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而彌堅的山田洋次繼上世紀跨越將近三十年的《寅次郎的故事》系列片集,與本世紀的《母親》《弟弟》之後,於今年為影迷帶來 《家族之苦》系列第二部曲,陣容一如去年的第一部,以橋爪功飾演的父親為首,母親、大哥、大嫂、弟妹等人物悉數登場,在冷幽默與世俗情感中進行家庭關係的拉鋸戰。
《家族之苦2》的套路看上去幾乎與前作一模一樣(其實也是一直以來山田洋次作品的基本樣貌):圍繞著一件事情,子女與父親產生了隔閡,試圖勸服父親,但僵持不下之時,突如其來的事件令大家原來的計劃全部泡湯。家庭成員的緊張關係在大家性格的細微之處蔓延、受阻、淡化、最終消散。第一部《家族之苦》的重心落在母親突如其來的離婚請求,而第二部的重心則放在勸服車技不佳的父親放棄開車。
這是一出火花四濺的群戲,妻夫木聰、蒼井優、夏川結衣等演員與全片最強勢且搶戲的「父親」橋爪功,在每一個細微的表情與每一句斟酌的言語中個性盡顯、鬥智鬥勇。山田洋次與平松惠美子的劇本充滿處處是喜劇的內在張力,同時又羚羊掛角地在悲劇時刻逗樂、在歡樂瞬間催淚。影片最後的火葬場面可謂是集這種洞悉人生況味的劇作法之大成,火焰中逝去的友人令人悲痛莫名,圍觀的一家人卻因為瑣事再次拌嘴。笑裡帶淚,在《家族之苦2》中不止是一句廣告詞。
雖然是老配方,《家族之苦2》仍然拍出了屬於這部電影本身的獨特味道,在居酒屋老闆娘變化了的造型與父親的老友突然插入等設定中,原本屬於純粹市民喜劇的配角塑形逐漸深化,令每一個人物都有恰如其分的獨特性格。對白的簡練有效程度更有所加強,通常一個動作、一句臺詞,便可以窺看出不同人物的鮮明個性。這一點上來說,山田洋次數十年來的套路,仍然是直接有效的。
看這部電影時常會令人想起發生在上海(也許全國也很多)的市民家庭內部的種種難以與外人道的矛盾,《家族之苦2》仍然選擇一種家庭會議方式,試圖解決家庭問題(最終不免被突然事件打斷),這是對日本市民階層一以貫之的真誠寫照,將視野縮略成各家庭成員間性格的展示舞臺。父親高中同學的加入,令影片的角色矩陣由當下的社會議題,延伸到了更廣闊的關於戰後日本國民性格養成過程的觀察,這一觀察對理解影片中父親看似癲狂的堅持至關重要,而父親,恰是穿越了戰後數十年的歷史,站在觀眾眼前的日本國民性格圖譜。
用更加清醒的目光看《家族之苦2》,其實可以看到的不止是一個家庭的「難念的經」,而是日本社會普羅大眾的普遍問題的縮影。山田洋次的頭像在賣萌的動畫片頭中出現又「慘遭」踢出,呈示出導演老而彌堅的樂觀,近年來包括東陽一、降旗康男等資深導演的作品,可以看到隨年齡增長,他們越發細緻的對社會人情的觀察,恰恰是青年導演在技巧之外,很難把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