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風物產業研究院執行院長趙學強:打造世界認知中國的名片和...

2021-01-09 網易新聞

△華夏風物產業研究院執行院長趙學強

1.趙院長您好,首先想請您介紹下華夏風物產業研究院?

華夏風物產業研究院由華夏風物APP發起創立,旨在聯合國內大型研究機構、學術機構、行業機構,系統研究全國各地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博物館、旅遊景區、文化創意產品以及區域特色物產,並藉助智能大數據技術等自身優勢,全方面打造地方風物名片,引領地方經濟發展。

研究院主要在數位化、IP活化和文化傳播相關項目上進行研究,目前也有一些初步成果通過華夏風物APP直接輸出給網際網路用戶。

我們希望通過華夏風物APP打造一個溝通用戶的埠,建設全面專業的中國城市風物資料庫與風物分享互動社區,以縣級行政區劃單位,結構化梳理、展示中國各座城市的特色風物,帶領用戶讀懂中國城市的點滴美好,傳遞美好記憶,深入體會每座城市的悠久歷史文化。同時,向用戶傳播風物價值,以內容為載體,聯手各領域行業專家、專業媒體,用專業的視角解讀風物;通過社群運營,快速推送有用、有料、有溫度的風物內容,提高用戶參與度,構建風物產業生態鏈。

2.這次籤署的文創產業研究和傳播戰略合作協議,想要達成什麼目標或者使命?

最重要的使命還是:打造世界認知中國的名片和符號。我們說到絲綢、茶葉、瓷器,就知道它們是歷史上改變世界的中國之物,直到現在,也是世界認知過去的中國的符號,那麼世界如何認知當代的中國呢?我們需要去建構新的認知符號。

這個建構過程,涉及到傳統風物的當代化,非遺的活化,也延續到未來新物種的研發。我們希望研發、傳播的每一個物,都是代表中國的符號,但又不僅僅是一個文化符號,而是具體的、可感的、可用的,是讓全世界的人都能夠認知、使用、喜愛的中國之物。

3.趙院長您好,想請您談談目前文創產業的發展現狀?

首先,從概念上先明確,我們今天說的「文創產業=文化創意產業」,是一種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產生的以創造力為核心的新興產業。很多人把文創產業簡單理解成文創衍生品製作。所以我們首先明確這一點:現在中國的文創產業發展,勢頭非常蓬勃和迅猛,比如故宮文創持續的創意輸出,還有李寧的敦煌走秀帶來的新一輪的國潮熱議,市場上經常會有讓我們眼前一亮的文創產品出現,它們對國內消費者特別是年輕一代,以及海外市場的輻射力、影響力,都在逐步地提升。

但從一個個的點轉向面,從整個產業的角度來看,最大的問題依然存在,或者說根本性的困局沒有解決:就是我們的創新和傳統是割裂的,很多的文創都是無源 之水,這導致很多品牌在做的,其實是為設計而設計,為創新而創新。

這個問題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兩個突出的表現:一是,國內風景名勝區的「旅遊產品義烏造」,我們去很多的旅遊景區,買到的紀念品,大多是從義烏批發來的,千篇一律,脫離了一個特定旅遊地的獨特文化和風情;二是,城市商場的「產品高度同質化」,無論我們去到哪個城市,看到的、吃到的、用到的東西,越來越變得相同。同樣的,不同城市、景區的文創產品,也都是大量複製的。這是需要我們有意識去破解的困局。

4.您剛才提到的文創產業的困局,您對破解之道有什麼樣的思考?

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讓正在消失的傳統,重新回到我們的生活。就像我一直認為,文創的重要意義,就在於溝通故土情懷和城市生活。

過去我們談到中國城市化的弊端,是同質化發展,我們叫「千城一面」,在中國城市的歷史發階段展中第一次出現如此高的相似度。歷史上的中國城市,有著各自的風情和魅力,其中也產生了不少影響世界的城市,長安、洛陽、汴京、蘇杭……它們的影響力,其實是靠輸送到世界各地的物品來實現的。比如我們今天談文化自信,正是我們從過去流傳下來的什麼吃食、服飾、技藝、儀式,它們代代相傳,甚至打破異國他鄉的文化限制,取得一種世界性的認同感。在某種程度上說,文化自信也是物的自信。

我們的影響力是靠物承載的,影響力的缺失其實就是物的缺失。而文創的作用,正是將傳統風物當代化,通過這樣的文創之物,來實現一座城市的獨立性和生命力,也是重新打造我們的世界影響力。

5.作為華夏風物產業研究院的執行院長,和本次籤署的文創產業研究和傳播戰略合作項目的負責人之一,您對未來的項目開展是如何規劃的?

目前我們有四個方面的規劃:一是,構建文創產業大資料庫和評價指數體系,開展民族地區、長徵、長城、黃河、大運河、萬裡茶道、紅色旅遊、鄉村旅遊等領域的文創研發及指數發布,提升文創產業發展水平;二是,通過文旅產業指數實驗室、華夏風物產業研究院的大數據和用戶數據,合作進行文創產業消費調查及各種專項調查,為各級文旅主管部門、城市、景區、企業等提供政策諮詢服務;三是,建立華夏風物、孑民堂文創宣傳推廣服務體系,通過海外社交媒體平臺、中國旅遊報全媒體平臺、中央主流媒體及新媒體平臺、各種論壇等,策劃和進行華夏風物、相關項目宣傳推廣,推進更多文創品牌的扶持、文創項目的落地和文創產品的轉化;四是,藉助目前已有的平臺和機構,開展更加廣泛和深入的傳統文化、美學經濟、創意產業等領域的研究,形成更多具有指導實踐意義的學術性成果。

6.您提到這次戰略合作對各級文旅部門、鄉村旅遊有何促進意義,對於「一縣一品」的建設會有帶動作用嗎?

前期我們以縣級為單位,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未來希望和社會各界,共同不斷完善數位化建設,從中挖掘縣級的核心支柱產業。

未來我們會堅定地推動產業化的道路,將城市的、鄉村的傳統風物,打造成為高知名度的商品。只有產業化,才能解決「有特產無商品、有文化無產品」的痛點。這才是「一縣一品」的核心發展思路。我們提出了一個「城市禮物」的思路,「城市禮物」就是每個區域的核心風物。只有「文化+特色產品」才是風物。圍繞著核心風物開發,未來各區域的文化創意產業會前所未有的振興發展,我們提出一個未來探索「文化+文創+經濟」的新模式。這個模式既能通過網際網路平臺打造的新文創產品,又能帶動年輕人的消費力,幫助老字號品牌打造出新爆款,成功轉型。

7.如何理解「華夏風物,在生活裡」這句話?它對於我們今天的文創產業研究和傳播的意義是什麼?

我們談到傳統非遺保護時,有一個觀點是:最好的保護是沒有保護。我始終相信,使用是最好的傳承。一件傳統的風物,只要能在日常生活中被人們所見所用,那麼它就永遠不會消失。所以我們提出了這樣一句口號:「華夏風物,在生活裡。」這句話的意思是,讓傳統風物重新回歸我們的生活。當它們的實用性越高,它們的生命力也就越頑強。

作為我們血脈裡的文化記憶,作為一座城市的文化代碼,比如景德鎮的陶瓷、南京的雲錦、雲南的普洱茶……這些傳統風物,在當代的影響力是削弱了的,很多甚至消失在了我們的生活中。它迫使我們去更多地嘗試,藉助更多新的技術和平臺,將傳統的風物重新轉化成當代的語言和符號,滿足當代人的消費需求,承載當代的城市精神;讓風物在生活中產生新的使用記憶,這樣,華夏風物就會真正永續性地存在於我們的生活裡。

本文來源:大眾新聞 責任編輯: 陳體強_NB6485

相關焦點

  • ...文創產業思維:新基建產業聯盟攜手華夏風物,共同講好「中國故事」
    華夏風物攜手新基建,尋找新業態的文化價值 在掛牌儀式上,華夏風物創始人孫夢表示,華夏風物將與新基建產業聯盟進行深入的探討與合作,通過雙方聯合成立的文創產業中心,以打造城市特色文化IP、文旅文創產品和平臺的開發及運營、相關展會策劃執行等方式,不斷去尋找新業態的中國文化價值,並加以傳承和再創造。
  • 柔性電子技術產品亮相FTI時尚科技大會,柔宇助力時尚產業升級
    大會匯聚了全球時尚和科技行業精英,通過論壇、主題演講等形式共同分享觀點、探討科技賦能時尚產業的創新方式和未來前景。柔宇科技在會上展示了柔性電子技術在時尚領域的產品應用,得到到場企業們的重點關注。本次大會,「柔性」一詞始終貫穿全場,現場多位演講嘉賓都認為,柔性電子技術將會是未來賦能時尚產業的核心技術之一,華夏風物產業研究院執行院長趙學強先生就表示:「柔性化將取代規模化,成為未來的產品生產和美學取向。」
  • 聚焦2020中國(青島)藝術博覽會 藝術讓城市更時尚
    系統由中國文物交流中心與新華當代國際文化產業發展(北京)有限公司聯合設計研發,將文化遺產精品與現代高科技手段相結合,讓觀眾有機會與文化瑰寶面對面交流。走進展區就像打開了一扇神奇的國寶大門,世界各地的精品文物透過展示牆和大屏幕即可360度親密交互。
  • 張立任賽迪研究院院長、黨委副書記
    2020年2月7日下午,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陳肇雄前往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賽迪研究院)宣布院主要領導任免決定並講話。部人事教育司司長程基偉主持會議。按照部黨組安排,程基偉宣布了部黨組關於院主要領導調整的決定,任命張立為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黨委副書記,任職時間自2019年12月24日黨組會決定之日起計算。免去盧山的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黨委副書記職務。陳肇雄在講話中肯定了盧山在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的工作成績,並介紹了張立的基本情況。
  • 美麗中國國土名片主題筆會在北京密雲舉辦
    】 七一前夕,由中國國土經濟學會國土書畫研究院、國土文化經濟研究所、百佳深呼吸小城研究評價專家組與「綠洲幸福村」主辦的美麗中國國土名片主題筆會,在北京密雲區石馬峪村舉辦。八路軍老戰士、著名軍旅書畫家張舞原、國家住宅與居住環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老專家、總建築師駱中釗、北鬥研究院院長、中國國土經濟學會北鬥應用創新專委會主任委員、中國北鬥導航位置服務數據中心原副主任趙康寧、海軍軍旅畫家陳國忠、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韓國強、中鐵建書畫家李郎傑以及國土書畫研究院執行院長喬惠民、常務副院長王殿奎等書畫家、專家學者,為列入美麗中國國土名片資料庫的歷屆「百佳深呼吸小城」及各類名山、名城、
  • 中國藝術產業研究院助力中國電影新生代力量——電影《陽光戀人》新聞發布會在滬成功舉辦
    電影《陽光戀人》主創與嘉賓合影上海大學中國藝術產業研究院執行院長羅宏才教授參加了此次新聞發布會並發表熱情洋溢的致辭,對邢凱導演執導的此部影片表示期待,並祝願中國電影市場能夠取得進一步發展。 中國藝術產業研究院執行院長羅宏才教授致辭上海空若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陽光戀人》電影導演邢凱、出品人啄木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遠騰先生、上海戲曲學院副院長黃暾煒以及電影各主創人員等嘉賓也出席了此次活動。
  • 華頓經濟研究院院長沈晗耀:科創研發產業始終是第四產業的核心與主導
    中證網訊(記者 王舒嫄)11月28日,由中國上市公司百強高峰論壇組委會、華頓經濟研究院主辦,衢州市人民政府協辦的「第二十屆中國上市公司百強高峰論壇暨第六屆中國百強城市全面發展論壇」在京舉行。論壇主席、華頓經濟研究院院長沈晗耀在會上指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其中最為矚目的是第四次產業革命的不斷演進。在第四產業中,科創研發產業始終是核心與主導。
  • 國合研究院建院3周年總結會暨「十四五」規劃發展研討會在京召開
    國合華夏城市規劃研究院建院3周年總結會暨「十四五」規劃發展研討會現場國合華夏城市規劃研究院在會前向名譽院長程路(全國工商聯原副主席)、全國扶貧辦原主任劉堅、研究院院士、部長司長等領導和顧問做了簡要的會前溝通匯報,劉堅主任、吳曉華院長、研究院副院長安起雷局長、國家發改委原產業司司長賀燕麗等向大會發來了賀詞。
  • 打造安徽團餐新生態——中國團餐產業2020年融合發展大會(安徽...
    針對目前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團餐企業食品安全的行業背景,高效應對團餐行業重點食品安全風險,為團餐企業做好食品安全管理提供專業建議,2020年12月23日中國團餐產業2020年融合發展大會(安徽)在安徽合肥盛大開幕。
  • 趙學強:勇做腫瘤免疫研究探路者
    清華大學免疫學研究所的副研究員趙學強所在團隊聯合華夏英泰(北京)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開發的T細胞受體/抗體複合物結構STAR-T,較傳統CAR-T在治療血液腫瘤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其療效更優,副作用更小,而且易於研發和設計多靶點品種,能有效提高T細胞在體內的生存時間,減少T細胞耗竭,防止靶點逃逸和腫瘤復發。
  • 威盛人工智慧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家文來長參訪
    近日,威盛教育營運長、威盛人工智慧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家文一行到長沙市委臺辦參訪,市委臺辦主任肖瑋、副主任袁湘鄂與劉家文一行進行座談交流。  劉家文執行院長介紹了臺資企業威盛電子的發展狀況和威盛人工智慧研究院在人工智慧教育方面的優勢、特點,以及威盛教育在北京、上海、武漢、深圳等地發展合作的基本情況,希望與長沙在AI教育領域尋求新的合作機遇。
  •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劉多:5G產業發展將進入關鍵期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5G產業發展將進入關鍵期劉 多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5G商用一年多來,我國已累計建設開通5G基站超70萬個。特別是今年以來,在基礎網絡不斷完善和疫情倒逼下,5G加快與各行業融合,在線辦公、遠程教育、智能製造等領域突飛猛進,很多行業數字升級的步伐正在加快。但我國5G網絡尚未實現全國覆蓋,支撐行業應用的技術成熟度還有待提升,配套支撐產業仍處於培育初期。未來幾年,5G產業發展將進入關鍵期,具有5G特性的消費級創新應用可能在2022年至2023年實現規模增長,行業應用仍將處於導入期,並分批次逐步落地商用。
  • 榮程集團張榮華主席一行蒞臨清華大學網際網路產業研究院考察交流
    其中,朱巖院長重點介紹了研究院關於區塊鏈、人工智慧、未來零售等領域研究工作的成果,以及關於建設「中醫藥地圖」的研究理念,並結合榮程集團的主營業務,尋找雙方發展理念上的共通之處,以期運用研究院豐富的產業數位化轉型經驗和研究成果為榮程集團的轉型升級做出更大助力。
  • 世界鋼鐵發展研究院在京成立
    世界鋼鐵發展研究院將聚焦「世界鋼鐵與全球經濟、鋼鐵產業和可持續發展、未來鋼鐵與城市生態的關係」,深入研究鋼鐵工業發展的普遍性規律,努力探討未來鋼鐵所面臨的共性問題和發展方式,致力於構建「鋼鐵與人類社會、自然環境和諧共生的產業生態圈」。
  • 南京大學長三角文化產業發展研究院正式揭牌暨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南京大學商學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安同良發言。楊忠副書記頒發孫志軍同志南京大學兼職教授聘書,孫志軍理事長和楊忠副書記為南京大學長三角文化產業發展研究院揭牌,觀看南京大學長三角文化產業發展研究院2020年工作回顧視頻。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理事長孫志軍做了專題報告。會議由南京大學長三角文化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顧江主持。
  • 我院胡靜院長率隊參加2021中國旅遊研究院機構年會
    12月3日-5日,由中國旅遊研究院主辦,河南大學文化產業與旅遊管理學院承辦的旅遊學術共同體年度盛會「2021中國旅遊研究院機構年會」在河南開封召開。本次年會主題為「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產業實踐與理論建構」,共有25家中國旅遊研究院學術共同體單位參會,參會代表包括70名院校領導人和一線學者,10餘名地方政府旅遊主管部門領導和企業負責人參會。12月4日,我院胡靜院長及謝雙玉、馮娟、龔箭三位副院長共同參與了中國旅遊研究院閉門工作會,與各家學術共同體單位就學術方向凝練和團隊建設方面進行了經驗交流。
  • 貴州智慧產業集團與北京大學深圳研究院交流座談會召開
    楊敢博士發言  何進博士說:天安數碼城(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領先的創新企業生態圈的開發及運營商,專注企業全生命周期孵化及培育,並為之打造集科研、辦公、商務、交流、生活等綜合業態於一體的企業生態環境,加速形成生物醫藥、電子信息、先進裝備製造和科技服務業四大主導產業。
  • 趙學強:設計要貼切實際,並讓客戶讀懂
    他被譽為中國室內設計與工業設計的跨界標誌性人物。他於10年前創立弗睿思空間戰略設計公司,致力於當代中國市場環境和經濟發展背景下的戰略設計理論探索及實踐。作為ZENS始創合伙人和藝術總監,他引領當代東方設計的創新和潮流趨勢。他推崇商業模式、品牌整合、產品系統與空間設計相融的戰略設計方法。他助力眾多國內外企業實現市場系統創新和商業價值願景。
  • 世界鋼鐵發展研究院在北京成立
    世界鋼鐵發展研究院聚焦「世界鋼鐵與全球經濟、鋼鐵產業和可持續發展、未來鋼鐵與城市生態的關係」,深入研究鋼鐵工業發展的普遍性規律,努力探討未來鋼鐵所面臨的共性問題和發展方式,致力於構建「鋼鐵與人類社會、自然環境和諧共生的產業生態圈」。
  • 南京大學長三角文化產業發展研究院正式揭牌!
    2020年12月23日上午,由南京大學經濟學院和南京大學長三角文化產業發展研究院承辦,江蘇文化產業研究基地和江蘇省文化產業學會協辦的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專題報告會暨南京大學長三角文化產業發展研究院揭牌儀式在南京大學安中樓210報告廳順利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