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紀錄片《燈塔》追憶王友農的感人故事↑↑
海浪不停
整夜吟唱
陪著我們守望你的方向
海之赤子
執著堅守
印刻你披荊斬棘的力量
燈塔的光
劃破迷霧
讓光芒永遠在我們心上
「老爸,今天你還在睡嗎?你有沒有想我呀?今天已經是我隔離的第3天了,再過11天我就可以和你見面了,你要加油哦,愛你!」2020年5月8日上午,華山醫院神經外科病房,王友農的枕邊,循環播放著女兒王伯源發來的微信語音。此時,距離4月26日王友農突發腦溢血已經整整12天。「願他早日醒來」,是王友農身邊每一個人內心最大的期許……
王友農,中共黨員,市十五屆人大代表,市勞動模範。生前任上海吳淞口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和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發展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因勞累過度,王友農同志突發腦出血昏迷75天,因傷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7月11日6時離世,享年51歲。
參加工作28年來,無論在哪個崗位,他都以對黨的無限忠誠和對事業的滿腔熱情投入工作。他是用激情來創造的改革先鋒,直接推動了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的跨越式發展,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打響郵輪領域上海品牌拼盡全力、奉獻所有;他是用生命去堅守的崗位模範,疫情防控期間創造國際郵輪行業的防疫奇蹟,忘我工作、鞠躬盡瘁,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對黨、對事業的忠誠,是新時代基層黨員幹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的典範和楷模。
他用激情改革創造,
為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的跨越式發展
拼盡全力、奉獻所有;
他用生命堅守一線,
實現吳淞口國際郵輪港「零輸入、零輸出、零感染」,
忘我工作、鞠躬盡瘁。
共同抗疫戰鬥中:他是指揮員
疫情突然蔓延,
郵輪港成為重點防控目標……
作為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發展有限公司的領路人,
他帶領公司全體員工嚴防死守,
不分晝夜堅守在現場,
落實落細港口防疫工作的每一個環節。
100多個日日夜夜,
王友農始終站在抗疫第一線。
郵輪產業發展中:他是探索者
2015年,
45歲的王友農離開熟悉的公務員系統,
轉而擔綱一個剛起步的郵輪港公司掌門人。
「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新徵程上,王友農以堅如磐石的信心、只爭朝夕的勁頭、堅韌不拔的毅力,一步一個腳印把吳淞口國際郵輪港演變為世界郵輪經濟發展史的上海傳奇。
20餘項充滿創新基因的探索背後,
處處留下了王友農的身影……
同事家人心目中:他是好男人
「一旦要去做一件事,就會全身心地投入」
他是女兒心中最崇拜的人;
「他是指路人,是迷茫時候的一座燈塔。」
他是同事眼裡的良師益友;
「他就是這樣一個善良的人。」
因為丈夫常年晚歸,
在家裡為他「留一盞燈」是李國蘋多年來養成的習慣,
現在,這盞燈每天都亮著,
「就希望有一天能等到他回家」。
聽同事講述他們眼裡的王友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