歹竹不能出好筍?「工地搬磚娃」高考676分,敲開清華大門

2020-12-27 半藏財經

高考是一個人命運的轉折,它關係著以後的事業和發展。

2018年高考,一個考生引起了全國人民的注意,他就是單小龍。

單小龍第一個走出銀川考場,記者趕忙上前採訪,問他考試內容難度如何。

單小龍開玩笑似的說:「這辣雞題目,還想阻止我打工!

一語激起千層浪,這樣的話,讓全國人民都以為,這個考生肯定是考試沒考好。

他這一番話也成了網絡熱詞,讓大家對單小龍的成績有了別樣的期待。

工地上的通知書

考試結束後,單小龍真的如自己說得那樣,成為了一個「工地搬磚娃」,每天扛600根左右的鋼管到十幾樓,收入也就在兩百元左右。

一個平凡的日子,銀川的工地還是像往常一樣炎熱,單小龍還是在扛著鋼管往樓上走,一位快遞員大聲喊他的名字:

「誰是單小龍?你的錄取通知書到了!」

單小龍放下鋼管,拍了拍手上的灰,對快遞員說了聲謝謝。

收工回家的單小龍,坐在母親病床前,在昏暗的燈光下打開了通知書。

和他料想的一樣,是清華大學的通知書!

寒門出英才

之前單小龍因為「囂張」的言論,早就引起了全國人民的注意,這次他收到清華的錄取通知書,令大眾既驚訝,又不敢相信。

單小龍家住銀川的農村,是全村有名的困難戶。家中兄妹三人,大哥早年輟學供弟妹讀書;姐姐考上了銀川醫科大學,學費都是村幹部幫著貸款的;最小的單小龍,在2018年成為了村裡第一個清華大學的學生。

誰說歹竹不能出好筍?單小龍用676分的成績,敲開了清華的大門,成為了全國最高學府中的一員。

但很少有人知道,單小龍的父親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

嚴父教子

單小龍在採訪回憶中說到,自己最感激的就是父親。

單小龍的父親單貴德對記者說:「我們祖祖輩輩都沒上過學,就想讓幾個娃讀書。」

單貴德對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視,村裡小學的教育資源不好,他就送單小龍姐弟去鎮上的小學讀書。

從鎮小學到家中6公裡的路程,都是單貴德每天在接送的。

單小龍有一次考了全班第五,單貴德覺得兒子沒有用功讀書,於是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把他暴打了一頓。

從此以後,單小龍知道了父親的厲害,再也沒有在學習上鬆懈過,也再也沒有讓父親操過心。

農村學子的心酸

從「這辣雞題目還想阻止我打工」這樣的言論,大家就知道,單小龍不是一個死氣沉沉的書呆子。

他從小就幫助父母一起幹農活、做家務,餵豬、做飯、耕地、收糧,沒有單小龍不會做的。

在這樣強體力勞動下,單小龍的身心都得到了鍛鍊。

強健的體魄和深厚的思想,才是一個合格的學子應該有的東西。

現在一些父母為了讓孩子專心學習,恨不得把飯都餵到嘴裡。

這樣不僅讓孩子失去了自主生活的能力,對孩子的意志力也是一種別樣的傷害,會讓孩子形成過度依賴,無法融入社會生活,最後變成「巨嬰」。

清華學子回饋家鄉

單小龍從小的經歷讓他有堅強的意志,進入高手如雲的清華後,面對比自己厲害百倍的天才,他也沒有受挫,只是更加專注於學習。

很多人想知道單小龍過得如何,他現在只是一個普通的清華學生。

單小龍如今已經是一位大三的學生,過得平淡又精彩,每天泡在圖書館中,學習自己的專業知識。

很多在北京上學的學生都會在選擇留在北京,但單小龍沒有這樣想,他畢業後想回老家做一名公務員,把自己在大城市學到的知識,用在家鄉建設上。

對於單小龍這個想法,有很多人不理解,認為他應該留在北京工作生活。

北京畢業生是留在北京?還是回老家?

北京的畢業生的選擇回老家,還是留在北京,主要看兩點。

第一點就是你的專業。

如果是學IT、金融、電子信息這樣需要更高平臺的專業,留在北京會給你更多的就業機會,回老家反倒沒有相應的崗位可以挑選,畢業回老家就意味著失業了。

如果想參加非專業對口的工作,或者專業可以在老家找到一份好工作的,可以選擇回老家。

畢竟老家的生活節奏和人情更加熟悉,工作會很舒心,還有熟悉的人和事,歸屬感會更強。

接下來看第二點,你本人能不能留在北京。

首先要知道一點,北京的生活節奏非常快,工作壓力也很大,你的能力是否達到一定的水平,讓你能在北京找到一份可以大展拳腳的工作。

其次在北京就業,意味著你要一切從頭開始,你父母在老家積攢的人脈、資源,你完全指望不上。

如果這兩點都能滿足,留在北京沒有問題,若是缺少了一點,留在北京就沒有什麼大意義了。

相關焦點

  • 713分的高考狀元,接到清華通知書時在工地搬磚,如今的他怎樣?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位同學,高考結束後並沒有和大部分同學一樣開啟度假模式,而是考完第二天就去了工地搬磚打工,連得知自己是狀元都是別人在工地告訴他的,甚至收取錄取通知書時也是在工地。他叫林萬東,入學時被清華校長提名這位同學叫林萬東,高考總分713分,是2019年的高考狀元,通過清華大學"自強計劃"被自動化系錄取。在開學典禮上,清華的校長邱勇院士所提到的4名新生中,就有林萬東同學,被誇贊為新時代自強不息的楷模和典型。
  • 以713分考入清華的林萬東,拿到成績時哭著在工地搬磚,現狀如何
    他們的父母為了支持他們高考付出的不僅是金錢上的支援,還有的就是精神上的支持。可以說,每一對父母為了自己的孩子能夠順利的高考付出了很大的心血。而在每一年的高考時,都是我們全國人民非常關注的一件大事。在每一年的高考中,都會出現很多感人肺腑的故事。我們今天所說的這個故事就是2019年的高考中,那個以713分考入清華的林萬東,拿到成績時哭著在工地搬磚,而如今現狀怎麼樣了呢?
  • 學霸691分考入清華後去工地搬磚,知道真相後的老闆,做法讓人點讚
    穆稜市的高考生趙桂寧,在今年的高考中,考出了691分的優異成績,並獲得清華大學高校專項計劃招生加40分的政策。總分是731分,這個可喜的成績讓他如願的被「清華大學」錄取。大家都知道,考上北大、清華是每個高考學子夢寐以求的事情。可是北大、清華有限的招生名額將更多的人拒之門外。
  • 一年前雲南男孩摘狀元上清華,收到錄取通知書還在工地,如今怎樣
    那時的他,正和母親在工地打工搬磚頭。林萬東在一年前的高考中,以713分的優異成績,摘得曲靖市狀元,成功被清華大學錄取。然而他在高考之後,並沒有放鬆片刻,而是去工地和母親一起搬磚,讓人既羨慕又心疼!讓人羨慕的是林萬東考上了清華大學,而讓人心疼的是他的母親,一個人靠做工地活,養活了一家共6口人,供出2個大學生。
  • 母親一人養3個孩子,供出2個大學生,二兒子以713分摘狀元上清華
    林萬東在一年前的高考中,以713分的優異成績,摘得曲靖市狀元,成功被清華大學錄取。然而他在高考之後,並沒有放鬆片刻,而是去工地和母親一起搬磚,讓人既羨慕又心疼!  讓人羨慕的是林萬東考上了清華大學,而讓人心疼的是他的母親,一個人靠做工地活,養活了一家共6口人,供出2個大學生。其中林萬東是二兒子,他的姐姐已經是大二的學生,弟弟還在念高一。
  • 寒門也能出貴子!湖南留守女孩高考676分,50名老師連夜進村報喜!
    寒門也能出貴子!湖南留守女孩高考676分,50名老師連夜進村報喜! 7月23日,湖南耒陽留守女孩鍾芳蓉考出676
  • 2020高考成績已出爐:他上清華退學後復讀再考699分!
    今年是昂子喻第二次參加普通高考,去年,他考得551分,高出當地一本錄取線55分,但他認為考得不太理想,堅持選擇復讀。 高考成績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而有的人因為不喜歡自己的專業,果斷從清華退學,埋頭再來一年,這樣的勇氣,天下幾人有? 【#男生從清華退學後重讀考699分#:對此前專業不滿意】 2018年,湖北襄陽王宇航以697分考入清華大學。就讀一年後,他因專業不合適瞞著父母選擇退學再高考。
  • 691分「清華生」工地搬磚背後,揭開了成人世界最大的真相
    就這樣,那個有著先天缺陷、智商只有75分,不得不進入特殊學校的阿甘,因為無懼無畏的奔跑,變成橄欖球健將,越戰英雄、蝦船船長、跑遍美國……很多人覺得,生活壓力太大,困難太多,前路迷茫……這種畏難心理總讓自己無限焦慮。而阿甘,面對現實中的窮山惡水,總以平常心對待,再一一跨過。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生命軌跡,至於高度和精彩,完全需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得到。
  • 那個雲南可憐的男孩在高考中得了713分,當他和母親在工地上汗
    雖然家裡窮,但夫妻倆都生病了,不能外出打工,爺爺奶奶年紀大了,還要工作,所以家裡的負擔只有母親一個人。據說「女本柔弱,為母則剛」似乎特別適合林萬東他的母親,林萬東的母親也是一個軟弱的女孩,然而為了改善家庭狀況,讓孩子過上相對平淡的生活,林萬東的母親獨自一人扛著整個家庭。幸運的是,他們家的三個孩子看起來很聰明,有學習的基因,他姐姐現在是大二學生,被一所好學校錄取了,然而他在的高考中得了713分。
  • 【中國夢·踐行者】汕頭姑娘用畫筆敲開清華大門 希望讓世界變得...
    在美麗的北京清華園內,汕頭女孩陳可欣也是他們中的一員,不同的是,這位用畫筆敲開清華大學大門、並且以美術類總分613分取得廣東省美術類考生第一名的女孩,她是在高二暑假才為夢想轉身,開始接受美術系統訓練的,她追夢的路途也似乎比常人更為艱難一些。從小便是一名「學霸」的陳可欣,在中考後順利升讀汕頭金山中學這所粵東名校,並曾拿過該校文科第一名。
  • 乏味的生活工地裡搬磚的我什麼歌工地裡搬磚的我原版歌曲介紹
    乏味的生活工地裡搬磚的我最近在抖音裡面也是十分的火爆,整體的旋律搞笑且魔性洗腦,「乏味的生活,工地搬磚的我,突然有個富婆,她竟然聯繫了我」,那麼這個歌曲的原版歌名是什麼呢?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看一下《抖音》乏味的生活工地裡搬磚的我歌曲分享吧。
  • 越劇《盤妻索妻》未解之謎:寵妻狂魔梁玉書為何能歹竹出好筍?
    為什麼單單一個梁玉書是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三觀清正,還是個為了愛情不惜拋卻榮華富貴的寵妻狂魔,典型的歹竹出好筍,是不是有點不現實?的確,乍一看,玉書和梁家人的秉性還真是相差甚遠。但如果結合戲文情境,玉書的歹竹出好筍,還是可以找到依據的。一、客觀環境:近朱者赤,遠墨者淨。
  • 我是一名清華的高材生,畢業後到了香港工地搬磚……
    遑論學習香港工地的規則。公司要求不懂粵語的內派員工,3個月內需要與香港同事「打成一片」,但工程進度瞬息萬變,哪有人有空教廣東話?李思成於是利用中午休息的時間,又英文又普通話地向香港工友請教,3個月內基本能夠以粵語溝通,避免被調回內地。而正正是通過這段經歷,令他摸索出同香港人溝通的技巧,產生自己對於地盤的新看法。
  • "富二代"UP主去工地表演搬磚,結果"翻車"視頻被刪
    每經編輯 趙雲「今天我要去體驗搬磚小妹的一天,我瞞著家裡人潛入自家的建築項目。現場所有人不知道我是集團大小姐。」網紅博主@曹譯文iris在視頻中說。視頻中,素來以「富家名媛」形象示人她,打著「體驗打工人生活」的旗號,在號稱由其自家企業運營的工地上,做出了一系列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舉動。
  • 工地男孩走出涼山,順利入學清華的第一天,接受採訪發言令人深思
    憑藉675分的好成績,孫川被清華大學機械航空與動力類專業錄取。 但惹人注意的卻是,當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輾轉多手來到孫川的手中時,他本人正在工地打工。
  • 「三大男高音」之戴玉強:落魄時在工地搬磚,被妻子改寫人生
    可是誰能想到這樣一位優秀的歌唱家曾經落魄到在工地搬磚呢?他的故事要從頭說起。在畢業之後戴玉強就被分配到了山西省太原煤炭部第七工程處的古交礦區工地,在旁人看來這是個非常好的工作,最起碼不愁吃穿了。戴玉強終於走進了山西省歌舞劇院的大門,他離自己的夢想又近了一步。當時,山西省歌舞劇院有一個人才培養計劃,就是挑選優秀的學員到北京深造學習,這個機會非常難得。
  • 當路人撞臉明星:Baby工地搬磚,看到最後一位,笑出豬叫聲
    不過沒有想到,辛苦拍戲拍綜藝拍廣告的楊穎,居然還要去「工地搬磚」,一位素人小姐姐曬出自己的搬磚照片,也是無限撞臉楊穎,整個人看起來讓人傻傻分不清楚。不少人看著戴著安全帽大汗淋漓的工地女孩,都十分心疼。不得不說,實在太奇妙了。
  • 考上清華的工地少年獲獎5萬:唯有自強不息,才有日後的無限可能
    但是殊不知,在高考這個決戰場上,優越的條件固然是錦上添花,但是只有你自己銳意進取,才能收穫更多可能。在2019年全國高考中,雲南宣威市阿都鄉一個山村中林萬東以理科713分,通過清華大學「自強計劃」被該校自動化系錄取。林萬東家裡有姐弟三人,爺爺85歲,獨居生活,父親因病不能幹體力勞動,全家的經濟來源都靠母親在昆明的一家工地搬磚背沙。
  • 寒門出貴子,河北滄州理科高考狀元龐眾望,以684分考入清華
    今年河南理科狀元李昊,是寒門出貴子的代表,高考成績724分,過了清華專審。李昊的成績如下: 語文136分,外語147分,數學147分,綜合294分,聽力11分。 從上面可以看出對李昊來說,不論哪一類課程都發揮到了極致。
  • 他是少年班的神童,中考兩周就高考,離清華只差1分的無雙國士
    他是當之無愧的神童,中考只差一分就滿分,高中上了兩周就被允許破格參加高考,最終高考分數離清華也只差一分。後來他去了西北工大,15歲上大學,22歲研究生畢業,38歲被任命為「梟龍」戰鬥機的總設計師,成為我國航空工業最年輕的總設計師,2016年,年僅53歲的他就接任「國之重器」殲20的總設計師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