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湖南藍山縣在土市鎮新村村舉行「誠信建設萬裡行誠信永州我先行」走進藍山之「重走長徵路 共建誠信城」主題宣傳活動,緬懷革命先烈,追尋先烈足記,大力營造講誠信、履承諾的氛圍。
期間,在舜水河畔、紅軍渡廣場,全體黨員幹部重溫入黨誓詞。
隨後,大家帶著深深的敬意,移步紅軍渡口廣場、土市新村紅六軍團指揮部舊址、任弼時、肖克、王震住地舊址,聆聽老師現場教學,重溫革命先輩的信仰之路。緊接著,大家從新村開始至古院村,重走紅軍長徵路,開展信用宣傳等活動。
今年來,藍山高度重視創信工作,專門成立了藍山縣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縣領導對創信工作親自部署、親自解讀,全面推進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為縱深推進良好的信用環境,進行藍山探索結合藍山實際,出臺《藍山縣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實施方案》《藍山縣信用信息錄入制度》《藍山縣信用信息報送制度》等一系列統攬全局、系統推進的制度文件,加強了信用政策的引領作用。並建成統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有效打破信息孤島。
同時,完善藍山縣社會信用信息公共資源目錄,涉及住建、教育、交通、社保、醫保、金融、市監等行政部門全部納入信源單位,全部按信用目錄要求錄入信用信息。信用信息數據由全縣所有部門共享共用,實施信用管理。將本地居民、10664戶個體工商戶、3326家企業、47個部門單位,全部納入信用管理系統,形成每個主體的「信用檔案」和「誠信名片」。編制了《社會信用信息徵集目錄》,大力推動信用信息的收集匯總,目前已歸集460餘萬條基礎信息。
此外,建立信用聯合獎懲,健全「紅黑名單」制度。在教育、市監、衛健、交通運輸、安全生產等9餘個領域35個部門建立「紅黑名單」制度,不斷完善各行業領域「紅黑名單」主體的認定標準和退出機制,加強對監管對象的分類監管。完善企業事中事後監管措施;推進市場主體信用積分管理等制度;積極探索「信易貸」、「信易醫」、「信易遊」、「信易租」、「信易批」等信用產品運用。同時,探索建立行政審批「綠色通道」,在辦理行政許可過程中,對以「信用+」的方式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並充分利用網際網路、電視電臺、報刊雜誌等各類新聞媒體開展信用宣傳。大力開展「信易貸」「個人信用記錄關愛日」「誠信萬裡行」宣傳活動周等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在全社會營造誠實守信的良好氛圍。
通過全縣上下共同努力,今年二、三季度創信工作分別在全市排第二、第三名。
(雷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