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央行官員談中國反洗錢監管發展 轉為「風險為本」是必由之路
今日,在上海舉行2020第十屆中國反洗錢高峰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反洗錢局副局長王靜在發表主旨演講時透露,人民銀行未來繼續加大工作力度,採取多方面措施落實「風險為本」反洗錢監管,並以此推動金融機構反洗錢工作從「規則為本」向「風險為本」轉型。
在王靜看來,在當前的形勢下,規則為本的監管方法越來越顯現出其弊端:一是規則的滯後性越來越大,難以及時應對風險,特別是科技領域日新月異的變化;二是統一的規則難以適應多樣化的金融業態、金融業務和客戶需求,缺乏彈性往往導致合規與效率的矛盾;三是金融機構被動執行規則,主觀能動性難以得到發揮,依賴心理嚴重。
王靜指出,央行近年來也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辦法和指引,來推進反洗錢風險評估規則的轉型。「但是,從近年我們對金融機構的檢查情況來看,總體上轉型的進度還比較遲緩,以『合規』為目標指導反洗錢工作的觀念仍然根深蒂固。」 他補充道。
「從規則為本到風險為本,是中國反洗錢的必由之路。」王靜對金融機構執行「風險為本」反洗錢工作,提出了三點建議和要求。一是定期開展反洗錢風險評估,二是制定機構洗錢風險管理策略,三是建立業務部門、反洗錢部門、內審稽核部門三道防線。
王靜還透露,央行下一步將抓緊推進《反洗錢》和《金融機構反洗錢監督管理辦法》的修訂工作,力爭早日破除一些制約「風險為本」方法落實的制度障礙。此外,還將將現行的人民銀行對金融機構反洗錢分類評級逐步升級為風險評估,並加強對後續整改的監督,對金融機構定期開展「回頭看」走訪,確保整改落到實處,檢查發揮實效。
據悉,復旦大學中國反洗錢研究中心每年都會舉辦「年度中國反洗錢高峰論壇」,至今已經舉辦十屆,本屆論壇主題定為「嚴監管控風險強穿透遏擴散」。復旦大學中國反洗錢研究中心獲批並成立於2005年、作為我國第一個也是迄今唯一一個冠以「中國」字樣的專業反洗錢研究機構,為國家培養了大批的反洗錢專業人才。
(文章來源:東方網)
(責任編輯:DF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