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說唱的江湖上,一直流傳著這麼一句話:「北有逍遙客J-Fever,南有達摩流浪者Vyan」。這句話不僅提到了兩位傑出的rapper,還提到了他們各自的代表作。小老虎J-Fever早就通過freestyle成名,而Vyan卻顯得相對低調許多。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聊這位廣東說唱的OG級人物。
「Vyan」這個名字,來源於他小時候看的電影。其中有一個角色的名字很長,他便取了其名的前四個字母,組成了「Vyan」這個獨特的稱謂。而作為成名已久的一位rapper,他還有數量驚人的的AKA。
例如「萬裡夫斯基」是他「快遞收件人」劉萬裡的衍生;「拖鞋佬」是說他常常穿個拖鞋就上臺演出;「黃醫師」是本名「黃荷韻」的衍生;把他比作深夜電臺中號稱能醫百病的神醫;「醉酒佬」是說他不把自己搞醉根本做不了創作……當然,最出名的AKA還是「大師兄」,簡單的三個字,就證明了他在廣東說唱圈的絕對地位。
說到Vyan這個名字,還有一個笑談:2018年Ty.在對徐真真的diss中cue到他,歌詞說「還有V開頭念不來名字的真垃圾」。對此,Vyan在對Ty.的diss back《效果》裡回應稱「我的名字文盲Ty.不會念」。其實Vyan的名字只要記得「y」不發音就行了,念出來就是「V安」。
Vyan低調到Ty.連他的名字都念不出,側面也反映出在本省以外,Vyan的名氣並不是太突出。但低調不代表實力弱,Vyan不僅是廣東說唱的OG之一、說唱組合「講者」的前成員,還是公眾號「嘻哈亂爆」的策劃者,以及風靡一時的APP「說唱家」的創辦者。
當然,Vyan身上最廣為人知的標籤,還是說唱廠牌ChillGun Music(抽根音樂)的創始人。現在在全國範圍都備受追捧的Tizzy T和廖效濃,都曾經在ChillGun中茁壯成長。
ChillGun這個名字,來源於Vyan的好友Xylen,當時Vyan與一幫熱愛HipHop文化的好友覺著,既然大家志趣相投,那為什麼不試試一起做點什麼呢?結果Xylen在討論中突然蹦出一句:「Chill for life,gun for fight」。大家馬上決定用這句話來當口號,而ChillGun,也就順其自然地成為了這個廠牌的名稱。
不過,如果你有留意ChillGun的微博的話,就會發現,當今廠牌大部分的動態都只關於Vyan和徐真真。我本以為這是因為Vyan對於招募新成員有極高的標準,然而,他告訴我,目前廠牌並沒有這方面的打算。他認為,2020年,一群烏合之眾扎堆搞「廠牌」來顯示自己威風的年代已經過去了。
「人類是這個地球上最不可靠的,我們有限的時間和金錢投到任何地方,都不會再投到人身上。我們現在只想把自己做好。」Vyan如是說。
就像他上面這番話一樣,在很多歌迷的眼裡,「有深度」一直是Vyan歌詞最常見的一張標籤。確實,縱觀Vyan網易雲主頁裡,最熱門十首歌的合作者,無論是艾熱、劉聰還是Heyo,都是新疆、湖南、香港三地說唱歌迷眼中本地的「說唱詩人」。現在很多的說唱音樂,都向我們詮釋著什麼叫「言之無物」,而Vyan的歌則站在了他們的對立面。
就拿他最受歡迎的《冷》來舉例,一個字的主題被整首歌煥發了巨大的可能性。在Vyan的部分裡,他首先用了四個問題來讓聽眾陷入對制度的疑問。接著,他將大環境道出,也以此點題,讓聽眾知道這首歌是在描述社會的浮躁所帶來人與人之間的冷漠。最後,他以「哪裡有普羅米修斯的火種,替這世界化解這冰凍」結尾,運用了希臘典故來讓聽眾陷入思考。
和廣受「文藝聽眾」追捧的J-Fever小老虎一樣,Vyan也在「文青」主導的豆瓣音樂上擁有頗高的評分。除了略顯平和的最新專輯《Dance In Chains》只有6.3分之外,另外的作品都在7分以上,甚至有3張之多的8分以上佳作,6張有Vyan參與專輯的平均評分高達7.6分。在一向嚴苛的豆瓣裡,這是相當不錯的成績了。
雖然歌迷都以「說唱詩人」稱呼Vyan,但Vyan卻絲毫不認為這個名稱與自己相符。甚至,他還在自己最出名的diss《B哥正傳》裡說道:「成日自稱街頭詩人,屌你個文盲咪扮斯文」。他認為自己根本不會寫詩,在他眼裡,歌詞的深淺並不是評判一首歌的必要元素。而是否言之有物、言辭達意,才是最重要的。
當然,就算是同樣一個意思,也有無數種合適的表達方法。歌迷之所以這樣稱呼Vyan,是因為他可以在這些方法中,挑選出最優的一套。而Vyan這種超凡的能力,也與他自身的經歷分不開。
Vyan在高中結束後考入了華南師範大學,並從新聞系畢業。隨後,他進入了在廣東地區極富盛名的《羊城晚報》報社實習。「遠大前程」近在眼前,然而僅僅過了3個月,Vyan就確定了自己不喜歡這份工作,他當時的說法是:「如果繼續待下去,我會精神病的」。
離開了報社的他,在電臺裡當了兩年的主播,然而天有不測風雲。據Vyan自己所說,「當時我在電臺有一個節目,我只是在上面提了一下Google退出中國市場,就這麼件事情,我整個節目就被封掉了。這樣的環境下你能做什麼?」在那之後,Vyan就徹底退出了媒體行業。
雖然這些經歷都沒有陪著Vyan走到現在,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些工作對文筆的高要求、對思想深度的考驗,也間接地幫助他達到了他目前的成就。
在學新聞出身的Vyan看來,一個說唱歌手首先應該是一個社會觀察家,他必須得知道自己身邊到底在發生什麼,才能夠到位的說出來。而如果一個rapper,沒有VPN或者沒有別的東西可以讓他看到外面的世界,而他也並不認為自己是不足的,「那這個說唱歌手,你可以判他死刑」。
「作為一個rapper,你首先得知道你看見的東西到底是長什麼樣的,到底發生的是什麼樣的,必須通過不同的角度看問題。一個好的說唱歌手應該是一個有預知能力的人。」這是Vyan一貫的堅持。
和香港說唱歌手Heyo創作專輯《老表大奔走》時,兩人從粵港兩地直接奔赴到雲南少數民族的聚居地。在探訪了不少民間藝人後,他們把獨弦琴、蘆笙等地民族樂器及民間古調融入了說唱音樂中。
而在2013年左右,因為一位朋友的影響,Vyan開始研究起了佛教。在閒暇時間裡,他去了一趟西藏。在這趟旅行的薰陶下,他創作出了粵語說唱史上極具盛名的《達摩流浪者》。歌曲中那段梵文hook與歌詞中的思想,至今還被廣東歌迷們津津樂道。
日後他坦言,那段時間,正是講者專輯《新青年》的創作期間:「其實《新青年》時期,很多歌我是被迫寫的,因為趕時間嘛,只有《達摩流浪者》才是我發自內心的創作.......」
話雖如此,但如果你打開豆瓣搜索的話,會發現《新青年》在聽眾眼裡,依然有著極高的口碑。畢竟,這張專輯,對於廣東說唱歌迷來說,也是一個時代的終結。而想要了解清楚這一切,我們還需要將視線轉移回到2005年。
當時,Vyan和Fat.B兩人創立了嘻哈組合「講者」。隨後,在2006年4月,他們發布了第一張專輯《講.態度》。就像組合和這張專輯的名字,他們希望自己的音樂能夠通過通俗的歌詞傳達給他人有意義的思想與經歷。因為當時的廣州並沒有太多說唱歌手,他們的市井歌曲很快就成為了公共汽車車載電視、電臺的熱播曲目。
隨後,製作人DJ Kev 和說唱歌手Ono及Y-Man紛紛加入講者,無論是隊伍還是粉絲,都日益壯大。在2009年,他們更是創立了自己的工作室V.I.P Studio 意圖在音樂、平面設計、產品設計、視頻等多個領域有所發展。
在一份2010年左右對講者的介紹中,講者不斷強調「歌詞是Rap的靈魂」,包括「歌詞素材和靈感應得益於平日對身邊一切現象的觀察和思考,最重要是寫自己經歷過的事情,不要憑空想像」這種觀點,也被直截了當地提了出來。
而提到兩人具體的創作風格,則是如此介紹的:「Vyan幾乎翻遍了身邊所能得到的書,雜文、報告文學、時事雜誌等與社會現實有關的書都有涉獵,他笑言連《共產黨宣言》也讀過兩遍。據他們圈中朋友介紹,FatB擅用長句,言語市井但有意義;Vyan擅用大量的粵語俚語,短、快、言辭犀利。」
對於當時講者的粉絲來說,「敢講出大部分人的心聲」是他們喜歡這個組合最大的原因。在《啤啤熊》(意思為玩具熊)中,他們寫「生命不能承受的輕,應理解為一套三房兩廳」;在《偷偷momo》裡,他們寫「大部分嘅(的)男人都幻想自己系(是)富二代,大部分嘅銀包(的錢包)都維持系(在)負以內」......
這種敢講真話的性格,也導致講者的許多作品目前在市面上幾乎消失。就以《新青年》為例,在豆瓣音樂的介紹中,這張專輯一共有17首曲目,而到了蝦米和網易雲,兩個有版權的音樂軟體中,這張專輯能聽的曲目只剩下了9首和4首......
這種精神一直被Vyan延續到了2018年年底,他與天府事變的beef上。由於較為敏感,Vyan在這場大戰中的作品,我們並不方便放出來,大家可以去Vyan的微博收聽這首採樣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Real Talk》。
但從「報喜不報憂的歌詞像狗屁,你愛的我也愛鐮刀鐵錘紋在我手臂」、「如果只有一種聲音我做託洛茨基(蘇聯著名的反對派),要不搞個論壇我們探討馬克思主義」、「這片土地每天有痛苦不斷發生,如果是個真rapper記得為他們發聲」這些節選的歌詞中,就能看出他當時有多麼兇猛,也能看出Vyan對於政治的態度。
事實上,早年的Vyan對於政治議題的發聲不可謂不少,《敏感暗處理》、《情定揚州》、《天朝愛豆》……僅僅看歌名,懂行的人也能看出其中蘊含的風險,更別說信息量極大的歌詞了。
在第一張專輯發行之後,有關部門就找到了Vyan。據Vyan自己回憶,「他們就站在我面前撕毀了五張專輯」。但Vyan並沒有對此憤怒,更多是無奈的理解: 「當時我們的碟沒有走合法出版渠道,本身就是違法的,然後人家就把你給搞了,你能怎麼樣?」
當然,有關部門也是奉命執行任務,並不是冰冷的機器人。他們告訴Vyan,只要在專輯上貼上「非賣品」的字樣,他們就拿他沒辦法。私下裡,這些人也對他說:「我聽過你們的碟,我覺得牛逼。」
Vyan政治說唱的頂點是他的專輯《螳臂當車(TBDJ)》,不說這個意味深長的成語的本義,看一眼專輯封面圖,懂的人就能完全明白Vyan要表達什麼。而就在專輯上線後的兩個小時,網易雲就把包括同名主打歌在內的兩首歌下架了。對此,Vyan的反應是:「沒關係,我很榮幸」。
在採訪中,我問Vyan:「寫這些歌詞的時候,有沒有擔心過以後的路可能會被封死?」他是這樣回答的:「文字本身並不會敏感,敏感的是人。如果聽的人有意,「小燕子,穿花衣」也可以變成敏感的作品。」
「我寫的每一首歌,除了當下情感或者思考所及讓我想要付諸筆端、撒於紙上這個原因外,沒有別的動機。所以我在寫歌的時候我不會去想這麼寫是不是會敏感。至於你說的是否擔心路被封死?至於嗎?我就是一個賣唱的,為什麼會有人要封我的路?我相信這個世界會越來越好,人們的路也會越來越開闊。」
說回講者這個組合,在發布完《新青年》後,Vyan離開了講者,而講者這個組合,則離開了ChillGun。不僅如此,當時默默無聞、日後大紅大紫的Tizzy T,也在這個時候離開了ChillGun。當然,相比於講者成員充滿爭議的退出,Tizzy T算是「和平分手」。在兩年後《中國有嘻哈》徐真真放的那些狠話,也更多是為了節目效果。
對於Vyan離開講者的原因, 當時在講者的百度貼吧上眾說紛紜,有人說是因為Vyan想做獨立音樂,有人說是因為講者那段時間的歌越來越商業化......不管原因如何,可以肯定的是,這段關係的最後並不愉快。
在2017年,Vyan發布了對Fat.B及講者其餘兩名rapper 的Diss。在歌曲中,他提到了Fat.B私藏演出費,在徐真真被圍攻時急著撇清關係等等的事情,昔日隊友反目成仇,令人唏噓。
對於Vyan講的是不是事實,每個人可能都會有自己的看法,而偏聽偏信任何一方可能都看不到事實的全貌。
就像當初說唱公眾號RDS真實狠貨曾經發布了一篇名為《TT、廖效濃、熊貓、AKE、Kada.C等人為什麼離開ChillGun》的文章。目前這篇文章已經被刪掉了,不過看的人還是不少的。
有的人會對文章中所說的內容深信不疑,而Vyan在法律的武器後,經過了幾個月的審理,法院判了ChillGun勝訴。作為對Vyan名譽損失的補償,RDS一方發布了致歉聲明。我們不難發現,文章裡所說的一些內容與事實還是有出處的。
作為不了解內情的旁觀者,我不好去評價這件事誰對誰錯,但是這件事的發生,對於當時Vyan的口碑,還是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的。
聆聽這兩年Vyan發布的作品,你會發現他普通話作品的數量開始慢慢增加。Vyan並不否認這是為了市場的考量。據他透露,公司一直都是處於虧損的狀態,目前唯一的目標就是在這個艱難的「後疫情時代」活下去。
不過,切換創作語言最初的動機是為了讓更多人能聽懂他想表達的東西。再者,他自己本人也不想困在粵語的一畝三分地裡:「用普通話創作跟粵語創作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我越來越發現這其實也挺好玩。」
真實,這是我從收集資料、採訪Vyan到寫下這篇文章,對這位rapper的最直接的印象。幾個月前,他和肥寶兩位廣東說唱的OG一同合作了單曲《唔撚同你玩》,精氣神製作和ChillGun兩個廠牌也在微博上舉辦了這首歌的remix比賽。我以此為例問他,有沒有跟肥寶考慮過如何讓更多的粵語rapper擁有曝光的機會。
對此,Vyan直接說:「我何德何能讓更多年輕粵語rapper擁有機會呢?何況那麼多年輕人野心大著呢,我怎能餵得飽?反倒是你們要是有機會,給點給我吧?」
他坦言,目前自己的收入足夠養家餬口,但怎樣的收入才叫可觀,他自己也不知道。去年十月底,Vyan完成了自己的終身大事;而就在9月17日,Vyan也喜迎自己孩子的出生,正式升級當爸,肩上的責任也更重了一層。
如今,除了音樂人,Vyan還在嗶哩嗶哩當起了up主。此外,他還受到了愛奇藝的邀請,在每周一發布《中國新說唱》的reaction視頻。
而一直如此熱愛著說唱的Vyan,也從來沒有停止自己的腳步。我想,無論以後他的生活如何變化,他也會保持著「Keep It Real」的精神,跟隨著自己的態度,去不斷為自己、為社會發聲……