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與中國人太有緣分!
自唐代善導大師提倡口稱南無阿彌陀佛名號的修行方式以來,上至達官貴人,下至販夫走卒無不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形成了「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的文化現象。
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教主,往生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是諸多修行人的畢生夙願。淨土行人一心稱念「阿彌陀佛」,臨命終時得阿彌陀佛接引,往生極樂淨土。
2020年12月31日,農曆十一月十七日,阿彌陀佛聖誕日。
覺悟君特為大家奉上這套阿彌陀佛主題試卷,共30道題目,快來試一下吧!
一、填空題
1.「 阿彌陀佛 」一詞是( )大師對該佛具有( )和( )兩層含義的省略合譯。
2.「阿彌陀佛」有十二個稱號,其中十一個與( )有關,一個與( )有關,因此,阿彌陀佛也被稱為( )、( )。
3. 阿彌陀佛聖像一般手持( ),呈( )狀。
4. 在佛教裡,有「三世佛」的說法,釋迦牟尼佛主管娑婆世界,站中間;阿彌陀佛主管( ),站( )邊;藥師佛主管東方淨琉璃世界,站( )邊。
5. 阿彌陀佛是( )世界的教主。他的左右兩邊的侍者分別為( )和( ),合稱為( )或阿彌陀三尊。
6. 西方三聖,一般被供奉在寺院的( )殿內。
7. 宣揚阿彌陀佛法門的經典中,影響最廣的是曹魏康僧鎧 的譯本( )。此經以( )為主要名稱。
8. 在 顯宗 或 漢傳佛教 中,阿彌陀佛的造像為右手下垂,掌心向( )作 與願印 ,左手持( )。
9 . 我們往生極樂世界,是在( )中化生的。
10.《無量壽經》詳述阿彌陀佛在因地為法藏比丘時所發的( )願,以致果地圓滿成佛,莊嚴國土,攝受十方念佛眾生,並說明三輩往生的條件。
二、選擇題
1. 淨土宗三大經典中,( )描述了阿彌陀佛西方淨土種種莊嚴的事相,並說明發願往生的意義及方便,讚嘆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功德。
A.《 無量壽經 》
B.《 阿彌陀經 》
C.《 觀無量壽佛經 》
D.《四阿含經》
2. 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聖像一般都同時被供奉在寺院的( )內
A. 天王殿
B. 本寺主供佛殿
C. 大雄寶殿
D. 彌勒佛殿
3. 宋 施護 譯《 佛說如幻三摩地無量印法門經 》以( )為主要名稱。
A. 阿彌陀佛
B. 無量光佛
C. 無量壽佛
D. 彌勒佛
4. 大勢至菩薩,又被尊稱為( )
A. 大精進菩薩
B. 大威力菩薩
C. 大悲力菩薩
D. 大願力菩薩
5. 淨土思想主要依據的是「 三經一論 」,「三經」不包括( )
A. 無量壽經
B. 觀無量壽經
C. 阿彌陀經
D. 大藏經
6.「 三經一論 」的「一論」是指佛陀 入滅 後八、九百年左右, 世親菩薩 所造的( )
A.《六足論》
B.《往生論》
C.《發智論》
D.《大毗婆沙論》
7. 「淨土五經」不包括( )
A. 《阿彌陀經》
B. 《無量壽經》
C. 《觀無量壽經》
D. 《雜阿含經》
8. 淨土信仰,大致曾分為 彌勒 淨土和 彌陀 淨土兩種。彌勒淨土信仰由道安首倡,盛行於北魏。 彌陀淨土 信仰在中國的流行始於( )。
A. 馬勝比丘
B. 鳩摩羅什大師
C. 慧遠大師
D. 玄奘大師
9. 大勢至菩薩摩訶薩,現今在極樂世界,為第二順位遞補佛位的菩薩。《觀無量壽經》云:尊上頭頂( )內存 智慧光 ,讓智慧之光普照世界一切眾生,使眾生解脫血光刀兵之災,得無上之菩提之力。
A. 佛像
B. 螺髻
C. 蓮花
D. 寶瓶
10. ( )在佛前發起超世弘願之後,用不可思議兆載永劫的時間累世修行,一向專志莊嚴妙土,勇猛精進,一一梵行皆回向十方眾生,令所有眾生功德成就。十劫之前,成就了佛果,成就了萬德洪名,建立了依正無比莊嚴的西方淨土——極樂世界。
A. 法藏比丘
B. 光目女
C. 不眴太子
D. 不動比丘
三、判斷題
1. 阿彌陀佛,是由 梵語 而來,是阿彌陀婆耶或阿彌陀庾斯的簡化。( )
2. 除了 極樂世界 阿彌陀佛外,也有其他世界的佛擁有「無量光」與「 無量壽 」的名號。( )
3. 阿彌陀佛身邊的侍者菩薩代表佛教的「慈悲喜舍」四無量心」。( )
4. 真正的極樂世界就在我們心裡,我們念阿彌陀佛,以清淨心感受佛的加持力,心中無煩惱、無障礙,自在歡喜,心中所想極樂,那麼不論身在何處,都是在極樂世界之中。( )
5. 淨土宗,是專修 往生阿彌陀佛淨土 之 法門 而得名的一個宗派。( )
6. 據《觀無量壽經》載,大勢至菩薩身放紫金色光,法相與裝飾皆同於 觀音菩薩 。二者的主要區別是:大勢至菩薩頭上的寶冠有定瓶為標誌,而觀音菩薩頭上的寶冠則以一小化佛為標誌。( )
7. 作為阿彌陀來迎時的隨侍,觀音菩薩合掌,大勢至菩薩手拿金蓮臺。( )
8. 阿彌陀佛在漢傳佛教中僅指無量光佛和無量壽佛,這最早源於後漢譯本的《 般舟三昧經 》( )
9. 據《 無量壽經 》等所載,往生於極樂淨土者身受諸種快樂,身上有如佛之三十二相,且具五眼六神通,五官之對境非常微妙,心中舒暢清涼,在心中聞法,供養佛 菩薩 ,即得開悟。( )
10. 觀世音菩薩代表佛的慈悲,大勢至菩薩代表佛的智慧,綜合起來表示佛的悲智雙運。( )
無論答出多少,都隨喜讚嘆您的法供養功德!
歡迎關注鳳凰網佛教官方微信公眾號「覺悟號」,做智慧的傳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