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布衣
在《三國演義》裡,對張飛的描述是「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聲若巨雷,勢如奔馬。」一幅兇神惡煞的樣子,儼然一個莽夫悍將的形象。章武元年(221年)劉備稱帝之後,張飛晉升為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封西鄉侯。但是同年,張飛被奸人所害去世,身首異處。而劉備卻是張飛被害的兇手,他們「桃園三結義」的情誼就那麼脆弱嗎?歷史上真實的張飛到底是什麼樣的?我們不妨深入到歷史中去看一下。
前段時間聽書,剛好聽到了張飛之死這一章,聽完之後我頗感吃驚。隨即查閱相關史料,竟然意外發現,歷史上的張飛與小說和民間傳說的張飛大相逕庭,他非但不是一位莽夫悍將,相反倒是一位文武兼工的書畫家,而他的死也和他的才華有著莫大的關係。
文/ 布衣
據《三國志》記載,張飛有兩個女兒,皆貌若天仙,章武元年,劉備稱帝,立劉禪為太子,張飛大女兒嫁與劉禪。15年後,大女兒不幸去世,張飛二女兒又嫁給劉禪,先封貴人後封皇后,人稱「大張後」和「小張後」張飛兩次做了劉禪的老嶽父。古代選妃對外貌都有很高的要求,可見能做皇后的兩個女兒都很美麗,那麼作為她們父親的張飛相貌怎麼會如此醜陋呢?
其實,《三國演義》完全顛覆張飛形象,張飛本長的玉樹臨風,是一個白面俊俏的翩翩公子。赤壁之戰前,魯肅到當陽找劉備的時候,魯肅就說,想我江東有周美郎,不想冀州也有此等美姿顏者。沒毛病,說的肯定就是張飛了,因為劉備和關羽都不是翼州人。得到魯肅如此誇讚,再次說明張飛確實長的俊美。
文/ 布衣
張飛家族是書香門第,豪門大戶,家產很豐厚,屠宰行業只不過是其中之一了,《三國演義》把張飛描述為一個殺豬的,相差太遠實在是離譜。其實張飛飽讀詩書,詩詞歌賦樣樣精通,從小熟讀兵法,暗中韜晦。小說中卻把關羽「神化」了,其實關羽無論是領兵作戰還是謀略都遠不如張飛,關羽僅僅讀過春秋,並沒有讀過兵書。
張飛雖然粗暴,但他是個畫家,尤其擅長畫美人兒。明代卓爾昌編《畫髓元詮》說張飛 「喜畫美人,喜草書。」清代《歷史畫徵錄》記載:「張飛,涿州人,善畫美人。」如今涿州人說涿州鼓樓北牆上的《女媧補天圖》所畫之人是張飛,而張飛故裡附近房樹村「萬佛閣」的壁畫,據說也是由張飛提筆所畫。
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張飛不僅僅是個畫家,他在書法上也是頗有造詣,是三國時期「漢八分體」的代表。元吳鎮《張翼德祠》一詩中寫道:「關侯諷左氏,車騎更工書。文武趣雖別,古人嘗有餘。橫矛思腕力,繇像恐難如。」紀曉嵐也有詩讚曰:「哪知拓本摩崖字,車騎將軍手自書。」「車騎」指的是張飛。由此可見兩人都很佩服張飛的書法,誇他的書法造詣勝過三國時期著名的書法家魏國的鐘繇、吳國的皇象。
文/ 布衣
有關張飛書法的記載,最早見於南北朝時代梁人陶宏影的《刀劍錄》。他寫道:「張飛初拜新亭侯,自命匠煉赤山鐵,為一刀。這個《新亭侯刀銘》便是張飛的書法作品。在明代時期,四川流江縣曾發現了一個摩崖石刻《張飛立馬銘》「漢將張飛率精卒萬人大破賊首張郃,立馬勒石。」
相傳是張飛在蕩渠(渠縣)八濛山,大敗曹操部將張郃留下的。今陝西岐山縣博物館就收藏有一幅張飛「立馬銘」手書碑石原拓,字體、大小均與史載吻合。碑刻共22個文字,用筆豐滿遒勁,氣勢剛健凝重,不失為一篇難得的書法作品。
由此可見張飛是一個長相俊美還很有才華的人,但是他脾氣卻不是一般的糟糕。他這樣的一個英雄沒有死在戰場上,卻死在了小兵小將張達和範疆手裡,可為什麼說劉備才是兇手呢?
張飛的才華是他驕傲的資本,也是害了他的根本。生逢亂世,吃都吃不飽又哪裡有機會讀書。身邊的人都是些大字不識得一個的人,張飛自是看不起的,平日裡對身邊的人就不好,一言不合就開打。因關羽剛愎自用被殺的消息傳來,血淚洗面,喝了酒就打人,遭到張達和範疆的嚴重不滿,才會死的如此憋屈。
文/ 布衣
而這一切不全是張飛的暴虐造成的,劉備作為主帥卻如此縱容這個弟弟。他每次都是好言相勸張飛要對身邊的人好一點,否則後果會很嚴重,可沒有一次採取了行動。既然作為主帥,這樣的情況不應該採取措施麼。劉備對這個好弟弟的無限縱容和「溺愛」才導致了張飛最後的結局,不也算是兇手麼?可惜了張飛和關羽這樣的人物,死不得其所,令人唏噓。
那麼,大家認為這張飛之死和劉備有什麼樣的關係呢?
本圖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