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故事 | 一生承諾

2021-02-09 北方故事會

一個獨守空房53年,一個信守承諾57年,就這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歇;生於斯,死於斯,這也許是世界上最簡單平凡的人生……歡迎您關注微信公眾平臺:北方故事會,更多精彩故事等著你)北方故事粉絲回饋中心歡迎您!(點擊藍字進入驚喜多多)

       

作者/梁孟偉

 

我的家鄉地處浙東新昌,一個叫查林村的地方。這裡山環水繞,風景秀麗,已有1600多年歷史,聚居著四百多戶人家。

小姑家在村西的大道地,我們那裡把天井稱作道地。大道地中央有口水井,因為井水冬暖夏涼,所以總是門庭若市。母親也常常肩挑手提著蔬菜衣被,前往大道地洗洗汰汰,幼小的我常跟著媽媽上小姑家玩。

道地中一戶朝西的人家,牆上掛著一個大鏡框,鏡框裡一張黑白大照片。照片裡的男人很年輕,白皙皮膚,細長眼睛,梳著分頭,穿著西裝,打著領帶。微微笑著,親切自然。

這戶人家的門口,進進出出著兩位老太。媽媽悄悄告訴我,高瘦的叫梁小芬,按輩份我應尊稱小芬姑婆;較胖的叫陳蓮珠,我應該尊稱柏臺婆婆。

兩位婆婆裹著小腳,梳著盤頭。小芬姑婆臉上已長起老年斑,灰白的頭髮,高高的顴骨,細細的眼睛,講話聲音快而尖。柏臺婆婆滿頭銀絲,面色紅潤,目若朗星,說話聲音平而緩。

年幼好奇,自然要問長問短;小時好動,整個道地跑來跑去。

「柏臺婆,照片裡的人是誰?」一天,我指著大鏡框裡的男人問。

「梁柏臺!」柏臺婆笑著望望照片又看看我。

「梁柏臺是誰呀?」我歪著頭問。

「按輩份你要叫爺爺!叫柏臺爺爺。」柏臺婆柔聲相告。

「那柏臺爺爺在哪裡呢?」我天真地繼續追問。

「在很遠的地方……」柏臺婆沒有說完,就忙別的事去了。

這年冬天,我上梁柏臺家玩,這時柏臺爺爺的事已知個大概,於是又向兩位老人問起了梁柏臺:「柏臺爺爺結婚七天後就走了,你們吵架了嗎?」柏臺婆笑笑說,「他在上海外國語學社讀書時,就和劉少奇、任弼時、蕭勁光等人約好,要去蘇聯留學。臨行前,我倆拜堂成親。結婚當晚,他就和我約定,七天後要離開,最多三年就會回來。我說,只要你好,再多三年也無妨。想不到一等這麼多年。」柏臺婆的臉上蕩漾著幸福的漣漪。

小芬姑婆插話道:「你柏臺爺爺1921年3月3日,農曆正月廿四結的婚;3月10日,農曆二月初一離開家。這一天早晨我送他到大嶺腳(查林通往新昌的一條山路)。你柏臺爺爺拉住我的手說,『大姐,我這一走,父母和蓮珠託付給你了。』我說,『柏臺,你放心走吧!弟不回家,姐不出嫁。』他接過我塞給的兩個銀角子,開始向大嶺頭攀登。他沒走多遠,又回身向我揮揮手,說了句,『待世界大同之日回家團聚。』」兩位老人的敘述,如淙淙溪水,流過我幼小的心坎。

第二年夏天,一個月光如水的夜晚,我坐在大道地井邊納涼。月光照著鄉親們的滄桑的臉龐,也照著兩位老人的滿頭白髮。我突然問小芬姑婆,為什麼不把柏臺爺爺叫回來。小芬姑婆用芭蕉扇拍拍我的屁股說:「寫了好多封信到蘇聯,告訴你柏臺爺爺,村裡他的親朋好友,誰誰發了財,誰誰做了官,家中生活怎麼怎麼艱難。你柏臺爺爺回信說,要我們別仰慕人家的富貴,他最不喜歡提錢財兩字。就是你柏臺爺爺的爸爸去世,他也沒有時間趕回來。」

後來我才得知,梁柏臺也有過回國後幫助妻子走上革命道路的設想,但一次廣州之行差點被捕徹底斷絕了這樣的念頭。梁柏臺知道自己所從事的革命事業,不但自己有隨時犧牲的可能,甚至還有滅門九族的危險。後經組織批准,在海參崴與周月林結成革命伴侶。並寫信回家向陳蓮珠提出離婚。收信後的陳蓮珠,只說了八個字:「夫不回家,決不改嫁!」就一直侍奉公婆,陪伴小芬,等著柏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先輩的英雄事跡,如潤物無聲的春雨,滋潤著少年的情懷;如暖人心懷的豔陽,朗照著青春的天空。

家鄉是純樸的,兩位老人是純樸的,純樸得如同家鄉的泥土。從來不曾誇誇其談丈夫兄弟的光輝業績,從來沒有狐假虎威高人一等的神氣表情,以致村裡人大都不知道梁柏臺在蘇聯幹什麼工作,更不知道梁柏臺在蘇維埃政府曾身居要職。小芬姑婆穿著土布舊衣,柏臺婆穿著陰丹士林,都腰系圍裙,細腳伶仃,整天忙裡忙外。有時看見兩位老人抬著一個糞桶,挪著兩雙小腳,到自留地裡鋤草施肥。

直到1955年,她倆才得知梁柏臺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犧牲……

梁柏臺的父親梁開錢早在1925年就離開了人世,等不來兒子柏臺「少則二年多則三年就要回返」的承諾。遺下三個女人艱難度日,生活酸辛可想而知。農村家庭沒有男人,就等於沒有了支柱。常年的重擔誰來挑?天大的事情誰來擔?三個女人的肩膀實在太纖弱,三個女人的小腳實在太纖細,三個女人的地位實在太卑微,一些外族外姓根本瞧不起,就是個別本族無賴也常來欺侮。母親胡玉蘭帶著滿腔的幽怨和期待,於1946年8月19日喊著「柏臺」「柏臺」的名字離開了世界。梁小芬料理完母親的後事後,把梁柏臺讀書時的課本、作文、日記、信稿和簿冊及學習用品100餘件,連同自己的無限思念,珍藏進一個竹製的書箱。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梁小芬與陳蓮珠得知後興奮不已,徹夜難眠。她倆一次次佇立村口橋頭,站在公路旁邊,迎送著一支支解放軍部隊,希望隊伍中突然走出一身戎裝的梁柏臺,揮著手微笑著向他們奔來。梁小芬一次次清理著弟弟的物品,等待著愛弟的歸來;陳蓮珠則一次次對鏡自照著容顏,想像著梁柏臺又將會是怎樣。

1950年2月17日(大年初一),政府首次派人來到梁柏臺老家,送來慰問糧,掛上「光榮」匾,還貼上了年畫春聯。到了1953年,梁柏臺一直沒有消息,到底算「烈屬」還是「軍屬」?那年開始建立農業生產合作社,國家機關幹部實行工資制,梁柏臺的優撫待遇也被取消。陳蓮珠和梁小芬開始尋找梁柏臺,和他第二任妻子周月林及他們的子女。先給毛澤東主席寫信,不久收到了中組部的回信,回答是「不詳該同志下落」。(原件存中共新昌縣委黨史研究室檔案室)

梁小芬又找到新昌縣委辦公室,請求組織出面幫助尋找梁柏臺、周月林及其子女的下落。1955年8月上旬,新昌縣委辦收到中共中央辦公廳的回信:「我們從檔案中查到,梁柏臺、周月林都到蘇聯學習過,都在1934年第二次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上當選為蘇維埃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梁柏臺擔任過蘇維埃中央司法人民委員,已犧牲,但關於他的情況我處無材料,以後有材料,可續告。周月林在一九三五年三月在福建被國民黨軍隊俘虜,以後下落不明。」(原件存中共新昌縣委黨史研究室檔案室)

1955年12月中旬的一天,當梁小芬和陳蓮珠聽完新昌縣委辦回復的信函,兩位女人呆呆地坐著,泥塑木雕一般。雖然早就有過傳聞,終究未被證實。而現在,最後一盞希望的燈,已被現實吹滅;最後一片信念的帆,已被無情吞沒。她們滄桑的臉上流下兩行熱淚,然後轉為輕輕地抽泣,開始時如琴弦凝澀,如幽咽泉流,繼而像銀瓶乍破、鐵騎突出,那種肝腸寸斷的嚎啕大哭,那種撕心裂肺的聲聲呼號,石人也會掉淚,鐵人也會動容。梁小芬任憑涕泗滂沱,聲聲呼喚著「柏臺、柏臺」的名字;陳蓮珠則捂著手絹,更多的是哀哀而哭。哭吧哭吧,太多的思念,太多的委屈,太多的辛酸,太多的期待,都付與這淚珠一串串。1956年,新昌縣委派人來查林村進一步了解情況,並給陳蓮珠落實了烈屬待遇。

等到1957年,新昌縣人民政府頒發的革命烈屬證也已兩年,算命先生說梁柏臺「59歲的命數」這一年也已期滿。已經66歲的梁小芬和61歲的陳蓮珠含淚理出梁柏臺穿過的衣衫,裝進一具小小的薄棺,一路哭喊,聲聲呼喚,「柏臺,歸來!柏臺,歸來!」直抬到橫巖頭等的安山下葬,陳蓮珠則在梁柏臺的衣冠冢旁,營建了自己的壽壙。生不能同床,死求能同穴;生不能白頭到老,死求相愛到永遠。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中期,已是海軍軍官的董岐山在蘇聯聖彼德堡學習,1956年7月回到查林探望父母。一天梁小芬和陳蓮珠來到他家中,陳蓮珠告訴董歧山,梁柏臺在蘇聯還有兩個小孩,一個叫沙沙,一個叫娜佳。「儘管孩子不是我生的,總算也是梁家的後代呀……」陳蓮珠和梁小芬懇求董岐山幫她們尋找一下蘇聯兩個孩子的下落。望著陳蓮珠、梁小芬淚眼婆娑的悲傷表情,董岐山母親沒等兒子開口,就「應該,應該」地滿口應承。董歧山心中暗暗叫苦,蘇聯這麼大,當時通訊又不發達,何況「沙沙、娜佳」這些小名,同國內的「阿明、阿毛」乳名一樣,任何院落都能聽到這樣的呼喚,要尋找他們簡直是大海撈針。可面對老人那種執著的精神,迫使董岐山第一次用善意的謊言承諾,回蘇聯後一定幫她們找尋。休假期滿回到聖彼德堡,董岐山雖然託人多方打聽,但梁柏臺兩個小孩還如泥牛入海,杳無音訊,這成為董歧山後來的一塊心病。(董岐山:《緬懷一位革命先輩》,新昌縣新四軍歷史研究會會刊《沃洲春雷》2010年第2期總第28期。)

為繼梁家香火,陳蓮珠將年幼喪母的侄兒梁志洪收為嗣子。1959年12月,16歲的梁志洪聽說有個叫王明的人長期住在蘇聯,於是給他寫了一封信,試圖打聽梁柏台子女的下落。想不到時隔三個多月後竟收到了王明的親筆回信。這封署名為陳紹禹的回信也不詳知梁柏臺回國以後的情況,更不要說梁柏臺留在國外的子女。但他建議可以去信「中共中央辦公廳楊主任尚昆同志和林老伯渠、吳玉章等同志。」(原件存中共新昌縣委黨史研究室檔案室。)

梁志洪又以梁小芬的名義給林伯渠、吳玉章、許之楨等人去信,諮詢梁柏臺3個子女(其中一個系梁柏臺與周月林回國後在瑞金所生,紅軍長徵送人後染病夭亡)的下落。不久,梁小芬又收到中央組織部辦公室的回信:「至於梁柏臺同志三個孩子的下落,我部已給有關單位去函設法查找,但恐短時間不易查到。一旦查有結果就立即去信告訴你。」(原件存中共新昌縣委黨史研究室檔案室。)除了中組部的覆信,梁小芬陸續收到許之楨、吳玉章、林伯渠的回信,但都不知梁柏臺周月林子女的下落。

直到周月林平反昭雪定居新昌,也一直尋找著當年留蘇的一對兒女,仍至死都未曾找到,那又是後話。

由於家中沒有壯男,培養了梁小芬頂天立地的性格,說話辦事風風火火乾脆利落。她能端著百斤麥籮上樓,挑著人糞豬欄下田。一次她到溪對面馬路邊上買菜缸,賣缸人看她身材瘦弱、細腳伶仃的樣子,說她能把缸背走就白送。梁小芬二話沒說,扛起一口大缸就走,走過長長木橋時小腳一步不顫,背到家裡一次沒歇,看得大家目瞪口呆。梁小芬背回家後,又返身送去了買缸錢,賣缸人再三推辭,梁小芬正色說,「玩笑歸玩笑,買缸歸買缸,不然我梁小芬成了貪小之人。」梁小芬堅決地留下了買缸錢。

與梁小芬相反,陳蓮珠的性格更多的是溫良恭儉讓,烹得一桌好飯菜,做得一手好針線,還養得一年好蠶繭。用梁志洪的話說,大媽燒出的飯,即使沒有菜,也會吃三碗。這對姑嫂,一個主外,一個主內,把一戶人家打理得井井有條,一點不賴。

鄉親敬重柏臺為革命光榮獻身,更同情兩位堅強的女人,凡有什麼重活都爭相幫著她們。梁小芬和陳蓮珠屬於查林村第十生產隊,當時每家的口糧豬食都分在山上地邊,同一個生產隊的梁煥千等人,主動承擔起了幫挑回家的重任。兩位女人也知恩圖報,梁煥千家或者其它鄰居借錢應急,陳蓮珠二話不說,從箱底裡取出送給所借之人。江南的夏天說變就變,大道地人就不用擔心,因為梁小芬與陳蓮珠總會趕在大雨之前,把各戶曬在窗口或道地上的糧食衣被統統收回。到了晚年,兩位女人雖然每月有幾元撫恤金,但仍堅持參加勞動,飼蠶、養豬、種菜,樣樣都幹。

1973年11月的一天,陳蓮珠端著一畚鬥玉米上樓安放,不料一腳踏空滾了下來,端著不放的畚角牴破了脾臟,梁志洪連忙把老人送到了縣級醫院。從昏迷中醒來的陳蓮珠微笑著告訴梁志洪,自己夢到與梁柏臺新婚的洞房花燭之夜,夢到新婚期間梁柏臺教自己識文斷字的情景,夢到梁柏臺帶著她來到陌生的國家蘇聯……彌留之際,她終於回到了老家,抬進門時看到梁柏臺的遺像,那無神的雙眼一下子煥發出奇異的光彩。她示意取下梁柏臺的遺像,一個已是人老珠黃、病入膏肓,一個是西裝革履、英俊瀟灑,她把遺像緊緊抱在懷裡,幾滴混濁的老淚湧出了眼角。這是與梁柏臺時隔53年後的再一次擁抱。陳蓮珠,新婚七天,獨守53年,於1973年12月5日終於實現了自己的遺願,永遠地躺在了自己夫君的身邊,享年77歲。

相依為命相伴一生的弟媳先自己而去,梁小芬自然悲痛萬分,但性格剛烈的她說了一句,「閻王殿報到總有個遲來晚到!」「我也會馬上跟來,生不能等來弟弟柏臺,死了一定能在天上相見。」1977年9月的一天,她像往常一樣,坐在椅子上吃中飯,突然頭一歪就不省人事,她的生命恰似她的個性,一個星期後就離開了這個世界。去世前,老人示意帶上梁柏臺穿過的幾件衣衫,這樣她就會感覺到與愛弟永遠相伴。信守著一句「弟不回家,姐不出嫁」 57年的梁小芬,1977年9月27日離開人間,享年86歲。

兩個女人用柔弱的肩膀支撐起一個家庭,珍藏著一份信念。如果說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的仁人志士值得大書特書,那麼那些默默無聞為之奉獻為之犧牲的千萬家庭,難道不可歌可泣,讓人肅然起敬?

用世俗的標準衡量,她們肯定算不上英雄,兩位傳統的農村婦女。一個獨守空房53年,一個信守承諾57年,就這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歇;生於斯,死於斯,這也許是世界上最簡單平凡的人生。然而在她們簡單的履歷中,卻濃縮著作為女兒與媳婦、妻子與姐姐等多重角色的人生責任,也包含著一個東方女性真善美的動人故事。

她們沒有驚天動地轟轟烈烈,像泥土小草那樣默默無言!

她們沒有縱橫激蕩波瀾壯闊,像巖溪山泉那樣毫不起眼!

她們沒有豪邁動聽的只語片言,只是絮叨每天的柴米油鹽!

她們不曾侈談崇高的理想信念,只用一生信守一個曾經的諾言!

陳蓮珠和梁小芬,她倆告訴我們什麼叫平凡,什麼叫偉大!

她們看起來那樣普通,其實也是中華民族的脊梁!

今日話題:看了這篇真實的愛情故事,您又怎樣的感受呢?請在留言區留下你想說的。(聲明:本微信公眾號所有發布的文章、圖片等版權歸作者享有。只為公益宣傳,如涉及侵權,請原創作者友情提醒並聯繫小編刪除。投稿郵箱:846210377@qq.com)

相關焦點

  • 紀錄片《承諾》和觀眾相約CCTV-9 講述「精準扶貧」故事
    《承諾》共5集,每集50分鐘,從「承諾」二字本身的立意出發,講述在「精準扶貧」的宏大時代命題下,不同地域、不同領域的人們共同完成理想、擺脫貧困、改變命運的故事。為何要精準扶貧,這些真實的故事將會給你答案。《承諾》每集由兩個不同省份的故事穿插講述,每集故事有一個內在指向——精準扶貧所面臨的挑戰和探索。這些故事各有側重,同時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義,是脫貧攻堅最後階段的沉澱、突破、感召以及思考。
  • 那一天,是什麼承諾,讓你們攜手一生
    羅晉與唐嫣的浪漫婚禮讓人無不羨慕,無不妒忌,在茫茫人海中遇到對的人,與之相識、相戀並相愛一生。但在小編看來,更讓人羨慕妒忌的還是那愛的承諾。「餘生都是你」是羅晉對唐嫣愛的承諾,從此攜手,共度餘生;「我嫁給了愛情」則無不是唐嫣對羅晉的認可,從此相親相愛,一生陪伴。俗話說:「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在茫茫人海中,能彼此相戀是今生前世千年修來的緣分。
  • 郭曉峰:你是我一生的承諾,一生的嚮往
    一見傾了心,一生繾綣時;一念花開了,一箋花寄語;挽一脈溫情,暖一世清歡;從此你是我,一生的承諾,一生的嚮往!
  • 守住一生的承諾 踐行永遠的盟約
    【正文】守住一生的承諾  踐行永遠的盟約1990年,哥倫比亞國際大學,正處在職業巔峰時期的校長麥肯金McQuilkin向學校提出了辭呈,並在全體師生面前,做了一個辭職演講,他說:「在我一生中做重要決定從來都不是件容易的事,但這個決定是我最容易做出
  • 李嘉銘用DR鑽戒承諾一生只愛一人
    受邀的四隊夫妻或戀人將在接下來21天裡一起籌辦一場屬於彼此的婚禮,再次見證彼此是這一生最正確的選擇,繼續往後餘生的陪伴。正如DR一直所倡導的愛情觀:當你遇到一生唯一的真愛時,你將堅定不移的用一生愛一人。第一期最讓人感動的就是李嘉銘&劉泳希這一對新人演員情侶,李嘉銘用DR鑽戒向劉泳希求婚了!
  • 《百妖譜》哭著也要看完的慶忌篇,為了一個承諾信守一生的故事
    《百妖譜》慶忌篇:此一生,你未取我性命,我未負你承諾,無憾。慶忌這隻小妖怪,20多釐米的身高,面容娟秀,著黃衣,戴黃冠,通身黃色。它們一直以浮遊的形式在水澤裡日復一日地遊蕩。有緣分時,當你對著河湖大喊一聲「慶忌」,它便會坐在黃色的馬車裡,飛到你面前,它們慶忌都叫一個名字,慶忌。
  • 《一生有你》劇情解讀 純真愛情故事結局引人深思
    《一生有你》劇情解讀 純真愛情故事結局引人深思  由盧庚戌執導,徐嬌、謝彬彬、晏紫東、SNH48黃婷婷、呂紹聰、金志文聯袂主演,保劍鋒、曾黎特別出演的校園青春愛情電影《一生有你》正在全國熱映中,目前累計票房已將近四千萬,用純真而美好的愛情故事,輔佐一首首飽含情感的民謠歌曲,直擊觀眾內心,被贊為「今冬最適合情侶觀看的愛情片」。
  • 《一生只為一事來》改編「感動中國」真實事跡 原型故事介紹
    《一生只為一事來》改編「感動中國」真實事跡 原型故事介紹  電影《一生只為一事來》正式定檔9月9日,這部由張亞海導演,穆婷婷、譚凱、鞏漢林主演的電影,作為一部慶祝「新中國第35個教師節」的獻禮影片,根據「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支月英老師的真實事跡改編而來,以商人董大山的視角展開,講述了支月英老師駐守大山38年、為鄉村教育奉獻一生的感人故事。
  • 暖茶 -《守住一生的承諾》6
    這是一個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獻給每一位曾經愛過的人
  • 一個承諾 40年的堅守 任保堂和內弟的故事
    40年前嶽父嶽母相繼去世,6年前妻子又撒手而去,如今的任保堂已經73歲,他40年如一日的陪伴和照顧68歲內弟,僅僅就是為了一個承諾。就是這樣一句承諾,一照顧就是40年。六年前,與任保堂恩愛一生的妻子因病離世,這對他來說無疑是致命打擊。妻子的突然離世,讓任保堂無法接受,很長一段時間將自己關在家中,不與人接觸,此後一直沉默寡言,心情低落。子女們心疼父親但也只能默默地陪著他,疏導他,帶他出去走走,緩解心情。任保堂才慢慢地從悲傷中走了出來,重新扛起了照顧內弟的責任。
  • 加入真實故事計劃,你的故事可能是一部電影
    :真實故事計劃是由知名媒體人打造的國內首個真實故事平臺,致力於真實故事的發現和價值挖掘。 如果你愛看故事,你將每天在這裡看到一篇從生命裡拿出來的真實故事。 如果你有故事,歡迎來這裡講述,我們的編輯會陪你把故事表達到最好。參與方式:你可以以任何方式參與我們,一篇文章,一個片段,一通電話,或者一張照片。只要你認定你的故事值得記錄,我們都期待傾聽。
  • 《漂洋過海來看你》真實的故事
    詩詞大會結束後,阿櫓回到了北京,這段本來就應該結束故事確因為二人之間沒有斬斷的聯繫還在繼續。當時從臺灣到北京是一段比較艱難的旅程,不僅機票貴得要命而且還要經過幾次轉機,可以說是輾轉反折。娃娃為了心愛的男友漂洋過海來到北京,僅是為了和男友相聚,除了認識男友的住所之外,以其它地方的了解是少之又少,可是她這麼用心的付出卻沒能換來男友的承諾。
  • 未來兩周,情意濃濃,一人獨寵,纏綿痴迷,難捨難分,承諾一生
    接下來的兩個星期,情意濃重,一個人獨寵,雙魚座纏綿痴迷,難捨,承諾一生。天秤座其實天秤內心還是很渴望別人的欣賞,只是他們的表面總是一副淡然如水的樣子,讓人看不透,他們到底在想些什麼呢?其實天秤座也很特別的自戀,他們也覺得自己特別的優秀,只是他們覺得自己這種想法並不特別好,所以儘量克制自己對自己的喜愛。
  • 組圖:TVB男神袁文杰與相戀9年女友結婚 承諾一生不離不棄
    新浪娛樂訊 據港媒,52歲藝人袁文杰於24日晚在社交平臺曬出婚紗照,宣布與相戀9年的44歲女友張潔蓮已成為夫妻,並配文:「一生一世的承諾:守護、包容、不離不棄、終生相伴」。照片中,袁文杰為太太張潔蓮戴上婚戒,並親吻其額頭,最後兩人深情接吻,畫面十分溫馨甜蜜。
  • 《阿文的承諾》: 黃奕文真實事跡搬上銀幕
    (《阿文的承諾》電影公映發布會在深圳廣電集團舉行。)
  • 為你取名的那一天,我對你許下照顧一生的承諾
    為你取名的那一天,我對你許下照顧一生的承諾。黑貓陪了她太久了,幾乎是它的一生,所以,它能做的最後一件事,就是幫她緩和和家裡的關係,就當這真的是它的遺願吧。這是在微博上被數百萬次轉發的名貓「吾皇」的故事。在書中,少年講述了與吾皇相遇的故事,和一家三口在家中的日常。
  • 贖罪的一生 (真實的故事)...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 《天才少女》:一紙承諾不可輕
    從影片一開始,故事的基調就已經被奠定了。天才少女瑪麗被舅舅弗蘭克送進一所普通的學校就讀,然而周圍人與瑪麗完全不在一個水平線上,讓瑪麗變得格格不入。瑪麗的天賦被她的老師發現,進而被瑪麗的外祖母察覺。瑪麗的外祖母伊芙琳本從未看過瑪麗,但在得知了瑪麗的天賦之後,希望將自己的夢想寄托在瑪麗身上,因此和弗蘭克展開了對瑪麗的撫養權的爭奪。
  • 下周,別人再好,也不稀罕,3星座一生承諾,想要的只有你
    一生的承諾,經過坎坷,處女座的心不會改變。 我想要的只有你。雙子座性格開朗的雙子座,在大家眼裡就像開心果一樣,總是營造快樂的氣氛。 私下裡他們不能輕易表達自己的心情。 即使悲傷痛苦,也用笑容對待這個世界。 兩面性格的特徵是生活中有人看不到雙子座。他們對愛也有自己的要求,決不能輕易開始戀愛。 寧可單身也不忍耐。
  • 《狼少年》中的純粹愛情:你的一句單薄承諾,值得我用一生珍藏
    女孩單薄的一句承諾,讓他用一生去珍藏,這是2012年韓國上映的電影《狼少年》中所講述的唯美愛情。女主順伊天生身體不好,全家人為了陪她好好休養而搬到了一個偏僻的村莊,某天她在倉庫中發現了又髒又不會說話的狼少年哲秀,心地善良的順伊一家收留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