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院昨天以232票對196票通過川普總統彈劾調查程序草案。
對於今天的結果,總統川普立時抨擊,這是「史上最大的獵巫行動。」
他曾以此來形容於今年3月結束的穆勒「通俄門」調查。
只有兩名民主黨人投票反對該決議案,分別是明尼蘇達州國會眾議員皮特森(Collin Peterson)和新澤西州國會眾議員德魯(Jeff Van Drew)。
佩洛西在表決前說:「這是悲傷的一天。沒有人入選國會是為了彈劾總統。」民主黨人希望在11月的第二個星期開始將整個彈劾聽證公開。白宮高級顧問、第一女兒伊萬卡(Ivanka Trump)也在眾院通過決議案後發推,引用了傑斐遜在給自己女兒瑪莎信中寫道的一段話:
「敵人和間諜將我包圍,從我嘴裡說出的每一句話、筆下寫出的每一個字都被抓住並扭曲,若真相對他們不利,則開始編造。」
今年8月,美國一名情報界人士匿名檢舉
川普7月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通話時要求對方調查其政治對手、美國前副總統拜登及其兒子。另外在與澤連斯基通話前,川普命令代理白宮辦公廳主任、行政管理和預算局局長馬爾瓦尼
凍結一筆價值約4億美元的對烏軍事援助。馬爾瓦尼隨後通過行政管理和預算局向國防部、國務院傳達了這一指令,但沒有詳細解釋緣由。
這一事件被後面成為「電話門」事件,也震動美國朝野。
眾院情報委員會主席希夫(Adam Schiff)等民主黨人認為,這項措施為彈劾調查指明了「前進道路」。民主黨人還在調查凍結4億美元援助金一事是否與川普的要求有關。
川普則表示,他要求烏方調查拜登父子無關政治,只是因為反腐敗。他還反覆抨擊彈劾調查是對他的「政治迫害」。
在昨天的投票上,兩黨各位大佬們可謂各自殺出一條血路。
共和黨人在很大程度上都站在川普一邊,將民主黨人的努力視為黨派行為,並抨擊彈劾調查大部分時間都閉門進行。
啟動彈劾調查的一個月以來,白宮和共和黨人一直對民主黨人在未經正式表決的情況下發起調查表示強烈不滿。
在民主黨人公布彈劾調查框架後,他們仍認為這一程序「虛假」。
在整個彈劾啟動過程中,眾院議長佩洛西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10月初佩洛西談及就彈劾程序進行表決時說:「我們肯定不會因為總統而這樣做(指投票表決)。」
但她周一改變方針,宣布民主黨人將於周四就調查未來將如何展開進行表決。
佩洛西稱:
「我們採取這一步驟,是為消除對川普政府是否可以扣留文件、防止證人作證、無視經授權的傳票或繼續阻礙眾議院的懷疑。」
身為眾院議長的佩洛西一路走來,完全展現謀定而後動的耐心。
隨著彈劾案進入表決,事實證明佩洛西的耐心策略果然是正確的。
佩洛西希望所有美國人民都能看清楚川普面對各種指控時的回應。
原本極力為川普辯護的共和黨議員,如今也不再以要求透明化做為力抗佩洛西的藉口。
宣布將對彈劾程序決議案進行表決時,佩洛西解釋稱,此舉是為了回應共和黨人的批評,即民主黨迄今的調查是出於黨派動機在秘密中進行,並否認了總統的正當程序。
如今在這場投票結束後,該決議將授權情報委員會發布過去採訪的筆錄;
在調查移交給司法委員會後,
他們還有機會對證人進行盤問(但須得到委員會主席的批准。)
對於今天的結果其實早在意料之中,所以結果一出川普的競選團隊馬上發表聲明。
今天的投票僅僅證實,
整個彈劾過程從一開始就是假的。
事實上,彈劾總統也非同小可,若不成功,民主黨自身將反遭拖累。
一個佐證就是1998年共和黨彈劾柯林頓失敗。
一般來說,執政黨在中期選舉中大概率佔下風,但因為此次彈劾失敗事件,共和黨在隨後的中期選舉中反而丟失了5個眾議院席位。
此外,美國民眾對於彈劾也持有觀望態度。
根據FiveThirtyEight的研究,自2017年初以來的所有民意調查中,即使在此前通俄門事件中,反對彈劾總統的比例也一直在50%以上。
因此,如果彈劾不成功,主動發起彈劾的黨派可能被選民貼上「無事生非、太過政治化」等標籤,反而受到拖累。
這也是此前眾議院議長佩洛西遲遲不願開啟彈劾調查的原因。
從上一次大選結束後,華人的參與熱情被點燃,很多人開始關注選舉,關注政策。特別是總統川普有一大批華裔支持者,但同時也有不少華人對於川普的移民政策以及外交手段不滿。
雖然這項議案並無很多實質性內容,且並不意味著眾議院已經將川普彈劾,但本次投票賦予國會在對總統彈劾期間的調查中擁有2個新的權力:
問詢證人可以通過電視轉播方式公開;問詢時限也被延長。這也是民主黨走出的迄今為止最接近「打倒川普」的一步。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華人生活網,ID:Huarenlife168。歡迎分享至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加拿大中文報 誠意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