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喬峰:俠之大者,江湖與廟堂之間的英雄本色

2020-12-23 青衫東流水

這段疫情期間,出現了很多感人肺腑的事跡。像一線的醫生和護士,身為警察的丈夫,身為護士的妻子。低調捐口罩的小夥子,默默捐款的老人……每一個人都在演繹著感動中國的一幕。

有一句話說得好: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為我們負重前行。

"重視責任和社會規範","以天下為己任""匹夫有責"的擔當……這些品質,讓我想起了金庸筆下,一生波瀾壯闊,卻充滿悲劇色彩的英雄人物——喬峰。

右邊是喬峰(黃日華版)

喬峰是金庸筆下,近乎於"完美"的英雄。一生有情有義,為情堅貞,為國忠誠,人生坎坷悲壯,胸襟氣吞山河。他提倡人道和平,為拯救世人而自我毀滅,是一個心系蒼生、悲天憫人、思想境界超越國界和民族的英雄。

郭靖和喬峰兩人,作為金庸最喜歡的兩個男子漢,前者完美的不似真人,但喬峰卻是很符合我們對英雄的定位:他也像普通人一樣無法扭轉既定的現實,也曾無奈與掙扎。但他又有著出乎常人的堅持、忍耐、與奉獻精神,為了和平,而付出超大的代價。

喬峰最後走向悲劇,一方面是由於他的身世,一方面是那時候的國界之分。他改變不了現實,改變不了環境,改變不了身份,但他又不想泯滅自己"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初心,所以選擇了做那"大道千條偏直行的愚者",選擇了悲壯落幕。

喬峰的品質,以及在混沌之中,對本心的堅持,對在人生路上,有時對一些寒心的事情感到迷茫、徘徊在人性交叉路口的我們來說,無疑有很大的借鑑意義。他的一生,可以從三個角度來解讀

01、少年英雄,一幫之主:為人有情有義,為主有勇有謀

喬峰第一次出場的時候,是西夏密謀進入宋國,想要 侵佔大宋國土,納入西夏版圖之內。所以就有了刺殺西夏主帥赫連鐵樹這一幕。

在刺殺過程中,因為一品堂四大惡人的介入,喬峰和手下都受了不同程度的傷。從表面上看,喬峰受的傷是最輕的,所以他負責應對段延慶,保護屬下逃走。

回到丐幫大本營中,他看似狀態良好,但是一直在咬牙堅持,一邊分析刺殺這件事,一邊等著刺殺的結果傳來。直到聽到赫連鐵樹深受重傷,西夏退兵,他才放鬆心神,結果卻一口大血吐出,堅持不住了,暈倒下來。

從這裡可以看出,喬峰身為一個領導者,他無疑是一個對屬下非常好的領導者。身先士卒、以身作則,即使自己情況也不好,也會先安定軍心,不讓自己的屬下擔憂。

身為幫主,他太過重情重義,也讓屬下"煩惱不已"。在刺殺中,為了保護屬下,而讓自己深受重傷,雖然是好心之舉,但讓屬下們頗有異議。認為他太過顧及兄弟之義,不顧大局,實在是太過草率魯莽的舉動,這是不顧丐幫之安危。

屬下們甚至因為熟知喬峰"本性",所以隱瞞白長老可能武功盡廢的消息,怕喬峰不顧自己重傷,強行為白長老療傷,導致傷上加傷。可見,屬下們對喬峰是有多不放心。不放心他的重情重義讓他自己深陷危局,讓丐幫陷入險境。

但其實這正是喬峰的可貴之處。如果不重情重義,喬峰就不是喬峰了。

就像他面對丐幫中有些謠言說他不喜歡馬大元,馬大元叫他闢謠,但他說:"做兄弟的,貴在知心,有何懼人言呢?"這就是他坦蕩蕩的地方,這也是他為什麼受到丐幫上下的愛戴。

有句話說:"你的能力,要配得起你的野心。"也幸好喬峰本身有足夠的實力。自從喬峰接任幫主以來,矢志驅逐胡俘虜,屢建奇功,丐幫上下一心,聲名遠播。所以他這般,不是感情用事,而是品質,是道義,是"達則兼濟天下"的擔當,是俠之大者的肝膽相照。

而"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英雄的人生總不會一馬平川,總是命運多舛,多災多難。隨著江湖武林中陰謀的逐漸顯露,喬峰發現自己的身世背後隱藏著巨大的謎團。他的生活,走向了暗濤洶湧。

02、英雄美人,情關難留:一生為情堅貞,可嘆所愛成遺憾

在尋求身世之謎的過程中,喬峰遇到了這一生唯一的愛人,阿朱。

阿朱與喬峰

喬峰與阿朱的相識,是在丐幫內亂的時候。那時候阿朱正在尋找慕容復,就那一眼,對上了喬峰。這是不是說的,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隨後阿朱闖入少林寺偷取易筋經被玄慈方丈的大金剛掌誤傷。為救她,喬峰不顧自身安危,勇闖聚賢莊,在天下英雄、武林豪傑面前,被迫開了殺戒。

喬峰不顧隨時環繞的危險,以真氣保住阿朱的生命,又甘冒生命之險求醫治癒傷勢。這種種阿朱都看在眼裡,為他心動,為他情深暗種。所以當喬峰含冤時,阿朱一路陪伴他,不離不棄,溫柔照顧,當他的解語之花,當他的紅顏知己。喬峰這般鐵漢,也終於為她變得柔情。

兩人互生愛意,在塞上許約,將來同赴關外牧馬放羊。都說,最美的愛情便是,我愛著你,又恰好,你也愛著我。

可惜,天有不測風雲,"英雄美人,情關難留。"他們的愛情也遇到了生死的考驗。是英雄註定要沒有了所愛才能走向完美,還是金庸特意送給這個鐵漢一曲短暫的溫柔之歌?

喬峰誤認為段正淳是他的殺父仇人,於是他與段正淳喝酒約定,在青石橋上決一死戰,勾銷這一筆恩怨情仇。喬峰這樣想著,只想快點了結上一輩的恩怨,然後隱世於山林之中,從此不問世事,跟愛人阿朱放羊牧馬,馳騁天涯。

去往青石橋之前,他以為阿朱跟他說的,捨不得離開他,讓他孤零零一個人,是對他暫時離開的不舍。但喬峰不知道,他與阿朱的緣分,在這一夜,就要斷了。他也不知道,下一刻就是生離死別

當喬峰打下一掌之後,他就覺得不對勁,段正淳怎麼會那麼弱?但當那個人影倒下,他走去撥開那一張人皮面具,看到那一張愛人的面容,他卻是肝膽俱裂了。那是他的阿朱,那是他的愛人阿朱啊。為什麼她會在這裡?為什麼她會在這裡?!

他抱著她,緊緊抱著,好像就可以挽留她,挽留這個給他柔情流年的女子。可是回不來了,阿朱流了那麼多血,她是要死了嗎?

他以為他想要的是報仇,沒有什麼比報仇更重要,因為那是最親的五條人的性命,如果不報仇,他會不安,會內疚,會自責。可是當阿朱倒下的那一刻,他明了,實際上他想要的,只是那一壺烈酒紅塵。

他沒有能報仇,更可笑的是,他找錯了人,他認錯了人,最終殺錯了人。上天何其不公,真該說是,天意難違麼?自己因為報仇,做錯了事,錯過了人。一生所愛已隔山海,這是他的,終身憾事。

03、宋遼開戰,為國盡忠:一箭入心,以己為祭

有句話叫做,"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而喬峰更是,在江湖之中,也在廟堂之中。他想要退出,江湖不肯,廟堂不信。自從身世之謎揭開以來,喬峰的處境非常尷尬,雖然拜南院大王,加封楚王,但他還是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他不想傷害宋人,但是宋人不信。宋人因為他是契丹人而憎惡他,仇視他。即使他為宋國做了那麼多事,這些都可以視而不見,因為他們認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戎狄志態,不與華同。"他們認為,契丹人就是生來卑鄙,契丹人就是天生的敵人,契丹人總會有一天殺害宋人,所以宋人永遠不可能接受契丹人。

而契丹人也無法停止想要徵伐宋國的步伐,無法放棄想要擴大領土的野心,他們認為,契丹人就要一致對外,一起伐宋。契丹人因為他不肯南下徵戰宋國而不放心他,懷疑他貪圖宋朝的繁榮,所以不肯南徵。

到最後,矛盾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

宋人懷疑身為契丹人的他有陰謀,總有一天會帶兵南下入侵中原;義兄大遼皇帝耶律洪基,因為枕頭風,不相信他不會偏幫宋人,而且恐懼喬峰的一身本事,如果放虎歸山,必然不堪設想。

大遼皇帝耶律洪基

站其中一邊也好過站兩者中間。站中間的人,往往想要化解兩邊矛盾,卻有心無力,甚至中間人才是兩邊人最討厭、最仇恨的,中間人一個不小心,就會承擔許多誤會、仇恨、責任。而喬峰選擇站在中間,無疑也是痛苦的。一邊是他的母國,一邊是他生長的土地,他該效忠哪一方?

之前得知身世的時候,他以身為一個契丹人為恥辱,認為自己不配,甚至一度受不了發洩狂奔,最後也辭去了丐幫幫主一職。但後面他發現,遼人有遼人的善良與可惡,宋人也有宋人的仁慈與殘忍,都各自有各自的風景,各自有各自的謀算。

看到得越多,經歷的越多,他就知道的越多,價值觀也不斷在打斷與重塑之間來回拉扯。到最後,他已然心中有一把尺,"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他不再把目光局限於國界,他不再恥辱於契丹人這個身份,他不再讓宋國的過往影響自己的判斷。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他心中已然明了,也終於有了答案。

他明了了,這片土地需要安寧;他的答案,是希望可以竭盡所能,拼盡全力,以倡導宋遼和平。他不願生靈塗炭,不願百姓流離失所,不願家庭妻離子散、水深火熱。他愛的,是這一大好河山,這一片土地,以及生活著的人們。

但歷史的朝向不是他能扭轉的,宋遼的開戰不是他能勸解的,那他要這麼辦呢?難道就這樣眼睜睜看著戰火紛飛,生靈塗炭?不,他做不到,即使"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即使以自己一身血肉為祭,只要可以拖延戰爭出現的時間,至少,停戰那數十年。

所以他選擇了威逼遼王。萬幸的是,他成功了。是的,這樣一個頂天立地、豪情俠骨的大英雄怎麼會不成功?又怎麼能不成功?

但逼退敵遼兵後,他念及自己身為契丹人,卻威迫遼帝,成為了契丹的大罪人,他再無面目立於天地之間。

所以,他選擇了自戕而亡,一箭入心,成全這一身忠義。但後人記得他,免受戰亂的黎民百姓感念他,他保護的土地承載他。他也值得,被每個人記在心裡。

04、結語

喬峰一生,因為身世,飽受苦痛,也因此憾事頗多。他後悔過,遺恨過,悲痛過。太多的遺憾,難以言說。

但他不去抱怨他人不仁,不去怨恨命運不公。他從來都秉行著,儒家的形式風範;堅守著,儒家的處世準則。一生頂天立地,擔當天下,為民族和平可以氣壯山河一死。

他選擇了充滿荊棘的一條路,即使這條路,在披荊斬棘過後還是通往死亡之地,但是他從不後悔。因為這對他這般俠者來說,是最好的一條路,是功成身退的最好選擇。

想來,上帝創造英雄,喬峰創造喬峰。

這般的英雄人物,我們也曾在心裡想過成為他。但往往現實的是,我們會從年輕時的英雄夢,過渡到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醬醋茶,頗有種歷經滄桑的感覺。漸漸地,我們會懷疑當初的夢,嘲笑以前的自己太過天真。

在茫茫人海、人云亦云的世界裡,我們容易迷失。初始見到不公,我們會憤怒、會反抗,但當我們遇到的不公太多、承受的無奈更多、經歷過太多次的掙扎,我們開始麻木,開始習以為常,開始司空見慣。漸漸地,成了我們曾經可憐過的祥林嫂、孔乙己......什麼時候,"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對象,從別人,換成了自己?

但我們不應該懷疑自己,不應該否定自己。用理智去思考,通過我們的情緒、我們的狀態、我們的生活,去反思總結,把自己從消極狀態拉回到正能量軌道中,這才是我們應該要做的事情,而不是沉湎在我們過去的消極當中。

而為自己找一個英雄榜樣,是一個很不錯的方式。

《富爸爸窮爸爸》中,富爸爸提出了關於英雄的力量:

"模仿或趕超大英雄確實是一條很好的學習途徑。""如果他們能夠做到,那我也能。"

願我們都可以,通過英雄,找尋到,最好的自己。送給大家魯迅先生的一段話,在迷茫挫折時勉勵你我:

"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參考文獻:《笑傲江湖》

相關焦點

  • 金庸《天龍八部》俠義世界觀:俠之大者的喬峰誰對他成長影響最大
    天龍八部這部著作是盛年的金庸「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中的前幾部中的一部大作,也是電視劇改編比較著名的題材。胡軍版本的天龍八部和黃日華版本的天龍八部都比較出名,適合宅在家中觀看。所謂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喬峰作為生長內地的契丹人在北宋時期的一段虛構故事,在金庸的筆下塑造成心繫天下蒼生的大英雄。
  • 何為「俠之大者」?
    金庸構築的武俠夢裡,江湖中人的最高境界,並非武林盟主、天下無敵,而乃「俠之大者」。何為「俠之大者」,答曰「為國為民」!《神鵰俠侶》中,蒙古鐵騎兵鋒壓境,大宋江山危如累卵。英雄遲暮的郭靖,拼將一死扛起孤守襄陽的重任,他說:襄陽是大宋半壁江山的屏障,此城若失,只怕我大宋千萬百姓便盡為蒙古人的奴隸了。
  • 金庸最認可的喬峰是胡軍,03版天龍八部被評武俠劇巔峰之作
    《天龍八部》這部金庸經典作品被前前後後翻拍了好多部,不同的觀眾偏愛的那一部也不一樣,那你知道原著作者金庸最喜歡的喬峰是哪一部《天龍八部》中哪位演員飾演的嗎
  • 天龍八部中喬峰跳崖真的死了嗎?
    蕭峰在《天龍八部》的人設,簡直是一個江湖好漢的典範。他武藝高強,為人仗義,不拘小節,古道熱腸,且有家國天下的胸懷,以民為本的大愛思想。可以說,喬峰是《天龍八部》的靈魂人物之一,如此完美的人設實在讓人不忍心讓他落了個跳崖身亡的結局。
  • 《天龍八部》:俠之大者的蕭峰,結局唯死而已!
    古龍的江湖,是浪子隻身闖蕩的蒼茫天地;梁羽生的江湖,是翩翩佳公子塵世歷練的舞臺;而金庸的江湖,是仁人志士鐵肩擔道義的豪俠之士,用靈魂寫就的迎難而上、九死不悔。在金庸「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大框架下,江湖武林是有內在靈魂的,是正能量爆棚的,在《倚天屠龍記》中,我們看到趙敏將六大門派的骨幹都擒獲,威逼利誘,想要偷學他們的武功,以榮華富貴誘他們投靠元朝,可沒有一個人屈服,就算是何太衝這樣私德有虧的小人,在大義面前,也毫不猶豫豪不露怯,這樣的江湖,不管怎樣的爾虞我詐紛擾不斷,它是一個三觀很正的江湖,是個有希望的江湖。
  • 《天龍八部》播出23年,黃日華再次扮演喬峰,服裝和BGM完美還原
    97年TVB拍攝過一版由黃日華、陳浩民等主演的《天龍八部》,那個時候內地電視劇市場還未成熟,拍攝一些家庭生活劇尚可,武俠作品還是港劇拍的好。 《天龍八部》就是在那個時候從香港引進的,彼時內地衛視臺剛剛崛起,《天龍八部》成了多家衛視爭奪收視率的工具。
  • 《天龍八部》播出23年,黃日華再扮喬峰,服裝和BGM完美還原
    97年TVB拍攝過一版由黃日華、陳浩民等主演的《天龍八部》,那個時候內地電視劇市場還未成熟,拍攝一些家庭生活劇尚可,武俠作品還是港劇拍的好。《天龍八部》就是在那個時候從香港引進的,彼時內地衛視臺剛剛崛起,《天龍八部》成了多家衛視爭奪收視率的工具。
  • 時隔23年,他的喬峰仍為《天龍八部》之最
    作為國人心目中的經典武俠作品,以《天龍八部》為主題進行創作的影視作品眾多,劇情與人物形象各有千秋。然而「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在天龍江湖之中,自有喬峰威震天下,那麼在觀眾心目中,究竟誰扮演的喬幫主又最為寫意傳神呢?
  • 金庸經典巨作「天龍八部」中,為什麼阿朱之死出於喬峰之手?
    在金庸前輩的武俠小說中,【天龍八部】被翻拍多個版本,裡面不管是構思情節,還是各個武打的場面都是非常的精彩的。更是在裡面融入了很多的兒女之情以及家國情懷。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討論的就是我們的女二號阿珠之死。我們都知道阿朱跟喬峰在天龍八部裡面,他們沒有段譽追求王語嫣的死纏爛打,也沒有虛竹跟西夏公主的珠聯璧合,而他們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直到阿朱第1次見到喬峰之時,就被喬峰吸引,一見傾心。當他們第二次在少林寺見面的時候,他們的故事也才真正的開始了。
  • 內地武俠劇之巔峰-張紀中版天龍八部
    而製片人張紀中面對改編難度更大的《天龍》,反倒處理得張弛有致,所以說這版的《天龍八部》是內地武俠劇的巔峰之作不會有太多的爭議。天龍八部改編於金庸先生的同名小說,戰國法家韓非子有言:「 俠以武犯禁」,也就是說古代的『俠』通俗點說就是黑社會,凡是綠林幫派基本都有收留犯罪分子、收保護費、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等等的罪名,當然這裡不適合深究,在金庸先生的筆下,讓我們對於『俠』改變了看法,把『俠』塑造成了至高的榮譽,有放下仇恨,以德報怨化解正邪兩道積怨的張無忌,有亦正亦邪的楊過,有豪邁萬分的
  • 天龍八部之喬峰
    圖片來源自網絡截圖 個人覺得,如果說創世紀是tvb時裝現代劇的巔峰之作,那古裝劇之王無疑是天龍八部了;絕世無敵的曠世武功、令人悲憤的國讎家恨、纏綿悱惻的情感糾葛、光怪陸離的各色人生,雖然看似荒誕不經的武俠傳奇,卻道出人與人之間最真實的真善好惡,武俠只是用這種匪夷所思的方式講述每個人內心都存在的正義、邪惡等七情六慾,或許,你能夠從各個角色人物中找到自己,也可能,在自己內心找到各種角色……
  • 新《天龍八部》殺青待播!喬峰和段譽誰是男一號,金庸也曾很糾結
    還是人設最跌宕的喬峰?他光明磊落的氣質、迷離的身世,以及在遼國和大宋之間糾結的心路歷程,都讓人看得入迷又心疼。不僅讀者看書時內心有這樣的疑問,不少導演、製片人在拍攝《天龍八部》時更為困惑。因為拍戲不同於看書,誰當男一號就意味著劇情的走向不同。
  • 一周星榜:《天龍八部》段譽掉線,喬峰專場開始!
    「走山道段公下場,迎波瀾喬峰啟程。」本周的凰漫新星是——《天龍八部》!說到《天龍八部》,最近的劇情已經開始逐漸鋪開,喬峰這個「出道即巔峰」的二號主角開始了他高開低走的人生之路。而這紅線的另一頭,無不是牽著一位江湖上的奇女子。只不過,別人纏上紅線,可以說是遇上的桃花運,段譽遇上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桃花劫」。先是因為木婉清而遭到的人生的第一次生命威脅,再是落到鳩摩智手上險些小命不保,之後在聽香水榭裡差點被做成花肥,遇到李延宗險之又險地被放走。換個不是主角的人來,遇到這些關卡,怕是連第一關都過不去。
  • 天龍八部中喬峰為何要自盡?金庸:你看看三兄弟的名字,就清楚了
    大家看《天龍八部》,一方面是被他曲折離奇的劇情所吸引,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天龍八部》裡面有著豐富的武學體系和各種各樣的人物關係。不過《天龍八部》裡面有一個很大的遺憾,那就是作為主角之一的喬峰,卻最終死在了雁門關門前,若喬峰不死的話,或許這部小說會更加完美吧。三個主角中,虛竹可以回到西夏,和他的夢姑醉生夢死,段譽則回到大理皇宮,和她的妹妹們逍遙快活。
  • 《天龍八部》:年紀越大,我看金庸就越來越複雜
    金庸用他的筆觸帶我們走進了一個由歷史、政治、哲學、儒家、佛學交織的武俠世界,武俠世界立於江湖之上,江湖裡少不了血雨腥風。在《天龍八部》中,我們能夠看到俠之大者喬峰,義氣當頭的段譽和虛竹,忠心耿耿的褚萬裡、傅思歸、朱丹臣等一眾家臣。然而無論是武俠還是江湖,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都有些遙遠,那麼立足於現實生活的我們,除了俠義精神之外,又能從這本書中學習到哪些處世道理呢?
  • 天龍八部——喬峰和段譽誰是第一主角
    《天龍八部》小說裡,喬峰不是第一男主,這點毫無質疑,喬峰只能算二號男主角,段譽才是第一男主角。為何這麼說,下面和大家一起來詳細分析。一,男主角必須和女主角是天生一對。那麼在天龍八部裡,找到誰是第一號女主角,然後順藤摸瓜,自然就知道誰是第一男主角。毫無疑問,王語嫣是天龍八部裡的第一女主角,與王語嫣發生情感糾纏的有慕容復和段譽,最後王語嫣和段譽成了一對,因此就可以斷定第一男主角就是段譽。
  • 《天龍八部》單機版:被埋沒的開放世界武俠遊戲
    我們今天要聊的遊戲《天龍八部 天佛降世》其實是《天龍八部 傲立中原》的威力加強版,由智冠在2002年發行,是智冠曾經開發的一系列金庸單款作品改編遊戲中的「異類」,這種異不僅體現在遊戲的完整度上,更體現在遊戲的自由度中。「世界那麼大,我想去走走」,這句話用在《天龍八部》單機版上無比合適。
  • 2020年《天龍八部手遊》年度盛典驚豔揭幕
    天龍年度盛典揭幕 2021年版本前瞻  天龍八部武俠故事中所描繪的山河,就是風起於蒼山洱海之畔,因此2020年《天龍八部手遊》年度盛典便來到了雲南大理,有著大理國御花園美稱的壘翠園內驚豔揭幕,開啟了遊戲2021
  • 《天龍八部手遊》:這款喬峰造型,恐怕只有黃日華能hold住
    文 | 張十巴仙 最近,《天龍八部手遊》全新天外江湖版本二期正式上線。該遊戲的宣傳片請到了香港影視明星黃日華再次扮演1997年TVB經典版《天龍八部》裡的喬峰。
  • 《天龍八部》中喬峰已死,降龍十八掌咋傳洪七公?金庸這樣安排的
    這幾部小說中都講到了一種非常厲害的掌法「降龍十八掌」,在《天龍八部》中,喬峰依靠這種掌法幾乎無敵於天下,《射鵰英雄傳》與《神鵰俠侶》中,洪七公和郭靖也依靠這種掌法屢挫強敵,但是在《天龍八部》中,會這套掌法的喬峰最後卻自殺了,那麼這套掌法又是如何傳到了洪七公那裡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