》或《三國演義》,臺幣上千塊都會買,臺灣的學生對古典文學、詩詞很喜歡。我的中文簡體字書店從一家開到現在的3家,說明大陸出版的書籍很受歡迎。
  • 2013年臺灣大學大陸招生條件
    2013年臺灣大學大陸招生條件,受到無數大陸學子的關注。要想畢業以後留在臺灣應該符合什麼條件等問題也是他們關注的。臺灣大學對大陸學生敞開大門以後,2013年臺灣大學大陸招生條件具體是什麼,是我們接下來要了解的內容。  在了解2013年臺灣大學大陸招生條件前,我們先了解一些關於臺灣大學的信息。
  • 國臺辦介紹大陸高校保送錄取優秀臺灣學生和運動員的最新政策規定
    新華社北京3月31日電 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3月31日應詢表示,為貫徹落實中央對臺政策精神,幫助優秀臺灣學生和運動員實現來大陸高校學習深造的願望,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中國科協三部門近期聯合印發了《關於做好普通高校保送錄取有關優秀華僑和港澳臺學生(運動員)的通知》。
  • 臺灣學生來大陸上學更容易
    倆岸關係一直是個嚴肅的問題,現如今,大陸對臺灣學生招生門檻降低,而且招生學校增加了。希望可以促進倆岸友好關係,畢竟同是華夏炎黃人。據廈門日報報導 說,為進一步便利臺灣高中畢業生來大陸接受高等教育,教育部近日調整臺灣高中畢業生申請大陸高校的標準,只要學測語文、數學、英語中任何一科成績達到均標級以上的,都可申請就讀。在廈的廈門大學、華僑大學、集美大學和廈門理工學院都可以招收臺灣學生。 在這之前的招生門檻是所有科目都要達到均標級以上,均標是前50%排名。
  • 蜂擁來大陸求學!臺灣學霸們都是怎麼想的?
    小黃的判斷是對的,此前有臺媒報導,大學個人申請入學第一階段結果公布時,愈來愈多臺灣學生捨棄島內的大學轉戰大陸,《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發現,事實確實如此,「到更廣闊的天地」是很多臺灣考生選擇大陸高校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大陸也紛紛放出優惠政策吸引島內考生,有臺生表示「自己的成績可以選擇比臺灣的大學更好的高校。」
  • 【雙一流高校雲南招生】北京師範大學2020年雲南招生專訪
    「七五」「八五」期間被確定為國家重點建設的十所大學之一,是首批列入「211工程」,一期「985工程」高校,2017年入選雙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名單。近年來在國內外各權威大學排行中,均居內地高校前列。統招生往屆生和應屆生一視同仁,所有招生專業無男女生比例限制。2020年我校北京校區在雲南的招生批次是提前批,招生類型是普通類,提前批次可大膽填報,未被錄取者,不影響其一批次的錄取。在提前批次,考生服從專業調劑,錄取機率大大增加,建議填滿專業志願,儘可能服從專業調劑。
  • 國臺辦:在臺灣高校就讀大陸學生的正當權益應得到合理保障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北京3月19日電國臺辦新聞發言人朱鳳蓮今天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由於臺灣方面的原因,在臺灣高校註冊就讀大陸學生的權益受到損害,臺灣當局和臺灣有關高校應當切實負責,妥善解決有關問題。據了解,目前在臺灣高校註冊就讀學歷的大陸學生有8300多人。
  • 大陸學生:為什麼我們不願意再去臺灣讀書
    以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命名的銘傳大學,本月13日在寧波舉行大陸新生歡迎會。這是這所招收陸生最多的臺灣高校連續第6年跨越海峽舉辦迎新會,但卻遭遇到有史以來最冷清的場面——今年總計55名陸生來該校攻讀本科,加上研究生也僅有86人,甚至不及開放陸生赴臺讀書的第一年、2011年的88名。
  • 高校綜評招生準備啥?高中排名、學業等級,還不能太胖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蔣雋 實習生 高焓金秋十月,高三學子正處於緊張的第一輪複習之中,同時想參加高校綜合評價(以下簡稱「綜評」)招生的同學也要開始準備材料了。今年有11所高校在廣東綜評招生,高校綜評想要招的是什麼樣的學生?有何條件和偏好?高三考生如何根據去年信息準備今年的綜評申請材料?
  • 同名的尷尬,臺灣有兩所與大陸同名的高校,奈何綜合實力不值一提
    眾所周知,臺灣省諸多高校校名前綴都加了「國立」兩字,比如知名的國立清華大學、國立中山大學、國立交通大學等;通俗的理解,臺灣省這個「國立」就是相當於大陸「公辦」的意思;舉一反三的說,臺灣省內那些沒「國立」前綴的高校,也基本都是私立為主,比如知名的輔仁大學。
  • 關注臺灣高校大陸生:不能留臺就業值不值?
    2011年,臺灣高校首次面向大陸的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六個省市招生,高考成績達到本科二批分數線以上的考生,不限專業背景,均可報名,共吸引928位大陸學生跨海求學。不允許在學打工、不得在臺就業,四年後畢業,他們將何去何從?
  • 20年內美多數高校或將倒閉:因巨大財政壓力
    近日,臺灣多所頂尖大學將合併的消息引爆高教圈。生育率下降、少子化連帶影響學校招不到足夠的學生。很多臺灣高校由於經費不足,已經陷入苦撐中。大陸二胎政策放開有助於緩解生源危機,但這樣是否就真的能讓眾高校倖免於難?你知道嗎?在美國,64%的大學財務管理人員認為其就職高校的財務模式不足以支撐其未來5年的發展,更有18%的被訪者認為,所在高校近幾年不會但在未來數十年將倒閉。
  • 國臺辦:真誠歡迎臺灣學生和運動員來大陸學習深造
    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3月31日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對大陸高校保送錄取優秀臺灣學生和運動員的最新政策規定進行了具體介紹。朱鳳蓮說,為貫徹落實中央對臺政策精神,幫助優秀臺灣學生和運動員實現來大陸高校學習深造的願望,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中國科協三部門近期聯合印發了《關於做好普通高校保送錄取有關優秀華僑和港澳臺學生(運動員)的通知》,規定參加國際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等5項比賽中任意一項比賽並獲獎的臺灣學生,或者獲得全國運動會、亞洲夏季運動會、亞洲冬季運動會、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