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亙在情侶、夫妻之間的難題,從來就沒有間斷過。古有「媽和媳婦兒同時掉在水裡先救誰」,今有「你要我,還是要你手機?」《來電狂響》便把這道難題搬上了螢屏。
《來電狂響》改編自義大利的著名電影《完美陌生人》。面對如此經典電影的改版,許多看過原版的人,是不抱期待進入電影院的,但反而是這樣,最後還覺得驚喜。
《來電狂響》講的是一行好友聚餐,聚餐時玩了一個遊戲,將所有人的手機放在檯面上,在規定時間段內,無論來簡訊、微信還是電話,都要將之公布於眾。這短短時間內雖爆笑不斷,卻也讓觀眾在劇中人物身上看到自己熟悉的影子,也不時為劇中人物感到心酸不已。
圖片來自貓眼電影
比如吳小江和李楠這對小夫妻。李楠在心理醫生戴戴的分析下,認為吳小江手機「有鬼」。果不其然,每當李楠靠近吳小江時,吳小江都會有意無意避開她,而這一下意識的小動作,更是加劇了李楠對自己推測的肯定。於是,李楠開始千方百計要拿到吳小江的手機,看看吳小江到底在看什麼,有沒有劈腿。
圖片來自貓眼電影
如果說這倆小夫妻太「幼稚」,那我們再來看文伯和戴戴這一對老夫老妻。雖然戴戴是心理醫生,但心理醫生不是神,他們也是凡人,也會有七情六慾、喜怒哀樂。所以,即使身為心理醫生,在面對與文伯的這段婚姻時,也有戴戴無力解決的問題。
如果不是女兒的一個電話,朋友們還不知道,感情看似細水長流的二人,已經離婚了。但離婚後,因為顧及各個方面,文伯懇請戴戴留下來,繼續一起生活。是一味為了他人粉飾太平,還是成全彼此而放手,這是二人需要共同面對的難題。
圖片來自貓眼電影
而屏幕上的這些橋段,不就是諸多情侶和夫妻在現實生活中,會遇到的真實坎坷嗎?
總的來說,《來電狂響》劇情緊湊,前後呼應,基本上所有演員演技都在線,還是對得起高評分的。但有兩處地方的處理讓我感到有些尷尬和不解。
首先是韓笑。韓笑這一外表看似強大的女強人,內心也有脆弱的一面。這一角色的可塑性是很強的,馬麗的飾演也很成功。只是到了電影末尾,三個男人在鬧彆扭時,韓笑把酒瓶子砸了,制止三人打鬧後的一段自白,讓身為觀眾的我看得感覺有些尷尬。就是不太明白為啥三個大男人的打鬧,會讓韓笑跳出來,獨白自己的遭遇,我個人感覺這一過渡有些牽強。
圖片來自貓眼電影
還有就是賈迪和白雪嬌這一對。明明是賈迪有錯在先,騙人騙錢。最後面對白雪嬌的挽回,竟然還來一番對其小三閨蜜的真心表白,然後毅然決然「慷慨赴死」,搞得白雪嬌才是罪魁禍首似的,這看起來讓人多少有些不舒服。
再怎麼說,出軌就是出軌,最後的「真愛至上」也洗白不了賈迪「腳踏兩隻船」的事實。
圖片來自貓眼電影
我是帶我媽去看的這部電影,我媽以前沒手機的時候,經常拿老爸的手機玩。看完電影,我問老媽:「你之前玩老爸手機,他沒什麼不樂意嗎?」
「沒有啊,你爸手機裡又沒什麼見不得人的。」
「那如果老爸要看你手機,你給不給?」
「給啊,我手機上也沒啥。」
無論是電影裡,還是現實生活中,都是一樣的。同意伴侶看自己手機的前提是:手機裡沒啥。這個「啥」,指的就是「秘密」。不然吳小江也不會在李楠「查崗」時,快速刪除手機裡的聊天記錄了。我老媽看似很大方,那也是因為她手機裡沒秘密。但如果老爸要看她的銀行卡餘額,她就不一定像被看手機那麼無所謂了。
手機,承載了現代人太多的秘密。東野圭吾在《白夜行》裡寫道:「世界上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
手機就好像是我們生活和內心的一個縮影,常用的應用、感興趣的領域,都暴露了我們擁有一顆怎樣的內心。從這個角度來看,被人赤裸裸地看手機,與被人赤裸裸地直視無異。
有一句很浪漫的話:「I love exactly the way you are」,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承擔這句情話的重量。
所以,明明李楠多次搶到吳小江的手機,明明她有多次看丈夫手機的機會,但她都沒有果斷這麼做,只是抓著手機跑,逗丈夫著急。想來,李楠在潛意識裡,也是不敢面對丈夫手機裡赤裸裸的現實吧。
圖片來自貓眼電影
然而,有時被愛人欺騙,並不一定是對方不愛你。任何感情都有疲倦期,比如婚姻界裡著名的「七年之癢」。我們人類面對困難,仍然會不自覺地採取我們老祖宗的應對方式,即:「或戰,或逃」。
面對「疲倦期」的難題,有些人乾脆把話說開了,一別兩寬,各生歡喜。可有些人,只想逃避,可能是慫,但也有可能,是在向伴侶發送「求救信號」,渴望突破二人面對的難題。
像文伯和戴戴,就屬於第一種類型。李楠和吳小江,則是屬於第二種類型。所以離開文伯家之後,小兩口有說有笑地回家,與來時的相互埋怨嫌棄形成鮮明對比。
圖片來自貓眼電影
手機只是一個承載秘密的載體,它從來都沒有過錯,只看擁有它的人如何使用它。所以說,如果你想看你伴侶的手機,不妨先問問自己兩個問題:在懷疑什麼?再掂量掂量:自己能否承受手機屏幕背後的秘密?
被掩藏的秘密,是雙方感情的劫數。神仙歷劫,度過了,天地同壽。度不過,歸於虛無。情侶之間,又何嘗不是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