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曹樂溪
「發導來了!」
北京還沒迎來早春,陳意涵卻穿著短袖T恤出現在我們面前。看她盤腿坐在沙發上喊熱,瞬間小娛有些恍惚:上學時是看著她演的《奮鬥》長大的,十多年後我都老了她怎麼依然那麼少女?
她還是我們印象中那個大咧咧的陳大發,但大發變成了「發導」。這兩天她主演的《閨蜜2》正在熱映,而春節前,一部奇幻愛情劇《幸福,近在咫尺》在騰訊視頻開播,細心的網友會一眼發現片頭總導演的名號後,赫然寫著陳意涵的名字。身邊人都說,發導嚴格起來,讓其他演員都有點怕,細節控的她不放過製作流程的每個細節,甚至來客串的陳柏霖背後的粉色翅膀,都是陳意涵特別要求的。
與陳意涵聊天時,常能感受到她身上的反差:上一秒還少女心滿滿地表示被高聖遠帥到,下一秒就嚴肅無比的聊起巖井俊二。談到導演處女作,她沒有輕易給自己打分,但坦言收穫滿滿,「做導演讓我重新對這個行業充滿了熱忱。」
奇幻愛情故事如何平衡現實與虛構?演員轉型做導演,會經歷哪些陣痛與幸福時刻?小娛幫大家向發導取經。
「適合的團隊就像嫁到好老公」
談到第一次做導演的經歷,陳意涵大笑著形容為「夢的瓦解」。最開始公司讓她嘗試自己導戲時,她一口應下,因為印象中的導演都威風凜凜,「導演好像皇上!每次進場的時候我都有種八抬大轎請進來的感覺,他就坐在那邊看monitor,指使周圍的人幹活。身邊很多辣妹幫擦防曬油,鞋帶鬆了,三四個人搶著蹲下幫他綁。」
「當演員的時候我就想管很多事,做導演可以光明正大地控制這些,何樂而不為?」陳意涵回憶,她也曾和鈕承澤導演請教過拍戲技巧,「豆哥說告訴我一條『錦囊妙計』:大全景、中景、對跳,每一場戲都這麼拍。——這誰不知道!」
真的當上總導演,陳意涵才發現原來這位置並不容易做。無止境的開會討論,手機24小時響動,上百號人的劇組調度,每件事都要快速確認。她直言拍完戲重新找回了做演員的熱情,「演戲8小時就能收工,導戲基本上收工時間看不到頭。」
「面面俱到」、「細節控」,是周圍人對於發導的形容。有工作人員告訴小娛,從前期劇本討論、主視覺定調,到拍攝時鏡頭把控,給演員說戲、調動情緒,平常嘻嘻哈哈的陳意涵嚴肅起來格外認真。
甚至是細微的場景道具布置,她也不會放過,《幸福,近在咫尺》中女主角蔣一依家裡的擺設,比如黑板上的塗鴉,地上散落的書籍,看似隨意其實都是有意貼近角色生活的設計。
團隊的敬業與專業,讓《幸福,近在咫尺》有著接近於電影的製作水準:演員顏值在線,小清新的劇情搭配少女感十足的特效畫面,雖然奇幻但並不顯得突兀或違和,反而由於演員的演技自然而顯得真實生動,令不少觀眾看過後大呼「少女心爆棚」、「想談戀愛」。
第一次做導演,最難的是團隊磨合。整個導演組是陳意涵親自搭建的,攝影師、燈光師都是認識多年的優秀電影人,她開玩笑說就拍戲十幾年就像收集口袋寶貝,一直在尋找欣賞的團隊,導演處女作終於有機會請來大家幫忙。
「其實拍戲不難,最麻煩的是人跟人之間的問題。」陳意涵甚至覺得,「適合的團隊就像嫁到好老公一樣,嫁錯人會很痛苦,有沒有勇氣『離婚』更是糾結。」拍攝《幸福,近在咫尺》時,她就經歷了這種陣痛:由於磨合不順利,有道具組的工作人員離開,自導自演還要隨時處理劇組人員情緒問題的陳意涵,坦言當時很崩潰。她試圖在意和顧及每個人的感受,但當導演讓她意識到,順利完成拍攝任務有時候免不了得罪人。
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內心要強的陳意涵很少對人講。在她看來,導演就是一部戲的靈魂人物,如果導演自己心情灰暗,整部戲的氣質都會受影響。在《幸福,近在咫尺》放出拍攝花絮中,片場上的陳意涵總是活力四射,不時搞笑帶動氣氛。「拍戲雖然很累,但我永遠精神很好,因為大家都在看你,一定要保持狀態。」
辛苦總會換來成就。飾演《幸福,近在咫尺》男主角方牧野的王子奇還是新人,第一次拍哭戲哭不出來,陳意涵也不準他點眼藥水,她覺得感情真實很重要,「不一定要哭,可是你要痛,如果沒有感覺,你是騙不了觀眾的。」
於是,她把王子奇叫出去聊天,幾分鐘後回來,「他哭到停不下來,」製片人和在場的人都震驚了,陳意涵則很欣慰,「當你講到演員聽懂時,這種成就感比你自己演好還要滿意很多。」
「你到底和他講了什麼?」我們都很好奇。
「其實是我聽他說故事,」陳意涵笑著擺手。「我以前也很不會哭,導演老是跟我講故事,講到他們自己哭得稀裡譁啦,我都很尷尬,天啊導演哭成這樣,我要不要趕快擠兩滴眼淚。
現在自己做導演,他們不想聽你講,那就你聽他講。你也知道,很少有人願意認真去聽別人講話,尤其是新人。」
一部不太瑪麗蘇的偶像劇,怎麼拍?
雖然不是偶像劇受眾,看過《幸福,近在咫尺》後小娛卻被其中的設定吸引:女主角蔣一依在懶人創意公司上班,生活裡充斥著機械臂牙刷、智能馬桶、超能運動衣等天馬行空的發明;男主角方牧野是尚未成為「天使」的見習生,為了達到終極目標必須每日做好事。
對前任男友念念不忘的大齡未婚女青年,這樣的角色是為陳意涵量身打造麼?「對前男友念念不忘,這完全不像我。」陳意涵狂搖頭,並指著旁邊笑得前仰後合的編劇,「她們把自己的影子投射到我身上,讓我好好詮釋職業成功女性為什麼一直找不到愛情。」
一談到偶像劇,大家難免會想到一些瑪麗蘇或者狗血的套路。但《幸福,近在咫尺》看上去夢幻但並不失真,既沒有霸道總裁愛上我,也沒有女主集萬千寵愛於一身,講述的就是都市平凡人的愛情感悟與成長。「雖然是偶像劇,我覺得這部劇沒有這麼瑪麗蘇,拍的時候還是想儘量呈現比較真實或合理的一面,男主角類天使的設定有後期特效幫忙做,但總體來說他就有正常七情六慾的人。」
在美術場景設置上,陳意涵也力求還原真實。看過這部劇的觀眾,有不少會覺得其畫面質感比較像日韓劇的風格,浪漫但又很生活化。國產偶像劇高飽和度、鮮豔的畫風在《幸福,近在咫尺》中並沒有出現,取而代之的是更為柔和舒服的色澤,這讓觀眾看到女主角蔣一依居家或者辦公時,場景非常自然。陳意涵告訴我們:「美術方面我就一直跟他們說,我要真實,我要這個地方真的有人住。因為有些劇的搭景一看就是假宿舍,怎麼可能會有宿舍這麼大,或者怎麼可能每家都住別墅?」
當然,一些偶像劇屢試不爽的經典套路仍需遵循。「比如接吻的時候一定要放慢歌,轉角的時候一定要遇到愛,相遇時一定會起風,會有逆光,」陳意涵如數家珍。劇情要合理,但畫面需要夢幻,「如果真的要拍絕對真實,那就不如去看紀錄片了。偶像劇有令人遐想的一面,因此無論顏值還是畫面,用的是比較令人憧憬的設定和拍攝方式。」
另一個有趣的地方是,陳意涵為陳柏霖、張鈞甯、薛凱琪等客串出演的一眾圈內好友,都安排了「天使」的角色。看過《幸福,近在咫尺》最後一集的朋友,大概會被一米八幾的陳柏霖背後撲閃的粉紅小翅膀萌翻,而陳柏霖自己都不知道。
「他以為是像鷹一樣的翅膀,走路還特意留下空位,結果我給他做了一副超小還是粉色的。」陳意涵臉上露出鬼馬的小得意,「我說他最近怎麼沒和我聯絡,他該不會是看到了吧!」
大家都以為,看起來永遠是元氣少女的陳意涵,必然也有顆粉紅少女心。但陳意涵自己覺得,「我不是夢幻的人,只是喜歡好看的東西。」
「嬰兒導演」的自我進階:
邊演戲邊「偷師」,查IMDB學器材
這部劇中,陳意涵與高聖遠和王子奇都有不少對手戲,三人之間分別相差十多歲會不會難溝通?陳意涵覺得,其實相處下來很自然,而且和劇中蔣一依一樣,「跟Archie在一起時忍不住就想撒嬌,和子奇一起時總想捉弄他。」
兩個完全不同的男主設定,在她看來恰是故事的合理性所在。「蔣一依在兩人間猶豫不決,因為她一直崇拜楚天祺,覺得自己不可能會喜歡上方牧野。如果他們兩人差不多,大家肯定以為女主有病吧。」
最終,蔣一依的內心天平向方牧野傾斜。但在現實中,陳意涵覺得兩人相處互補很重要:「譬如說現在事業不太成功,我就會很欣賞事業成功的人;而當我自己事業成功,我就只想要找人陪。人總會羨慕你沒有的,而不會找一樣的,不然你們在一起是要比賽嘛?」
目前,《幸福,近在咫尺》已經迎來大結局,對王子奇而言,可能只是人氣暴增的開始。這位帥氣十足的小鮮肉,當初在眾多面試者中脫穎而出,出道第一部戲就演男主角,陳意涵說竟然是因為「猜不透」。
「當時面試了這麼多人,就他我抓不到節奏感,也不知道是忘記臺詞,還是這一秒故意要停頓。其他人我都知道你會怎麼演,但他我猜不到,想看他到底要幹嘛。」
陳意涵告訴我們,當初把王子奇定為男主角多少有些緊張,但與新人合作的機會,讓她覺得十分寶貴。「每個新人都只有一部處女作,在一張白紙的情況下有無限可能去開發。因為不知道如何用技巧去演戲,所以他們永遠都會給你最真實的東西,而不像有經驗的演員一樣交行貨。每次拍他花比較多時間,但我覺得是值得的。」
做導演的經驗,讓她開始重新審視自己演員的工作。「現在突然又很喜歡演戲了,因為做演員可以光明正大地坐在一個最center的位置學習大家都在幹嘛,可以和很優秀的導演與團隊合作。做導演失敗幾次後,你可能就當不了了;演員演不好你還可以說,欸,是導演你不行啦,」陳意涵坦誠中流露出可愛。
求知慾超強的她,自覺做導演還是「嬰兒等級」。「我很想把整個製作流程,比如收音、燈光、攝影,每個職務我都去打工。」陳意涵告訴小娛,導戲時最討厭聽大家說,這個後期可以調。「為什麼現在不能解決?」閒暇時,她就上IMDB扒導演資料,尤其是他們對於器材的使用。「拍電影有幾百種鏡頭,它們都是你的武器,你一定要足夠了解它們,才知道這場戲用什麼可以去面對。」
雖然處女作是拍劇集,接下來會不會去拍電影?目前找上來的邀約很多,陳意涵卻並不著急。比起做長遠打算,隨性的她更喜歡活在當下,「我覺得一部拍完,下一部再來就是緣分,何必去規劃?」
但一旦有好劇本,陳意涵說自己會果斷拿下。「我最近學會一件事:到了這個年紀,遇到怦然心動的事情,就千萬不要去抗拒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