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元春省親時,齡官為什麼一定要唱《相約》《相罵》?

2020-12-23 談藝錄

《紅樓夢》第十八回「元春省親」一節裡,有一個重要的省親娛樂項目:看戲。

不但看戲,而且是看了四出戲,要知道,元春統共只有不到四個時辰的省親時間,四出戲演下來,差不多要佔去一個時辰。並且,元春在看完四出戲之後,因為齡官表現出色,又讓她加演了兩齣。

因此,看戲的內容份量很重,所以要著重理解。

這四部戲分別是:第一出,《豪宴》;第二出,《乞巧》;第三出,《仙緣》;第四出,《離魂》。關於這四出戲,脂批批點很清楚:

《一捧雪》伏賈家之敗。《長生殿》中,伏元妃之死。《邯鄲夢》中,伏甄寶玉送玉。《牡丹亭》中伏黛玉死。所點之戲劇伏四事,乃通部書之大過節大關鍵。

脂批中四部戲名,與元妃所點戲目一一對應,關於這四部戲對賈家命運有何預示,研究者眾多,網上稍一搜索就能找到,我們本文要說的,是另一個細節:

(省親的元春)

四出戲演完,元春很滿意,賞賜了齡官,並且傳諭:「……說齡官極好,再作兩齣戲,不拘那兩齣就是了。」就是讓齡官隨意再演兩齣。

賈薔機靈(他一向是個機靈的人),他想讓齡官演《遊園》《驚夢》,因為前面元妃點了《離魂》,跟《遊園》《驚夢》是同一套戲,這有討好元妃的因素。

但齡官不幹。「齡官自為此二出原非本角之戲,執意不作,定要作《相約》《相罵》二出。」

這一句原文裡有兩個細節:其一,齡官拒演《遊園》《驚夢》的理由,是「原非本角之戲」;其二,他「『定要』作《相約》《相罵》二出」。

真的非本角之戲嗎?

實際上,齡官所說的「非本角之戲」,是藉口。因為前現四出戲,第二出、第四出的楊貴妃和杜麗娘是五旦正工,即閨門旦、小旦,扮演的多是未走出閣樓或叫未結婚的妙齡少女,表演上重唱、重做,含蓄蘊藉、雍容大方、嫵媚端莊,以愛情戲為主,顯然,齡官能演,不然元妃不會賜賞,那麼《遊園》《驚夢》也是《牡丹亭》中的兩折,也是五旦正工,她怎麼可以說是「非本角之戲」呢?

(《遊園驚夢》)

這當然是藉口。因為他要替賈薔遮掩。因為賈薔安排她演《遊園》《驚夢》是犯了古人點戲的規矩,即:如果點了一本傳奇的某一出,之後就不能再點此出之前的戲,若點戲的人犯了這個錯誤會被人取笑。

(賈薔和齡官)

那么元春既然已經點了《離魂》,在它之前的《遊園》《驚夢》就不可以再演了。賈薔犯忌,齡官不好言語,加上對她賈薔的愛護,於是她對這個梨園舊習隻字不提,只說「非本角之戲」,拒絕出演。而賈薔「扭他不過」,「依他作了」,齡官身為一個戲子,敢這樣做,沒有賈薔的愛護,她敢這樣做,是不可想像的。

這是齡官與賈薔愛情之戲的前置情節,跟後面的「畫薔」情節前後照應,草蛇灰線,伏脈千裡。

但,這其實只是她的深層理由之一,還有更重要的——

為什麼定要唱《相約》《相罵》?

齡官「定」要唱《相約》《相罵》,那,這兩齣戲,是她的本角之戲嗎?

我們先得了解這兩齣戲:

《相約》《相罵》出自北昆折子戲《釵釧記》,這部戲劇情很複雜,這裡只能簡單描述梗概:

書生皇甫吟與富家女史碧桃先有婚約,但皇甫吟家道中落,史家有了悔婚之意,但史碧桃忠於婚約,她安排丫環雲香去約皇甫吟來史家花園,打算贈金讓他用作聘禮,恰巧皇甫吟不在家,雲香就將來意告訴了皇甫吟的母親李氏。這其實就是《相約》的情節。

(《相約》)

李氏如實轉告兒子,但皇甫吟仍然猶豫。恰皇甫吟有好友韓時忠來訪,聽得相約之事,於是頓起歹念,力勸皇甫吟不去赴約,皇甫吟於是失約。韓時忠卻冒名前去赴約,騙得金釵、金釧以及銀兩若干。

史碧桃久等不見皇甫吟前來迎娶,甚為焦急,又遣雲香前去皇甫家追問,李氏自然不知就理,因此雙方發生爭執,大吵一場。這一節,是《相罵》的情節。

(《相罵》)

史碧桃聽到回報,頓感希望破滅,投江自盡,幸得御史張所救起,並收為義女。碧桃之父史直到官府告皇甫吟因奸致死之罪,真州刺史將皇甫吟收入獄中。恰好觀文殿學士李若水奉旨恤刑來到真州,覺皇甫吟案蹊蹺,再審皇甫吟,得到韓時忠這一線索。後用計設法從韓家得到釵釧,判定韓時忠有罪,皇甫吟無罪釋放。

後皇甫吟上京應試,進士及第,去李若水府謝師,恰巧御使張所來訪。張所此時已從義女碧桃口中得知皇甫吟乃是其未婚夫,為試探皇甫吟態度,勸他再娶,皇甫吟矢志決不再娶。後張所設計將釵釧帶回家中,讓義女辨認,碧桃認出這釵釧正是家中舊物,兩人終成眷屬。

《相約》《相罵》這兩齣戲的主角是丫環芸香,是六旦正工,即貼旦、小旦、風月旦、快樂旦、活潑旦等,常常是扮演聰明伶俐、機智勇敢、身份較低的年輕女子,如丫環、小姑娘、小婦人、村姑等等。

(齡官)

一個五旦正工,一個六旦正工,顯然,《相約》《相罵》才非她的「本角之戲」。齡官一定要演這兩齣,是因為她要演丫環,不想演正旦主子小姐。而丫環的身份,與她自己本身的卑微身份更加相符,能演得更好,因為「本色出演」唄。這才是最深層的原因。她在用自己所演的戲中人,告訴賈薔:我這樣奴藉的人,也可以活得很精彩!

果然,她演完之後,元春甚喜,額外又有賞賜。

另一種可能

齡官說「非本角之戲」的另一種可能解釋是:齡官在前面四出戲裡演的就是六旦,是楊玉環身邊的宮女或者杜麗娘身邊的丫環,所以,她不可能去演賈薔要求她演的《遊園》《驚夢》裡的正旦女主。但這種可能性比較小,因為如果是這樣,四出戲演完,元春不會特意提出對她的賞賜。

賈薔或者有抬舉的私心,但齡官決不願含糊。就算丫環,也要活的精彩!

(齡官畫薔郵票)

弄懂這個問題其實很重要,因為很多人容易被脂批所附加的俗語所誤,真的認為「能養千軍,不養一戲」認為曹雪芹在表現「優伶不可養」,認為這裡只是描寫齡官是個恃寵而嬌的性子。

實質上,有了這段側面的齡官性格描寫,那個蹲在雨地裡畫「薔」的痴心的齡官才會站得穩,人物形象才會豐滿。

(【跟著布丁讀《紅樓》】之66,部分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紅樓夢》:元春到底喜歡寶釵還是黛玉?
    在元妃省親的時候,賈府上下幾乎個個都歡天喜地的,大觀園烈火烹油、繁花似錦。但是作為大家熱情迎接的女主角,元春表現得並不高興。整個省親過程,元春哭了好幾次。她見了娘家人,只管嗚咽對泣,第一句話就是「當日既送我到那不得見人的去處,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兒們一會,不說說笑笑,反倒哭起來。一會子我去了,又不知多早晚才來!」
  • 《紅樓夢》:賈薔是真心喜歡齡官嗎?
    在第三十回『齡官劃薔痴及局外』的情節裡,齡官蹲在地上用金簪劃『薔』字,一筆一畫間,夾雜著訴不盡的情意,也許她在畫『薔』時既是甜蜜的,亦是痛苦掙扎著的,沒有什麼比無望的愛情更讓人心神憔悴吧? 她愛的不是尋常人,而是寧國公的正派玄孫賈薔,賈薔即使父母雙亡,但其身份地位也是齡官望塵莫及的,森嚴的等級制度下,齡官的愛情明顯不容於世俗。
  • 《紅樓夢》中有一位少爺神秘失蹤,背後隱藏著令人心酸的真相
    雖然搬出了寧國府,但賈薔在《紅樓夢》的前半部文字中一直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配角。王熙鳳毒設相思局的時候,就是派遣了賈薔和賈蓉,來作弄賈瑞;「起嫌疑頑童鬧學堂」的時候,也是賈薔挑唆茗煙進去鬧的;元春省親的時候,他又被委派了前往姑蘇買小戲子的重任,也正是這個別有深意的安排,為賈薔後來故事,埋下了重要的伏筆。
  • 紅樓夢:為啥偏偏將藕官分給了黛玉?
    這個分配全都有其特別的用意,本文要分析的,是藕官和黛玉的關係,或者說為什麼不把別的官給黛玉,偏偏是藕官呢?紅樓十二官各有各的行當,「旦」是一個大類,作為舞臺上各類的女性形象,有正旦、小旦、花旦、刀馬旦、老旦等。比如芳官是正旦,就是今天說的大青衣。齡官是小旦,小旦一般年齡上比正旦小,也是一個戲裡比較重要的角色。
  • 紅樓夢:賈薔和齡官的愛情,才是世間愛情最真實的樣子
    在元春省親的時候,他跑前跑後,為自己找了一份差事。雖然書裡並沒有明寫,但是我們從後來賈芸的經歷以看出,賈府子弟想找個活幹並不容易。與賈芸一樣,賈薔不僅找到了自己的工作,同樣收穫了自己的愛情。二、認真的齡官在《紅樓夢》的十二戲子裡,很多人都喜歡率真可愛的芳官。而最讓我念念不忘的,而是齡官。她們十二個小姑娘,是元妃省親的時候賈薔去南邊買來的。
  • 紅樓夢:元春省親,賈環真的病了嗎?
    電視劇《紅樓夢》裡有兩場重頭戲,一場是元春省親,一場是探春遠嫁。可是兩場重頭裡都不見賈環。原因是什麼呢?元春省親,賈環生病。元春省親時,書裡交代賈環生病了因此沒有迎接貴妃娘娘回家。1.賈環不能把病傳染給貴妃。
  • 紅樓夢:元春省親,悄悄和一個最不該見的人見了面,埋下殺身之禍
    這是《紅樓夢》十七十八回元春歸省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之盛況的最好總結。這樣的富貴已極,著實為表面文章,內裡是已經見了底的榮國府銀庫,就算眼之所見,也是元春見到親人那從來也沒有幹過的眼淚,真真是直穿人心。讀元春省親一回,按說是無上的榮耀加上親人相見,應該喜極而泣,可是無論如何,字字句句滲出的悲涼之感,讓人倍感壓抑,終不得絲毫愉悅之感。
  • 齡官藕官:寶玉情感困境中的領路人
    《紅樓夢》中提到的戲子主要為賈府戲班的十二個女孩。因為元妃要回娘家省親,這麼隆重歡樂的日子,當然不能少了娛樂活動,而且還得高雅又熱鬧。一、齡 官讀過《紅樓夢》的人都知道,「晴為黛影」,但其實齡官更像林黛玉。一是外貌像:在賈寶玉眼裡,齡官長得「眉蹙春山,眼顰秋水,面薄腰纖,嫋嫋婷婷,大有林黛玉之態」;二是健康狀況像:齡官和林黛玉一樣多病,經常咳嗽,有時還咳出血。
  • 賈家蓋大觀園迎元春省親花了多少錢?賈璉說出天文數字
    《紅樓夢》中賈家最榮耀的時刻是封妃後的元春省親,而最大敗筆也是元春省親。正是賈元春花光了賈家的積蓄,造成賈家難以為繼,靠典當度日,才會一敗塗地。就算沒有抄家,賈家也必然堅持不下去。那么元春省親到底花了多少錢呢?賈璉最清楚,他說:兩三百萬!
  • 淚雨霖鈴終不怨 齡官愛得純粹去的悲涼 終歸逃不出紅銷香斷
    今天聊聊金陵十二釵又副冊之九齡官篇〈一〉《紅樓夢》第五回「開生面夢演紅樓夢 立新場情傳幻境情"中,寶玉看到金陵十二釵又副冊只列出晴雯與襲人:晴為黛影,襲為釵副;一勇一賢,玉女金妹,旗鼓相當,平分秋色。
  • 賈薔為什麼會那麼寵愛齡官?才女的魅力,一般人不懂
    但是從書中所描述的關於他和齡官的幾件事上來看,他是很懂得欣賞齡官才華的,也是非常尊重齡官人格的。齡官吸引賈薔的,也許不是「眉蹙春山,眼顰秋水,面薄腰纖,嫋嫋婷婷」的美貌,而是出類拔萃的才華和高潔不屈的品性。齡官與賈薔的相識,是從籌備元妃省親的事開始的,賈薔奉命去蘇州採買十二個唱戲的女孩子。
  • 齡官畫薔=東林黨寫史
    齡官拒演《牡丹亭》        第十八回裡賈薔因元妃喜歡,「因命齡官做《遊園》、《驚夢》二出。齡官自為此二出原非本角之戲,執意不作,定要作《相約》《相罵》二出。【庚辰雙行夾批:《釵釧記》中總隱後文不盡風月等文。】【庚辰雙行夾批:按近之俗語云:「寧養千軍,不養一戲。」蓋甚言優伶之不可養之意也。
  • 《紅樓夢》元春為什麼被弓弦勒死?她犯了4個大忌
    元春之死:被弓弦勒死元春沒有老太妃的福氣,元春的結局很慘。元春省親時,點了4出戲,其中一出是《乞巧》,[庚辰雙行夾批:《長生殿》中伏元妃之死。]《乞巧》出自《長生殿》這齣戲,楊貴妃雖然得唐玄宗寵眷,六宮無人無比但是她「只怕日久恩疏,不免白頭之嘆!」
  • 紅樓夢:元春省親點的4出戲裡有什麼密碼?這個解釋滿意否?
    《紅樓夢》與其他小說最大的不同是,其他書最後揭示人物和故事的結局,《紅樓夢》早早就暗示了人物和故事的結局,然而我們就是找不到人物和故事的結局。因為《紅樓夢》沒有結局,其結局原稿遺失了。《紅樓夢》裡埋藏著許多秘密,草蛇灰線,伏脈千裡。
  • 紅樓夢晚上7:15離宮,凌晨2:45回宮,元春省親的時間為何如此詭異
    身不由己的元春要參加完宮裡的集體活動後,才可以回家共享天倫,作為妃子的她當然不能在外過夜,還得回去侍寢。元春是紅樓夢中的一條暗線,從元春進宮賈府開始繁榮,而後元春被封為貴妃,賈府也到達了鼎盛時期,元春生病,賈府開始衰敗,元春去世,賈府也隨之倒臺。元春的人生起伏就是賈府運勢的真實寫照,元春省親回宮,看似生離其實是死別。
  • 大話紅樓夢情侶篇之賈薔與齡官——終負了那薔薇花下取簪畫薔的情意,終負了那毒日頭下買雀博笑的愛意
    當然事情總有例外,身處賤籍之人也可以從良,但還是受到了諸多限制,清朝的法律就規定,當這些賤民改變身份過了四代,而且代代清白自守的人,才有資格應試科考,或者捐納官銜。說了這麼多就是為了要說明賈薔和齡官的結合是多麼地艱難。
  • 《紅樓夢》元春對賈政、王夫人的怨恨有多深?答案就在她省親時的那...
    導語:《紅樓夢》中的賈元春表面榮耀風光,內心卻無比壓抑悽涼。最後還莫名殞命、突兀地死在宮中。家裡人也不敢深究,竟不了了之。她與迎春的死本質上沒什麼區別;都是為家人換來富貴享受,最終「自我犧牲」後,家裡人卻一概「王八脖子一縮,生死由他去。」 當初,元春並非是自願選秀入宮,而是被家裡人送進宮去的。
  • 「金陵十二釵」之賈元春:為什麼說元春省親更像是「死別」?
    大家好,我是」文以載道,成風化人」的小夜,今天和大家聊的主題是:「金陵十二釵」之賈元春,元春進宮是自願的嗎?最後結局如何?金陵十二釵,是中國著名的古典小說《紅樓夢》中最優秀的十二位女子。《紅樓夢》賈家四姐妹「元春、迎春、惜春、探春」暗含紅樓夢結局「原應嘆息」揭示了悲劇收場。她因為出生於正月初一,所以取名元春。元春的命運一生多舛,十幾歲的時候就進宮做了女史,靠著家族的關係,一步步上位,二十多歲的時候封為賢德妃。
  • 元春省親為何在夜裡進行?太監說的一句話竟暗示了元春之死!
    細讀元春省親一節文字,反覆咀嚼,發現一處意味深長的地方,元春省親為什麼要選在夜裡呢?既然選在了夜裡,為什麼還要趕著大半夜回去呢?古時沒有路燈,夜間全靠燈籠,堂堂一國的貴妃,深更半夜趕著來趕著走,就不忌諱不吉利,不怕半路上出什麼岔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