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林日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任重 柳玉鵬】「我們將採取緊急行動,因為這位總統代表著一種迫在眉睫的威脅。」 美國眾議院議長、民主黨人佩洛西一聲令下,民主黨準備本周在兩條戰線上迫使美國總統川普提前下臺。當地時間周一上午11時,眾議院民主黨人正式公布了彈劾川普的決議,指控他在上周美國國會暴亂中的作用是「煽動叛亂」。眾院民主黨人還準備在11日給副總統彭斯下最後通牒,要求他在24小時之內利用美國憲法第25條修正案解除川普的職務。而接近川普的知情人士告訴媒體,總統沒有任何辭職計劃。事實上,他正準備本周二前往德克薩斯州阿拉莫的美墨邊境,宣傳他任內的標誌性政績——邊界牆。他的支持者在各種社交平臺被封殺的情況下,仍頑強串連要在拜登就職日搞「百萬民兵遊行」。而這位總統將表演怎樣瘋狂的「告別秀」仍是媒體最擔心的事,「川普總統任期正處於最後的混亂漩渦之中」,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1日評論說,即便最後期限近在眼前,但每個小時似乎都在給美國脆弱的民主帶來新的威脅。
眾院已經擬好彈劾案
據CNN11日報導,這份公布的彈劾決議案稱川普「嚴重危害了美國及其政府機構的安全」「他威脅民主制度的完整性,幹涉權力的和平過渡」,「他辜負了人民給予總統的信任」。這是民主黨本周舉行彈劾投票的第一步,川普將成為美國歷史上僅有的被彈劾兩次的總統。
佩洛西10日表示,眾議院共和黨議員11日還將提出一項決議案,呼籲彭斯利用美國憲法第25條修正案解除川普的職務,「我們呼籲副總統在24小時內作出回應」。該決議將在12日之前進行投票,如果獲得批准,而彭斯在24小時內沒採取行動,眾議院將開始對川普的彈劾。
也許正如路透社11日所說,「美國民主黨議員忍無可忍,即便川普總統任期只剩幾天也要趕他下臺」,1967年通過的美國憲法第25條修正案中有一條規定,如果副總統和大多數內閣成員認為總統不能履行他的權力和職責,副總統可以接管總統的職責。
不過,《紐約時報》稱,幾乎沒有民主黨人相信彭斯會採取行動,民主黨第三號人物、眾議員克萊伯恩表示,眾議院可能會在13日投票彈劾川普。《紐約時報》稱,截至10日下午,已有210多名民主黨眾議員在彈劾條款上簽字,接近通過所需的半數票(217票)。
CNN11日引用消息人士的話稱,彭斯將參加拜登宣誓就職總統的典禮,而拜登則表示彭斯的出席「令他感到榮幸」。CNN還引用接近彭斯的消息人士的話稱,彭斯「不排除使用」憲法第25條修正案解除川普總統的職務,如果「川普變得更加不穩定的話」。另有消息人士稱,自上周三美國國會遭到暴力圍攻以來,川普就再沒有和彭斯說過話,他對彭斯「很生氣」,而彭斯則對川普感到「失望和難過」。
1月20日不是結束
按照彈劾程序,彈劾條款在眾議院獲得超過一半的簡單多數即可通過,但在參議院需要獲得2/3多數贊同才能對總統定罪。這意味著至少需要17名共和黨參議員支持彈劾,川普才能被定罪。目前雖有更多共和黨人加入到譴責川普的隊伍,比如賓夕法尼亞州共和黨聯邦參議員圖米、內布拉斯加州共和黨參議員薩瑟、美國前常駐聯合國代表黑莉等,伊利諾州共和黨眾議員金青格還呼籲用美國憲法第25條修正案罷免川普,但公開支持彈劾總統的共和黨參議員還明顯不夠。
由於美國參議院下一個會期是1月19日,也就是川普離任的前一天,因此,即便眾議院對川普發起第二次彈劾,參議院最早也要到19日才會受理。《華爾街日報》稱,這讓民主黨人左右為難,他們一方面要讓川普對騷亂負責,另一方面也想把注意力轉移到拜登的議程上。克萊伯恩10日在CNN的政論節目中說:「讓我們給候任總統拜登100天的時間,讓他的議程開始運轉,或許我們會在那之後的某個時間把彈劾條款發給參議院。」
「任期將滿:為什麼對川普發起彈劾?」俄羅斯《消息報》11日引用俄科學院美國和加拿大研究所所長加爾布佐夫的分析稱,這是一種象徵性姿態,其實完成這一程序時間已經不夠了,但「1月20日之後還是會發生一些事情。我認為法院可能會起訴川普」。華盛頓世界安全研究所專家茲洛賓稱,如果在拜登上任後能夠成功就此彈劾程序進行投票,那麼川普將無法在2024年再競選總統,同時受川普影響,共和黨也將陷入低谷。「民主黨人想徹底切斷川普的氧氣」,「今日俄羅斯」電視臺這樣評論。
《紐約時報》稱,在總統任期接近結束時進行彈劾並沒有先例可循,也沒有哪位總統在離任後面臨參議院的彈劾審判。但在美國歷史上,曾經有非總統的其他聯邦官員辭職後依然遭到彈劾的先例。
頑強的川普及其忠粉
川普政府3名知情人士當地時間10日告訴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民主黨人提出並推動二次彈劾川普的提案,確實讓總統感到挫敗,但他沒有辭職計劃。美聯社稱,川普將和助手們繼續抨擊不讓他發表言論的推特和臉書等,同時大力宣揚自己的政績。他將於周二前往德克薩斯州阿拉莫,宣傳他為遏制非法移民和修建邊界牆所做的努力。
美聯社11日稱,川普一度拒絕為上周在國會騷亂中死去的兩名警察降半旗,但10日白宮還是為此悄悄降了半旗。另據《紐約時報》報導,一些極右和極端組織現在開始把注意力集中在1月20日的新總統就職日。有人在網上煽動20日在華盛頓舉行支持川普的「百萬民兵遊行」。美國《世界日報》也報導稱,圍攻國會之後,部分激進的川普支持者感到士氣大振,紛紛通過網絡平臺串聯,相約1月20日拜登就職典禮當天,重返華盛頓。有激進的網民匿名發文稱:「第二回合就是1月20日。這次不會手下留情了。我連協助川普連任都已經不在乎了,我在乎的是要開戰。」此前,英國《獨立報》報導稱,有民間組織計劃1月20日在臉書上舉行名為「川普第二屆總統就職典禮」的活動,至少已有超過32萬人表示有興趣參加。
據《國會山報》報導,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市長鮑澤10日向美國國土安全部呼籲,要求在拜登就職前採取額外措施確保首都安全。據美國「軍事」網站10日報導,1月9日起,不少民眾拍到大批軍車運載軍人入駐華盛頓的畫面,美國陸軍和空軍國民警衛隊指揮官9日表示,目前部署到華盛頓的國民警衛隊員將有權使用致命武器。
彈劾或打開潘多拉魔盒
當地時間10日發布的美國廣播公司(ABC)與益普索的聯合民調顯示,56%的受訪者表示應將川普免職,這一比例之高史無前例。2019年9月民主黨人就第一次彈劾川普進行調查時,只有40%的美國人表示支持。而當初柯林頓因性醜聞遭受彈劾時,支持彈劾他的比例也不到40%。不過10日的民調同時顯示,共和黨人中支持彈劾川普的比例仍僅為13%。「今日俄羅斯」電視臺11日評論說,彈劾川普對共和黨的聲譽來說將是重大打擊,同時必然加深美國社會的分裂,「這對兩黨來說都是危險的」,美國政治體制面臨巨大風險,「彈劾可能打開美國的潘多拉魔盒」。
《金融時報》11日稱,政黨失能、權力失控、社會分裂——美國出現了明顯的「政治衰敗」信號。美國《外交政策》網站10日稱,如果美國記者用報導其他國家的方式來報導美國政治,可能是這樣的:這位前英國殖民地的總統四面楚歌,躲在他的宮殿裡,拒絕承認選舉結果。一群暴民衝破美國警察阻攔併入侵國會,迫使議員們撤離,最後以催淚瓦斯和槍聲結束,並造成數人死亡。這些場景讓人想起葉爾欽炮打冬宮、「阿拉伯之春」或委內瑞拉的街道。在世界各地的觀察家看來,美國已經變成了美國領導人經常譴責的樣子:一個軟弱的民主國家,無法防止暴力和流血破壞權力交接。
「川普的總統任期正處於最後的混亂漩渦之中」,CNN評論說,但共和黨的草根階層沒有表現出任何要與川普決裂的傾向。預計川普還將在他任期的最後幾天發布一系列赦免令,並籤署一些行政命令。英國《經濟學人》10日稱,川普辭職或在任內被彈劾下臺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最有可能的結果是,川普將繼續執政直到任期結束。他的社交媒體被凍結,但他仍掌控著美國的核武庫。就在兩個月前,他還獲得了美國歷史上第二高的選票。因此,許多美國人在未來10天裡只能抱著最好的希望,而無法採取太多措施來防止最壞情況的發生。
本文來源:環球網 責任編輯: 覃肄靈_NB1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