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四十年》:開啟「回到過去」專列呈現電視創業者成長曆程

2020-11-09 劇透影視圈

由王錦擔任出品人,鄒大為擔任總製片人,王梓執導,庸人編劇,金世佳、柴碧雲、李茂、徐小颯、謝芳、錢波、劉亞津、蘇國濤、柴鷗、王偉華、馨子、梁佳偉、盧佳、徐薏雯等主演的青春記憶暖情巨製《我們的四十年》正在江蘇衛視幸福劇場熱播。該劇以改革開放電視人的創業歷程為背景,以北京男孩馮都(金世佳 飾)在電視行業的奮鬥歷程為主線,生動描繪了初代電視人摸爬滾打成為行業翹楚的過程,還原了電視業前輩如歌的青春歲月與艱苦奮鬥的動人故事。明快的節奏,讓該劇一經播出,便憑藉真實動人的情節收穫好評,有網友動情的評論說:「決定追這個劇,為胡同兒,二八車,還有一起撒歡兒玩的夥伴,一起嘮過的家常,一起爬過的樹,還有終將逝去的關於它的記憶。」

開啟「回到過去」專列 還原70、80後真實童年

《我們的四十年》改編自庸人小說《電視》,其原著故事便有著宏大的格局與新穎的故事講述角度。故事以電視機製造業與電視內容行業的發展為線索,聚焦了電視人的奮鬥發展歷程,深刻展現了電視對人民生活的影響與改變。從1978年到2018年,四十年的進化歷程,見證了電視業前世今生。《我們的四十年》以走心的細節,開啟了一趟「回到過去」專列,引領觀眾共同追憶起那段崢嶸過往。一個個熟悉的場景與一件件獨具年代特色的物件,不僅還原了主人公的真實成長環境,也書寫了屬於一代電視人的奮鬥成長史。

從題材上看,《我們的四十年》從電視行業入手,以一臺黑白電視機為線索,講述了一段青春無悔的追夢勵志故事。胡同中的幾個好夥伴自小就與電視結緣,少年時代便樹立了創業夢想。他們從第一臺電視機的時代走來,經歷了普及黑白電視到彩色電視的發展徵程。從倒賣電視機再到進入影視行業與電視機製造業,《我們的四十年》還原了上一輩電視人動人的青春奮鬥歷程,刻畫了馮都、西城、肖戰、伊春、馮青等一眾電視人的豐富群像,勾起了一代觀眾的成長經歷與青春記憶。

從劇情上看,不管是「露天電視場」、搶票買電視、自家攢電視、模仿劇中人,還是兩岸尋親、下海潮、一比一還原1983年春晚等劇情皆高度還原出那個年代特有的風貌,觸發了觀眾對80年代的集體感懷。電視深刻影響了一代人的成長,那些從小將電視作為唯一娛樂的少男少女,跟隨著改革開放的腳步,從此走上了與電視有關的創業成長之路,在觀眾看來是那麼美好與浪漫。

從劇集質感上看,充滿北京風格的四合院、黑白老電視、綠皮火車、喇叭褲與蛤蟆鏡等老物件,仿佛也讓觀眾穿越了四十年時空,將觀眾帶回到那個雖然物質相對匱乏,但民眾的精神卻昂揚向上的年代。從人物塑造上看,不管是圍坐在一起盯著一臺黑白電視機開心看節目的街坊,還是生動模仿電視劇中情節的「熊孩子」,《我們的四十年》以生動的人物群像展現,還原了與電視相關的每個時代的特徵。而馮都與西城(柴碧雲 飾)組成的「電線桿CP」以「人都有脆弱的時候,脆弱的時候就想找個電線桿子靠一靠」的「土味情話」也讓全劇處處撒糖,分分鐘蘇到觀眾的「少男少女心」。柴碧雲以不俗的演技,生動的詮釋了西城的堅強、成熟與勇敢,收穫了觀眾的點讚與喜愛。

翻開溫暖記憶一角 呈現電視創業者進化歷程

在現實題材紛紛回歸的今天,不少創業劇雖身披著創業與現實的外衣,但不論劇中的主人公其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阻礙、劇情、臺詞還是人物設置上,均沒有解決「懸浮」的問題。但《我們的四十年》卻用真摯的感情激發了觀眾甚至是創業者的共鳴,將一個時代中的有志青年形象真實的呈現在大眾面前。

《我們的四十年》最為觀眾所稱道的,便是翻開了塵封記憶中的溫暖一角,展現了一代與電視有關的創業者們昂揚奮進的精神風貌,其以「胡同範兒」的市井小人物的悲歡離合,見證了電視行業的興起、發展與繁榮。這部宛如讓觀眾乘坐著時光機器回到過去的劇集,見證了一座城市的變遷與一群青年人敢於拼搏、用雙手創造奇蹟的信念。其實,一個行業、一座城市的變遷最能見證一代人敢於拼搏、創造財富與繁榮的精神。正是因為每個時代中都有對愛情、理想、事業等一切美好事物都充滿激情的先鋒青年存在,才讓社會經濟、文化大踏步向前發展。不論時代如何更迭,年輕人對於未來的探索將永遠沒有盡頭。

不同於很多職業人,電視人因為身處在一個「造夢」的行業中,因而會更加自主的承擔起見證一個偉大時代的責任,因為他們承載著開啟大眾對溫情歲月記憶的大門,承擔著影響和鼓勵當代青年直面眼前困難、擁抱生活挑戰的不懈勇氣。「披荊斬棘,遇山開山、遇水搭橋」的奮鬥精神永遠不會落伍,歲月會記住他們對時代發展做出的貢獻。

在過去的四十年裡,電視已成為國家發展與進步的有力見證。無數電視人全身心的投入到電視行業中,雖經歷一路坎坷,但卻也一路砥礪向前的樣子,感染著無數人。相信《我們的四十年》中主人公們不忘初心、無悔奮鬥的模樣,能夠讓觀眾深刻體會到新時代中科技伴隨時代騰飛的昂揚,同時也看到一群奮鬥的年輕人,為一個行業與國家帶來的希望。

相關焦點

  • 持續成長的「創業者」——林薇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青春無限》欄目,「持續成長的創業者」系列訪談,對話企業創始人、管理者等,邀請他們講述各自的「創業故事」。希望眾多嘉賓分享的經驗與感悟,對有志青年、創業者、持續成長者有啟發、有幫助。
  • 紀錄片《四十城 四十年》獲首屆中國廣播電視大獎!
    紀錄片《四十城 四十年》獲首屆中國廣播電視大獎!(2017-2018年度)中國廣播電視大獎·廣播電視節目獎終評評選結果正式公布,由城市臺電視新聞委員會發起,成都臺牽頭組織,成都、廣州、寧波、重慶等全國43家城市電視臺聯制聯播的大型系列紀錄片《四十城 四十年》喜獲專題類大獎!
  • 《我們的四十年》江蘇衛視11日開播:一曲「電視原住民」的時代歡歌
    11月11日,金世佳、柴碧雲、李茂、徐小颯的電視劇《我們的四十年》將接檔《正陽門下小女人》,正式登陸江蘇衛視幸福劇場。同樣以改革開放為背景,同樣是京味胡同裡走出來的人物和故事——《我們的四十年》以電視行業的發展為主線,自20世紀70年代一直講到當下,從黑白電視到彩色電視,從倒賣電視機到進入影視行業、電視製造業,展開了生於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四位小人物的人生故事。
  • 《我們的四十年》:年代佳劇最大的讚譽就是全年齡段通吃!
    今年獻禮改革開放四十年的電視劇中,正在江蘇衛視幸福劇場播出的《我們的四十年》打破了年代劇以商戰、愛情元素為依託的傳統模式,尋找到了新的突破點
  • 《我們的四十年》回歸劇作「本真」 用貼近現實的溫情題材打動人心
    在曝光的「留年」角色海報中,溫情古樸的四合院與時下現代建築,代表著不同時代的符號同框交匯,猶如過去與現在,兩個年代橫跨了時空進行對話。金世佳、柴碧雲、李茂、徐小颯四位主演,昂首闊步向前行走,海報中既有他們對未知的嚮往,同時也傳達了他們在匆忙行走間,感受著四十年歲月的流逝。
  • 《我們的四十年》:那些被電視機影響人生的年輕人
    請回答,電視年代《我們的四十年》是一部青春懷舊「口味」的獻禮劇。既講述北京胡同串兒的成長曆程,也跟影視行業的發展有關係。它改編自原著《電視》,寫得是第一批看電視機長大的青年們,如何從看新鮮到對電視有了感情,最終投身到影視事業中的故事。
  • 成都電視臺牽頭製作 紀錄片《四十城 四十年》獲首屆中國廣播電視...
    日前,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主辦的首屆(2017-2018年度)中國廣播電視大獎·廣播電視節目獎終評評選結果正式公布,由城市臺電視新聞委員會發起,成都市廣播電視臺牽頭組織,並承擔了總導演臺工作,成都、廣州、寧波、重慶等全國43家城市電視臺聯制聯播的大型系列紀錄片《四十城  四十年》喜獲專題類大獎!
  • 紀錄片《四十城 四十年》榮獲「中國廣播電視大獎」
    05:49:52 來源: 濱海時報 舉報   時報訊(記者 李楠 陶鈺)日前,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主辦的首屆
  • 劉濤王雷攜手「追夢」 展特區四十年發展圖景-山東有線享TV邀您共賞大型年代創業劇!
    中國夢·創業夢【追夢】劉濤王雷攜手艱辛創業展現一個海濱村落一步步走向國際化都市的發展歷程以創業情感為連接,以深圳經濟特區建立實踐為背景飲水思源 心懷感恩講述了杜芳、魏東曉、蠔仔、潘雨等人在深圳這座充滿激情與夢想的城市裡拼搏與成長的創業故事
  • 紀錄片《四十城 四十年》獲中國廣播電視大獎 分集《蘭州造》生動...
    日前,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主辦的首屆(2017-2018年度)中國廣播電視大獎·廣播電視節目獎終評評選結果正式公布,由蘭州廣播電視臺與其它42家城市電視臺聯制聯播的大型系列紀錄片《四十城 喜獲專題類大獎。
  • 專訪悟空遙控,在智能電視紅海與巨頭共舞的創業者
    電視這塊大屏是手機始終替代不了的存在,在這場智能化的大潮中它終將用一種全新的姿態回到客廳。而這種回歸一定會伴隨著一系列公司的成長和機會,這片戰場如今已經有了樂視、海信、小米等一幹大牌玩家,BAT 也各自完成了布局,眾所周知的是無論什麼領域,一旦 BAT 落座,那麼距離爆發(亂戰)也不遠了。當嘗試去觸及一個行業時,從巨頭玩家和創業者兩種角度往往會看到些不一樣的東西。
  • 電視劇《我們的四十年》插曲 青春不散柴碧雲完整歌詞介紹
    電視劇《我們的四十年》插曲 青春不散柴碧雲完整歌詞介紹  電視劇「我們的四十年」以電視行業為切入點講述的創業故事,以小見大折射出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和變化。劇中用生動的人物形象,再現時代圖景。而柴碧雲飾演的女主角西城,是原作者庸人最喜歡的角色,並且劇中因瀟灑幹練有著獨立女性氣質也被觀眾喜愛。
  • 「央視頻號·文化志願者專列」將開啟
    23日,由中央文明辦、文化和旅遊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主辦的「央視頻號·文化志願者專列」貧困地區文化旅遊資源推介活動,以大型融合媒體節目方式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啟動。據介紹,「央視頻號·文化志願者專列」將沿著中國鐵路線行駛經過52個貧困縣,更多的藝術家和央視主持人將作為文化志願者陸續「登車」,介紹、展示經過地區的文化旅遊資源、產品。同時,從上海站發出的「央視頻號」高鐵上,乘客可在車廂裡收看52個貧困縣的資源推介宣傳片,用手機掃描座椅靠背上的海報二維碼,可查詢貧困縣豐富且富有民族特色的農產品、非遺產品信息並下單購買。
  • 徐小平:創業者有這三種能力,不管模式我都投 | 十年二十人
    我們投資的決勝點就在於這個人講的故事是否讓我們激動,讓我們覺得值得投,所以我們投的是理想、激情,投的是對未來的展望,至於達到未來路有多遙遠,我不管,因為這是創業者的事。假如說我們投資天使有什麼風格,就在於對夢想的認同,這一點很重要。
  • 《四十城 四十年》榮獲國家廣電總局主辦的首屆(2017-2018年度...
    《四十城 四十年》榮獲國家廣電總局主辦的首屆(2017-2018年度)中國廣播電視大獎 2020-11-11 16: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優酷多部優秀紀錄片聯袂獻禮國慶檔 《激蕩中國》呈現中國70年發展歷程
    70年間,中華大地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70年來,新中國經歷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歷史性轉變;70年裡,中華兒始終秉持「勤勞致富」的信念,譜寫出了無數美好的生活樂章。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過再輝煌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
  • 時間給出了答案——央媒聚焦深圳經濟特區40年(歷程篇)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的熱度持續發酵8月以來,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國新聞社、中國青年報等中央媒體持續聚焦深圳,全方位透視深圳發展40年,從不同視角觀察深圳,記錄這座城市40年來在各領域的改革發展創新成就。
  • 首屆中國廣播電視大獎評選揭曉 紀錄片《四十城 四十年》獲專題類...
    >據蘭州晚報報導 日前,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主辦的首屆(2017-2018年度)中國廣播電視大獎·廣播電視節目獎終評評選結果正式公布,由蘭州臺與其他42家城市電視臺聯制聯播的大型系列紀錄片《四十城 四十年》喜獲專題類大獎。
  • 第30屆中國電視金鷹獎網絡投票開啟
    ,並同步開啟第一輪網絡投票通道。,創辦於1983年,至今已經成功舉辦了29屆。該劇以西京城裡三個不同階層家庭的喜怒哀樂為主線,用普通家庭小人物、平凡生活折射出新中國改革開放近40年來的變遷歷程■ 作為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獻禮之作,入選廣電總局「2018-2022年百部重點電視劇」名單,並榮獲陝西「五個一工程」獎。
  • 以「經濟」書寫四十年改革浪潮,獻禮劇《風再起時》展現一代企業家精神
    2018年恰逢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獻禮劇成為今年劇集布局的重點。其中,電視劇《創業時代》從手機軟體研發切入,《我們的四十年》以電視行業作為切入點,而《風再起時》則以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打底」,講述了青年人的創業發展故事。 12月3日,《風再起時》專家研討會在京舉行,劇集主創團隊及相關行業專家們出席研討會,就劇本創作、故事立意、時代精神等方面展開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