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 廈門有渡船白天運客晚上做舞廳

2021-01-18 閩南網

  輪渡鋼琴碼頭上世紀八十年代舊照。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輪渡工作場景。

  黃碧玉

  1978年,返城知青黃碧玉回到廈門、進入公交公司輪渡站工作,她幹過票務、站務、總務,甚至還加班做過售貨員,賣散裝啤酒、冰棍給輪渡舞廳的客人們——雖然辛苦,但她說,那是最快樂的一段時光。

  船票的變化

  紙質票年代

  白天賣票晚上燒票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全廈門只有鼓浪嶼一個浴場,到了夏天,坐輪渡去鼓浪嶼上遊泳,是民眾少有的娛樂項目。高峰時,客流擁擠在小小的票房前,三四個木窗戶幾乎要被擠爆,透氣窗都要開起來當臨時窗口。

  「收錢、撕票、遞票,別看這麼簡單的動作,一天下來,胳膊都要斷了。」黃碧玉回憶,「有同事累得要崩潰,賭氣說:『我要關窗啦,不賣了!』我們跟著大叫:『你不賣了我怎麼辦!』」

  當時的票還是紙質票,怕有人鑽空子重複用舊票,每天都要回收、集中燒掉。最開始,票務人用割成一半的大油桶燒,後來有了碎紙機,但效率也還是太慢。大水桶浸泡的方法,票務人也用過,一天的票,泡成一桶紙糊糊。

  塑料票年代

  輪渡人發明算票工具    

  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紙質票成本越來越高,船票變成了黃色、綠色可循環使用的塑料票,每天入庫出庫,都是一大袋。

  塑料票雖然好,但每天需要逐個清算,麻煩至極。為此,輪渡人發明了一種帶有凹槽的算票工具。「塑料票放進凹槽裡,一格格排起來,一條剛好是100個,少一個會松,多一個放不進去。」黃碧玉說,「100個票,再放進鐵盤子裡,鐵盤子也有10條凹槽,一整盤就是1000個票。」每天下班,經常會有額外的「驚喜」——個別人為了逃票,用麻將牌的黃色、綠色籌碼「以假亂真」投入票機。2011年起,輪渡全面使用帶有電子信息的代幣,杜絕這種做法。

  當時,每日過渡的居民使用的月卡,「分兩張卡,單數月是白色,雙數月是黃色,交一個月的錢,就貼上一個貼花。」黃碧玉說,「後來,月票也升了級,變成了電子月票。」

  工作的樂趣

  白天賣票晚上賣啤酒

  雖然辛苦但很快樂    

  當時,黃碧玉家住鼓浪嶼,上班方便,加班也方便,幾乎每個除夕,她都在碼頭度過。「除夕那天,我們家下午四點多就圍爐,五點半吃完,我趕到碼頭上班。深夜船停了,肚子餓,就用煤炭爐熱熱年夜飯,吃完睡在碼頭上,初一早上五點起來繼續上班。」黃碧玉回憶說。

  想起那些日子,黃碧玉不覺得辛苦,反倒找回很多快樂的記憶——上世紀八十年代,輪渡搞多種經營,20號船白天運客,晚上掛上星星燈、撒上滑石粉,就變成舞廳,她幫著賣門票,也賣啤酒和冰棍。「生意很好啊!酒是散裝的,用啤酒瓶現場灌。泡沫太多,灌多了撲出來,灌少了遭抱怨。」黃碧玉笑著說,「還有廈門中藥廠生產的人參可樂,賣得比洋可樂還火爆。」

  【徵文選登】

  坐「電船」回家

  ●謝平貴

  2017年4月29日,旅居菲律賓的謝遠芳姑媽回鼓浪嶼探親。

  離家80餘載,當這位年逾九旬的老者拄著拐杖淹沒在高樓林立的鷺江之濱,除了眼前的這一汪渡輪往來穿梭的鷺江水,腦海裡有關廈門的殘碎記憶似乎再也找不到了。

  「80年前,我是坐著輪渡公司的『電船』,由爸爸帶著離開家,離開鼓浪嶼的。那時的『電船』沒有這麼大,那時的船票是小銀洋四角。不敢想啊,這一走就是80年,而我的爸爸卻再也無緣回來……」言語間,可以體會到姑媽每字每句的鄉愁與傷感!

  「今天的船票,我要自己來買。」姑媽在我的攙扶下,邁著沉重的步子,蹣跚地走到售票窗口,用略顯激動的語氣對售票員說:「費神,我買船票,家侄已經幫我到相關部門做好家屬證明登記嘍!這是我的護照和船費。」

  售票員接過那略帶餘溫的硬幣,核對著護照上的信息,吃驚地說:「阿嬤,您的閩南話公甲真正港!這是您的船票,請拿好!」「哈哈,我也是正港的鼓浪嶼人喔!我今天是回家,回鼓浪嶼這個家!」姑媽的臉上綻放出開心的笑容,並鄭重地接過船票。(注:華僑購票完畢後,需憑列印出的登船憑證檢票登船)

  從那一刻起,姑媽的手裡始終緊緊地攥著這張即將載著她踏上回家之路的船票。此時此刻,這張普普通通的船票就是通向她靈魂聖殿的通行證,姑媽生怕耳畔輕輕的海風在不經意間把它吹走。

  我扶著姑媽步入候船大廳,配合現場的安檢人員做好查驗工作,走過腳下這二三十米長的棧橋,來到躉船上靜靜地等候渡輪。「先進,太先進啊!這安檢設備的配置和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明顯就是機場的水平啊!」看著姑媽一臉興奮的樣子,我的心裡也倍感自豪。

  談話間,渡輪已至,門閘開啟,身著藍色工裝服的水手,急忙跑過來,輕輕地攙扶著姑媽走上渡輪。「老奶奶,您別著急,請注意腳下,船上有老年人專座,您可以坐在那裡,好好休息一下!」工作人員的貼心服務,讓姑媽倍感溫馨。

  門閘在警鈴聲中,輕輕關閉。碧波吻著船舷,海浪拍出潔白的浪花,渡輪平穩地駛向鼓浪嶼。過了十分鐘,渡輪在海面上劃了一條彎彎的弧線,穩穩地在「鋼琴碼頭」靠泊。眼前的半拱頂建築,像琴架、像風帆、像貝殼映入眼帘,潔白的身姿和碧海藍天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太美了,真的太美了,80年前的鼓浪嶼碼頭,可不是這個樣子,幾根水泥柱,上面再倒上水泥板,就像一個四面沒有封板的盒子,能遮遮陽,就已經很不錯了,還是這個漂亮,有鼓浪嶼音樂之島的味道!」

  「我坐『電船』回家啦!我坐『電船』回家啦!」姑媽默默地展開手裡的船票,輕輕地拭去眼角的淚花。似乎在告訴我,80年在外漂泊,所有的人生滋味,夢裡的,眼前的,這回家之路哪怕有多麼漫長、多麼曲折,全然在這艘「電船」,在手裡的這張船票。(文/記者 徐景明 通訊員 謝靜 圖/廈門輪渡有限公司提供)

原標題:曾有渡船白天運客晚上做舞廳 老輪渡票務人說,上世紀八十年代,輪渡搞多種經營,很受市民歡迎

責任編輯:袁靜靜

相關焦點

  • 進入80年代現場——《來來舞廳》導演二高專訪
    80年代,從顧城開始,由海子結束,王小波接住了那一把火。80年代,是大哥大、dollar、理想主義、詩歌、流浪、喇叭褲、紅唇。站在今天的門檻向80年代踮腳眺望,舞廳以及它包含的一切似乎已成為一種僅供參考的回憶。
  • 老照片:上世紀80年代的吉林市白山市,一代人的美好回憶
    給大家帶來一組上世紀80年代的吉林市白山市的老照片,這一組老照片有一張經過了修復,原圖已經不是那麼清晰,大家喜歡的可以收藏一下。希望大家能夠通過這組老照片不僅能夠重新認識這座城市,更能從這組照片中回憶過往的點點滴滴,感謝你的閱讀,感謝曾經的你為這座城市添磚加瓦。
  • 中國上世紀80年代的賊王——黃庭利(一)
    具體出生日期不詳,年輕時流竄全國進行盜竊,並且進行有組織的盜竊犯罪,他的小偷組織大概將近100人左右。1986年因盜竊罪被執行槍決。對於80後90後以及00後出生的人也許對這個人不知所云,但稍微上點年紀的人在上世紀80年代初,幾乎都知道他,他的知名度堪比轟動一時的,被全國軍警追鋪並擊斃的二王。
  • 尋找廈門鼓浪嶼網紅――土耳其冰激凌帥哥完整路線
    近期,抖音火了,非常火,同時也火了廈門鼓浪嶼島上的土耳其冰激凌帥哥。67肯定沒多少人在意土耳其冰激凌的味道,更多的是,想體驗一把跟詼諧幽默的網紅土耳其帥哥玩耍一番,同時,留下一段珍貴的影像。來到美麗的廈門,如何找到這位網紅?
  • 老照片:80年代思想開放的情侶,有些場景現在看了也讓人面紅心跳
    這是一組反映上世紀80年代年輕人思想開放和追求時尚的老照片,非常珍貴。圖為80年代末一列火車上的臥鋪車廂中,一對小情侶擠在一起,女孩深情地看著身邊的男孩。
  • 這些人,曾是上世紀80-90年代韓國音樂的領導者
    這些人,曾是上世紀80-90年代韓國音樂的領導者上世紀80-90年代紅遍韓國的歌手都有誰?一起老看看吧。趙容弼韓國的「國民歌手」趙容弼,樂隊出身,首次出道專輯是1979年專輯「窗外的女子」。趙容弼在1980年代曾紅極一時,1987年至1990年還四度於NHK紅白歌唱大賽出場。
  • 80年代歌舞廳的無敵配樂:聽到哪首開始忍不住搖擺?
    獨特的80年代舞曲音樂,配合著迪斯科特有的舞步,墊肩西裝、時髦的捲髮,有點熟悉,又有點詭異。聽說「迪斯科」又重回大眾視線了?別不信,一個選秀節目,來一段迪斯科的話,不要太耀眼。陳偉霆玉樹臨風、張藝興舞藝出眾,風度翩翩的二位在黃渤的帶領下跳起復古迪斯科,馬上燃爆全場。
  • 老照片:80年代的長春,遙遠的回憶,再也回不到從前了
    這是一組80年代的長春的老照片,這些老照片記錄了30多年前長春的樣子,跟隨這些老照片,帶大家一起去重溫記憶中的老長春。圖為上世紀80年代長春長白山百貨商場前的街景。這裡車來人往,熱鬧非凡。
  • 這家酒店,擁有寧波第一家音樂歌舞茶座,80年代曾開啟寧波夜生活……
    現在說起上世紀80年代,仿佛是很久遠的事情。
  • 上世紀80年代,那些驚豔了時光的女港星,有你的女神嗎?
    在上世紀80年代,紅遍香港影壇,與林青霞、梅豔芳、張曼玉合稱「霞玉芳紅」。曾三次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三次提名臺灣電影金馬獎,代表作有《男與女》、《刀馬旦》等,1991年退出電影圈。三、邱淑貞,被稱為「性感女神」的邱淑貞,因導演王晶賞識而進入影壇,代表作品有《最佳損友》、《赤裸羔羊》等。
  • 武磊要是穿越到上世紀80、90年代,能否超越馬拉度納?
    武磊要是穿越到上世紀80、90年代,能否超越馬拉度納?這是一個網絡問答題,我的看法與眾人還是有些不同的,因為我相信事物的發展規律,馬拉度納只是他那個時代的王者, 放到現在不一定有多強,就好比當年的諾基亞手機也是手機中的王者,放到現在不如隨便一款山寨機功能多,用處大。
  • 上世紀80年代的男影星們,陽剛帥氣,是姑娘們心目的「白馬王子」
    是上世紀80年代的著名童星。許亞軍,沒錯,他就是《人民的名義》裡的祁同偉的飾演者。其實早在上世紀80年代,許亞軍就已經很火了。年輕時的許亞軍帥氣逼人,微笑也很迷人。周裡京,80年代憑藉《高山下的花環》、《人生》等電影成為了人們熟知和喜愛的男演員。年輕時的唐國強英俊瀟灑,80年代因出演電影《小花》、《高山下的花環》而受到觀眾的喜愛。
  • 清純的山口百惠,上世紀80年代中國男青年的夢中情人
    說起山口百惠這個名字相信60年代至80年代這些人應該無人不曉了,當年因為她清純的樣子成為了許多男人的夢中情人。1972年,在一次歌唱比賽中,以《迴轉木馬》一曲獲得第二名,嶄露頭角,正式出道。她主演的電視劇《血疑》和成名曲《秋櫻》更是吸粉無數。當時日本演藝界流行一句名言「歌星紅兩年」,但這句話在山口百惠身上無效!
  • 上世紀80年代左右,5塊錢有多少購買力,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我們中國在舊社會時期也歷經了一段苦難,特別是在抗戰時期,幾乎國家已經到了瀕臨破滅的邊緣,而新中國雖然建立起來,但由於西方的經濟封鎖,我們也經歷過一段特別困難的歷史時期,尤其是當時社會物資除了要用錢購買外,還必須要憑票供應,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後,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國家這才逐漸富裕起來
  • 上世紀80年代的「物流」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吳軍  回顧  上個世紀80年代的河南沒有「物流」 有「供應、分銷」  金真,被業內稱為「河南省物流專家」,現任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航空經濟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副主任、教授。  1983年,金真從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物資管理專業畢業,因表現優秀,被學校留校任教。
  • 背80萬債到濰坊!80後女子白天打工晚上擺攤理髮
    背80萬債到濰坊!80後女子白天打工晚上擺攤理髮2020-10-06 18:13:11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齊魯壹點幾天前的一晚,濰坊市區玉清街蓉花路路口。借著路口的路燈,一把塑料凳往馬路牙子上一擺,劉帥的路邊理髮攤開始「營業」了。
  • 上世紀80年代有個說法叫「霞玉芳紅」!你喜歡其中的哪位女星?
    上世紀80年代的香港,有一個說法叫做「霞玉芳紅」,指的就是林青霞、張曼玉、梅豔芳和鍾楚紅四位香港的「夢中情人」。今天來聊聊她們,看看你最喜歡的是哪位女星呢?鍾楚紅鐘楚紅,二十世紀80年代,鍾楚紅在香港影壇大紅大紫。
  • 北京東站,上世紀80年代的結界!
    在CBD一片繁華的氛圍中,北京東站宛如上世紀80年代設下的結界。一路走來,路過空氣中都瀰漫著香水味的北京新名利場SKP-S,再到略為樸實的八王墳公交站。然後,便穿進了前往北京東站的必要通路,一條略顯擁擠的小巷。
  • 抽菸、撩妹、沉迷舞廳,但我是個好老頭
    約莫20個打扮入時的老人在昏暗中合手扶腰,腳步契合著「啪噠噠」的節拍緩慢遊移(憑著90年代末去過舞廳的經驗,我能聽出來這是一首三步舞曲)。昏暗的色澤模糊了肌肉鬆弛皺紋滿布的事實,加起來有150歲的舞伴二人,顯得比平日裡要年輕一些。 早晨六點半才睡醒,是對生命最大的褻瀆,這是跳早場的舞客們堅定不移的生活信仰。
  • 那些上世紀80年代的絕世美人,誰曾路過了你的青春
    看慣了如今的網紅臉,讓我們再看看上世紀80年代的那些「絕世美人」吧!你記得誰?誰曾路過了你的青春?還記得《一代女皇》中的武媚娘潘迎紫嗎?她可是上世紀八十年代臺灣紅到發紫的藝員,年輕時的她貌美如花,一顰一笑盡顯傾城之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