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語樂壇有一位新加坡歌手,由於他的演唱會現場質量極高,音質極好,被網友們稱為「行走的CD」。他就是JJ林俊傑。
林俊傑於2003年發行首張創作專輯《樂行者》並宣布出道,之後在華語樂壇闖蕩十幾年得到了所有歌迷的認可,為華語樂壇貢獻了許多經典作品《江南》、《不為誰而作的歌》、《她說》......大家提起林俊傑的第一個印象就是唱功極佳、高音非常厲害、現場堪比錄音棚效果、行走的CD......
但是要仔細評價林俊傑的唱功究竟有多厲害,恐怕非專業人士並不能道出個所以然。今天小墨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林俊傑的聲音特點和歌唱實力,讓大家有一個大概的了解。
首先,林俊傑有著一副天生的好嗓子,出道時聲音有些稚嫩,配上他天生的一副娃娃臉,讓大家第一時間就非常喜愛。隨著多年的磨鍊和進步,林俊傑對聲帶的掌握已經到了隨心所欲的地步,聲音也比出道的時候有穿透力,在表現張力上面成熟了許多。林俊傑的鼻腔共鳴比較明顯,所以在唱中低音時感染力很足,唱高音時到達換聲區以上時的頭腔共鳴非常出色,使得共鳴強勢且音色厚實,也就是為什麼大家對林俊傑的印象是高音穿透力很強。
不過JJ其實最強的部分並不是在強高音,而是在中高音部分,反而大家直觀感覺最厲害的高音區是有缺點的。JJ的主要換聲區高音在G4-C5之間,在這個區間目前華語樂壇只有寥寥數位男歌手可以跟林俊傑一較長短,而且在這個領域沒有音色比他好的男歌手。到了C5以上就可以明顯感覺到林俊傑的換聲不夠充分,會有很多機卡借力,非自然音區的使用也相當多。這個不是缺點,因為他發出來的聲音是自然的、好聽的、音準完全沒有問題的。缺點是這種唱法消耗會比較大,也就是達不到科學發聲的輕鬆程度,所以很依賴歌手的狀態。曾經JJ在挑戰過李佳薇原KEY的《煎熬》就暴露了這個缺點帶來的負面效果,邊緣化機能不充分加上借力過渡,聲音聽起來非常刺耳,也就是俗話說的「硬擠上來」,不過音高是達到了,只不過用了混聲,不過這首歌最高音達到F3,這也不能怪JJ挑戰女生版原KEY,只是作為一個典型的例子來作為說明。
在唱歌感情方面林俊傑也是有很強的理解和表達能力,他除了天生自帶的清亮音色外,還通過努力開發了許多變化技巧,在《夢想的聲音》裡面居然還出現過怒音,所以他身上的武器非常多。加上他本身精通樂理,在編曲和填詞方面都有深厚的功力,所以他的作品都能夠設計到最適合他聲音表達的效果,這就是為什麼他的演唱會效果極佳,因為音樂是有共鳴性的,樂器、人聲、還有現場觀眾的氣氛,都是在互相影響。
綜合各方面來講,林俊傑的唱功在華語樂壇絕對是前十的存在,具體名次不好排,畢竟每個人專攻的領域有所不同,只是硬實力還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